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網絡話語作為“00后”青少年的一種日常話語類型,已成為新型話語形態與人際交往方式,對社會的影響日益深遠,尤其是“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需要引起必要的關注。基于此,在對“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熱詞對比的基礎上,文章著重從語言符號的重組、特殊符號的重構以及表情符號的重釋三個方面來闡析“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主要類型,圍繞話語來源更顯新潮化、表意內容更顯隱晦化、表達形式更顯多元化三個方面的范式變化,展開對網絡輿情生態、網絡生活認知以及網絡話語秩序的影響分析,并針對話語失范而產生的失德、違法違規等不良影響,從話語自律與話語治理兩個方面提出對策。
關鍵詞:“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話語治理;網絡法治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8418(2023)06-0029-10
隨著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話語已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00后”青少年的一種日常話語類型,網絡話語承載著不同個體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緒和觀念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網絡信息動態的“風向標”,已成為新型話語形態與人際交往方式。由于網絡話語具有虛擬性、無時空性、匿名性等特征,在無形之間也會影響網絡輿情生態、促生認知差異甚至破壞網絡秩序。網絡話語表達范式作為網絡話語的表述與呈現形式,蘊含著不同傾向的意義表達與特征指向,體現著不同的話語風格與表達動因。尤其是“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反映出“00后”青少年話語表達內容與形式更具新潮化、隱晦化與多元性,所產生的影響也更具輻射性、代表性與聚焦性。202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重點強調了優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所具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求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傳播正能量,共筑和諧網絡話語空間,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基于此,聚焦“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及其所帶來的問題與影響,并著重提出富有針對性的對策,有助于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與把牢網絡話語主導權。
一、“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熱詞與表達范式
(一)“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熱詞對比
在當前網絡文化和網絡話語發展迅猛的形勢下,各種網絡話語在以年或月甚至以周為時間單位不斷更新變化。隨著“00后”青少年上網頻率的提高、造詞能力的提升、網絡交往的提速,網絡話語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也日益凸顯,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也不斷變化。本文基于網絡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網絡社區開展田野調查,主要整理了近5年微博熱門話題、微信公眾號熱門文章、豆瓣學習小組三大來源的網絡話語,最終梳理出“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熱詞(如表1所示)。通過分析發現,此類話語呈現出網民原創組詞度更高、詞匯釋義更加多元、網絡用語的年輕化傾向更顯著等特點,且其衍生詞匯來源更加豐富多樣。
第6期高文苗,郎曼麗,龔可馨:“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變化及其對策分析
通過對近5年“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熱詞的梳理與對比分析后發現,從共性來看,網絡話語熱詞的多元生成與廣泛傳播主要基于相關話語主體對某個原有詞匯或相關詞匯進行符合環境、語境的釋碼后,轉換為具有特定含義或延伸含義的網絡話語,以詼諧幽默、輕松隨性、意義特指或數字拼音英文簡稱等方式呈現,成為群體話語使用的共鳴點,方便其在網絡中大量使用和傳播,從而成為“00后”青少年群體具有鮮明標識性的話語熱詞。從差異性來看,主要取決于網絡傳播技術與平臺的更迭變化,“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熱詞來源不同、特點不一。就來源而言,各年份均有差異,總體上主要集中在娛樂性節目、網絡短視頻和電競直播等方面。就特點而言,形式更趨多元,熱詞更富意義。
(二)“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
美國科學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年)一書中提出,科學不是按進化的方式發展的,它的發展是通過一系列革命的方式實現的。由此,他提出了“范式”這一概念,“它指的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等的集合”[1]。從本質上而言,范式是一種理論框架,在該體系框架之內的理論、法則、定律往往能夠被人們普遍接受。而美國社會學家喬治·瑞澤爾(George Ritzer)認為,“范式”這一概念可以在不同層面上使用,“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學論域內關于研究對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來界定什么應該被研究,什么問題應該被提出,如何對問題進行質疑,以及在解釋我們獲得的答案時該遵循什么樣的規則。范式是一科學領域內獲得最廣泛共識的單位,我們可以用其來區分不同的科學家共同體或亞共同體。它能夠將存在于某一科學中的不同范例、理論、方法和工具加以歸納、定義并相互聯系起來”[2]。結合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特點,本文所使用的“范式”主要指某一類受特定群體普遍認可、且頻繁使用的話語表述與呈現形式。就網絡話語熱詞而言,“00后”青少年群體的話語表達也獨具創造風格與特色。作為網絡的新生代,“00后”青少年群體同樣具有符合自身群體特性的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現代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更不依賴于經驗,而是選擇、創造。新的機遇幾乎是無中生有地出現,并直接被青少年一代所掌握,使他們成為新時代的創造者而不是被施與者。”[3]在一定程度上而言,“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涵蓋語言符號的重組、特殊符號的重構以及表情符號的重釋,其中又包含了幾種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且不同表現形式之間又具有不同傾向的意義表達與特征指向。
1.多語言符號的流動重組
詞匯縮寫,即通過漢語英語詞組或拼音首字母縮寫來表達原有詞組的詞意。如“擴列”,是“00后”青少年群體在社交軟件中常用的交友術語,擴充好友列表的縮寫。“養火”是“00后”在QQ與好友聊天中“培養聊天熱度的火苗標識”的縮寫。又如“zqsg”“u1s1”,即“00后”通過拼音首字母排列組合而成的網絡話語,意為“真情實感”“有一說一”。但由于拼音組詞同音字詞繁多且僅首字母出現,在使用拼音縮寫進行對話時,可能就會呈現出“摩斯密碼”式的聊天圖景。除漢語外,英文縮寫詞組也在“00后”青少年群體的使用范圍之內。如“nbca”,原型是“nobody cares”,解釋為“沒人在意”,還有網絡熱詞“emo”,是“emotional”的縮寫,其解釋意義為“悲傷、難過”。
詞匯諧音、同音變換,即通過使用諧音或同音字、詞語來代替原本的字、詞語,詞意不變。如“蚌埠住了”,原本詞組為“繃不住了”,形容自己在情感上受到較大沖擊。又如“油麥”,與原本詞匯“幽默”同義。
2.變特殊符號的熱詞重構
利用數字符號組詞,是“00后”青少年群體在進行網絡話語表達與交流中常見的范式之一。“00后”通常會給予一個或多個數字特定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變換出具有衍生含義的數字符號。如“666”,是廣大網民常用的數字式網絡熱詞之一。其“6”同“牛”,意為“厲害、表示贊賞”。如今,“00后”在此數字符號基礎上衍生出了“基操勿6”“999”等新的網絡話語,直譯是“基本操作不用大驚小怪”“6翻了”。“00后”通過在原本數字符號含義上進行詞意的衍生或重構,創造了具有圈層特性的新網絡熱詞。
利用標點符號表意,也是“00后”青少年群體常用于交流對話中的一種范式。其中,一種是將標點符號設計組合成“顏文字”,通過模擬面部表情來表達情緒。隨著符號多樣發展,當前二次元文化圈子中對這一范式網絡話語使用較多。如“∠(」∠)_”,表達的是“放松、躺平”的情緒。再如“(°Д°≡°д°)!?”,表示“震驚、驚訝”。另一種標點符號表意形式是處于特定的聊天語境中,使用標點符號來強調或表達情緒態度。如在當前“00后”聊天中常會在一句話的句末加上“(”左半括弧號進行對話,其表層含義和括弧的補充功能一致,但其隱藏含義則是通過半括弧號來說明消解可能存在的誤會,常用于“自嘲、求生欲”的聊天語境中。如常見的“(不是”,表示對前段話一定程度的否認,以及“(狗頭”,表示“狗頭保命,開玩笑別當真”。
3.借表情符號的表達重釋
“作為一種娛樂、分享的流行表達,表情符號就是網絡世界里個體的時尚外衣,它如同一張標簽,貼在使用者的身上,以此來界定個體的群體屬性。尤其是青年社群對身份的認同,借助表情符號進行自我展示是一種便捷可行的途徑。”[4]從當前現狀來看,“00后”青少年群體對表情符號的意義重釋和使用具有較為明顯的群體特性與基本風格。
“作為社交話語的表情包不受文字敘事規則的約束,強大的修辭效果與隱喻色彩為青少年豐富的情感表達提供了可能。”[5]“00后”青少年群體常借用表情符號來豐富或重釋想要表達的交流意涵,即通過發送一個或多個排列的表情符號來表示在溝通中被替代的詞匯或詞組,其含義相同。如表情符號“檸檬”,意為“我酸了、表示羨慕”,表情符號“可”,使用時意為“可以、同意”,以及一些由多個表情符號排列組成的符號組合,都蘊含著不同的表達意涵。這些表情符號的創造與使用通常也是由漢語字音、詞匯諧音、同音轉變而來,或根據表情符號原本所指代符號的意義進行衍生合并,從而表達相近含義。
對比分析“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后,可以發現,大多數網絡話語由原生詞匯變形而來,且其使用時間較短,總體上主要以月為范式更迭的單位。這些網絡話語在青少年之間具有較強認同性和傳播度,圈層化特征明顯,QQ、抖音、微博、b站、手游通常是承載青少年網絡話語傳播的熱門平臺。由于網絡傳播平臺的日益興盛,較之以往,“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在生成來源、生成途徑以及呈現范式上均有不同,且大部分網絡話語具有隱含之意或隱射之味,表現出“00后”青少年更為活躍的思想動態與更為多元的話語形式。首先,現有的網絡話語不再過多依賴于社會公共事件,而更主要源自社交媒體的自發生成。其次,當前“00后”青少年群體具有更強的網絡敏感度,更傾向于主動、快速追求流行話語表達,并以此為時髦。最后,相較于以往主要以文字變形為主的網絡話語范式,“00后”青少年群體更擅用表情符號作為話語表達形式。
二、“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及其影響
(一)“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
社會環境的變化加上網絡技術的推陳出新,使得不同時期的網絡話語熱詞體現出不同的時代印記與特征。作為網絡新生代,“00后”青少年更注重使用語言符號、特殊符號以及表情符號等復合型元素來呈現網絡話語表達的意思與內容。本文基于數據挖掘與資料檢索手段,著重對“70后”“80后”“90后”“00后”等不同年齡段群體所創設并廣泛使用的網絡話語熱詞加以梳理與對比,發現以往的網絡話語熱詞多引申自電視節目、廣告、影視劇等,并以字面意思、諧音轉換、詞語縮寫等易理解的形式為主。而“00后”青少年打破了傳統的話語表達范式,在話語來源、表意內容、表達形式等各方面都有不少明顯變化,主要表現為話語來源更顯新潮化、表意內容更顯隱晦化、表達形式更顯多元化這三個方面。
1.話語來源更顯新潮化
網絡社會的轉型發展需要基于科學技術的迭代升級,網絡話語表達內容的來源同樣受限于各類內容制作生產、傳播流轉以及示意表達等不同技術的變化發展。“00后”青少年更易于接觸以及更喜歡接受網絡中層出不窮的新元素、新技術、新體驗、新產品以及新功能等新潮化的內容,所使用或新創的網絡話語大量來自于網絡電視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網絡音樂、網絡小說、網絡游戲等網絡視聽作品,并且會持續關注不同視聽作品內容的新鮮度、熱門度與關注度,以達到標新立異、追求時尚潮流的目的。可以說,“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來源觸點廣泛、內容新潮,反映著網絡新生代在網生活的言行動態,體現著網絡社會發展的新面貌、新語境與新場景。
同時,“00后”青少年話語來源的載體同樣層出不窮、新潮多樣。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網絡傳播載體日益豐富而多元,為網絡話語的創意傳播、即時傳播與同步傳播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條件保障。“00后”青少年會頻繁使用微信、QQ、微博、抖音、優酷、愛奇藝、快手、芒果TV、嗶哩嗶哩、咪咕等各類新潮化的網絡傳播載體將不同話語熱詞加以持續表達與廣泛傳播,從而無形中促成“00后”青少年這一群體在使用各類話語熱詞時的基本用語共識,也就逐步形成極具“00后”青少年群體特性的話語范式。并且,“00后”青少年所使用的各類新潮話語熱詞,也會在較短時間內成為各年齡段的網民群體所效仿,并能從線上影響到線下,從網絡用語變成社會現實交往中的話語表達。
2.表意內容更顯隱晦化
網絡社會中所逐漸形成的二次元文化、飯圈文化、網紅文化等新型網絡文化形態,對網絡傳播、話語表達以及不同群體的在網生活都產生了重要影響。“00后”青少年作為新型網絡文化的創造主體、參與主體與助推主體,具有鮮明的群體文化圈層屬性,依托興趣結交識友,逐漸形成群體趣緣,進而產生代際文化區隔。“在眾多的社群關系中,趣緣關系或許是最為特殊的,人們基于自我個性和興趣偏好尋找志同道合者,進而通過交流互動集結成各種趣緣社群。”[6]網絡話語的使用成了“00后”青少年群體成員之間的一種“接頭暗號”,并以“00后”群體鮮明的話語特性加以快速模仿。相較于“70后”“80后”“90后”等不同年齡段群體的網絡話語,“00后”會更認同本年齡群體的文化認知與用語習慣,形成本群體所共同知曉與認可的符號、數字、文字等不同話語形式,并加以持續性廣播傳播。在這其中,所形成的新型網絡文化是“00后”青少年話語表達的內在基礎與思想認知來源。
在文化圈層效應的作用下,“00后”青少年群體基于多重符號性、數字性、文字性的表達方式,會以更具隱晦化的方式進行網絡話語表達,其用意更難以被直接把握,不少網絡話語甚至還具有反向表意的用意,使得其他年齡段群體有時甚至不知其意,不明其理。而這都需要依托新型網絡文化圈層的實質內涵,在理解話語產生的背景基礎上,才能明白“00后”青少年群體的話語用意。為此,豆瓣中專門成立了一個“村通網——網絡黑話指南”小組,目前已有15萬名成員。這里的黑話就是指不同文化圈子內的術語和網絡中的梗,通過在小組內進行詞匯搜索可得知其意。
3.表達形式更顯多元化
“00后”青少年群體在網生活更具活躍性,更易于接觸新生事物、新鮮事件,尤其更易于使用各類新推出的社交軟件。“00后”青少年群體豐富的新潮化話語,也廣泛來源于多元化的網絡社交場景,不同的場景會催生出不同的網絡用語習慣、話語表達內容以及表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而言,“70后”“80后”“90后”群體網絡話語表達的基本形式相對較為單一,以原生詞匯縮寫、諧音轉換、詞匯直譯等為主。而在這基礎上,“00后”青少年群體網絡話語表達形式更顯多元化,且不用嚴格遵循傳統組詞造句的語言格式,涵蓋拼音縮寫、英文詞組縮寫、同音變換、數字符號組詞、標點符號表意等更鮮活、更極簡的形式。
“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形式的多元化,一方面取決于話語來源的廣泛性、表達內容的豐富性,另一方面也取決于網絡傳播載體類型的多樣性。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老牌社交軟件功能不斷升級,新型社交軟件層出不窮,網絡各類軟件應用已能基本滿足不同群體的網絡生活需求。尤其對“00后”青少年群體而言,對新型社交軟件的需求度、接受度更高。如抖音、嗶哩嗶哩、視頻號以及各類熱門手游、電競游戲等,已成為催生“00后”青少年群體網絡話語熱詞的重要載體。并且,“00后”對老牌社交軟件的新功能更易掌握與廣泛使用。如諸多社交軟件推出的“彈幕”功能,是網絡話語熱詞集聚的場景新應用,能夠實時更新網絡話語動態。
(二)“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作為網絡新生代的“00后”青少年,自小就開始接觸網絡,生活于無處不在的網絡環境中,對網絡的操作更為游刃有余,網絡話語表達更多元、更新潮,也更容易受到網絡不良文化的侵襲,影響著群體圈層文化的形成,從而對網絡輿情生態、網絡生活認知以及網絡話語秩序等不同方面產生不同的影響。尤其由于話語失范而引起失德情形、違法違規甚至犯罪等不良后果,則是“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變化所產生不良影響的典型表現。
1.話語解放:網絡話語影響輿情生態
隨著各式各樣網絡話語的出現,話語本身所附帶的娛樂性質已經超越了其本身可能存在的文化價值,且常以一種裂變式傳播的形態存在于在網絡空間的不同場景中,“同樣都是‘厲害了我的x’系列話語,大眾傳播中主流媒體‘厲害了我的國’相關報道正向傳遞肯定意義,而人際傳播中的‘厲害了我的哥’卻未必表達崇敬之意,甚至可能是反諷挖苦”[7]。以及在面對社會熱點事件、熱點問題時,這種充滿戲謔性、復制性強的網絡話語更易形成一支獨特的“話語隊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事件或問題的嚴肅性以及話語表意的正向性。“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以拼音縮寫、英文詞組縮寫、同音變換、數字符號組詞、標點符號表意等為主要形式,兼具符號性、數字性和文字性的特點,更顯開放性,更具多元性。其中,老話語不斷被賦予新意,而新話語不斷得以催生。由于“00后”青少年群體對不同網絡事件的關注點、興趣點不一,所使用的網絡話語與其他年齡段群體的網絡話語也會具有較大的差異,這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網絡輿情的不同動態,而且也能成為網絡輿情生態的重要話語構成。“00后”對自身所使用的網絡話語具有很強的認可度,在從眾心理影響下常發生一呼百應的“控評”現象。這些成團出現的話語更容易對網絡事件的輿情生成、走向與發展形成一定的壓力,對網絡輿情生態的變化具有重要的影響。
2.圈層區隔:年輕話語促生認知差異
網絡話語作為基于某一種或多種網絡文化而生成的符號性、數字性或文字性語言,因群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呈現形式。不同年齡段群體由于在生活背景、思維習慣、用語行為等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差異,對待問題的理解與看法也都會有所不同,尤其對新生事物、不同年齡群體看問題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圈層化造成了圈與圈之間的壁壘與隔閡,阻礙了主流話語向青年群體的滲透,影響了主流話語的思想引領作用”[8]。基于不同的網絡圈層,不同年齡段群體的話語表達以及對有關問題的解讀上也容易產生歧義和認知偏差。如在抖音某一博主發布視頻中走紅的網絡用語“拴Q”成為“00后”抖音用戶的常用詞,是“thank you ”的音譯。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很難看出它的含義,但如果直接把它翻譯成“謝謝”也并不完全恰當。因為“00后”在使用這個詞時隱含著“無奈、諷刺”的表達意味,如果沒有近距離接觸或處于網絡用語的使用圈子內,的確較難想象和理解衍生這些話語的語境和隱藏意義。因此,“00后”青少年群體網絡話語表達與其他年齡段群體話語表達的差異,可能會促成不同群體之間產生認知隔閡,從而對彼此之間的有效溝通造成阻隔。
3.話語失范:不良話語催生不良影響
當前網絡話語表達范式中包含著戲謔、嘲諷、調侃等多種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構或沖擊傳統的話語規范。網絡話語存在著無序化、隨意性等特點,尤其是不少話語存在著錯字拼寫、語法混亂、語義混淆、語句雜糅等問題,卻有著廣泛傳播力,而這往往容易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00后”青少年群體的話語認知。融符號化、數字化與文字化于一體的網絡話語是“00后”青少年群體話語表達的主要形式,其熱度與持續周期不一,受關注的程度不同,既有正能量滿滿的話語內容,也有負能量充斥的不良話語。“00后”青少年群體思想更為活躍,更擅于使用各類新型社交軟件,往往也會更大量地使用非規范或語意不明的網絡話語,尤其受到諸多不良文化的影響,不僅容易對他人權益造成有意或無意的侵犯,而且也往往更容易產生影響網絡秩序的諸多不良話語,出現不特定的話語失范情形,從而引起話語失德、違法違規甚至犯罪等不良影響,造成違反道德規范、觸及甚至逾越法律底線等諸多不良后果,但這往往又會在不同程度上被視為一種相互追捧的網絡流行文化、話語時尚與用語潮流。例如,微博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小學生用舔組詞#”,先是有博主發布了一條小學生將網絡用語“舔狗”來組詞的博文引發熱議,進而引起眾網友在這一話題中上傳各種小學生“花式”網絡用語組詞造句的作業案例。快速捕捉網絡熱點、追尋獵奇文化是“00后”所認為的“潮流”。當“00后”遇到相碰撞的觀點時,可能會產生對他人進行評論攻擊或私信發泄不滿情緒等失范行為,容易出現群體極化行為,并演化為網絡暴力、惡意攻擊等違法犯罪行為。這不僅會對其他青少年帶來行為仿效的不利影響,而且也容易侵犯他人權益,從而影響網絡良好風氣的塑造和網絡和諧秩序的營造。
三、基于“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變化
所產生不良影響的主要對策
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一方面不斷拓寬了話語表達的體系,豐富了話語表達的意涵,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不同群體、不同個體之間的交流成本,甚至也會造成不同群體之間的阻礙或沖突。尤其是“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對網絡輿情生態、網絡生活認知、網絡話語秩序等方面更具影響性,更容易出現對某些詞語本意的曲解或誤讀,從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話語失范情形而產生話語失德、違法違規甚至犯罪等不良影響。基于此,針對“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變化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有必要聚焦話語失德和違法違規兩個維度,著力提升內在修養,加強話語自律,也需要重視網絡法治,加強話語治理。
(一)聚焦話語失德:提升內在素養,加強話語自律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9]“00后”青少年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轉型成熟的關鍵時期,需要不斷加強思想引領,做好價值引導,努力提升內在素養,尤其要提高政治素養,強化道德素養和注重媒介素養,不斷加強話語行為自律性與自覺性,著力解決話語失德問題。
1.以提高政治素養為核心
“00后”青少年作為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承擔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偉大夢想的生力軍與可持續的新生力量,應當自覺以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光榮使命,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自身理想信念,以正確的思想意識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包括網絡話語表達在內的網絡社交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00后”青少年更容易具有從眾心理,也更容易以娛樂化的方式來追求新奇、新鮮與新意,以及更容易以非規范化的方式表達思想或想法。同時,“00后”青少年群體政治敏感度還不高、政治辨別力還不強,政治意識尚處于養成與穩固的關鍵階段,加上網絡文化的多元雜糅,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往往容易存在話語表達內容的非理性化、粗俗化、低俗化、越界化等現象。基于此,加強“00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營造既注重政治導向性、又兼具話語形象生動性的方式,不斷提升政治素養,有助于養成正確的話語表達習慣。比如,“擼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厲害了我的國”等話語都是廣大青少年所喜聞樂見的,也能讓青少年在無形中感受到話語的正能量。
2.以強化道德素養為基礎
“00后”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水平,同樣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一方面取決于所處的社會環境、家庭條件等客觀因素,“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10],另一方面又取決于自身的認知能力、人生理想、目標追求等主觀因素。內在的個體差異與外在的客觀差異共同構成青少年所具有不同道德素養的主要原因,而網絡話語表達作為青少年道德素養的具體反映,不僅體現出青少年的思想觀念與道德意識,而且也是影響青少年群體思想道德狀況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不良的網絡話語會不斷催生更多的不良網絡話語集群現象,會對青少年成長與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容易引起青少年失德行為的發生。一些暗含不良文化因素的話語,如網絡熱門游戲中的“cpdd”等,容易成為不同圈群中的熱門話語表達形式,再借助不同的思想內容,呈現出表意各異的話語形態,并經過不同圈群的集聚式傳播,可以在短時內形成群體的話語熱詞加以推崇與群體化表達,甚至會作為一種網絡話語時尚予以長時間擴散。“00后”青少年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新奇,熱衷于使用拼音縮寫或者詞匯變換等網絡話語熱詞來表達自己暗諷、嘲笑或不滿之意,雖然不針對具體的特定人,但這些隱含負面信息的話語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人在正確理解話語意思方面造成一定的困擾,而且也容易有意或無意地對社會和諧、社會文明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
3.以注重媒介素養為保障
依托于互聯網的微信、微博、QQ、抖音、B站、熱門手游等網絡熱門傳播平臺,“00后”青少年更熱衷于以趣緣為導向的網絡圈群的組建,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同群體的不同圈層屏障,造成了不同群體的認知隔閡。比如,以拼音縮寫構成的網絡熱詞“dbq(對不起)”“yyds(永遠的神)”“xswl(笑死我了)”“ssfd(瑟瑟發抖)”等,便來源于網絡圈群。部分圈群之外的其他群體對于他們年輕話語并不理解和認同,在共同參與公共事件表達各自的態度和立場時容易產生認知差異,導致網絡暴力、圈層區隔等問題叢生,帶來諸多有違道德與法律法規的情形。很多網絡熱詞屬于延伸型,如“買橘子”一詞表示父親給孩子買橘子,出自短篇散文《背影》,后來將“買橘子”逐漸演變成“我是你爸爸”。部分群體用來表達占別人便宜的意圖,其他群體在接受信息過程中容易發生歧義,產生認知差異。基于此,在網絡話語表達與傳播不同環節,不同話語主體的媒介素養格外重要,一方面需要注意在使用不同媒介時的情感把握、內容掌握,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在運用媒介資源時所采取的路徑方式、效果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降低圈層之間的認知隔閡、精確識別網絡話語表意內容,以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式來多元化使用不同媒介資源,是培養和提高“00后”青少年媒介素養的關鍵所在。
(二)聚焦違法違規:重視網絡法治,加強話語治理
“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的表達與傳播,同樣具有自身的規律性,也取決于話語所內含的信息與內容,既包含著正能量的話語,能起到弘揚主旋律的作用,也會由于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可能存在著侵犯他人利益、社會利益甚至民族利益與國家利益等話語信息與內容。網絡的虛擬性與網名的非真實性容易致使不良話語、失范行為與失序表達等現象的產生,導致網絡侵權、網絡暴力等違法違規甚至犯罪行為的出現。在網絡上散布謠言、利用網絡話語熱詞惡意侮辱與謾罵他人的行為,從其實質上來看,不僅是道德觀念、自律意識的缺失,也更是法治觀念、底線意識的缺乏。基于此,可以通過健全網絡法治運行機制、增強法治觀念底線意識和彰顯話語治理主流導向等方式,有效防范話語違法違規的隱患與風險。
1.健全網絡法治運行機制
近年來,網絡治理體系不斷健全,網絡法治日益深入,也出臺了諸多相應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2016)、《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2020)、《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范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關于進一步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意見》(2021)、《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21)等。但隨著技術的迭代升級、社會的復雜多變,網絡問題同樣層出不窮,在不同程度上考驗著網絡立法、司法、執法、守法與法律監督一體化的法治實效。尤其聚焦網絡話語失范、輿論失真、輿情失控等情形,由于“00后”青少年法律意識較為淡薄,法治觀念尚處于成型與成熟階段,而又樂于追求新奇、刺激與時尚,并容易在不明事理的情況下出現跟風、盲從等失序化的群體性事件。基于此,有必要根據網絡問題的突發性、多樣性與變化性,結合“00后”青少年不良網絡話語所具有的特征及所造成的后果,進一步健全融網絡立法、司法、執法、守法與法律監督于一體的網絡法治運行機制。在不斷完善網絡立法的基礎上,針對不良網絡話語所損害的利益類型以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程度,加大對不良網絡話語的法律制裁力度。尤其應當建立健全不良網絡話語的即時應對與執行處理渠道,依法對不良網絡話語的實施主體以及為不良網絡話語提供傳播條件的相關平臺加以法律處理,并對被不良網絡話語所困擾或侵犯的受害主體加以有效的法律保護,以全方位的網絡法治,營造和諧文明有序的網絡空間。
2.增強法治觀念底線意識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同樣具有法律底線和自由邊界。“近些年飯圈文化出現的一系列‘亂象’,如無底線追星、網絡互撕、虛無主義、氪金無度等,都充分暴露出當前飯圈群體的人文素養缺失、精神貧瘠的現實。”[11]“00后”青少年網絡話語表達范式的變化,一方面體現了網絡熱詞的個性化、新鮮感和有趣度,另一方面也隱含著一定的負面影響與潛在風險,尤其是話語表達的粗俗化、低俗化甚至惡俗化等情形。不良網絡話語也開始向教育內容滲透,如詩詞朗讀、仿造句型等方面的網絡話語改編,出現“李白是刺客不是詩人”等改編話語,挑戰教育內容的權威性。一些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惡俗化的話語表達往往容易侵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且由于法治觀念與底線意識的淡薄或缺失,就更容易助長不良話語的滋生。基于此,面對充斥不良話語的網絡環境,青少年不僅要自覺增強底線意識,自覺抵制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惡俗化的話語內容,而且更關鍵的是要不斷增強自身的法治觀念,要能夠做到學法、懂法、守法與用法相結合。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式話語,應當提高“00后”青少年對不同話語信息內容是否合法合規的辨識力,不能在不知其意的情況下,一味地追求新鮮感而對不良話語的滋生與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既不逾越法律法規的底線要求,自覺以合法合規的方式表達與傳播網絡話語,又能用好法律法規保護好自己,不斷提升自身運用法治思維解決網絡話語失范等實際問題,并有效防止網絡話語暴力等失序化情形的頻繁發生。
3.彰顯話語治理主流導向
話語治理已經成為網絡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目的是要將各類失德、違法違規的失范話語予以有效引導與規制。“00后”青少年善于運用豐富多元的話語形式,但往往也容易出現負面性話語與失序性話語。尤其在出現社會突發事件時,存在著控評、盲目跟風現象,比如“rwy(真無語)”“bbl(求求了)”“290(形容一個人愚蠢)”組成具有攻擊性的話語,以及飯圈之間的口水戰、粉絲控評等,極易發生不必要的口舌之爭,從而出現各種混淆視聽的網絡輿論,造成在不同程度上的網絡輿情,從而影響著網絡的和諧穩定。“加強青少年的網絡輿論引導,在青少年網絡參與的輿論引導中, 建立輿情分析、研判、預警機制,重點鎖定需要引導的事件及話題。”[12]對此,話語治理要堅持有利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社會和諧以及人民幸福的主流導向,要能符合主旋律、具有正能量并能傳播好聲音。話語治理要重點聚焦青少年網絡話語中所內含的不良信息與內容,一方面,應加強對不同范式話語的動態監測并對其所蘊含的實質內容加以有效分析,以法律為準繩,注重對不良話語的重點引導以及法律制裁,需要各類傳播平臺、熱門網站以及各自媒體自覺承擔起文明用語的應有責任,另一方面,應加強話語議題設置,不斷創新與豐富話語形式,積極將主流價值有機融入話語內容的創設中,比如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表情包、網絡熱詞、短視頻等可視化、圖文并茂形式結合,推出有趣、新穎、鮮活的網絡話語,讓蘊含主流價值觀的話語發揮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美]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8.
[2]Ritzer,G.(1975).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Boston:Allyn and Bacon.
[3]鄭丹娘.“網絡流行語”與青少年“自說自話”[J].中國青年研究,2001(4):23.
[4]李寶華,鄧年生.網絡表情流行的傳播邏輯與話語轉向[J].新聞界,2016(24):49.
[5]林愛珺,張博.作為話語的表情包:網絡表情包的符號消費與社會學反思[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9(8):38.
[6]蔡騏.網絡虛擬社區中趣緣文化傳播的社會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4):137.
[7]王炎龍,夏賽楠.網絡語言強勢模因的傳播變異研究——基于2012-2016年度網絡用語的分析[J].新聞界,2017(8):50.
[8]閻國華,宋京姝.青年網絡話語創新的樣態透視與競合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21(11):109.
[9]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3-19(1).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11]席志武,李華英.“飯圈文化”對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潛在風險及治理對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2):78-85.
[12]周敏.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網絡輿論引導機制建設初探[J].新聞與寫作,2013(7):86-88.
[責任編輯:高辛凡]
作者簡介:高文苗,男,研究員,博士;郎曼麗,女,碩士研究生;龔可馨,女,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軍人才培育課題(青年英才培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思想研究”(24QNYC20ZD);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后期資助課題“馬克思恩格斯德育觀視閾下突發事件輿情研究”(23HQZZ26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