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逐漸落實,高中班主任的管理任務也逐漸增加和完善。高中班主任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引導者,是落實國家“立德樹人”教學觀念的重要角色,在教學中有著組織各科教師和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的任務。高中班主任的管理任務是復雜多樣的,德育教育就是其管理的重難點。德育教育作為“五育”之首,在高中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學科教師和班級管理的重點。因此,高中班主任應該在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基于此,文章對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實踐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德育融入的實踐策略,希望為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滲透德育的實踐活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融入實踐:教學策略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正處于“三觀”發展穩定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的發展方向,對學生后續的發展產生影
響[1]。德育教育是高中班主任教師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素質教育和“五育”教育提出以來的重要教育內容,在教學中有著影響學生對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等多方面的正確認知。基于此,本文對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實踐融入進行了相應的
研究。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實踐的重要性
(一)能夠加深教師自身的德育認知
德育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遵守社會規則和秩序,自覺履行義務的德行相關的教育。德育教育包含的內容是廣泛的,是復雜的,是能夠促進學生長久發展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教育[2]。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時候會首先針對自己即將開展的活動主題做好準備。班主任會在相關教育前準備好教育觀念、教育物料和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內容。班主任在準備這些內容的時候會潛移默化地學習德育相關的內容和知識,通過各種渠道加深對德育的理解和認知。這樣,教師能夠在準備階段就獲得相應的德育知識。教師在管理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時候也是對自己德育知識認知的進一步鞏固,能夠進一步在德育中融入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提升自己的德育認知和體驗。因此,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實踐也能夠提高教師自身的德育認知,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更加穩定更新的內容。
(二)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德育認知水平
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對學生的道德約束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利用正確的意識內容指導學生的自我行為等。德育主要是對學生的個人品行方面的教育,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認知,可以提升學生政治、思想、道德等社會意識方面的較為系統全面的教育[3]。德育教育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日常生活行為,對學生的“三觀”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德育教育包含了民族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五方面的內容,是幫助學生融入社會和正確認知社會的法寶。班主任在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會從學生的個性或者班級整體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管理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德育知識內容。班主任的管理內容是豐富多樣的,包括了自行車停放、廣播操管理、班費管理和遲到早退管理等內容。這些管理內容看起來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但是,這些就是班主任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和內容。班主任在管理這些事情的時候融入德育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正確認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由此可知,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是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德育認知水平的。
(三)能夠促進學生持續、綜合發展
一個人能否長久發展和全面發展,主要是看這個人的人品和能力。但現實而言,部分班主任在高中階段更多重視的是學生的成績起伏,而不是學生的綜合發展[4]。部分教師和班主任喜歡以分數判斷學生的品德優劣。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是很難讓班級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德育是學生后續發展的基礎,是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基石。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有效糾正其對國家和社會的錯誤認知,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踐等來增進對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和理解。德育教育也是學生綜合教育的首要內容之一,在綜合教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基于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促進學生持續、綜合發展。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針對學生個性,給予學生個性化德育教育
高中階段的學生更多地是追求自己的獨特性和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感。在此階段,大多數的學生對未來是迷茫的、彷徨的,是需要班主任適當引導和幫助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班級不可缺少的一員,是班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班級中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業壓力和各方面壓力增加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部分學生會因為成績、早戀和其他問題受到心理的傷害和影響。這些影響會逐漸導致他們變得消沉、抑郁或者反社會。這樣的影響不僅僅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還會影響社會和國家的和諧。因此,德育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融入刻不容緩。高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在班級中有著引導和督促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高尚品德的義務和權利。高中班主任在引導學生在開展管理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是重視學生的成績水平的高低,還應該重視學生心理發展健康和德育其他教學內容的融入和滲透。班主任在管理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性,給予學生個性化德育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和德行的表現等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個性出發,結合管理內容,給予學生能接受的、完整的和系統的德育教育。這樣的德育教育能夠幫助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德育方面的優勢和薄弱點,能夠幫助班主任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班主任在了解學生后可以與學生一起制訂學生所能接受的相關要求和內容,給予學生更加合適的和科學的德育教育方式及內容。
例如:高中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時候應該對成績起伏較大、心理壓力大、性格比較敏感和有些錯誤想法的學生A給予個性化的德育教育。班主任應該首先分析學生錯誤行為和觀念出現的原因。接著,班主任應該通過明察暗訪等形式去班級簡單了解學生A的情況。然后,班主任應該聯系學生A的家長和班級的好朋友了解學生A的近期狀態和行為。最后,班主任應該在課后開玩笑似地將學生A叫到辦公室,與學生A談話。學生A可能會因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好意思將自己懦弱的一面展示給班主任。那么,班主任,可以聯系學生A 喜歡的學科教師等來引導學生A講解自己的遭遇。班主任在較為全面和綜合地了解學生A的情況和行為后,應該及時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注意對學生的心理疏通。班主任應該觀察學生的上課狀態和行為動作,去判斷和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接著,班主任應該結合自己調查和了解到的內容引導學生A自己將自己的遭遇和出現錯誤行為的原因講解出來。這樣班主任在咨詢的過程中就能夠降低學生的敏感性,增加學生對自己的信任感,引導學生與自己進行情感交流。班主任在了解了學生的境遇和行為發生的原因后,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表達自己的理解。接著,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的性格等與學生一起制訂相應的德育教育計劃,逐漸改變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建立起獨特的伙伴關系。班主任應該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給予學生更加全面的認知和理解,引導學生在解決此次問題后,下一次再遇見問題能夠主動與自己聯系。
(二)重視整體教育,營造良好德育教育氛圍
德育教育不僅僅是針對一個學生開展的,還是面對全體學生開展的。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有著統整班級整體,營造良好德育教育氛圍的使命。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不太成熟的時期,很容易被別人的價值觀念和德行等影響。因此,班主任應該重視班級整體德育教育。班主任的管理內容是豐富的,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應該注意從班級教室布置和班級德育特定活動等出發。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能夠有效增強學生之間的向心力。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也能夠幫助學生之間構建和諧、友善的同學和朋友關系。從整體出發,能夠幫助落隊的同學奮起直追,能夠讓前進的學生穩中求進,幫助班級營造一種重視集體榮譽的氛圍。這樣的氛圍能夠促進學生相互發展和學習,還能加深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認識,更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尊重和理解。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可以以班級的教室作為營造氛圍的外在支點。班主任在管理教室的時候可以在墻壁上掛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德育相關的語錄,也可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報畫上“幫助他人”的德育漫畫。班主任也可以讓學生各自整理關于德育相關的資料和書籍放在圖書角,作為學生閑暇時候的閱讀內容。其次,班主任應該制訂班級行為規范的相關手冊,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班主任可以設立班級德育模范來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這一德育模范由學生的德行方面值得表揚的地方作為選擇,而不是看學生的成績。這樣的德育模范選擇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其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除此以外,班主任還可以重視班級的輿論導向。班主任應該在班級輿論中滲透德育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對班級德育良好風尚的自覺建立,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最后,班主任還應該注意學生之間的關系的引導,避免校園霸凌等問題的出現。
(三)開展德育活動,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
除了對班級的整體和個人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外,班主任還應該重視開展德育相關的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班主任的意識常常會影響學生的德育相關意識。班主任應該重視德育活動開展前、中和后自己正確德育意識的輸出。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建立完整的德育系統,了解、理解和運用德育的相關知識和內容。開展德育活動能夠有效改善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錯誤認知和幫助學生選擇自己合適的德育培養和發展方式。
班主任可以選擇開展德育班會、德育故事會和德育新聞辯論賽等活動來作為德育教育的工具。德育班會主要是指班主任結合自己的管理內容融入德育的相關內容。例如,班主任在開展關于“自律”的班會的時候除了對自己日常管理的學生自行車停放、廣播操管理、遲到早退處理和學生衛生習慣養成等管理內容進行融入外,還應該將德育中的遵紀守法、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教育融入其中。這樣,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融入德育,能夠幫助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實現。
德育故事會主要是讓學生圍繞德育五方面的內容選擇自己想講的故事進行分享和分析。德育故事會能夠幫助學生從日常繁重的學業任務中解脫出來,增加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樣的故事會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理解和整合等方式選擇和講解故事,能夠幫助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德育學習意識。這樣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更加輕松的氛圍,降低理論式德育教育的被動學習的出現。例如,班主任可以設定德育故事會的主題為“貢獻”。班主任在設定這一主題后可以首先將自己準備好的關于“周恩來總理”等偉人或者普通人的故事作為故事會的開端。這樣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故事會的舉辦形式和選擇自己的講解內容。故事會的形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一群體或者某一主題中德育的相關內容,能夠增加學生的德育知識的學習和融合。
德育新聞辯論賽主要是指教師將電視中爭議比較大的新聞內容作為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班主任可以讓學生結合相關新聞進行辯論,實現德育教育的融入。這樣的德育教育活動能夠引導學生德育學習思維的開發和活躍,幫助學生在辯論中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和價值。例如,班主任在播放新聞中“生與養”的相關新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討論“生與養哪一個更加重要?”學生會圍繞這一問題開展討論。這樣的新聞辯論賽能夠幫助學生改變傳統以往的德育學習方式,能夠推動學生自主融入德育教育之中,發揮學生在班主任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改善學生“被動式”學習德育理論知識的方式。以上這些德育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提高學生對德育學習的把握,為學生德育學習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除了以上課內活動以外,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家校共育的作用,突破德育教育的時空界限。德育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任務,也是家長的義務。因此,班主任和家長應該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學生更加完整和系統的德育教育。班主任應該利用好網絡線上平臺,及時向家長分享德育班會、德育故事會和德育新聞辯論賽等相關德育活動的內容,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實踐內容。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學習了課堂的德育知識之后,在家庭教育獲得相應的鞏固和指導。學生在這樣家校共育的德育教育系統下,就能夠逐漸糾正錯誤的思想和增進正確的認知,利用這些正確的認知武裝自己和指導自己的實踐。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在高中學生教育中占據首要地位,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持續全面發展的基礎。班主任在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改善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改善學生錯誤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的正確認知和感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愛國、自律和正直等思想,為社會的和諧和長治久安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梁成宗.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價值[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五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2022:121-123.
[2]薛晴.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J].讀寫算,2021(16):67-68.
[3]湯磊.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價值[J].中學課程輔導,2022(13):54-56.
[4]吳南平.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20(8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