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深入,各種新穎的教學模式逐漸進入課堂,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智慧課堂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衍生出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智慧課堂建構的英語智能化教學模式,有它內在的特點。在課前導學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認知盲點,做好標注,并瀏覽相關素材,進行自主探究;在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充分互動,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解決差異問題,碰撞出思維火花;在課后拓展環節,教師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從知識類拓展和文化類拓展兩個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智慧課堂;智能化教學;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33-0057-03
智能教育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衍生出的一種教育理念,以及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建構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則立足于智能化教育模式,通過互聯網系統和平臺進行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方式等各方面的拓展。這一新穎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不斷改變著我們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效果更突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智慧課堂建構智能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的英語學習,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智慧課堂中接受新思想,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
一、課前導學,做好鋪墊
智慧課堂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特別是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可以營造鮮活多彩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之始,教師借助多媒體不僅可以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而且能通過對認知盲點的標注,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使學生對新知獲得系統性認知,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1.發現認知盲點,做好標注
智慧課堂以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手段發揮著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作用,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可以在智慧課堂平臺上根據課文的導學案發現自己的認知盲點,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及時進行標注。教師可以通過平臺隨時查看學生標注的內容,從而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這一單元中,學生要學習到與學校學習相關的英語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智慧課堂平臺讓學生進行預習,發現自己的認知盲點,并利用電子筆做好標注。教師先在智慧課堂平臺上為學生提供這一單元內容的電子書,讓學生展開閱讀;再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電子書中標記出來,寫出自己對每一句話的理解。”學生看到要求后開始閱讀。有的學生對“Story time”中的“timetable”這一單詞不明白,就用電子筆在教師提供的PDF頁面中圈畫出這一單詞,并寫上“不明白單詞含義”這樣的句子;有的學生對疑問句“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中的語法規則不明白,就會在旁邊寫上“不懂得語法”這樣的標注;有的學生還會在課本中寫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如在“It’s time for ...”這樣的語句中,學生會標出這一句式的含義:“到了做……的時間。”
課堂教學必須對癥下藥,因材施教。為此,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障礙,了解學生的認知盲點,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這樣才能讓教學行為更具指向性。而反觀我們的一般課堂,一些教學行為就好比隔靴搔癢,究其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缺乏針對性。而借助智慧課堂的先進功能,引導學生針對認知盲點進行及時標注,教師通過查看學生的標注內容,就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發現學生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矯正學生的預習習慣,也能夠發現學生對課本中知識點的不理解之處,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標注認知盲點也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知識薄弱處,及時查漏補缺,提升學習質量。
2.瀏覽相關素材,自主探究
進行課前導學,教師還可以利用智慧課堂平臺中豐富的互聯網資源拓展預習內容,讓學生通過瀏覽相關素材對課文展開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將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與平臺中的素材內容相結合,實現了對課文知識的初步理解。這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進行了有效鋪墊,能夠促進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
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這一單元中,學生要學習到與一天的生活相關的英語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瀏覽平臺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素材,并進行自主探究。教師首先為學生提供這一單元的電子書,然后在電子書中加入超鏈接。當學生閱讀到主人公所進行的活動時,點擊旁邊的超鏈接就可以觀看這一活動的視頻。例如,學生閱讀到“I get up at seven”這一內容時,點擊文段旁邊的超鏈接,就可以觀看主人公完成這一動作過程的視頻。這樣就能讓學生完全理解文段內容,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還會閱讀到主人公進行踢足球等一系列體育活動。此時,學生點擊超鏈接就可以瀏覽與足球相關的英文素材,從而對足球這一活動有了更為細致的了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課文講述了什么內容,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
智慧課堂的一個突出優勢在于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可以方便快捷地給學生展示素材。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習資源庫中尋找與學生所學內容相對應的資源,讓學生進行閱讀,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探究,拓展學生探究的廣度和深度。
二、課上互動,發散思維
互動的課堂是富有生機與活力的課堂,也是最能吸引學生的課堂。傳統課堂中,由于受條件的制約,很多時候互動效率不高,互動的實效性并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而智慧課堂中多媒體等現代手段以其強大的交互功能,讓互動變得輕松便捷,不僅有助于教師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更能讓學生在靈活多變的課堂中發散思維。
1.師生互動,解決差異問題
智慧課堂的另外一個優勢是便于在課堂上開展充分的互動,能發散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應當通過互動平臺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讓全體學生都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從而解決不同學生之間學習程度的差異問題,有效促進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
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這一單元中,學生要學習到與繪畫相關的英語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展開師生互動,雙方通過智慧課堂平臺進行問答。教師首先在平臺中為學生出示課本中的圖片,接著為學生出示問題:“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picture?”學生開始仔細觀察,發現圖片中包含了船、花、樹等景物,就會在回答問題的方框中輸入:“I can see a tree and some flowers,and a boat.”這樣,教師可以仔細查看哪一個學生沒有提交答案,及時進行提醒和督促,也可以通過瀏覽每一個學生的答案,了解他們回答問題的質量。
這種課堂互動便于教師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的回答正誤,從而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有效解決了不同學生參與課堂程度的差異問題,促進了學生的高效學習。
2.生生互動,碰撞思維火花
在課堂上不僅要進行師生互動,還要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生生互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于讓學生正確了解知識內容,保證學習質量。而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于讓不同學生交流意見,進行思維碰撞,從而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取長補短,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目標。
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這一單元中,學生要學習到Goldilocks在叢林中探險的語句。在這一單元中有“This soup is just right”這樣的語句,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這一語句的理解展開交流,在互動平臺上發表意見。有的學生認為“right”表示的是“右”這一含義,將這一句子翻譯為“這個湯在右邊”。對此,其他同學提出反對意見,認為“right”還有別的含義,這個句子應當表達的意思是“這個湯的味道剛剛好”。這樣,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思維碰撞。最后,教師為學生指出哪種思路是正確的,從而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
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都是必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百家爭鳴般的激烈辯論,讓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吸收其他學生的正確觀點、表達,彌補自己觀點和認知的不足,從而有效促進自身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在這樣的課堂中,不同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注入了活力。
三、課后拓展,開闊視野
高質量的教學活動不能僅限于課堂,而要延展到課外,給學生提供鮮活的材料,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開闊視野。利用智慧平臺,可以實現信息的快捷推送,并能及時反饋,讓學生的課外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1.知識類拓展,建構體系
完成課前和課堂教學環節后,教師應當讓學生進行課后拓展學習,通過在平臺中推送拓展內容來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教師可以進行知識類拓展,讓學生建構起對所學內容的認知體系,實現系統化、體系化的知識學習和吸收。這類知識拓展內容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
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這一單元中,學生要學習到“there be”句型的簡單用法。此時,教師就可以在智慧課堂平臺上推送知識類拓展內容,引導學生建構與“there be”相關的知識體系。教師要告知學生“there be”句型的基本含義,它表示“有……”,當遇到單數時,“there be”句型應當變換為“there is”,當所表示的物品是復數時,應當用“there are”。這樣,就幫助學生針對“there be”句型的兩種用法建構了知識體系。以此進行拓展,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建構時態變換的相關知識體系。
知識類拓展要求教師針對教學內容進行體系建構,將每一個知識點編入網格化的體系中,讓學生通過體系關聯到每一個知識點,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通過智慧平臺,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類拓展,使學生在學習深度上更上一個臺階,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
2.文化類拓展,提升素養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其發展的進程時刻都與相關國家的文化風尚息息相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滲透英語文化,促進學生深度理解英語知識。在課后拓展中,除了知識類拓展,還可以進行文化類拓展,助力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教師可在課后出示與所學主題相關的文化材料,讓學生進行深度閱讀,以促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
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這一單元中,學生要學習到與中國節日相關的英語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送文化拓展類內容,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師出示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節日起源的材料,這一部分內容可以用中文表示以便讓學生看懂,但重要名詞,如節日名稱,應當采用英文表達的方式,這樣就有效實現了對課本內容的拓展。通過閱讀這些傳統節日的文章,學生對我國的文化節日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提升了文化素養,增強了文化自信。
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學科,更是一門文化學科,因此開闊學生的文化眼界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文化資料的推送,不僅能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探究興趣,更為學生準確運用英語奠定了基礎。
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給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學習都帶來沖擊,也在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將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優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智慧課堂以其資源的廣泛性和互動的即時性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當前學界針對智慧課堂的研究還較少,學者們應當關注這一教學技術的前沿領域,進行深度探究,開發出更多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資源,助力學生的英語學習,真正讓小學英語課堂始終行走在高效的軌道上。
[ 參 考 文 獻 ]
[1] 趙哲.構建智慧課堂,創新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讀與寫(教師),2020(1):83-84.
[2] 孫麗.構建小學英語智慧課堂 顯學生主體之地位[J].新智慧,2020(20):86-87.
[3] 盧文麗.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智力,2020(26):179-180.
[4] 高娟.試議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打造智慧課堂[J].校園英語,2016(33):181.
[5] 李賽男.構建智慧課堂,讓小學英語教學更有魅力[J].內蒙古教育,2015(27):55.
(責編 韋於坊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