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寧靜。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抗擊的斗爭中,黨和政府帶領人民勠力同心,勇往直前,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又一壯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次年這一偉大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在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需要繼續發揚中國精神,匯聚中國力量,將抗疫精神轉化為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力量,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關鍵詞:偉大抗疫精神;科學內涵;現實價值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52
1"偉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邏輯
偉大抗疫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內在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1.1"偉大抗疫精神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為偉大抗疫精神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并賦予了它永恒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從誕生至今一直永葆生命力的奧秘在于深深根植于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同時也為偉大抗疫精神中“生命至上”的形成提供了價值引導和實踐范例。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是以實現全人類解放為追求的體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群眾同心協力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這既是舍己為人精神的體現,也是“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偉大抗疫精神的源頭所在。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與其他理論相區別的突出特征。面對從未見過的病毒,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蘊含的科學原理與實際相結合,按照科學程序逐步攻克困難,最終帶領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同時輸出中國方案,為抗擊全球疫情盡中國之力。這既是馬克思主義在抗擊疫情中的實際應用和具體表現,同時也闡明了“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的來源。
1.2"偉大抗疫精神的實踐邏輯
偉大抗疫精神是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產物,是在偉大抗疫實踐中產生的,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重大災難時,不僅在長期斗爭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而且也在不斷磨礪中錘煉了堅強意志與品格。譬如,在1998年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時,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不怕困難,在實踐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洪精神。時至今日,中國共產黨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中,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健康”,帶領著人民戰勝了疫情,確保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遞交了一份保護人民安全的完美答卷,鑄就了偉大的抗疫精神。這是深厚的中華文化在危急時刻的奮力迸發,是向上向善的中國人民在危難時刻的全力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戰疫實踐時所獲得經驗的總結和升華。
2"偉大抗疫精神的科學內涵
2.1"生命至上:深切的為民情懷
從“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到現在的“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價值追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在面對物資短缺、人員不足的情況時,共產黨員逆向而行,奔赴各個防控點位,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在面對新冠肺炎患者時與困難群眾時,中國共產黨秉持“愛人利物之謂仁”,竭盡所能、多措并舉,為所有受影響的公民提供免費的醫療援助,并建立完善的重癥監護與護理體系,全力保障群眾的健康需求,彰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為民情懷。
2.2"舉國同心:強大的團結力量
庚子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各地肆虐,給我們國家帶來了空前的考驗。大考當前,裝備著稀缺物資及醫療藥品的救護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天使白”“守護藍”“志愿紅”等迅速集結,“人、財、物”號航班的乘客也緊隨其后。他們攜手共進,挺身而出,慷慨赴“疫”,完成了中華兒女共克時艱的偉業,共同繪就了一幅疫情防控最美風景圖。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同抗擊突如其來的疫情,充分展示了中國人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強大凝聚力。
2.3"舍生忘死:無畏的英雄氣概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們曾經歷過許多艱難險阻,但從未被擊垮,反而越挫越勇,在挑戰中勇往直前,最終孕育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觀念,積淀出“舍己為公”的行為準則。在這場斗爭中,許多“最美逆行者”挺身向前,他們或是白色使者,或者全國各行各業的義工,或是普通人民群眾。雖然職責不同,但這支隊伍用自己的生命,赴“人民健康安全”的使命。在疫情面前,他們毫不退縮,舍棄“小我”,勇敢地面對生死考驗,用不屈不撓的精神,建立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守衛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當然,有斗爭難免就會有犧牲。在這場斗爭中,許多醫務工作者、基層干部、抗疫志愿者英勇地投身于戰場,付出艱辛的努力,用生命護蒼生,把英名留在了庚子年的春天,用生命詮釋無畏的英雄氣概。
2.4"尊重科學:嚴謹的務實品格
自新冠肺炎暴發以來,病毒就呈現出了傳染性強,潛伏期長,變異快等特點。面對如此“狡猾”的病毒,尊重科學,務實創新成為制勝法寶。尊重科學,就是秉持科學精神,堅持科學態度,精準施策。例如,通過基因測序技術,可以對新冠病毒進行準確快速的檢測和診斷;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追蹤疫情傳播路徑,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控策略等。務實創新,就是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例如,面對床位資源短缺的問題時,我們凝聚全國之力,在短短10余天內建成了專為病患而設的“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等。再比如,面對一些輕癥患者時,我們根據患者的各種表現,融合傳統中醫療法,給患者普遍服用中藥等。這些方式方法既彰顯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智慧,同時也詮釋出務實創新的品格。
2.5"命運與共:非凡的道義擔當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全球化時代,病毒不分國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攜手共進,共同對抗疫情,努力構建健康安全的未來。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國一直秉承“命運與共”的理念,將疫情情況及時公布出來,并積極地與世界分享自己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同時依然不忘“天下一家”,盡自己的力量派出醫療小組,向國際社會提供援助,為全球共同抗疫貢獻中國力量。這些舉措既體現出中國在面臨同一危機時的真誠態度和守道義的大國擔當,又彰顯了命運與共的大國胸襟。
3"偉大抗疫精神的現實價值
3.1"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抗擊疫情中孕育出的智慧結晶,是經過生與死考驗的生動教材,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升華,也是堅持“四個自信”的最好詮釋。
偉大抗疫精神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余年以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政府管理和監督能力不斷完善,在各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步,所有這些都表明,中國的道路具有極強的可行性。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黨中央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以高效的行動,向自己以及全世界人民呈現出一份優秀考卷。概言之,全民戰疫的勝利啟迪我們,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能得到發展,中國夢才能得以實現。
偉大抗疫精神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馬克思主義作為我黨的靈魂和旗幟,其立場、觀點、方法深深影響著我們,指導我們認識并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和黨的歷史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這場驚心動魄的疫情防控斗爭中,全黨和全國上下,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本,以生命為重,最終打贏了這場人民戰爭。抗疫斗爭的偉大勝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決策的體現,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時代價值,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顯著優勢。
偉大抗疫精神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制度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是人民安定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要我們堅持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利用制度的力量來應對風險、挑戰和沖擊,我們就能夠經受住一次次的壓力測試,不斷把危機轉化為機遇,繼而從中煥發新的活力。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卻存在著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面對我國復雜國情與新冠肺炎疫情狀況,黨中央及時發出指示,要求各級政府立即采取多項有效的措施,匯聚各方力量,從全國調集醫護人員,黨員,干部,民眾和物資支援湖北,與此同時,全國人民自覺地在家進行了隔離,以最快的速度阻止了病毒的擴散,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可以說,黨中央對這次危機做出了完美的反應。如果沒有黨中央的領導,就無法形成強大的戰略定力。概言之,這次全民戰疫的勝利,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
偉大抗疫精神激發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所謂“文化自信”,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文化領域的自信。它表現為對中華五千年文化傳統的自信和驕傲,對中國現代化建設所取得成就的自信和信心,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道路的自信和堅定。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我國政府采取了嚴格措施阻止疫情的擴散,同時也倡導全民行動,要求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這種全民行動的背后,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信念和行動力量。在面對疫情的時候,中國人民不但表現出高度的集體主義精神,也展現了中國人民具有的自信和韌性。他們不斷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概言之,偉大抗疫精神為文化自信提供了堅實支撐。
3.2"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根源就在于中國人民以頑強的毅力和大無畏的勇氣,在艱難險阻中熔鑄的偉大精神。譬如,1919年的5月4日,為了從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壓迫中解放出來,廣大青年知識分子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孕育出了“五四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及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以實際行動鑄就了“抗美援朝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新時代,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同舟共濟,為勝利打贏抗“疫”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激發了全國各族人民深沉的愛國情感與使命擔當,最終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偉大抗疫精神作為中國精神譜系的重要內容和最新表現,其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及時代精神之中,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在遇到艱難時頑強拼搏、團結一心的精神,同時,它與偉大建黨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一起,凝聚起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支撐。
3.3"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
自習近平總書記于2012年出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他在多個場合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人類實現美好生活的追求指明方向。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中國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球與疾病作斗爭的緊要關頭向82個國家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非洲聯盟等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極大地支持了國際社會的抗疫努力,彰顯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同時,偉大抗疫精神作為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又一智慧結晶,進一步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兩者相得益彰,相互映襯,表達出中國與其他國家一起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奮斗的堅定意志,體現了解決人類發展危機的中國智慧與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2.
[2]習近平.習近平重要講話單行本(2020年合訂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2.
[3]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論述選編[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9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