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踐行新課改理念的學習形式,是對傳統課堂學習形式的全新突破。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存在目的性不強實用性較弱等問題。為此,教師應認真研究英語新課標,充分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學價值。在課堂上,教師要立足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需要,明確學習目的,靈活運用教學手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33-0075-03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體現了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活動的變化,能夠彰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之間的互助互進、共同進步變成現實,能夠促進學生形成強烈的團隊意識,實現學生能力的綜合發展。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在科學性、有效性方面作用十分突出,但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走進小學英語課堂,一些漫無目的、任意而為的小組合作學習屢見不鮮。教師需要重新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根據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要求,從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明確合作的形式和目的,引領學生的合作學習行為,使學生的合作學習始終圍繞著課堂目標進行,促進學生的語言技能、能力素質、思想觀念的全面提升。
一、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縱觀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活動中占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公開課、示范課上,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項硬性指標。在平常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現積極,但課堂教學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缺乏用心設計,合作學習的目的性不強
明確的目的可以避免學習活動偏離中心,促使學生保持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尤其需要設定清晰恰當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開展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現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一些小組合作學習,看似非常熱鬧,實則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學生不懂為什么合作,也不知如何合作,極大地削弱了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時,對于教材中“Story time” 部分,學生大多都熟悉故事內容,理解文本比較容易。對此,教師沒有經過認真思考,沒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就隨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As we all know,this is an interesting fable. Now let’s read this part in groups.”學生湊成小組,但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合作,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導致課堂變成自由交談:“Look. This is the foolish king.”“En ... That is ridiculous.”學生沒有真正進行閱讀,只是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交談,合作學習收效甚微。
漫無目的的小組合作學習,折射出課前缺乏用心的設計,對英語課程標準把握不夠精準的問題。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無疑會導致學生或不知所為,或任意而為,浪費課堂上寶貴的時間,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
2.缺乏精心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實用性較弱
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是學生通過互助,發揮整體優勢。小學英語課堂中,很多教師考慮到小組合作的便利,特意進行了座位的設計,或四人一組,或六人一組,根據需要固定位置,明確小組人員。而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常較弱,同組學生的頻繁接觸和密切交流,容易引起注意力的不集中。課堂上,學習小組中學生的表現各不相同,交流偏離了學習主題,導致合作學習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 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口語部分時,教師按照口語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Chinese New Year. Now talk about it in groups.”教師給了學生一個大主題,卻沒有明確學生要如何展開交流。學生圍繞著“中國新年”進行交流。“I can talk anything about Chinese New Year.”有學生認為。有的學生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只當聽眾,還有的學生用漢語講自己的新年趣事。這樣的合作學習,顯然不能達到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目的,整個課堂看上去很熱鬧,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并沒有得到有效訓練。
缺乏精心組織的小組合作學習,直接體現出教師的不關注、無反應,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欠缺有效調控,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引發學生自由散漫的行為。這樣的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無法彰顯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
二、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
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新課標提出的理念,反映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思想,是對“師講生聽”的課堂學習形式的顛覆性改變,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教師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解放了自我,走下了講臺,走進了學生中間,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集中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概括來說,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具備以下兩方面的教學價值。
1.促成互助學習,彰顯合作優勢
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鮮明的互助性,旨在通過互助的方式,使學生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小學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也是基于這樣的認知,利用學生之間的不同,構建優勢互補的平臺,讓學生完成具有一定挑戰的學習任務,促成學生的合作學習。這種利用學生的分工與配合,借助集體的力量和智慧來完成學習任務,將集中優勢發揮到極致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達成課堂訓練目標。有的學生在這種小組合作中成為組織者,帶領小組同伴一起學習,幫助同伴解決學習困難,最終實現了團隊目標,使每個成員都得到了進步。由此看來,團隊協作的價值是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上運用的直接的價值體現,意義非凡。
2.促進發現學習,體現創新優勢
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是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的一種呈現形式,強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小學英語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了交流互動的契機,讓學生之間頻繁地進行思維的碰撞、自由地表達觀點,使學生對新知識形成自己的理解,主動進行發現學習,完成英語基礎知識、技能方法的有效建構,從而打好語言知識基礎,實現思維水平的提高。同時,合作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充分體現了創造性學習的價值。
三、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毋庸置疑,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發揮著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任何時候隨意濫用。不論何時,小組合作學習都要服務于教學需求。教師可通過對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現狀的透視,結合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原因,按照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則,保持適度運用,確保合作學習的實際效果。具體可以通過以下策略,將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最大化,改進當前應用中的不足。
1.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合作針對性
學習目的對學習活動具有引領作用。因此,學習目的的明確定位和清晰表述,對學生合作學習英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教師調控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為學生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指導,提升小組合作的適應性,確保學生得到最大的收獲。教師根據英語新課標和學生真實的情況,確定教學目標,為學生合作學習提供引領,能夠確保整個學習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1 Cinderella時,教師根據英語新課標對小學高段學生口語水平的要求,以及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方面的需要,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I believe you all know Cinderella and the story about her. Now according to this story,try to find your partners to show this story in your own way.”學生根據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迅速組建學習小組,開展口語交流。“First,let’s assign roles.”小組長組織學習活動,“And then we should think of these words of each role.”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通力協作。學生的合作學習圍繞著學習目的展開,口語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設計英語學習活動時,英語新課標是基本依據,而學生的實際是必要因素,兩者均需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層面。教師要做好精準的教學預設,增強對合作學習的引領,規避隨意帶來的低效和混亂,防范形式主義現象的出現,讓合作學習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2.提出學習要求,加強合作適用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助學習活動,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能力狀況、心理狀態等都是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時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合作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提出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引導學生的合作學習,使小組合作可以有效地進行。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按照教學目標提出明確的合作學習要求,增強這種學習形式的適用性,保障小組合作學習順利地實施。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 Unit 8 Birthdays的“Story time”部分時,教師基于學生對這部分話題非常熟悉的事實,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提出要求:“Read this part in group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meanings,and then make up this dialogue according to your real experience.”學生先通過小組合作完成“Story time”部分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小組同學相互幫助解決;接下來大家合力共同設計完善教材中的對話內容:“How do you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usually?”“I often have a big dinner with my family.”學生的合作學習有序開展,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教師作為合作學習的設計者,立足于學生實際,提出清晰且適當的要求,向學生發出明白易懂的指令,使學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做什么、應該怎么做,規避了學習行為的盲目性,提升了合作學習的有序性和適用性,促進了學生的整體性發展。
3.關注學習過程,提升合作互助性
按照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教師及時采取有效策略,確保學生互助學習順利展開,是非常必要的。而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學生之間的及時互助和密切協作,依賴于教師的調控與引領。小學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教師需要密切、隨時隨地地關注學生的表現,對合作學習參與度低的學生,給予適時的鼓勵和引導,促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小組學習的合作者,主動與同學互幫互助,形成學習合力,讓組內每個成員都取得進步、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時,教師根據幫助學生鞏固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圍繞著“What can I do to help our parents?”這個話題進行小組對話。在小組交流過程中,教師巡視各個小組,觀察學生的表現。對沉默型的小組成員,教師提示小組長:“Try to talk with him,or give him a chance to express what he can do.”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引導他們幫助其他同學:“You can help her to express the things.”這樣的友好互助,實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
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時刻不能放松對學生的關注,要留意學生的表現,特別關注那些不積極參與的學生,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控,促成學生相互學習和觀點碰撞,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推進。
總而言之,合理、適度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精心組織學生有序進行英語學習,可以有效改善當前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不充分的現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活學生的創造性,發揚互助精神,使學生得到學習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教師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需要具備科學的學生觀和教學觀,清醒地認識到小組合作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功能與價值,增強自身的角色轉換意識與靈活應變能力,提升對學生合作學習的關注度,確保每個學生參與合作,在互動協作中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同步發展。
(責編 蔡宇璇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