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是高職院校近年來主要建設的方向之一,但經過調研發現部分教師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存在思政元素挖掘難、學生興趣低等困難。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民航運輸服務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研,總結目前民航運輸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高職院校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優化策略,從而幫助高職教師提升專業課課程思政水平。
關鍵詞:高職教育;課程思政;交通運輸專業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11
課程思政的理念緣起于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強調“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目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教育應堅持問題導向,直面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的新挑戰,有針對性地發力,“精”“準”“細”“實”地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再上新臺階。
目前高職院校交通運輸類課程都在努力進行課程思政建設,但發現建設效果有些不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和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識、課程思政內容的融入等問題認識不足。因此,想要“精”“準”“細”“實”地推進高職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建設,首先需要對目前的建設狀況開展調研分析,從學生評價角度及時總結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1"調研目的與方法
1.1"調研目的
通過調研,基于學生評價了解高職院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民航運輸服務)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分析學生對于課程思政融入必要性認知情況、課程思政融入內容、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果評價。
1.2"調研方法
1.2.1"調研對象與實施情況
本次調研為問卷調研。調研對象為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西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十幾家高職院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民航運輸服務)的學生。經過調研,共收回問卷652份,其中有效問卷為428份,有效率達到了65.6%。
1.2.2"問卷設計思路
本次問卷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級量表進行評價,5種回答分別為完全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問卷共包括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受訪者(學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對學生的年齡、性別、年級、專業、是否實習等方面進行調研。
第二部分是高職院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民航運輸服務)課程思政建設現狀。主要從4個方面進行調研:課程思政融入必要性、課程思政融入內容、課程思政教學過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1)課程思政融入必要性。分析學生對課程思政融入必要性認知情況,使用3個指標進行測量。代表性描述為“我認為專業課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很重要”。
(2)課程思政融入內容。基于2020年《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的課程思政建設內容,分析教師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是否融入了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5個方面的內容,使用6個指標進行測量。代表性描述為“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能結合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3)課程思政教學過程。從學生對專業課教師融入課程思政方法的評價,測量課程思政教學過程的現狀。使用5個指標進行測量。代表性描述為“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將專業課知識與各類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到一起,使得課程思政的內容過渡得自然有趣”。另外,為了挖掘專業課教學中哪些思政元素的融入能更好地提升學生思政水平,在問卷中同時增加了相關問題。
(4)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使用6個觀測指標。代表性描述為“通過專業課學習,我能深刻領會行業崗位的職業精神,并意識到一定要增強職業責任感,培養優秀的職業品格和行為習慣”。
2"高職院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民航運輸服務)課程思政實施現狀分析
2.1"學生對專業課程思政融入必要性認知分析
(1)學生對專業課課程思政融入是否重要的認知。調查結果顯示,對“專業課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是重要的”的描述選擇“完全同意”的學生比例為41.5%,選擇“同意”的學生比例占50%,僅有9%的同學選擇“不確定”“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這說明絕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專業課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很重要。
(2)學生是否喜歡教師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調查結果顯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4.2%,同意的比例50.7%,不確定的比例為17.5%,不同意的比例為26.2%,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1.4%。與上一個問題的結果差距表明,大部分同學雖然能認可專業課中課程思政的融入很重要,但對于專業課中課程思政加入的喜好程度卻不一定高。其中,完全同意課程思政融入很重要但不喜歡融入課程思政內容的同學高達105人,占比24.4%。這說明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的喜好程度不高。
(3)學生對于課程思政的職責歸屬問題認知。調研結果顯示有27.4%的同學認為課程思政不是專業課教師的職責,專業課教師應專心于專業知識教學;有53.8%的同學能認識到課程思政也是專業課教師的職責,18.9%的同學不確定職責歸屬。說明目前學生對課程思政職責歸屬的認知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與課程思政融入內容有一定關聯。
2.2"學生對目前專業課程思政融入內容全面性評價
調研結果顯示,專業課課程思政融入政治認同方面,共有68%的同學(完全同意與同意)認可教師在專業課授課中融入了政治認同元素,32%的同學不認可或者不確定專業課程教學中政治認同內容的融入;家國情懷方面的融入調研中,約69.2%的同學認可教師在專業課程中融入了家國情懷元素,約30.8%的同學不認可或者不確定專業教師在課程思政中融入了家國情懷的相關內容;文化素養方面,約有72.9%的同學認可教師在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中融入了文化素養元素;憲法法治意識方面,約有72.2%的同學認可(同意和完全同意)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了憲法法治意識元素;職業道德修養方面,約86.2%的同學認可(同意和完全同意)教師在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中融入了職業道德修養元素,不確定及不認可的比例為13.8%。
2.3"學生對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過程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39.9%的同學認為教師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不存在生搬硬套問題,26.6%的同學認為存在生搬硬套的問題,另外有23.3%的同學不確定是否有這個問題;對于教學過程中,62.9%的同學認為專業課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比較好,內容過渡自然有趣;66.1%的同學(完全同意和同意)認為教師在專業課授課中的互動性強且富有趣味;69.2%的同學認為教師能在專業課教學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蘊含的內涵;約61%的同學認為專業課教師目前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程度很高。
另外,增設了同學們對五種課程思政元素的興趣評價,問題表述為:您認為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以下哪些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使課程更加豐富有趣,同時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政水平。得到調研結果為表1。
結果表明,同學們普遍能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以及職業道德修養對自己的幫助很大,而對于政治認同與憲法法治意識的思政元素重要性認識不夠,需要教師授課時注意加強對這兩個思政元素的宣貫。
2.4"學生對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
調研結果顯示,學生認為從專業課程思政五大元素的教學中收獲較大(完全同意與同意)的比例達到70%左右,其中比較突出的是職業道德修養(75%),其次是憲法法治意識(71%)、家國情懷(70.1%)和文化素養(70.3%),最后是政治認同(68.7%)。結果顯示目前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還不錯,但還是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教師努力提升教學效果,尤其是需要進一步加政治認同思政元素的融入。
3"高職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思政融入存在的問題
通過問卷調研以及數據分析,目前高職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如下。
(1)對專業課課程思政的認識不足。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專業課課程思政融入的重要性,但對課程思政融入的喜愛程度不足,有將近一半的調研對象認為課程思政不是專業課教師的職責。這說明目前學生對專業課程思政的認識不夠,也反映出教師在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中尚存在不足之處。
(2)專業課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有所欠缺。大部分教師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能較好地融入政治認同、文化素養、家國情懷、憲法法治意識以及職業道德修養這五種課程思政元素,但仍有一部分教師需要加強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學。目前來看同學們認為專業課教師融入最多的為職業道德修養元素,也就是教師普遍對職業規范、職業道德的引入內容最多,這符合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特點。但政治認同元素融入比例最低,對學生進行政治認同的教學,是解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的關鍵途徑,這一點需要引起專業課教師高度重視。
(3)從教學過程來看,目前專業課教學課程思政的融入存在生搬硬套和融入程度不夠高的特點。專業課教師應按照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努力修訂課程標準,精心設計教案,需要專業課教師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教學的技巧,做到如鹽入水,潤物無聲。另外增加專業課課程思政元素講解時的互動,提高學生對課程思政教學的興趣。
(4)從教學效果來看,目前專業課思政元素的授課效果總體較好,但仍然需要提升。相對于其他幾種思政元素帶來的收獲,職業道德修養元素給學生帶來的收獲最大。結合前面學生對課程思政元素的認知問題,專業課教師可以參考職業道德修養元素的教學方式,提高其他幾種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比例和教學方法,從而達到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
4"高職交通運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優化
4.1"明確專業課思政建設目標,提高政治站位
提高政治站位就是強化責任擔當。高職院校的教師應首先明確專業課思政建設目標,認清自身責任。這需要負責課程建設的部門、各教研室充分做好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規劃,明確課程思政的整體教學目標,最好能細化到不同科目乃至不同教學模塊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從根本方向上引導教師進行專業課課程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
4.2"強化“課程思政”價值理念,優化課程內容
教師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強化課程思政價值理念,首先改變自己對課程思政概念的認知,能從自身意識到“育人”比講解知識更重要。在課堂上結合課程特點,深入挖掘可融入的課程思政元素,例如航班延誤產生了旅客抱怨,地面服務人員應如何調整狀態,踐行真情服務理念,保障服務質量。精準把控課程教學中能力融合的交匯點,利用各種渠道多種方式提升學生對課程思政的喜愛程度,使同學們認識到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一樣也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
4.3"加強師資培訓,提升專業課教師思政素養
強化專業課教師政治思想理論學習,深入學習思政元素內涵,將思政理論自然、正確地融入課程。加強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的改進,幫助教師提高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教學能力。同時,及時糾正教師不正確的思想理論,讓教師認識到好的課程思政對教學效果的正面影響,領悟到高校教師“立德樹人”重任的內涵。
4.4"完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方案
學校應建立完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能客觀且全面地對專業課課程思政內容融合水平、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重點應在如何提取出教師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問題方面,定期復盤,形成改進機制。最后可以建立課程思政建設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動力。
5"結束語
民航運輸服務類專業未來就業方向包括民航地面服務、民航呼叫中心、民航貨運等崗位,需要處理諸如航班延誤、特殊旅客服務、特貨運輸等特情業務。只有不斷完善學生的思政教育,才能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地應對挑戰,才能提升民航旅客服務質量,建設民航強國。
高職院校交通運輸專業(民航運輸服務)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道路任重道遠。只有認真探索、堅持優化改革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將專業技能與價值引領有機結合,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N].求是,2020,17.
[2]曹康,李丹.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思政問題及建設路徑研究——基于湖南省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思政現狀的調研分析[J].對外經貿,2022,01:123126.
[3]高曉瑩.課程思政建設要在“精準細實”上下功夫[EB/OL].人民網網站,http://jx.people.com.cn/n2/2023/0228/c35521340318442.html.
[4]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教育部網站,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5]劉強,劉勇.高職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現實問題和路徑優化[J].經營與管理,20232:223225.
[6]王玙.基于三個敬畏的民航市場影響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3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