摘要:目的: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閱讀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提升高中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提升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教師須將英美文學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依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先說明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再以牛津譯林版(2020)《高中英語必修2》Unit 4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一課為例,探究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滲透方法。結果:文章提出幾條策略,以幫助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學,主要有豐富英美文學知識,開闊視野;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閱讀興趣;聚焦關鍵問題,體會文章內在涵義。這些方法為高中英語教師指明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結論:英美文學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學史上必不可少的瑰寶,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思想。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學,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國家的文化。高中英語教師要合理運用方法,積極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學,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英美文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滲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2-0-03
0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高中學生學習外語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1]。在高中階段,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英美文學,拓寬他們對外國文化的了解范圍,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學生在閱讀完多篇英美文學作品后,其中的各種優美詞句能為學生提供英語語料,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閱讀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于學生記憶單詞和句子,增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在課本中掌握英語知識,還要注重課外知識的積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熟悉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不斷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本文先說明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意義,再以牛津譯林版(2020)《高中英語必修2》Unit 4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為例,探究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滲透方法。
1 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魅力[2],增強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表現自我。現代高中英語閱讀課堂存在許多問題,學生英語閱讀學習非常困難,許多英語教師無法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導致高中生的英語水平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英美文學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和意義。
1.1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學素質
教師的任務是不斷講解知識,學生的任務是不斷練習和學習知識。這種模式的缺陷很大,容易使學生從根本上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一些學生甚至認為學習英語毫無意義。英美文學內容極其豐富,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在課堂上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閱讀是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重要環節。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為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和西方文化知識等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當前隨著網絡文化、快餐文化等的不斷侵蝕,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大大削弱。這是自媒體時代帶給人們的困境,也是文學傳播面臨的最大挑戰。這種困境投射到今天的高中生身上,主要表現為容易隨波逐流,缺乏人文主義和讀寫能力。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還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學,是英語教學主動擔負起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知識素養和審美力的重要體現。
1.2 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英語的學習和掌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英美文學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學生通過閱讀大量英美文學作品,不僅可以豐富詞匯,還可以扎實掌握更多的語法結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及書面應用能力,還要將重心放在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上。特別是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學生將會在許多地方使用英語。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必須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滲透,能使學生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的特點,認識中西文化的差異。
2 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滲透方法
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更好地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與英美文學相結合,讓高中學生體驗其他文化,學習跨文化、跨種族的知識和人文主義思想。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欣賞地道、優美的語言,鑒賞不同主題的文本,讓學生受到各種各樣文化的熏陶。對此,本文以牛津譯林版(2020)《高中英語必修2》Unit 4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為例,提出一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學的方法。
2.1 豐富英美文學知識,開闊學生視野
英美文學可讀性強,具備一定的故事性和哲理性,將其融入教學,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3]。英語教師應注重向學生傳播英美文學知識,介紹作品的作者和當時的背景,并根據自己的經驗引導他們進入作品。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在特定的語境下產生的,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會反映一個時代的某些特征,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英美文學作品,有必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背景信息,以減少學生的閱讀障礙。背景資料包括作者的重要生活經歷、作品產生的社會背景等,學生可以在腦海中建立與主題相關的聯想,調動現有的知識、經驗等,激發閱讀文章的興趣和愿望。
在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這篇文章的作者——Ernest Miller Hemingway(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他是美國文學史上的著名小說家之一,他的作品風格獨特,具有很強的個性特點。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海明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創作緣由。《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根據自己的經歷改編而成,二戰之后,海明威搬遷至古巴生活,與漁民格雷戈里奧成為好友。1930年,海明威與漁民們出海捕魚,恰在海中捕獲大魚,但由于大魚體形龐大,捕捉中耗費了大量精力,甚至遇到鯊魚搶奪大魚,所以二人歸程后僅留下一副魚骨[4]。海明威正是根據這些經歷創作了《老人與海》。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海明威的作品特點,他的作品有以下風格特點:文字語言簡潔明了、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有著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充滿對自然的熱愛和描寫、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入的挖掘。在介紹作品和寫作風格時,教師應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如何通過作品來體現美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透徹分析后,讓學生暢談感受,根據課文給出合理的評價,并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閱讀海明威的其他作品,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
2.2 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課件、視頻、音頻材料等教學資源,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5]。如黃甦和胡敏(2018)提出應該轉變觀念,從思想上重視英美文學的新媒體教學;科學評估并選擇高質量的英美文學電子教材;創新英美文學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并進行學科延伸,加強與其他課程的融合,提高英美文學的教學水平。
教師在教授學生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應指導學生反思作者的生活環境、主題、成長經歷、作品意義等,并要求學生通過提問的方式分析文章,依托互聯網合作學習,搜尋重要視頻資料,閱讀重要報告和評論。在學習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一文時,教師可采用視頻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進入他們腦海之中的是各種英文詞句,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畫面。而生活在電視、電腦、媒體、互聯網時代的“00后”高中生具有讀圖時代的特點,對圖像、插圖和色彩等特別感興趣。因此,在《老人與海》閱讀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選擇俄羅斯漫畫家亞歷山大·彼德洛夫制作的《老人與海》。該片獲得了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榮譽,雖僅有20分鐘,但制作精美,極具震撼力。學生觀看完短片后會對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這能為正式閱讀打下很好的基礎。
2.3 聚焦關鍵問題,體會文章內在涵義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聚焦關鍵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深入研究,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并幫助學生從作者的角度體驗文字的感受。聚焦關鍵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探究,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走向深層次閱讀[6]。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會提出很多問題,使學生感到厭煩,無法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問過于隨意和煩瑣,沒有價值。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聚焦關鍵問題,問題要有針對性,短而精,讓學生發現文章的內在涵義。
針對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教師先向學生介紹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一部作品好似“一座冰山”,有八分之一是露出水面的,而隱藏在水面之下的有八分之七,寫作時只需表達出“水面上”的部分,而讓讀者自行理解“水面下”的那部分。學生閱讀完全文后,教師提出關鍵性問題:“Which parts are above the water and which parts are below the water?”學生對此回答:“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僅僅是在海上的三天,大馬林魚、老漁夫、男孩、大海的象征意義則構成了冰山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教師引導學生重復閱讀文章,并再次提出關鍵問題:“What do they symbolize?”學生關注關鍵問題,并在討論中得出老漁夫、大馬林魚、男孩、大海的象征意義,“老漁夫象征人類的頑強意志力,大馬林魚象征美好的理想,男孩是人類生存狀態的象征,大海象征充滿挑戰和危險的現實世界”。教師總結導讀部分:“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同時,教師再次提出關鍵問題:“What is the intrinsic meaning of this passage?”這個問題是對整篇文章的總結性問題,教師可以分小組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后總結。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聚焦關鍵問題,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的閱讀思路更加清晰,使他們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內在涵義,領略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豐富內涵。
3 結語
英美文學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瑰寶,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思想,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國家的文化,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美文學的閱讀教學為高中英語教師提供了一條有效且合理的教學途徑。本文分析了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意義,以牛津譯林版(2020)《高中英語必修2》Unit 4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為例,探究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英美文學的方法,為高中英語教師指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5-36.
[2] 文珊慧.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以Unit 4 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為例[J].英語教師,2023,23(7):105-107,118.
[3] 蔡娟.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英語廣場,2016(12):154-155.
[4] 鄧成鋼,馮濤,潘秋陽.解析海明威《老人與海》的語言藝術特色[J].今古文創,2021(26):13-14.
[5] 賈東佳.英美文學與英語閱讀教學[J].文學教育,2012(10):92-93.
[6] 唐秋艷.聚焦關鍵問題提升閱讀教學質量[J].試題與研究,2023(9):10-12.
作者簡介:馮妍(1999—),女,江蘇鎮江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教育測量與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