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為例,論述在中職幼兒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應確定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構建“兩線目標和學風文化”課程思政內容架構,并以“蜜蜂做工”音樂主題活動設計教學為例,論述促進思政教學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體實施。
【關鍵詞】幼兒教育專業 課程思政 中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5-0030-04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中職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直接影響著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同時影響著他們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認知。中職幼兒教育專業作為中職教育的熱門專業之一,要牢牢把握三年培養關鍵期,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將價值觀培養融入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是中職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幼兒教育專業作為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一部分,強調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培養,致力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中,教師要根據課程特點融入思政元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的家國情懷,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下面,筆者以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為例,探討在中職幼兒教育專業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的策略。
一、厘清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的融合點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根據課程特點將職業素養、核心價值、時代精神、中國傳統文化及學風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課程內容中。為促進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融合,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明確課程思政元素“挖什么”的問題,即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領導、熱愛教育,重點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風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二是解決課程思政元素“怎么挖”的問題,根據課程教學特點及課程教學體系,尋找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的銜接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風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融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三是落實課程思政元素“怎么評”的問題,在中職幼兒教育專業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的最終目的是發揮其育人功能,使課程思政教學可觀測、便于測量、能考核等。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共分為四章內容,分別涉及基本原理、基本要素、活動內容與設計、活動技能等內容。如第一章將兒童觀、教育觀、教育情懷、尊重幼兒人格和合法權益的法治意識與幼兒的教育理論講解相融合;第二章在設計幼兒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時,將富有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的資源融入活動元素中,建立課程思政的融合點;第三章在幼兒教育活動設計中,針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以樹立工匠精神為主線,融入不同課程思政元素,如在健康領域融入保健養生知識,在語言領域融入中華語言文字知識,在社會領域融入尊老愛幼的家園情懷和社交禮儀,在科學領域融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知識,在藝術領域融入中華傳統藝術作品等。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時,要通過量化觀察確定評價考核點,探究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是否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從而對課程及時進行修正。如在第三章藝術領域知識的授課中,以音樂活動設計為例,教師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及學風文化等三個方面,理清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的映射關系,建立課程思政評價量表,以便厘清教學內容知識點與思政元素的關系(如表1所示)。由此,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知識點分析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挖掘課程思政融合元素,巧妙設計課程思政融合的方式,并且通過設置課程思政評價量表開展評價,以達到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
二、明確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確立應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充分結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理念和要求,提取《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關于教育學類專業課程的“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的指導意見,將其與中職幼兒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相融合,確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重點元素;二是根據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幼兒園等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確定課程思政目標的關鍵元素;三是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課程特色,確定課程思政目標的特色元素。因此,教師可以從知識、能力和素質等三個方面,確定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思政總體教學目標(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教師要在課程總體教學目標的框架下,根據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要求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知識目標方面,學生要掌握音樂的基本元素,如節奏、旋律、音高和音色等,了解這些元素的概念和特點,并能夠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感知和認識這些音樂元素;能力目標方面,學生要具備律動游戲的設計和組織能力,能夠根據幼兒的年齡、心理和興趣特點,設計音樂律動游戲,并能夠有效地組織開展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素質目標方面,培養學生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立志爭做“四有”好老師,培養熱愛祖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提高藝術素養,培育團隊合作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
三、構建“兩線目標和學風文化”課程思政內容體系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是中職幼兒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教師要把課程思政貫穿教學全過程,形成“兩線目標和學風文化”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包括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其中,基礎理論由基本理論和基本要素兩部分組成,實踐技能由基本活動和綜合運用兩部分組成,由此構成了課程知識體系(如圖1所示),形成了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的兩條主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主線主要挖掘與幼兒教育相關的剪紙、刺繡、繪畫、編竹、舞蹈、山歌等文化傳統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家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線主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突出愛國主義、誠信、社會公平正義、民主法治、文化自信、愛好和平、勤勞勇敢等課程思政內容,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準則和社會行為規范。同時,學校將明德、樹學、立志、精學的學風融入課程思政建設全過程。“明德”即強調正確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培養的重要性;“樹學”即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和技能的習慣,強調培養學習習慣和能力的重要性;“立志”即要求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和目標,做好職業人生規劃;“精學”即強調專注學習的重要性,而專注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是培養工匠精神的關鍵。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兩條主線是課程思政融合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師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目標。課程思政的目的旨在培育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人才,使中職生養成“無疆大愛”的教育情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具備正確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身正為范;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培養團結協作能力;具備創造力、審美能力和專業精神,培養文藝素養和工匠精神。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中實施“兩線目標和學風文化”課程思政內容,為培育高素質職業人才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如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第三章的藝術領域知識授課中,教師以“蜜蜂做工”為例設計音樂活動。蜜蜂是注重分工和協作的種群,其身上體現了勤勞精神、團隊精神、奉獻精神、務實精神、自律精神,與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團隊協作”“工匠精神”相一致。在“蜜蜂做工”音樂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多種樂器,理解音樂的節奏感,鍛煉身體協調性,同時以游戲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條主線上,教師可以采用體現傳統文化的音樂教具進行教學,如手鼓、音樽、扁鼓、鋼片琴、口琴、鈴片,由于這些樂器常常出現在中國傳統音樂、舞蹈和戲曲等藝術演奏中,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樣的音樂藝術,體現了勞動人民對美的追求,能夠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身正為范”要求每個人在工作、學習和社交中以誠實、守信為準則,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影響他人,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友善等價值觀念;“團結協作”意指人們要相互支持、協作,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平等、公正等價值觀念;“工匠精神”意指精湛的技藝、對工作高度投入、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態度,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誠信、創新等價值觀念。因此,教師可以設計活動任務——請學生扮演蜜蜂,先給學生示范動作,然后引導學生演繹蜜蜂團結協作的做工場景,跟隨音樂律動起來;同時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要求學生嚴格按照任務要求開展活動,針對動作不和諧的環節,要求學生糾正并反復練習,直到共同演繹出歡樂的蜜蜂做工場景。
總之,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中要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將其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確定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構建“兩線目標和學風文化”課程思政內容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學生專業學習和實踐中,激勵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使中職幼兒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真正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參考文獻
[1]黃桃.高職“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索[J].文獻資料,2020(29).
[2]劉蕤,王倩.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視閾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實踐路徑探究[J].開封大學學報,2022(2).
[3]高傳友,李衛東,李繼宏,等.高職農學類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以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茶園設計與管理”課程為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
注:本文系廣西技工教育立項課題“課程思政融入幼兒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實踐研究”(2022JGY172)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蔣繼玲(1982— ),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生,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劉慧(1992— ),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