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公安高等教育主要是為了公安實戰部門培養高素質的警務人才,是一種高等應用型教育。實踐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文章結合經濟犯罪偵查實踐教學特點,將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建立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指標因素進行分解,繼而開展綜合評價,在理論實踐基礎上探索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的對象、內容,以及措施方法,構建評價監控機制。
關鍵詞: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監控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58
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明確提出,對實踐教學,要落實并提高本科專業的國家教學質量標準,全面加強對實踐、實驗、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的教學管理和質量水平的提升。地方公安院校大多近幾年剛開始本科層次的辦學,即將面臨著教育部的教學水平質量評估,如何構建完整有特色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水平,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公安院校開設的經濟犯罪偵查是為了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勝任經偵工作,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的現代警務人才。實踐教學質量關系著學校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對教學質量的評價監管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
經濟犯罪偵查課程涉及到法學、公安學、犯罪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控是涉及到多種影響因素的綜合復雜性問題。筆者認為對實踐教學質量的分析與評估,應集中圍繞實踐教學內容、方法、態度及效果等方面展開,主要進行定量實證分析。而教學質量的監控是系統動態性的工作,要重點定性研究其監控對象、監控內容、監控方法等。
1"教學質量評價的一般實證分析
如何真實地反映教學質量效果,需要把一些定性問題轉化描述為定量問題,筆者將基于定量與定性、規范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視角,引入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有限的定量信息整理分析,以期全面客觀地對經濟犯罪偵查專業實踐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該方法以數學思維為引領,有益于對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復雜問題作出科學決策。
1.1"研究方法
1.1.1"層次分析法
20世紀70年代運籌學家T.L.Satty提出了層次分析法(AHP),這種決策方法將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通過收集有限的定量數據信息,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利用層次分析模型,運用數學化的思維做出決策。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是一個綜合的評價過程,涉及的指標因素較多,指標權重利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確定,決策會更加科學。
1.1.2"德爾菲法("Delphi"method)
德爾菲法確定專家數量,選定專家,分別單獨征求專家的意見,對專家意見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將意見結果再次單獨反饋于專家,再次匿名征求意見,再次整理、分析、歸納,反饋于專家,多輪征求意見,多輪反饋,集中整理分析,直到專家意見一致。單獨征求專家意見,匿名反饋,專家意見不受干擾,結果較為準確。
1.1.3"模糊綜合評價法("FCE)
當評價對象受到多種因素制約時,模糊綜合評價法基于模糊數學理論,對其進行定性評價。選取模糊綜合評價指標,通過經驗或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向量,設立評價矩陣,最后計算模糊綜合評價值。通過模糊綜合評價值,作出模糊綜合評價,對相關向量進行解釋。
1.2"評價指標結構、權重、等級的設置
課題組運用德爾菲法,成立專家組,專家組成員均是有著10年以上教齡的副高職稱以上常年從事教學工作的教育專家,專家共10人,經過多輪函詢,建立影響教學質量因素的指標體系,并根據指標的重要性程度,按照標度范圍1~9,形成數值判斷矩陣,也可同時通過AHP層次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對指標賦予權重。
1.2.1"評價指標結構設置
指標的選取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系統性。人才培養要達到培養目標,體現教學理念,這些都是以學生學習情況、教學環境、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態度等為基礎的,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的設置要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來進行,從各方面綜合系統地評價反映教學質量的情況。同時根據教學質量評價情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不斷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等。
第二,多角度。教學質量既要體現教師的教,還要體現學生的學。指標的設置是建立在多角度、多元化基礎之上的。
第三,精準性。指標的選擇上要有能夠收集相關數據信息,并能夠精準地反映教學質量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專家組充分考慮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綜合學院的教學條件、師資力量、地理地域位置、專業特色、學生學習等情況,經過多輪函詢,專家意見趨于一致,擬從實踐教學氛圍、教學內容、教學態度、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五個維度進行評價指標結構的設置。圍繞這五個評價指標,在實踐教學的考核中還可以進一步的量化細化。
根據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建立指標體系,指標集U(U1教學氛圍,U2教學內容,U3教學態度,U4教學方式,U5教學效果)
1.2.2"權重、等級的設置
專家函詢結果,多輪后趨于一致,根據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和目標,將指標集U賦予不同權重,產生權重集W(W1,W2,W3,W4,W5)。
把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的質量分等級進行評價,一般分為五級,分別是優、良、中、及格、不及格,據此設定教學質量成績評價集V(V1優,V2良,V3中,V4及格,V5不及格)。成績評價集的每一級的分數可以設定為0.85,0.75,0.65,0.6,0.1。將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量化為百分制的分數,按如下標準劃分,當分數大于等于fs≥85分時為優秀,75fslt;85分時為良好,65fslt;75時定為成績中等,60fslt;65時定為成績合格,0fslt;60時評價成績為不合格。
1.3"建立模糊綜合評價矩陣
模糊綜合評價矩陣,計算結果明確,能夠解決教學質量這一類量化起來比較困難的問題。圍繞與教學質量高度相關的教學氛圍、教學內容、教學態度、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設計問題,實施問卷調查,并統計分數。收集到了兩個班級各10位同學,對兩位老師的教學質量評價情況,具體如下表:
1.4"計算模糊綜合評價值,對教學質量進行定性定量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通過計算模糊綜合評價值完成,根據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和目標,將指標集U賦予不同權重,產生了權重集W(W1,W2,W3,W4,W5),
W=(0.1,0.2,0.3,0.1,0.3),通過加權運算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得到模糊綜合評價值。
(1)計算一班同學對A、B老師的教學質量模糊綜合評價值:
Z1=w*A1=(0.24,0.65,0.08,0.03,0)
于是根據計算的模糊綜合評價值,抽取一班10名同學對A老師的教學質量認為優秀的有24%,良好的有65%,一般的有8%,合格的有3%,不合格的為0。由最大隸屬原則可知,A教師的教學質量為良好。
同理計算一班同學對B教師的教學質量模糊綜合評價值,得出評價成績為良好。
Z2=w*A2=(0,0.49,0.41,0.1,0)
(2)計算二班同學對A、B老師的教學質量模糊綜合評價值:
計算二班學生對A教師的教學質量模糊綜合評價值Z':
Z'=(0.36,0.6,0.04,0,0),得出評價成績為良好。
計算二班學生對B教師的教學質量模糊綜合評價值Z\":
Z\"=(0,0.67,0.33,0,0),得出評價成績也為良好。
1.5"計算教學質量得分并排名
根據模糊數學得分運算法則,F=Z*VT
得出一班同學對A老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得分為
F1=Z1*"VT=(0.24,0.65,0.08,0.03,0)*(0.85,0.75,0.65,0.6,0.1)T=0.7615
一班同學對B老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得分為
F2="Z2*VT=0.694
二班同學對A老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得分為
F'=Z'*"VT=0.782
二班同學對B老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得分為
F\"=Z\"*"VT=0.717
將教師A、B教學質量得分排名列表如下:
設定顯著水平為α=0.01建立檢驗假設,通過顯著性檢驗,兩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得分值無顯著性差異。
從對教學質量的評價矩陣中可見,一班對教師B的整體評價較低,整體上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較低,而對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指標評價較高。
在教學質量的實證分析中,通過加權運算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得到模糊綜合評價值,反映教師A、B的教學質量整體良好。此評價方法可以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對于監督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實證分析中利用AHP層次分析法結合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指標因素進行分解,根據教學實踐的特點,進而對各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產生權重集,由此得出的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全面。
但是模糊綜合評價的結果只是把各影響指標因素結合在一起模糊籠統地計算,不能明確具體地指出教學質量中的不足之處,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還需要結合調查問卷、德爾菲法等其他實證方法。
2"教學質量監控的思考與完善
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是為全面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活動進行監控,整改解決問題,根據公安院校實踐教學情況,建立系統動態、多元化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2.1"確定監控對象
學生進入公安院校起,對學校半軍事化的管理可能有各種不適應,在大學學習階段,不僅要學習各類專業知識,還要參加各種課程實戰訓練,學習任務繁重,壓力較大,如果自律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可能就比較差,無法達到預期教學目標。要全面提升實踐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踐教學監控對象不僅要包括教師的教,還要包括學生的學,教學相長,要教得好,還得學得好。
2.2"拓展監控內容
(1)課堂實訓為基礎。課堂實訓是實訓教學的基礎,對課堂實訓質量的監控,包括實訓實驗室的建設、實驗設備軟件配置使用以及在實訓過程中教學效果的監控等。在評估中,主要是關注實驗室建設是否能夠滿足實訓條件,達到實訓目標。對教師課堂實訓課教學過程的評價,主要是看教師是否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實訓資料內容是否豐富,實訓項目能否緊貼先進知識與技能,教學手段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情況與特點,實訓效果是否能夠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升其專業技能以及獨立思考創新實踐能力。
(2)畢業實習為重點。公安類專業的畢業生一般在畢業后都會從事公安工作,畢業實習的是目的是讓學生盡快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強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運用,同時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理念。學生分配到實習單位以后,由辦案經驗豐富的民警指導學生。學院應與學生畢業實習單位建立合作導師制,校內教師與校外民警導師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習崗位、在校學習情況以及未來的工作地域,編制學生實習任務書,對學生在實習工作中的態度、方式方法、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綜合監督考核。對于畢業實習的監控,需要制定評價標準,以民警導師對學生實習效果的評價為基礎。
(3)畢業論文為補充。對于公安類專業,畢業論文的選題要求一般是要貼近實戰,服務實戰,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結合所學專業知識與在畢業實踐鍛煉時的基層一線工作經歷,通過撰寫畢業論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既是對實踐鍛煉的理論總結,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根據論文評審標準,需要判斷論文選題是否體現人才培養目標,研究內容是否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對實際工作是否有指導意義,研究方法是否科學等。
(4)實踐教學管理為保障。實踐教學管理工作是對教學質量、日常教學規范、課程設置、教材選用以及課時安排等各方面的控制與管理。實踐教學管理工作是實現實踐教學目標的保障。對實踐教學管理的監控,能夠及時發現教學運行中的重點問題,加強督導提高教學質量。
2.3"探索措施與方法
地方公安院校一般升格到本科的時間較短,教學質量管理上經驗不夠豐富,結合公安院校特點,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控的措施與方法,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提升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1)建立完善監控工作機構。可以由教務部門組織牽頭,成立教學質量監控領導小組,由學院分管教學的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教務處、人事處負責人為副組長。校內專家、相關高校的教學評估專家以及在學院的畢業實習點長期擔任畢業實習指導的導師作為監督小組成員。校內專家一般是系部主要負責人以及學院教學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教師。小組負責制定監控的各項標準、計劃與實施方案,監控要有重點有目標地進行,重要問題重點監督抽查,定期不定期召開專家教學質量分析會,對問題“會診把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由系部和學院的教學管理部門對整改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2)落實規范檢查制度。無論是課堂實踐教學還是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理論實踐,監督檢查方式必須規范。對于課程實訓建立考評專家組聽課制度,對實訓課程情況進行評價打分,對實驗實訓課程的效果進行考核。對于校外畢業實習的學生,可以通過校局合作監督、學院監督組定期派遣監督聯絡員,深入實習單位,與民警導師溝通,嚴格對照實踐教學考核指標對學生日常學習情況以及實習鍛煉工作情況監督打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開通學生“評教系統”,學生把自己在課程實踐與畢業實踐中的情況及時反映,及時與教師溝通,共同進步。
(3)及時反饋整理信息。對于監控信息的分析整理過程是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中最復雜最重要的環節,充分調動監控領導組、學院專家組、教學行政管理部門以及任課教師積極參與。立足于每門實踐課程的特點,對照評價標準,盡量使信息數據化、多元化、標準化,并作出適當的定量定性分析,及時反饋。反饋也要考慮一定的權限范圍,教師個人只能查閱個人的反饋信息,保護其整改學習的積極性,讓監控反饋形成良性的互動。
(4)完善評價獎懲制度。對于實踐教學質量的監督,以監控督導組評價為主,結合教師自評、學生評價、教師互評、系部領導評價多元化的質量評價監督制度。并將監督評價結果與教師的職稱評定、績效工資掛鉤。明確評價的量化指標,對于那些評價有問題的教師,安排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實行一對一幫扶,督促其及時整改。
3"結論
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采取模糊綜合評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影響因素,采集數據,對問卷結果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學質量。在教學評價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監控教學活動,發現解決問題。在教學質量的監控中,領導機構職責明確,落實定期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工作制,教學監督信息的反饋應根據被監督對象,要有針對性,及時反饋,及時整改。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控是一個動態綜合的過程,需要不斷研究、探索、優化,建立與實踐教學互動的良性循環機制。
參考文獻
[1]曹芳.公安本科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0,(2):112114.
[2]錢麗艷.公安院校教育教學督導制度內涵與實踐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0):121124.
[3]董黎.基于TQM的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研究[J].計算機教育,2022,(2):153157.
[4]張振.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質量內部監控體系研究[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7:2930,113117.
[5]趙偉華,馬虹,吳卿,等.高校基層教學組織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20,16(4):5963.
[6]朱禮龍,左勁中.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實訓教學質量及其評價研究:以某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實訓課為例[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9,(2):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