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數字時代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大背景下,跨境電商發展如火如荼,社會對跨境電商應用型人才需求顯得極為迫切。目前吉林省高校的跨境電商專業的人才培養仍停留在碎片狀態,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也沒有形成能體現新時代背景的全面系統的教學模式。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數字資源,構建科學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字時代;跨境電商;教學模式;數字化“三段式”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12
數字時代背景下跨境電商飛速發展,伴隨著世界貿易形勢的變化和碎片化訂單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傳統外貿企業被迫轉型為跨境電商企業,因此需要重新調整現有的人才體系。同時,跨境電商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新政策紛紛出臺,新興業務催生了更多種類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因此,跨境電商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目前吉林省高校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面,并未形成全面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跨境電商課程教學模式也比較老舊,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數字資源,構建科學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在目前顯得尤為重要。
1"高校跨境電商課程在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1"師資隊伍不專業
與傳統電商相比,跨境電商所涉及的領域更多,規則更新的也非常頻繁,業務相對較為復雜。與傳統貿易相比,跨境電商交易的方式更加靈活和豐富。然而目前高校跨境電商課程的一線教師普遍缺乏實踐經驗,雖然高校也會組織教師去跨境電商企業參加培訓,專業培訓能使教師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情況、經營店鋪的建設及主要營銷手段,但是這種缺乏實戰經驗的短期培訓無法保證教師在校課程內容的時效性,使得教學停留在入門階級。
1.2"資源配置落后
目前吉林省高校內跨境電商相關專業基本都配備了校內實訓實驗室、沙盤實驗室等實習實驗室,也購買了相關的跨境電商模擬軟件。從目前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企業比較缺乏一些主流運營平臺的人才,如阿里巴巴國際站、e"Bay平臺、全球速賣通平臺、wish"平臺等,而且還有更多的新興平臺出現。但高校由于資金成本、人力資源等限制,配備的實驗室設備以及購買的跨境電商類教學模擬軟件不能實時更新,在目前吉林省高校老師的專業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操作中,主要以阿里巴巴國際站后臺操作為例,對其他相關的跨境電商平臺未作過多說明,或只做概念性描述。
1.3"教材針對性不強
目前吉林省高校在跨境電商課程上都傾向于使用比較權威經典的教材,教學內容缺乏時效性和針對性。具體到教材內容上,跨境電商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其它課程的內容會有所重復,比如“跨境電商實務”與“國際貿易實務”“現代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等多門課中的“貿易支付”“物流及保險”以及“貿易術語”等多個章節的部分內容有重復,同時教材設計的專業知識也并未針對具體某個跨境電商平臺或針對具體實操的案例,導致學生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很難深入理解,對實操的幫助不大。
1.4"教學方法陳舊
目前吉林省高校普遍沒有與企業建立長期、專業的合作機制,無法設計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仍然采用教師傳統的“理論授課+實驗室實訓”的模式。跨境電商課程需要大量的實操,但高校實訓時間普遍都較短,且缺乏真實業務的操練,因此教學成效較為尷尬。因此高校目前更傾向于在傳統的理論授課后直接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實習。然而目前吉林省跨境電商方面的校企合作的共享平臺以及創新創業基地較少,行業專家、教師和學生無法隨時進行學習交流和經驗分享,導致產學研協同合作無法順利開展。
2"數字時代高校跨境電商課程教學模式構建
2.1"聘請企業教師完善“雙師型”教師建設
跨境電商課程專業性極強,為了確保其專業性,高校需要長期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并能夠聘請企業一線高管擔任跨境電商課程的專業教師,同時安排高校內跨境電商課程的專業教師與企業高管教師對接,完善高校跨境電商類“雙師型”教師的建設,同時能夠與跨境電商企業共同培養出教學能力強且專業素質高的教學團隊,共同進行跨境電商課程的改進以及研發。跨境電商課程的“雙師型”教師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實踐操作,同時還要熟悉跨境電商行業動態,掌握跨境電商企業管理規律,目前在跨境電商課程范圍內非常稀缺。吉林省高校加快跨境電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完善吉林省高校跨境電商教學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重中之重。
2.2"審時度勢改進傳統理論教學模式
目前吉林省高校跨境電商課程教師急需打破傳統老舊的理論教學模式,更新理論教學方法。
2.2.1"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數字時代背景下可利用的網絡平臺或資源非常多,例如跨境電商理論課程可利用騰訊會議等線上平臺進行即時直播授課,網絡平臺直播有很強的交互性,通過互動連麥等功能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互動、認真聽課,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利用騰訊QQ群等線上交流群答疑、討論和交流,也可以通過藍墨云班課等教學軟件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學習資源、討論題或測試來對線下講授的知識點進行練習、鞏固以及拓展。這樣構建出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數字化教學軟件的優勢,增進學生對跨境電商類課程教學模式的認知。
2.2.2"重新設計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上,課程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教材“跨境電商”的范疇,以“高素質、創新創意型”為培養目標,充分搜集時效性較強的教學資源,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習跨境電商課程的學生在掌握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的知識點的基礎上,還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具體跨境電商平臺進行深入了解,穿插跨境電商平臺的實操案例引導學生模仿實操。并在線上對學生作業進行點評、開展交流展示等反饋活動,提升學生對具體跨境電商平臺的認知程度,培養學生解決具體跨境電商實操問題的能力。
2.2.3"采用數字化“三段式”教學法
在跨境電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整體采用數字化“三段式”教學法,即把教學的過程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在開課之前,對自己的理論課程進行數字化教學設計,同時在線下的課程授課中進行教學落實,最后在課后進行跟蹤、反思和經驗總結。
(1)數字化課前教學設計。
首先需要老師們自身充分學習在線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以及學會搜索并下載保存有針對性的跨境電商課程資源,能夠熟練使用課程直播平臺的各種功能,方便線上線下課程的交叉進行。同時要考慮到學生在網絡和媒體的應用上是否符合線上教學要求,所以與學生溝通后需要對跨境電商類課程的線上教學提前進行演練。每次上課前可以通過數字化軟件,如騰訊QQ群或云班課等軟件發布跨境電商課程資源和學習任務,方便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和自主學習。
(2)課堂實現角色翻轉。
傳統的課堂講授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跨境電商課程即使是理論性課程,實操性仍然較強,可以將學生分組并以組建模擬公司的形式參與課堂,在講授有針對性的知識點之后立刻加以分組練習,即使不是在實驗室授課的理論課程,也可以以穿插案例的形式,組織學生小組以模擬案例或匯報心得等形式把課堂變為學生的主場,以學生為中心,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地讓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同時學生以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形式也能促進學生之間相互的學習交流,加強團隊意識。如果是線上授課,則可以充分利用授課平臺的討論區,引導學生以競爭的形式把互動答案寫在討論區,并實行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同時活躍課堂氣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課后跟蹤、反思及經驗總結。
跨境電商課程作業多為電子作業,通過課前教學設計和課堂落實,需要每次精心布置有針對性的小組電子作業,老師需要記錄下來每組同學進步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及時反饋給學生,在新一輪作業里對相同問題是否有進步進行再一次反饋和指導。同時對自己教學各環節銜接、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上的不足進行反思和經驗總結,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在跨境電商類課程中,結合數字化“三段式”教學法,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在數字化時代大背景下,“三段式”教學法充分利用數字資源,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決傳統理論教學的弊端,使得教與學都更加高效,教學資源利用更加充分,學生的主體學習時間更加寬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跨境電商課程實操平臺的選擇與銜接
跨境電商課程專業性強,在理論課程結束之后,高校都會選擇增加實習實訓實踐課程來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同時能提升學生對跨境電商運營實務方面的把握程度,因此理論課程與實習課程的銜接顯得尤為重要。
3.1"在線實習平臺的選擇
高校的實習實驗室如果已經購買并安裝了實習軟件,并且不方便實時更新,在不能保證跨境電商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在線實習平臺。
在跨境電商在線實習平臺的選擇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跨境電商的發展日新月異,為學生選擇的平臺所應用的軟件需要有前瞻性和代表性。平臺涵蓋的內容需要相對比較全面,至少包含有B2C平臺和B2B平臺的實訓軟件。同時,近年020微店營銷的發展也比較迅速,社會上對相關人才需求量日漸增長,所以可以選擇同時涵蓋微店營銷實務操作的軟件平臺。
(2)在線實習平臺能實現所有學生與授課老師全網
使用。在線實習平臺的好處是不受地點限制,如果老師與學生因為某些原因無法集中在實驗室或機房進行實習,那么如果在線實習平臺可以讓使用者在全網登錄并使用,學生和老師在校內校外都可以使用,從而保證教學時效。
(3)選擇有效使用時間長的跨境電商類實習平臺。跨境電商雖然時效性較強,但基本操作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實驗室的實習軟件以及在線實習平臺來學習并掌握跨境電商實務的相關基本操作,但是在畢業踏出校門之后,就要進入到實戰的應用場所了,學生需要一段實戰的過程來適應這種轉換。如果在校期間實習過的在線實習平臺有效使用時間較長,那么學生就可以在踏入跨境電商企業之后,隨時能回到在線跨境電商實習平臺的虛擬演練中,重新溫習被遺忘的有關知識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地融入到跨境電商企業中的實戰戰場中。
3.2"強化高校與孵化式企業合作
學生通過理論課堂上采取的數字化“三段式”教學以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講授之后,深刻認識到跨境電商已深入日常生活,需要去實時了解最新行業情況,掌握政府出臺的最新跨境電商平臺的政策和規則。在學校實習平臺虛擬的跨境電商環境中,學生也能夠掌握一定的經營“經驗”,具備了一定的抗壓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之后,才比較適合轉換到實際場景中去實踐。如果高校條件允許,也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內某區域開設跨境網店或者開展直播帶貨等實際操作。
在離開校園后,高校可以把學生送到孵化式跨境電商創業園來進行實戰培訓。目前國內有多家孵化式跨境電商創業園,與真實的跨境電商企業合作,對學生進行為期半年至一年的培訓,培訓期間學生一對一為跨境電商企業實戰工作,由創業園的專業跨境電商行業內的老師帶隊指導,既成功地孵化出大批有針對性的跨境電商應用型人才,也滿足了地方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多地走訪調研,加強與跨境電商孵化式企業的合作,在學生的校園模擬實習部分結束之后,把學生送入孵化式跨境電商創業園接受有指導的實操培訓,來更好地完成校園實習與企業實戰的銜接。
此外,高校和創業園還需建立利益驅動機制,來確保校企合作的專業性和積極性,更好地為學生在創業園實操提供資金補助和技術服務。通過校企合作的孵化式人才培養,學生能夠更快速地了解跨境電商企業運營和資金周轉情況,明確自身未來的創業方向以及創業步驟,降低創業風險,從而更好地為跨境電商行業服務,帶動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雪春,覃艷華.以項目為導向的混合式教學在跨境電商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1,(02).
[2]陳麗萍,郭茜.高職院校《跨境電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和實踐[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8).
[3]申帥.產學研協同視域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02).
[4]徐玲,司振鐸,劉一諾,等.數字經濟背景下吉林省民辦高校跨境電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才智,2022,(10).
[5]于振邦,梁忠環.依托現代產業學院構建跨境電商專業集群的探索和實踐[J].山東教育,2021",(22).
[6]朱曉婷.“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商場現代化,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