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國家發展的重要關口,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更沒有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穩定環境。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觀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總體國家安全觀戰略性視角為指導原則,客觀分析網絡電信詐騙治理的時代現狀,詳細闡述網絡電信詐騙的基本特征與演變形式,針對網絡電信詐騙治理中存在的難點,行之有效地提出解決對策路徑研究方案,旨在打造安全和諧的網絡新格局,加快推進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理念落地。
關鍵詞:國家安全觀;網絡強國;網絡電信詐騙;治理對策;網絡安全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57
國家的安全穩定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的前提與基礎,社會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前提。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安全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助力構建新時代國家安全穩定新局面。融媒體時代的來臨,網絡信息技術與應用科技革命日新月異,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互相促進?;ヂ摼W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也儼然成為網絡大國。相比較網絡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國目前與之相關的法律制度體系可能還存在一定空白區。國家的行政制度還存在滯后性、局限性,國家的監管制度還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這就為網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
1"總體國家安全觀之于網絡安全的時代意義
1.1"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打造網絡安全的時代背景
網絡安全工作作為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家信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實用性等效能的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網絡經濟迅速崛起,人工智能的普及與運用,同時也滋長了網絡黑灰色產業鏈。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保障網絡安全的時代背景,是網絡安全發展方向的指南針,更是網絡安全空間良性互動的前提條件。
1.2"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提升網絡安全質量的時代抓手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國家安全理論和實踐創新的過程中創造性提出的,實現了我們黨在國家安全理論上的飛躍。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網絡安全質量是衡量網絡通暢健康運行的重要指標之一,在融媒體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牢固樹立網絡信息安全底線思維,以提高網絡安全質量為時代抓手,堅持網絡安全線上線下教育、技術突破、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堅持促進穩步發展和依法治網相統一原則,堅持安全可控與開放創新并重的理念,努力打造網絡強國的新局面,開啟科技強國的新篇章。
1.3"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營造網絡安全宣傳的時代發聲
當下的網絡空間是一個全民開放、自由的平臺,網絡已然成為當下網民行使話語權的主要場所平臺。在網絡時代話語體系的更新變換下,網絡信息的傳達不再獨來獨“網”,而呈現交互式的傳播與發展,同時網絡安全也正面臨空前的威脅。在此背景下,必須借助“制度的約束”“科學的引導”“媒介的宣傳”三者共同發力,才能更好地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對于網絡安全的要求,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營造網絡安全宣傳的指南,是網絡安全宣傳的時代發聲,更是網絡安全宣傳的有力依據。當下必須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制度,加強政府頂層責任制落實工作",切實做到“為國發聲”,“為民發聲”,講好“網絡強國故事”,促進全民國家安全觀的形成,提升公民網絡道德素養,打造網上網下安全發展新格局。
2"網絡電信詐騙治理的時代現狀
2.1"網絡電信詐騙概念與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上公民信息公開化透明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愈發猖獗,已成為發案勢頭最猛、發案涉及地域最廣、網民反映最多的犯罪類型案件。網絡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平臺,常見的有電話、網絡和短信的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被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他們通過社會黑灰產業的渠道,獲取被騙人的相關信息,編織各種與被害人生活工作相關的理由來實施詐騙。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加上GOIP、VOIP等設備的技術優勢,犯罪分子可通過遠程控制撥打受騙人電話,實現一臺機器同時可撥打上百張手機卡的運行模式,使得網絡電信詐騙成功實現“人機分離”,犯罪分子成功藏匿作案的真實地點與位置,從而逃避公安機關的追捕與打擊。網絡詐騙的犯罪手段愈發智能化與多樣化。
2.2"網絡電信詐騙的演化特征
近年來,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形勢嚴峻,大致分為10大類,分別有冒充公檢法詐騙資金,婚戀交友“殺豬盤”,虛假投資理財詐騙,刷單返利詐騙,冒充領導熟人借錢詐騙,快遞違規查封、丟失索要驗證碼詐騙,贈送游戲“裝備”填寫個人信息詐騙,電商平臺客服要求轉賬付款詐騙,航班取消提供退改簽要求轉賬付款詐騙,招聘工作面試錄用要交保證金、培訓費、手續費詐騙,來路不明的節日紅包需要填寫個人信息詐騙。
隨著當下網絡技術的發展與設備的升級,網絡電信詐騙呈現出精細化、個性化、具體化的特征。詐騙者通過網絡黑灰產業購買大量被騙者的個人信息,在實施網絡電話詐騙的過程中,詐騙團伙都有周密的劇本,往往多人扮演不同角色,并用GOIP虛擬撥號設備來回切換頻道給受害者打電話,其目的就是為了把騙局編的真實可信。據了解,詐騙團伙的關鍵點在于技術核心人才。從近幾年破獲的網絡電信詐騙的案件來看,詐騙團伙的核心成員均呈現高學歷、高文化、校園化的特點,詐騙團伙利用人性貪婪的弱點不斷地尋找國內技術代理人與合伙人,這也深刻揭示了反詐工作的艱巨性與挑戰性。
3"網絡電信詐騙治理難點
網絡電信詐騙嚴重侵損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危害社會長治久安。近年來多地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人民對防不勝防的網絡詐騙陷阱深惡痛絕。網絡電信詐騙具有藏匿性、遠程性、多樣性等特征,使得詐騙分子存在跨國界、跨區域進行作案的情況,這對案件立案、調查取證、偵查落地都形成了極大的挑戰。
3.1"國內外多方惡勢力聯合,黑灰色產業助長網絡電信詐騙的勢頭
黑灰色產業指的是黑色、灰色兩條產業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對“黑產”的范圍進行了界定,分別是“黑客攻擊”“盜取賬號”“釣魚網站”三大類,其中黑產最主要的上游產業是“惡意注冊和虛假認證”。“灰產”由于本身沒有直接產生重大經濟危害,所以游走在法律邊緣,被稱為“灰色產業”。技術類的黑灰產會向網絡電信詐騙組織提供各種軟件硬件設備的販賣、各類惡意軟件的輸出服務與技術支持;源頭性黑灰產多以惡意注冊、虛假認證、盜號等形式幫助網絡電信詐騙犯罪“上游”實現資源自由,提供大量非實名注冊手機“白卡”和網絡游戲、購物等賬號,為網絡電信詐騙提供“偽造裝備”,使得網絡電信詐騙的手段更加普及化與便捷化。在網絡電信詐騙贓款轉移的階段,詐騙分子多數與境外不法分子聯結,形成跨境電信網詐,同時利用GOIP設備,一機多卡的操作,完美實現人機分離,極大地增大了公安偵查打擊的難度。
3.2"社會各方協調組織能力弱,打擊處理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具有滯后性
打擊網絡電信詐騙需要社會各方力量同時發力,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不僅僅是公安的職責,更需要各地區人民銀行、電信運營商、網絡安全公司的協同合作。很多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會出現犯罪信息滯后的問題。在對銀行卡進行凍結與止付的過程中,銀行的交易監測系統呈現并不完善的情況,很多銀行存在大量辦卡業務量,而忽略對辦卡者的真實身份進行核實的情況,這一漏洞也為黑灰色產業鏈提供“真空戶頭”的機會,使得網絡電信詐騙更具有藏匿性與轉移性;電信運營商也存在電話號碼沒有實現實名制全民全覆蓋的問題,很多優惠活動主打推出一系列“活動卡”,為了完成銷售業績面向社會發送大量電話卡,網絡詐騙不法分子正是盯緊了這一漏洞,快速謀利,實施犯罪。網絡安全公司在網絡核心技術方面是過硬的,但現實中網絡安全公司處理相關業務的費用很高,如果沒有提前跟公司談好價格,在案發后的網絡技術破解工作實則也很被動,極大地影響了偵破案件的效率。
3.3"網絡電信詐騙反制技術有待升級創新,沒有形成全鏈條網絡電信詐騙反制體系
在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偵查的過程中,很多公安、金融、電信、網信等部門的頂層機關偏重于管理研究,對網絡電信詐騙技術層面的問題并沒有深入去學習,也沒有去反思目前的技術漏洞與提升空間,更沒有形成協同管理全鏈條網絡電信詐騙長效機制。
網絡電信詐騙分子則通過不斷加大投入在國內外找尋網絡技術核心人才來穩固團隊的運作,即使詐騙行動不慎暴露,也只能抓捕一些全國各地的卡主,而很難抓到幕后的金主與核心技術人員,再加上網絡電信詐騙分子在實施“上游”“中游”“下游”詐騙的同時,都采用互不熟悉、不認識的作戰體系,加之跨領域的協同配合,極大地保護了幕后的核心技術團隊。
這樣的鮮明對比,使得我們國內在開展網絡電信詐騙工作時會陷入絕對被動的地位,往往案件發生后,再等公安取證立案調查,網絡詐騙分子早就實現了技術自由,被騙資金早就通過境外渠道完成分流。
3.4"網絡電信反詐宣傳沒有實現全民覆蓋化,網上網下反詐效果不明顯
隨著人工智能、5G技術、交互體驗的發展,網絡電信詐騙案件也是花樣百出,其中利用各大網聊平臺進行數據共享,從而實施詐騙成了一種新詐騙潮流趨勢,例如“騰訊會議、釘釘視頻、矚目”等具有共享聊天商務軟件的出現,為網絡電信詐騙提供了更多套路“被害人”轉賬的機會。網絡深入生活的衣食住行,但是有很多群體還沒有關注到信息化時代下網絡騙局的運作模式,這就出現了“網絡養老詐騙”“網絡校園詐騙”“網絡殺豬盤詐騙”等,這些針對老人、學生、青年男女群體的種種詐騙,帶著定制化腳本上演了一場場不動聲色的詐騙大戲,這說明我們的網絡電信反詐宣傳并沒有實現全民覆蓋化,很多宣傳的著力點并不在大眾的關注點上,這就導致大眾錯誤地認為“反詐”工作是全權屬于政府的行政與法律手段,而嚴重忽略了對自身反詐意識的提高,忘記了他們本身才是網絡電信詐騙分子作案的對象。這也是網絡電信詐騙防不勝防的根本原因。
4"網絡電信詐騙治理路徑提升策略
4.1"加強頂層組織化管理,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提升網絡綜合治理效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強化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國家相關執法管理部門應該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統籌協調、共同治理、督促落實的作用,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頂層組織化管理,加大對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的保護,落實好網絡巡查考核制度,全面提升網絡綜合治理的效能。
4.2"加強跨領域、跨國際統籌協調共同治理,守好網絡空間的安全門
聯合公安、工信、銀行、市場監管、網絡安全公司合力開展打擊網絡電信詐騙、金融詐騙犯罪等行動,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不是公安一方的職責,因為在調查取證的同時會涉及到其他職能單位的配合,需要協同監督管理,才能有效遏制網絡電信詐騙的發生;積極拓展跨境合作的領域與行業,成立跨境專案偵破小組,簡化案件審核程序、縮短案件的審核時間,從而能第一時間檢測到詐騙分子藏匿的地域,提高網絡詐騙案件的偵破效率,有效截流網絡電信詐騙“下游”資金“跑分”問題。
4.3"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打造線上線下全民參與新格局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常態化的宣傳教育作為預防網絡電信詐騙的時代抓手,充分運用融媒體、大數據等宣傳平臺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舉辦“防網絡電信詐騙知識”進綜合社區、進小中大校園、進市政機關、進品牌企業、進綠色農村活動;聯合地方電視臺資源策劃系列網絡安全知識直播活動,舉辦“防網絡電信詐騙”有獎問答,以激勵的方式帶動全民參與互動;尤其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聯系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走進直播間,為全民分享網絡安全知識以及全國網絡電信詐騙的案例解讀,真實還原網絡電信詐騙的本來面目;與各大電商、網絡大V合作,以品牌化、潮流化、內涵化、故事化的方式將網絡電信詐騙案例進行“個性化”的包裝與宣傳,以符合更多群體的價值認同與共鳴,培養“數字公民”,練就全民反詐“火眼金睛”,從而形成線上線下全民參與反網絡電信詐騙的新格局、新空間。
4.4"加強網絡安全技術升級創新,全面完善網絡風險預警機制
做好預防網絡電信詐騙工作,最核心的要點是技術與人才,這也是正邪兩方力量對抗的重要籌碼,各主管網管部門應做好網絡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建設完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風險防范的技術平臺,建立全鏈條網絡電信詐騙反制體系,與支付寶、銀行等平臺部門開通“止付安全通道”,并推出與反網絡電信詐騙相關的服務電子產品,不斷給網民“敲警鐘”,全面完善網絡風險的預警機制;增強警企合作,升級管理金融監測大金額平臺,對境內境外轉賬異常賬戶重點監測關注,第一時間將網絡詐騙犯罪繩之以法;增強相關企業對公賬戶和第三方支付賬戶的監測,建立“機關企業反詐技術聯盟平臺”,開通“網絡電信詐騙”專屬電話咨詢通道,確保第一時間做好網絡風險預警工作。
5"結語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發展的基礎,網絡電信詐騙作為近年來高發的網絡犯罪類型,也成了網絡犯罪中最“潮”的犯罪形式,我們必須全網上下予以重視,內外合力共同治理,以法律的強制手段為打擊抓手,以宣傳教育為法治突破口,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要點,共同營造“網絡無詐”的和諧生態新空間,助力構建“網絡強國”戰略背景下的新時代、新愿景。
參考文獻
[1]張雯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認定問題實證研究[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23,(1):91100.
[2]張恒,楊立敏.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山西警察學院學報,2023,(1):9498.
[3]孔欣怡.全鏈條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體系構建研究[J].網絡空間安全,2023,(2):2226.
[4]王春梅,王一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研究圖景與現狀反思[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23,(1):2932.
[5]劉磊.大數據背景下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范難點及對策[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3,(2):152153.
[6]郭杰,陳傲.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犯罪困境與對策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3,(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