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由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設備長期使用就會磨損或損壞,丟棄會造成浪費,而通過維修基本可以達到原來的精度,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避免了浪費,提高了經濟效益。在維修過程中,拆卸是一個重要環節。在拆裝機器過程中,夾具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得心應手的夾具被廣泛應用于機械智能制造、機床維護、裝配檢測等工藝中。如果使用工具不當,就會造成零件損壞,這樣的維修就失去了意義。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需要一套性能優、實用性強、易操作、效率高的工具。為此,筆者設計了一套多功能集成工具。
關鍵詞:夾具;效率高;精度;設計與加工;裝配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91
為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就要在機械加工過程中保證產品的加工精度,提高勞動效率,解決在加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保證工件基準面與被加工表面之間的平行度、垂直度、對稱度、圓度、同軸度、尺寸精度。如加工直徑28毫米的臺階軸,需要用夾具固定,必須保證軸線的同軸度要求,同時有一個圓柱度要求,圓跳動要求。使用夾具可以減少利用高度尺、平板劃線工序,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和工人的勞動強度。擴大機床加工范圍,更能發揮機床的性能,做到一機多用,有效解決機械設備的使用困難。能夠節約時間,操作更方便更直接,尺寸更精確。例如,在搖臂鉆床上可使用夾具一次性解決復雜鉆孔的工件。
1"夾具整體方案設計
夾具的設計要求:(1)裝夾工件過程中加緊的位置不能移動,必須夾牢夾穩。(2)工件不能受到破壞,要正確定位,要夾正。(3)裝夾要簡易方便且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裝夾性能要可靠、操作靈活、便于拆裝。
1.1"夾具設計概述
(1)本文設計的是一般常用工具。一般常用工具配合件、加工面較多,要求按圖紙加工,精度達到七級。因此必須對每一項工序嚴格要求,避免產生積累誤差,造成加工件檢測成次品。
(2)本夾具是精刮削加工。對加工件的裝夾要正確合理,避免產生擠壓變形,影響加工精度,造成零件出現不合格現象。
(3)加工零件需要拆裝,在加工零件過程中需要多次拆裝,拆裝過程中要加倍小心,防止碰擊出現工件變形現象。活動鉗身與固定鉗身要正確配合,并要求刮研點一致,邊刮邊進行導軌運行測試,配合間隙先緊后松,達到配合要求。
(4)刮削時注意質量檢測。刮削分平面刮削和曲面刮削。刮削時要求形位精度與尺寸精度要精確,并且配合良好。工件表面美觀大方。根據工件的材料正確選用刮刀,粗刮削時楔角應小于90度,精刮削時楔角應大于90度。刮削后工件表面平面度、直線度要用邊長25毫米的方罩來檢測。
1.2"夾具設計內容:多功能臺鉗
(1)活動鉗身設計。
備料90*70*20毫米長方體毛坯件,通過修銼使其達到60*40*20毫米長方體,平面度0.06毫米,平行度0.06毫米,垂直度0.04毫米,表面粗糙度Ra3.2um。
(2)按要求加工直徑12毫米的螺紋孔,與底平面垂直度0.02毫米,與側平面中心對稱度0.25毫米,確定底孔直徑:(a)公制螺紋脆性材料底孔直徑D=d-1.05p=12-1.05*1.5=10.4毫米。d為螺紋大徑,p為螺距1.5毫米。(b)"公制螺紋韌性材料:D底孔直徑=d-p=12-1.5=10.5毫米。(c)英制螺紋底孔直徑選擇(毫米)
脆性材料D底=25(D-1/n)D為螺紋大徑
韌性材料D底=25(D-1/n)+(0.2-0.3)
(3)加工內螺紋。在孔的位置先劃出“十”字中心,并用樣沖打上中心點,劃出檢查圓或檢查方,擴大樣沖眼,目的就是為了落鉆方便,便于準確鉆孔。選擇絲錐與鉸手。絲錐分為頭錐、二錐、三錐,按順序選擇使用。對于較硬的材料可換錐交替使用。當絲錐切至1/2圈時可以倒轉1/2圈,順利排出切屑碎,以防止絲錐折斷。
(4)加工圓桿。選擇直徑16毫米的圓鋼作為臺鉗絲杠毛坯,將兩端面修整,保證平面度為0.06毫米,平行度為0.05毫米,同軸度為0.02毫米,圓跳動為0.025毫米。用車床加工圓鋼,去除圓鋼表面材料,加工成直徑12毫米的圓桿,然后兩端面進行倒角15°~20°的錐體,因為在加工螺紋過程中有板牙擠壓的作用,螺桿的直徑要小于螺紋的直徑。螺桿直徑計算:D桿=d-0.13p=12-0.13*1.5=11.8毫米。
(5)加工外螺紋。因為套外螺紋時力矩較大,所以選用板牙時板牙的硬度不能低于60HRC,螺桿直徑D桿=d螺紋-0.13p,p為螺距。板牙架是固定板牙的夾具,將板牙放入架內,用螺釘緊固即可。
套絲方法:為了便于板牙切入工件進行正常工作,在軸向轉動板牙前先施以壓力讓板牙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然后不再施壓,當板牙轉動一到兩圈時,倒轉一圈,將切屑碎排出。板牙與圓桿要保證垂直度0.06毫米,同軸度0.05毫米,對稱度0.025毫米。合理選擇切削液,避免螺紋加工面粗糙。
(6)固定鉗身設計。
選材90*70*20(單位毫米)的長方形鋼塊,倒棱去毛刺,按圖紙要求加工成60*40*20(單位毫米)的長方形鋼塊。具體操作如下:選擇最大的平面做基準平面,控制小平面尺寸,先修整大平面,平面度保證在0.06毫米,使大平面與小平面垂直度達到0.04毫米,平面度0.06毫米,平行度0.06毫米后再加工平行面,最后加工垂直面,以減少累計誤差。
測量平面的方法:透光法。當毛坯件粗加工時,可選透光法來檢測尺寸的平面誤差,用刀口直尺垂直放在工件的表面上,并進行橫向、縱向、對角逐步檢測。當觀察到刀口與工件表面之間透光強烈時,說明工件平面不平,達不到平面度0.06毫米。當刀口與平面之間透光微弱時,說明工件平面度幾乎達到了0.06毫米。如果透光強弱不等,說明工件表面處于凹凸狀態,達不到平面要求。
測量平面的方法:用塞尺與平板及“V”型塊進行檢測平面誤差。用平板作為基準面,將塞尺插入“V”型塊與工件平面之間進行檢測平面度。例如,用0.04毫米的塞尺插入“V”型塊與工件平面之間正好可以通過,而用0.05毫米的塞尺就不能通過,則其間隙為0.04毫米。
測量方法。把工件垂直放在劃線平板上,百分表的測量頭指到被測工件的表面,移動工件位置,這時百分表指針轉動。如果指針順時針轉動6個小格,說明平行度是0.06毫米。如果指針逆時針轉動到0.04毫米位置,說明平行度是0.04毫米。經過多次測量,取最大數據就是平行度值。
(7)導軌設計與加工。
檢測原料尺寸,全部進行倒角去毛刺。按圖紙尺寸劃線長160毫米、寬60毫米、高30毫米的槽型鋼做導軌,加工兩端面并使其平面度為0.06毫米,平行度為0.05毫米,同軸度為0.02毫米,垂直度為0.04毫米。刮削槽型鋼上平面,刮研點為25*25平方毫米面積上有6-8個研點,再以上平面為基準刮研導軌下滑動面,平面度誤差小于0.01毫米,刮研點為25*25平方毫米面積上有6-8個研點。再以上平面為基準刮研側平面,刮研點為25*25平方毫米面積上有12-16個研點。再以上平面為基準刮研另一個側平面,同樣刮研點為25*25平方毫米面積上有12-16個研點。加工下滑動導軌:方管長120毫米,寬40毫米,高20毫米。劃線鋸割方管一側面,鋸割面達到平面度0.06毫米,平行度0.05毫米,垂直度0.04毫米。同理刮削上平面、下滑面、兩側面,刮削完畢兩導軌形成間隙滑動配合狀態。
(8)加工絲桿螺母組合件。
按圖1要求劃線鉆孔、倒角將螺母固定,把軸襯壓入直徑20毫米的螺孔內,要求螺母軸線與活動鉗身螺孔軸線保持同軸度0.02毫米,螺母與軸線垂直度為0.02毫米,平行度為0.05毫米,對稱度為0.01毫米。將螺桿裝入軸襯內能輕松轉動,旋轉螺桿手柄,轉動靈活,松緊配合適度。
(9)加工兩鉗口。
尺寸45*30*10(毫米),要求鉗口與底座0.02毫米的垂直度,兩鉗口與活動鉗身平行,用6毫米的螺釘緊固,并使兩鉗口在絲桿的轉動中處于合攏狀態,間隙小于0.06毫米。
(10)加工鉗座。
在平板上刮研鉗座上平面,25*25平方毫米的接觸面積上有6-8個點。鉗座的兩側面與上平面垂直,垂直度為0.02毫米,鉗座與活動鉗身垂直,垂直度為0.02毫米。在鉗座表面開四個M12螺孔,螺孔與螺孔之間保證同軸度為0.02毫米,平行度為0.06毫米,對稱度為0.05毫米,螺母與螺栓間隙配合。活動鉗身與鉗座下滑面用直角尺來刮削,刮削深度不得超過10毫米。
1.3"圓形滑動桿加工
(1)設計制作要求。所劃線條清晰,尺寸達到圖樣標準,基準應與設計基準一致,尺寸公差為0.5毫米。
(2)檢查所用材料,打出倒角去毛刺。
1.4"設計與制作
根據圖2將兩個直徑35毫米軸承分別焊接在直徑50毫米的墊圈上,兩軸承保證同軸度為0.06毫米,對稱度為0.03毫米,墊片與軸承平行度為0.06毫米。將墊片表面刮削,使墊片平面度達到0.06毫米,在墊片孔的位置中心焊接M12螺母,螺母與墊片要保持0.04毫米的垂直度,修磨焊瘤保證墊片平整,在M12螺母上劃線,找出中心線、沖點,保證垂直度在0.04毫米,然后鉆M10.5毫米的孔,修磨孔的臺階,使其垂直度、同軸度在0.04毫米,擰緊螺母使其夾緊,螺桿一端焊接一個M12的螺母,同時夾緊劃筆在軸承的轉動下完成圓弧連接工作。
2"夾具裝配
2.1"裝配要求
零件與組件之間要根據圖紙安裝,在規定的位置必須保證件與件連接牢固。所有的轉動機構間隙配合要適當,各密封處不能漏油。組裝前一定要清洗干凈,去除零件上的毛刺、銹污焊瘤等。組裝前一定先進行試驗裝配,組裝后檢查轉動靈活性,保證加工性能。
2.2"組裝步驟
首先根據圖紙的要求,加工工藝技術確定進行組裝,同時要考慮工件的拆裝問題。試裝合理后再裝上定位銷,進行調整工作。仔細檢查夾具的總體設計尺寸及精度。夾緊力一定要垂直于工件的定位基準面,以增強夾緊工作的使用效果。
3"結束語
制作夾具必須保證加工精度,如被加工面與基準面尺寸精度,兩平面之間的平行度,兩平面之間的垂直度,兩小平面與大平面之間的垂直度,絲杠與螺母之間的同軸度等。組合夾由多個元件組成,在工作過程中不獨立使用。本組合夾具可應用于車床、銑床、刨床、磨床、鉆床等,能滿足多種工件的加工要求。
參考文獻
[1]尚萬,趙武,羅純靜,等.基于AD和TRIR的空間機器人手爪創新設計[J].制造業自動化,2014,36(7).
[2]姜波,朱禮程,焦紅軍,等.鉗工工藝學[M].5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9394.
[3]王斌,張京唱.鉗工技能訓練[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70.
[4]靜恩鶴.車削刀具技術及應用實例[M].北京:2006:109110.
[5]陳于萍,高曉康.互換性與測量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637.
[6]張利人.鉗工技能實訓[M].4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40.
[7]郭玲.機械設計實戰[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