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視角下,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已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是英語教師立足于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內在關聯,統籌整合兩者的教學目標、內容與模式,既能利用閱讀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又能在寫作中提高學生知識輸出能力和閱讀表達能力。文中通過簡析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概述,分析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針對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策略,以立足核心素養,優化創新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效,提升學生英語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應用策略
高中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學習和運用英語語言的課程,重點強調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明顯變化,旨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整合教學模式,發揮以讀促寫綜合教學優勢,保證學生高效吸收、靈活運用閱讀知識,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書面寫作能力[1]。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雖然重視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應用,但因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模式單一、忽視課堂評價等因素,影響學生能動性的提升,便會降低以讀促寫效能。本文通過分析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策略,對構建高效課堂、提高閱讀教學質量與學生寫作水平、英語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概述
閱讀和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和發現的重要工具。以讀促寫教學轉變了傳統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的模式,要求教師結合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與學生發展需求,正確認識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內在關聯,辯證把握閱讀是幫助學生豐富素材、發散思維、開闊視野的知識輸入與內化過程,寫作是學生表達思路、闡述觀點、有效交流的知識輸出與外化過程,立足兩者辯證統一的教學目標,實現閱讀與寫作的融合教學,以幫助學生通過閱讀而高效吸收關于段落布局、背景闡述、語言表達等寫作知識,同時豐富學生的單詞與素材積累量,提高學生寫作表達水平與英語核心素養[2]。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一)創造輕松學習環境,鍛煉學生口語表達
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轉變傳統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學現象,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做到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辯證統一,既能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調動學生課堂能動性與思維活躍度,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保證學生扎實掌握閱讀知識與寫作技巧,又能創造輕松學習環境,發揮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效能,尤其是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利用英語朗讀閱讀文章、回答問題,能夠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與探索機會,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寫作時的知識輸出能力。
(二)構建系統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寫作重點考查學生輸出英語知識的能力,但這離不開知識的輸入、整合與鋪墊,也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重視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應用,強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既能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掌握不同主題的素材、行文的邏輯結構,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與行文技巧,又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漢語文化與英語文化之間的差異,塑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在寫作中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還能通過自評、互評與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來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幫助學生辯證認知自我在寫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促使學生取長補短,有針對性地從閱讀資源中構建更加系統的知識體系[3]。
(三)激發學生課堂活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說是幫助學生吸收、理解、領會英語知識的重要環節,關乎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讀、寫是幫助學生表達和應用知識的重要環節,影響學生邏輯思維與核心素養的形成。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更加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通過趣味、多元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沉浸式地吸收閱讀知識與相關技巧,讓學生明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內在關聯,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在“寫”中“悟”,使學生深刻感受英語知識的內涵與外延,有助于轉變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刻板印象,激發學生課堂活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四)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效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發揮以讀促寫教學效能,需要教師統籌把握、系統整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內在關聯,重新梳理教學體系、層層深入教學環節、優化創新教學模式,使課堂知識拓展、遷移廣博有趣,文化滲透融合自然貼切,這對教師教學能力與綜合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教師認真備課,深入閱讀素材,提煉文章重點,明確素材適用的寫作主題與寫作方向,這有助于增強教師綜合素養。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滯后
寫作是不斷積累的過程,既需要學生長時間積累詞匯量,又需要教師長時間培養學生語感。當前部分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雖然轉變了傳統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分開教學的割裂思想,但在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時尚未樹立統籌把握、系統整合、動態調整的現代化教學理念,因此無法統籌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教學占比,使寫作教學的時間占比較少,無法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仿寫續寫練習,弱化學生的課堂能動性,難以發散學生思維,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模式單一
高中生正處于汲取知識的關鍵時期,自身掌握的英語知識與生活經驗較少,而部分學生尚未樹立主動搜集寫作素材的學習意識,導致學生在寫作時面臨著無內容可寫、無素材可用的現象[4]。當前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模式單一,甚至要求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優秀詞匯、句式和范文,忽視學生創造性的培養,極易導致學生思維固化,無法靈活應用知識,在寫作中出現語言邏輯混亂、表達不規范、組織能力不強等現象,降低學生核心素養。
(三)忽視課堂評價
“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推廣應用突出強調了評價的重要性。當前部分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作文的評價與批改,只是簡單批改學生作文中的錯誤單詞與語法等問題,尤其是不能有針對性地評價每位學生存在的不足,籠統的語言既無法幫助學生辯證認知自我寫作能力,影響學生錯誤知識與寫作習慣的糾正,又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對英語寫作的重視程度,難以保證學生日后在寫作課堂教學中的注意力,影響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轉變滯后觀念,做好內容拓展延伸
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是教師辯證把握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內在關聯,深挖與寫作相關的閱讀資料,發揮閱讀的基礎性作用,有目的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核心素養視角下,為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教師既要樹立現代化教育理念,轉變傳統滯后觀念,統籌把握閱讀與寫作相融合的教學結構,重新梳理閱讀與寫作各自的時間占比,又要結合閱讀主題,做好閱讀內容的拓展與延伸,幫助學生明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以發揮以讀促寫優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以“Travelling Around”為例,教師在導學案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引入“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e holiday?”問題,要求學生結合已掌握的知識與出游經驗進行解答,并通過啟發式問題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搜集有關旅游主題寫作素材的意識。另外,教師要結合“旅游”主題,在完成教材現有閱讀資料講解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呈現更多旅游景點的圖片,并引入有關旅游解說的全英文短視頻,做好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使學生沉浸到短視頻中跟隨博主學習地道的口語表達方式與寫作素材,實現以讀促寫、以聽促寫,提高學生英語素養。
(二)加強教師引導,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為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保證學生有內容可寫、有素材可用,教師在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時,要結合高中生基礎知識與生活經驗相對較少的認知特點,發揮自身引導職能,既要在現有教材閱讀資源有限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資源海量的優勢豐富閱讀資料,又要為學生提供課外有趣生動的閱讀資料,還要結合生活元素補充閱讀資源,在提升學生英語閱讀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課內外的閱讀資源和生活經歷中搜尋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詞句儲備。
以“Cultural Heritage”為例,教師要發揮自身專業性,明確本節課教學內容與文化遺產相關,統籌把握、全面掌握教材中適用于寫作的詞匯與句子,并加強教師引導,突出學生課堂能動性與學習自主性,幫助學生養成邊閱讀邊積累的良好習慣。在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既能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又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還能增強學生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三)開展精讀訓練,提升學生閱讀技巧
閱讀和寫作密不可分,是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針對部分學生閱讀量較大、閱讀素材豐富卻依舊存在寫作水平較低的現象,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明確學生在寫作層面的欠缺,并結合學生在寫作中表現出來的邏輯思維混亂、行文不通順、內容不完整等現象,著重開展閱讀精讀訓練,切實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從閱讀中理解行文邏輯、語法句式等知識,為學生寫作奠定基礎。
以“History and Traditions”為例,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導學案,引導學生根據導學案提示掌握individual、nearby、port等寫作詞匯,belong to、as well as、result in等重點短語以及if條件狀語從句,as well as連接并列成分等重點句型的基礎上,結合“BEAUTIFUL IRELAND AND ITS TRADITIONS”的閱讀內容,以句為單位開展精讀訓練,重點幫助學生梳理詞組、句式結構和優美句子,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對寫作要求的理解而進行批注式閱讀,以幫助學生串聯整個閱讀素材,明確行文主線、主干內容,深化學生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和感知,幫助學生掌握素材中運用的手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重視仿寫續寫,梳理學生寫作思路
現階段,因部分教師忽視仿寫續寫教學模式的應用,導致學生難以在寫作中形成適合自身的寫作思路與行文習慣,更會加大學生的寫作難度,惡性循環,無法調動學生的寫作能動性,甚至使學生出現套用模板等思維固化現象,影響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核心素養視角下,為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教師在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時,要重視開展仿寫續寫練習,給予學生更多的寫作機會,幫助學生從仿寫續寫練習中梳理寫作思路,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感。
以“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為例,教師既可以要求學生按照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傳統節日的異同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閱讀思路,又可以結合“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LS?”內容進行仿寫,還可以設置以中秋節為主題的作文,并給出“The Mid Autum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of the eighth month of our Chinese lunar calendar. ”的開頭,要求學生續寫,幫助學生積累和梳理有關節日的寫作話題與素材,掌握寫作技巧,明確行文思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英語核心素養。
(五)開展教學評價,發揮評價促進效能
高中英語教學旨在豐富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為切實發揮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優勢,教師要根據學生學情與課堂狀況而動態調整以讀促寫教學模式,而這離不開教學評價與反思體系的構建。教師在重新建構教學評價與反思體系時,要結合當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合理設置作文評價指標,細化作文評價標準,并強調教師引導性、鼓勵性言語的應用,以幫助學生辯證認識自身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從閱讀中補充完善寫作知識結構。
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旨在幫助學生獲得適合終身發展的英語知識與技能。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在應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時,要積極轉變自身滯后思想,樹立現代化教育理念,辯證把握讀與寫之間的內在關系,系統整合閱讀與寫作的教學內容,以優化創新教學模式,構建高質量課堂。另外,教師要辯證把握自身的引導職能,強調學生課堂能動性與思維活躍度的提升,既要引導學生從閱讀資料中豐富寫作素材,又要利用精讀訓練提升學生閱讀技巧和寫作能力,還要重視仿寫續寫,以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同時重視教學評價,發揮生生互評優勢,幫助學生辯證認知自身在寫作中的薄弱環節,發揮評價促教學優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艷玲.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探究[J].高考,2021(30):33-34.
[2]郭艷娟.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初探[J].校園英語,2021(22):125-126.
[3]石蒲英.淺談如何落實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以讀促寫[J].求知導刊,2023(02):62-64.
[4]蘭勝嫻.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之探究[J].新課程,2022(4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