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升基層支部管理水平,H學院將KPI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學生黨支部的黨務考核評價管理工作中,構建起一套比較完整的、全面的黨務考核評價體系。采用“魚骨圖”分析法分解提煉出每年度黨建工作計劃中考核評價的KPI一級指標,即政治學習、黨員管理、隊伍建設、服務群眾及創新發展等5個一級指標,圍繞一級指標,再逐項分解、提煉、細化為二級指標,實現對學生黨支部考核評價的全方位量化管理。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KPI;量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22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基石,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進入新時代,高校將KPI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引入到學生黨支部管理過程中,對于積極創新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學生黨支部發展的動力、引領青年大學生黨員堅定信念,緊跟黨的步伐逐夢新征程具有極為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當下高校校園內00后已經成為學生黨員的主體,其個性特征與80后、90后學生黨員有著較大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發展和黨組織先進性作用的發揮。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迫切需要加強對其系統規劃,理順體制機制,建立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因此將科學的管理理念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工作實踐之中,解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成為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課題。本文以H學院學生黨支部關鍵績效指標法(KPI)的管理實踐為例,探討其實施過程,以期能為高等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提供借鑒。
1"現有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現狀
隨著新時代形勢的變化,原有的黨支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存在的不足制約了學院黨建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缺乏系統的考核評價體系
系統的考核評價體系由績效計劃、考核內容、計算公式、考核周期、考核反饋、績效輔導、改進計劃及結果應用等部分組成。而現有的考核評價方式較為粗放,主要通過年終舉行分黨支部書記述職,附以支部日常黨務相關記錄進行綜合評價,評分易受黨支部書記的個人影響,結果往往具有主觀性特征,不能反映實際工作成效。考核后未能圍繞結果與黨支部書記進行及時溝通,無績效改進計劃與獎懲機制,使得問題周而復始,無法發揮績效管理的目標導向作用。
1.2"缺乏動態的評價指標調整機制
考核指標是考核內容的具體化,承載著組織發展目標落地的重要使命,因此考核指標庫的構建是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核心。學生黨支部考核指標主要來源于所屬學院黨建發展目標,以年度工作計劃為基礎有序承載長期建設目標?,F有的指標粗放、單一、不成體系,年年相同,缺乏動態調整機制。
1.3"缺乏多周期性的考核過程
考核指標具有獨特性,不同的指標對應不同的考核節點?,F行的考核方案中,考核工作只在年底舉行一次,存在著時間緊、數據多、支委變動大、數據匯總難、結果易出錯等諸多問題,不利于學院黨委對支部工作績效的把控,不利于問題的發現和解決。
1.4"缺少考核結果的應用
以往的年終考核為定性考核,結果分為“好、較好、一般、差”4個等級,因其關系到次年優秀黨務工作者或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申報資格,所以按硬性比例留足“較好”指標外,其余一律為“好”。因此無法排名,只能在申報各類榮譽或項目申報時采用輪值制,導致考核流于形式。
基于此,“遵循黨建基本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優化組織設置,突出政治功能,加強班子建設,讓學生黨支部成為真正的堅強堡壘和思想陣地”,學院秉持改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以關鍵績效指標(KPI)為導向的績效管理改革。
2"KPI理論簡要概述
KPI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機構通過對組織或機構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以此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其在國外誕生及應用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正式引入該指標,經過40余年的實踐,日漸完善。KPI理論實踐運用往往分為“八二原則、目標導向、SMART、執行以及客戶導向”等5大核心原則。KPI設計思路的核心是科學合理地確定管理目標。依據SMART原則(“S”即"Specific,明確性;“M”即Measurable,可衡量性;“A”"即Attainable可達成性;“R”即Relevant相關性;“T”"即"Time-bound時限性),將組織發展目標逐步分解、細化,建立“組織—部門—個體”三級指標,并建立指標庫,最后再根據KPI指標考核工作績效。它能夠客觀且有效地反映組織、部門及單個成員的貢獻率及績效完成率,能夠有效地考核組織及個體的工作能力,并制定相應的績效改進計劃,完成組織的發展目標。就當下而言,KPI的相關理論研究在國內外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在企業日常管理中的應用日漸完善,在部分高校對教師的績效管理中也有所涉及。但學生黨支部具有非營利性、流動性大、年輕化等特性,使得KPI理論在其中的運用尚處于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較為系統的、完整的、成功的應用案例。如能大膽借鑒企業運用KPI的成功經驗,結合黨務工作及學生工作的特性,創造性地將其引入到學生黨支部管理工作中,必將強化支部工作的政治引領和量化管理,夯實支部黨建基礎,筑牢戰斗堡壘。基于此,H學院黨委成立KPI管理工作小組,從學院中長期戰略規劃出發,探索學生黨支部績效管理的新模式。
3"學院學生黨支部KPI管理項目的實施
學院以KPI為核心,以滿足學生黨員及群眾的需求為中心,全力推進黨支部的建設,進而構建新型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政治學習空間、黨員活動空間、隊伍建設空間、服務空間和創新空間,開啟黨建工作新局面。
3.1"KPI管理推動前的調查和宣傳
前期組織開展系列KPI專題調研、召開學生黨員座談、走訪相關企業以及邀請績效管理專家論證,明確工作重點,找準實施的難點。并在此基礎上,召開項目研討會,制定《學院學生黨支部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和KPI行動方案,形成文字材料,提交學院黨委會、黨政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后,形成年度學院黨支部KPI實施和執行計劃。之后召開學生黨支部書記、支委成員會議,在會議上詳細解讀KPI目標、作用和意義。學院黨委專職組織員組織相關人員編寫KPI操作手冊,征集建議。在此基礎上召開推行KPI項目動員會,對學生黨支部書記和支委委員宣講KPI規劃與實施,并以電子問卷的形式在學生黨員中進行調研,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黨員對KPI項目實施的支持程度。
3.2"做好學院KPI項目實施的規劃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擬定學院學生黨支部年度KPI發展目標。結合實際,在構建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時,將總績效系數定為“1”,在評價指標設計上,以“一體兩翼”(“一體”為KPI指標;“兩翼”為CPI指標、一票否決指標)構建指標庫。
KPI指標為量化指標。依據年工作計劃提取與分解。根據“八二原則”進行系數設定時,KPI指標賦權為0.8。在KPI指標體系構建中,關鍵績效考核指標區域(以下簡稱KPA)主要分為政治理論學習、黨員管理、支委隊伍建設、服務群眾及創新發展等5個方面,在權重設計上采取3∶2∶2∶2∶1的比例。指標區域通過“魚骨圖”分析法進行提取、分解出KPI指標,以可量化指標為主。分解后,對照黨支部相關管理制度和支部建設工作評價表,制定KPI指標的評價標準,并科學、合理地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同KPA內各KPI指標權重由專家組按工作實際賦權。
CPI由行為指標組成,為常態化的考核指標。一般依據黨支部工作職責簡化為7~10個指標,在考核系數中賦權為0.2。各指標權重由專家組按工作實際確定,考核分值由考核組直接根據工作成效予以評定。其考核內容一般為黨支部日常工作。如“三會一課”、黨費收繳、黨員群眾數據庫維護、黨員值班、志愿活動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KPI與CPI可相互轉化。
一票否決指標為定性指標,不賦予權重,不計算分值。如違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刑事犯罪行為、加入或傳播宗教、有反黨反社會不當言論等指標,違反一票否決指標時該支部年終考評判定為不合格。
3.3"黨支部KPI的提取與分配
KPI的核心是指標的提取,其來源于學院年黨建工作計劃,提取時,遵循“SMART原則”,通過“魚骨圖”繪制,繪制中遵循“二八原則”,少而精。繪制后,形成學院與黨支部層面的KPI指標庫,根據各黨支部的工作側重點及特色進行指標的分配,每個支部分配的二級指標數量控制在7~10個之間。分配建立在學院黨委和黨支部充分績效溝通的基礎上,明確各指標賦權、成果形式、考核標準、考核時間節點等細節,雙方對本年度所分配的指標及完成標準無異議后,簽訂《H學院學生黨支部年度KPI績效考核任務書》,一式三份,雙方各持一份用于中期與年終考核,一份存檔、備案。
3.4"KPI指標標準與權重的確定
KPI考核標準是指各個指標應達到的水平,基于可衡量原則,均為量化指標,并給出定量標準。在實踐中,以黨支部為單位,出現超標完成考核指標的情況,則依據其實際完成情況予以權重附加。以黨史知識競賽為例,如本學期在舉辦或支部黨員已參加學院級知識競賽一次的基礎上,參加學院級黨史主題演講比賽一次,則在原有系數上附加10%,則此KPI指標完成系數為0.33,如完成校級及以上并獲獎則依據相應等級制定相應的附加比率,但在總次數上有所限定,每增加一次,則附加值降低一半,最多同一考核周期內附加兩次,避免單一指標表現優異、其他指標不合格,考核分數偏高情況的出現。
指標的賦權是考核評價體系的核心要義,是定義各指標重要性的關鍵。現以KPI指標為例來說明如何用德爾菲咨詢法來確定指標的權重。先成立由績效評價專家和學院相關工作人員組成的工作組,進行指標權重的賦權工作。假設經過魚骨圖分解后共有m項KPI指標,工作組計劃邀請n位專家參加權重咨詢工作。在第一輪KPI指標權重賦值咨詢表回收后,由專人做兩項統計:
核算出i項指標在第一輪專家咨詢過程中所得權重系數xi的平均值:
xi=1m∑mj-1xij(i=1,2,3…n)(1)
式(1)中,xij表示第j個專家給出的第i項指標權重值。
核算出參加第一輪咨詢的每位專家給出的xij與xi的偏差Δij:
Δij=xij-xi(i=1,2,3…n;j=1,2,3…m)(2)
將上述計算結果再反饋給績效考核評價領導小組成員咨詢,請|Δij|值較大的專家重新做系數賦值。經過多次賦值,將最后核算的數值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出各指標的權重系數。
3.5"考核分值的計算
在考核結果計算時,KPI考核分值權重為0.8,CPI占考核分值權重為0.2;具體的計算如下:
求出每個KPA的KPI指標得分值:
M=∑niKi(i=1,2,3…n)(3)
式(3)中,Ki表示第i個KPI指標分值,其計算方式為:用公式(1)算出學院考核組該指標百分制值ki,乘以其所占績效考核指標區域權重系數。
求出KPA得分值:
N=∑5iMi(i=1,2,3…5)(4)
式(4)中,Mi表示第i個KPA分值。
求出CPI指標得分值:
R=∑niCi(i=1,2,3…n)(5)
式(5)中,Ci表示第i個CPI指標得分,其計算方式為:用公式(1)算出學院考核組該指標百分制值ci,乘以其所占權重系數。
求出黨支部考核得分值:
Z=N*80%+R*20%(6)
式(6)計算所得即為黨支部最終績效考核分值。
3.6"KPI實踐過程中改進與結果應用
按照各項指標考核節點進行考核后,及時進行績效輔導,查擺差距,分析影響因素,并制訂績效改進計劃。在此過程中,涉及的績效溝通、績效輔導、績效改進等環節均作詳細記錄,經考核雙方簽字存檔,備年終考核評價、分值核算,并作為績效申訴的主要依據。
年終績效考核結束后,核算應嚴格遵守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按照得分排名,結果須雙方簽字確認,最終與諸如獎學金、優秀黨員、先進分子、各級獎勵等指標分配掛鉤,發揮績效管理的導向與激勵作用。
KPI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持續進行科學監管,合理修正不合時宜的考核指標和評價標準。
4"結語
通過KPI的實施,學院從實踐上規范了學生黨支部考核工作,從制度上解決了標準化問題,理清了影響學生黨支部工作能效的核心要素,提升了黨支部在黨務管理、政治學習、服務與創新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挖掘學生黨支部的發展潛能,促使黨支部在工作中自覺改進工作方式、提升專業化能力,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為“學院黨委—黨支部—黨員”三級KPI項目的順利推進打下扎實的基礎。
因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以及專業性人才資源的缺乏,加上學生黨支部流動性強等客觀因素的存在,本次實踐也存在諸多不足。如績效考核評價小組成員的構成及各成員評分的權重如何設計與分配?考核評價小組如何融入所考核支部的支委成員、黨員以及支部所覆蓋的群眾?考核任務如何進一步分解、落實到單個黨員個體?如何推進支部考核提升與支部學生入黨考察各環節緊密銜接,形成有效互動機制?這些難點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深入研究與探索。
參考文獻
[1]周家偉,李慧萍.新時代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8).
[2]李濤.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4).
[3]初建松,黃立田.推進建立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用發揮長效機制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4]吳巧慧.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建設有效路徑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5).
[5]彭飛,盛興軍.上海大學圖書館關鍵績效指標(KPI)管理實踐[J].圖書館論壇,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