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文章以開封市東京極地海洋館前街旁綠地為研究對象,基于文旅融合視角對城市景觀設計提出思考,旨在通過景觀設計激活城市旅游活力、煥新城市環境,一方面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環境。同時,城市景觀具有展示宣傳城市獨特風貌的作用,能夠帶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方法:基于城市景觀設計現狀,以開封市東京極地海洋館前街旁綠地為例,分析城市景觀需要具備哪些功能、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以及現存哪些不足,基于文旅融合視角對城市景觀設計提出新的思考。結果:通過對開封市東京極地海洋館前街旁綠地的研究,根據地塊基本情況與現存問題提出地塊預期設計目標。研究地塊的景觀設計除了能夠解決地塊現存問題之外,還能賦予其城市文旅宣傳的新功能,促進城市旅游業發展,吸引游客在此處停留游玩。結論:現今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對旅游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每個城市都擁有獨屬于自己的文化,景觀設計也有了新的發展需要,因此,基于文旅融合視角思考城市景觀設計是有必要的,將景觀設計與城市文旅相融合,能夠創造出更多游人喜愛的空間環境。
關鍵詞:文旅融合;景觀設計;城市旅游;思考
中圖分類號:TU9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2-0-03
文化和旅游結合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旅游是了解城市文化、認識城市文化的一種獨特方式,文化也需要通過旅游業來實現傳承與傳播,二者相輔相成。一個城市的風貌要想更好地展現在大眾面前,并快速被大眾認可,離不開景觀設計者對城市景觀設計的思考,城市景觀設計旨在為大眾提供更好的戶外城市環境。
不同城市的景觀設計有著不同的風格,城市景觀設計大多服務于城市居民。現今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景觀設計需要為遠道而來的游客帶來美的享受,充分展示城市的特色文化與獨特風貌。如果一處景觀能夠展示城市的特色文化并吸引游客駐足,那么將有效激活一個城市的旅游發展活力。
1 城市景觀設計現狀
1.1 滿足城市生活人口需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戶外空間環境會愈發擁擠,隨處可見高樓與大廈。大眾對戶外休閑場所的需求日益增加,不論是CBD的上班族還是社區中的居民,都有此需求。
城市景觀設計大多是為大眾提供休憩娛樂場所的戶外空間環境,里面不乏一些以供游玩的趣味活動裝置與健身器材。在城市中心區域,口袋公園能夠滿足大眾的休閑需求,比如上海新華路的口袋公園是一個長22米、寬僅4米左右的狹長戶外空間。除此之外,在不同城市中還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體育公園,如位于開封市的城墻體育公園,為居民們提供了戶外活動空間,豐富了大眾的休閑生活。
1.2 城市景觀設計優勢
城市景觀在為城市居民提供服務的基礎上也有效美化了城市戶外空間環境。城市景觀設計為人們提供了休閑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城市景觀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部分,體現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城市景觀會依據不同地方的文化特點進行設計,展現景觀的不同風貌,體現出城市獨有的人文風貌和歷史文化,發揮科普教育的作用[1]。城市景觀不僅能為大眾帶來審美體驗,還能慰藉大眾的心靈。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一些城市定位為旅游城市,城市景觀能夠更加直觀地向游客展示出城市的獨特風貌和人文情懷,讓游客通過城市整體氛圍感受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例如張家口文化主題公園,公園中所呈現的京張鐵路是張家口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印記,除此之外,公園還結合了奧運文化特色,通過歷史遺存物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
1.3 城市景觀設計發展瓶頸
第一,城市景觀設計大多趨于一致。景觀設計方案多由設計院或設計公司提出,在不斷發展中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章程,往往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城市中很多景觀設計也是設計師不斷套用的結果,缺乏特色與創新,這會降低整個行業的專業水平,更不能彰顯城市的文化風貌。
第二,大多城市景觀設計缺乏后期維護。城市中的景觀是一個較為龐大的系統,植物是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定期維護是景觀設計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設計師往往會缺乏對這一環節的考慮,對維護成本考慮不周。城市景觀植物缺乏后期維護,就會使得植物出現一些病蟲害問題,進而影響城市景觀的整體效果。
第三,城市景觀設計缺乏人文關懷。我國景觀設計發展起步較晚,大規模的城市設計基本是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的,到了90年代,城市設計才得到真正的發展,這就使得國內許多城市建設缺乏好的設計與規劃[2]。城市景觀設計缺乏人文關懷,只考慮是否美觀,而缺乏對安全的考慮。
2 開封市旅游產業現狀分析
開封位于河南省,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開封市歷史文化景點較多,主要以公園的形式出現,如龍亭公園、翰園碑林、萬歲山·大宋武俠城、清明上河園等。它們各具特色,展示了開封獨特的歷史韻味與文化內涵。
開封擁有一個5A級景區:清明上河園。此公園以《清明上河圖》為參考,復刻畫中建筑與景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沉浸式游玩空間,展現了北宋時期的生活文化場景。9個4A級景區:龍亭公園、翰園碑林、開封府、大相國寺、包公祠、鐵塔公園、蘭考焦裕祿紀念園、朱仙鎮啟封故園、萬歲山·大宋武俠城。其中,位于開封市內的景點有清明上河園、龍亭公園、翰園碑林、開封府、大相國寺、包公祠、鐵塔公園、萬歲山·大宋武俠城。開封市區旅游景區數量眾多,并且分布集中,交通便利。
開封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除5A級景區、4A級景區外,還有若干值得一看的3A級景區,但其發展得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由于宣傳形式有限,大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較為單一,因此到開封游玩的游客多為河南人或者開封本地人,外省游客較少,大眾對開封歷史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
3 開封市東京極地海洋館前街旁綠地概況
3.1 地塊基本情況
地塊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順河回族區東京極地海洋館前街旁綠地,地塊大小為1.8公頃,地塊性質為公共綠地,周邊為居住區,此地塊緊鄰道路,交通優勢明顯。地塊北邊為曹門大街,東邊為公園路,南邊為穆家橋街,西邊為內環東路。周邊交通便利,有3條主干路,便于游人到達。地塊周邊公交站點較多,出行方便,從公交站點步行至目標地塊平均用時5~7分鐘。地塊內部為大片草坪,有幾棵零星的樹木。
以地塊為圓心步行或騎行15~20分鐘所能輻射到的周邊居住區大多為老舊小區,總人口大約7700人,小區內休憩空間相對缺失,不能滿足居民的日常休憩需求。常見居民多為老人與小孩,中青年人較少,群體相對老齡化。以地塊為圓心步行或騎行15~20分鐘所能輻射到的周邊綠地大約占地面積22.3公頃,為周邊居住區配套綠地活動空間,地塊具有周邊配套功能。
目前來此地塊游玩的周邊居民(步行或騎行大概15~20分鐘)多為老人和小孩,他們來此處鍛煉身體,簡單休憩,活動類別比較單一。到達此處的游人除了來鍛煉身體的周邊居民之外,還有前來參觀海洋館的游客。地塊緊鄰開封市東京極地海洋館景點,因此,地塊的整體空間環境不僅影響著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對開封旅游產業發展也會或多或少產生影響。
3.2 地塊現存問題
地塊內部為大片草坪,缺乏構筑物與景觀配置,缺乏游憩空間,難以滿足周邊居民休憩游玩的需求。地塊空間環境與東京極地海洋館缺乏聯系,對旅游發展沒有促進效果,反而地塊現狀問題還會影響游客對開封市整體旅游產業的判斷。除此之外,海洋館門前排隊等候的區域與地塊間的預留等候空間不足,容易造成海洋館門前擁擠的問題。
地塊缺乏道路系統,對城市景觀設計來說,空間內部的道路系統非常重要。對一個完整的城市公園來說,公園內部的人行道路與車行道路的規劃與設計是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會影響整個室外空間環境,沒有道路系統的城市景觀設計是不完整的。道路系統的缺乏會使得整體空間環境顯得雜亂無章,沒有特點。
地塊缺乏相應的主題,沒有主題的景觀設計就沒有靈魂。地塊沒有內在主題,會使景觀空間環境顯得可有可無,造成資源上的浪費,難以吸引游人在此逗留,游人與場地的互動性不強,缺少社交熱情,影響游人心情。
3.3 地塊景觀設計預期目標
此地塊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區,區位優勢明顯,并且緊鄰東京極地海洋館景點,地塊所在周邊多為居住區。地塊景觀設計預期目標將在滿足周邊居民日常活動需求的同時,結合開封市內文旅特點,將重要景區進行形式轉譯,融入景觀設計之中,能夠起到宣傳城市文化旅游的作用。同時,希望通過對城市景觀設計的優化讓城市煥新活力,提高大眾社交熱情,將城市的文旅特點更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大眾面前,從而促使游客對開封歷史、文化傳統、建筑等產生強烈的興趣,延長在此停留的時間,進而帶動開封旅游產業的發展,將開封文旅更好地宣傳出去。
4 文旅融合視角下地塊景觀設計思考
4.1 提取開封熱門景點元素
地塊與東京極地海洋館景點緊鄰,因此景觀設計應當結合景點特點,同時地塊區位優勢明顯,可以將開封熱門景點元素有效整合貫穿于景觀設計節點中,從熱門旅游景點中提取標志性建筑元素、場景元素、圖案元素等貫穿于整個景觀空間環境中,呈現散點式分布,使游客能更直觀地了解開封文化。創造一個獨具開封特色的公園景觀,通過景觀設計將開封旅游資源傳播出去,激發開封旅游市場活力[3]。
4.2 挖掘開封文化
開封作為八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景觀設計中應將開封文化融入地塊中[4]。開封具有獨特的黃河文化、宋文化、大運河文化、焦裕祿紅色文化等,應當根據地塊所處位置、周邊環境,選取一類文化為景觀設計主題風格,以此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增添地塊活力,也為景觀賦予新的內涵,讓游人更好地感受開封的歷史文化內涵。
4.3 增添互動景觀激發地塊活力
在地塊中增加互動景觀裝置,積攢地塊人氣,吸引更多游客來此處游玩。可以在不同節點設置互動打卡留言裝飾墻,在其中融入開封市不同地方的景點元素,游客可以在此處留言,對于參觀過的景點留下自己的看法,同時發現別人評價較高的景點也可以再去游玩,為游客提供一個互動平臺。此外,根據大眾的反饋,相關部門也能發現景區管理的優與劣,從而更好地想游客所想,打造出更受各地游客喜愛的景點[5]。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增加能讓游客親身參與互動的景觀裝置,能夠有效激發地塊的活力。
4.4 增加休憩空間
場地緊鄰東京極地海洋館,地塊與海洋館前應當預留出適當的空間,為排隊等候的游客設計一個可以緩解擁擠、坐下休息的社交活動空間,為游客打造更加舒適方便的戶外空間,同時提升景區整體風貌,方便工作人員管理,給游客留下好的印象。
4.5 完善地塊內道路交通系統
在地塊規劃設計中,道路系統設計是重中之重,通過有效的道路規劃,合理劃分地塊區域,突出景觀重點,合理串聯各個景觀節點,能夠使空間環境更加完善。地塊內的人行道路與車行道路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部分,車行道路與人行道路各成體系,互不打擾,這樣有利于游客更好地互動游玩,減少危險因素,也有利于機動車順利通行。人行道路也應當串聯各個重要景觀節點,車行道路以便于通過為主要目標,位于整體景觀的邊緣位置。合理的道路規劃有利于有效提升景區的整體風貌。
5 結語
城市景觀設計是影響城市風貌的重要因素,它直觀地呈現出城市整體空間環境,能夠體現城市的文化內涵與歷史韻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景觀設計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其不僅僅是在公園中種植物那么簡單,內在韻味也要經得起大眾推敲。
文化與旅游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產業,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文化內核,文化也需要通過旅游發揚傳播出去,這為城市景觀設計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基于文旅融合視角進行設計,將城市中的文旅元素融入景觀中,能夠賦予景觀設計新的功能,激發城市旅游活力。
參考文獻:
[1] 李曉秋.城市景觀設計現狀與發展對策初探[J].黑龍江科學,2021,12(10):140-141.
[2] 嚴婷婷.城市景觀設計現狀與發展趨勢思考[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12):77-78.
[3] 高曉波,孫秀娟.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產業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路徑[J].南方農機,2023,54(13):103-105.
[4] 任阿然.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公共環境景觀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7):58-59.
[5] 李曉穎,孫聰.文旅融合視角下旅游型鄉村外部空間景觀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名城,2022,36(12):62-67.
作者簡介:段文琦(1999—),女,河南開封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