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財務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企業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撐。業財融合是近年來財務改革的重要方向,但是受到人員素質、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影響,導致大多企業業財融合的程度不高,甚至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管理和運營。基于此,本文對基于財務共享的業財深度融合策略進行探索,期望可以為有關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共享;業財融合;融合策略
一、基于財務共享的業財深度融合的意義
(一)有助于推動業財信息互動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規劃以及業務部門的需求對不同類型的瞬狙標準進行制定,并對業務信息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進而為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有助于保障各項工作開展的質量。基于財務共享的業財深度融合,可以有效避免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各自為政的情況,可以打破企業各部門存在的信息壁壘,不僅財務部門可以從共享平臺中對企業的業務工作以及進展進行了解,同時業務部門也可以了解到各項財務數據,保障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提升了管理的質量,有助于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有助于提升財務工作效率
以往在企業在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是相互脫離的,企業的財務數據只要是為企業管理人員決策提供支撐,而財務共享下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可以進一步將財務部門以及財務數據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保障財務部門工作效率以及專業性的套公式,也可以為業務部門工作的開展以及管理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在企業業財融合的過程中,可以將信息技術充分運用起來,提升財務工作的標準化程度,并提升財務數據收集和處理的效率,有助于財務部門各項工作流程的優化。并且隨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業的財務人員也可以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自覺遵循財務工作的制度以及標準,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為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質量,促進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輔助。
(三)有助于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財務服務共享中心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進行應用時,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企業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并且各部門可以在權限內對需要的財務數據、業務數據等進行了解,也可以在財務共享中心中進行互動和協作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效果,是企業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提升自身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在企業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過程中,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強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和運用,并對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建立完善的企業信息化共享途徑,確保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掌握企業自身的運營現狀以及行業市場環境,然后根據企業自身戰略發展目標,對企業發展的計劃以及各項工作進行制定和管理,確保企業內部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前提下,實現業財深度融合,并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
二、業財深度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業財融合意識
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需要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到監督以及管理的過程中,但是現在大多企業的業財融合工作開展都存在問題,首先,企業內部的業務部門普遍參與積極性不高,并且存在抵觸心理,兩個部門以及有關人員沒有意識到自身在業財融合中的重要性,兩個單位之間不具備統一的思想,導致業財融合程度存在不足,管理效果也相對較差。并且一些業務人員認為財務主要是對資金、資產進行信息收集和管理,而自己只要完成自身的職責,并不愿意參與相關的財務工作中。其次,當前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還存在著信息壁壘,沒有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業財融合工作中財務部門占據著主導位置,需要主動和業務部門進行交流去對有關的信息進行收集,并結合財務數據為業務部門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但是,實際財務部門工作中財務人員自身的信息交流意識存在不足,并且業務人員以及財務人員之間缺乏相互協作的意識,導致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業財融合工作的有效開展無法離開管理制度的支撐,但是業財融合理念是近年引入到我國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實際上還處于起步階段,當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制度體系。并且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以及戰略發展目標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的過程中企業自身缺乏業財融合工作的經驗,并且自身的創新能力也存在不足,導致在制定業財融合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管理情況以及發展需求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相反,企業存在照搬照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僅無法滿足企業監督管理的需求,為業務部門的各項工作提供有效支撐,也會導致企業無法對業財融合工作進行制約,對工作進行約束,會造成業財融合過程中責權不明確,也就會導致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三)專業人員較為缺乏
財務共享體系下,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的過程中對財務人員職業素質以及能力的需求較高,并且要求財務人員可以熟練運用信息技術,以此保障業務和財務工作的效果。但是當前我國部分企業的專業財務人才存在不足,一方面是財務人員自身對業財融合不夠了解,不具備業財融合的意識,在實際業財融合工作中還在應用傳統的財務工作模式,會計核算以及財務報表的重視度較高,也沒有對各項信息進行收集,并參與到管理過程中,導致業財融合的開展受到了阻礙。另一方面是一些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存在問題,財務專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存在不足,在業財融合工作中無法對財務數據以及業務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并且對業財融合工作理解存在誤差,導致財務部門無法為業財融合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另外,共享服務中心對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等進行了應用,提升了業財融合的信息化程度,為深化融合,提升管理效率奠定了基礎。但是一些財務工作人員自身的信息素養無法滿足業財融合工作的需求,也是導致無法實現業財深度融合的重要原因。
(四)業財融合缺乏目標
在開展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大多企業對業務部門的管理更為重視,經營利潤是其重點關注的內容。但是,隨著企業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企業為了進一步發揮出財務部門的價值,開始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應用業財融合,而在應用的過程中,大多企業的業務部門以及財務部門的管理目標還存在極大的差異,業務部門對最終的銷售成績以及客戶數量等更為關注,而對開展業務期間的成本花費并不在意。而對于企業的財務部門來說,則對企業經營利潤的關注度會更高,對業務情況并不了解,導致財務部門參與到管理過程中為了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會提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對業務部門的工作進行管理,而這些財務管理可能會影響到業務部門工作的開展。在這種背景下,也導致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工作時出現缺乏目標的情況,一些企業為了保障自身的經濟效益將工作重點放在了財務管理中,造成兩者之間無法實現深度融合,會影響到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基于財務共享的業財深度融合策略
(一)提升重視程度,完善管理體系
財務共享模式下要想實現業財深度融合,企業自身的管理人員要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要加強對業財融合工作的重視程度,制定完善的管理體系,確保財務部門以及業務部門可以合作并積極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支撐。首先,企業要對業財融合制度以及理念進行宣傳,讓財務部門以及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意識到業財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并對自身的責任以及權限進行了解,激發員工參與業財融合工作的意識,確保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提升業財融合管理體系的集成化、精細化服務程度,在具體財務融合工作中可以采用模塊化的方式去開展各種工作,結合實際工作內容以及管理目標,對各部門業財融合工作進行有效的劃分,明確各部門的責任,確保各崗位的工作可以落到實處,確保將各部門的經營管理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同時可以為各項工作的展開提供有效的保障,有助于提升各環節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促進業財深度融合的實現。
(二)健全管理制度,奠定融合基礎
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為業財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第一,堅持邏輯性原則,企業在建立業財融合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可以要將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財務目標、業務目標以及自身戰略發展目標進行整合,然后根據這些目標對各部門的職責、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員的全業務進行確定和管理,以此提升財務管理的效果。第二,可操作性原則,企業不僅要建立并健全業財融合管理制度,同時還要確保管理制度可以輔助各項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并對工作的過程以及最終結果進行監督,確保管理制度可以在業財融合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實,并且不會影響到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同部門也要建立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例如,運營制度在建設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從崗位工作內容出發,對崗位職責、績效考核、日常管理等建立可操作強的制度,進而實現對運營崗位工作人員思想和行為的約束。第三,實用性原則,管理制度的建立首先要確保在業財融合工作中的實用性,確保可以對業財融合工作進行全面的管理。而財務共享下企業業財融合管理制度中,企業要對共享平臺系統的運用進行管理,結合財務共享平臺實際情況編制操作手冊,讓工作人員可以對系統的操作進行了解,并可以運用財務共享平臺去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各項數據進行收集并和各部門進行溝通和協作,進而保障管理工作的質量。
(三)引進專業人才,構建專業團隊
財務共享下,業財深度融合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企業要結合自身業財融合需求,引進專業的人才,構建具有專業性的業財融合工作團隊,為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果,提高企業競爭力奠定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性以及職業素養要求較高,因此要做好財務部門以及財務人員的轉型工作。首先,要引進、聘請專業的人才,企業要根據自身戰略發展規劃以及管理需求,去制定人才招聘計劃,面向社會進行招聘,引進復合型人才。然后對入職的員工進行培訓,將業財融合理念、專業財務知識、計算機技術以及各項工作內容等進行講解和培訓,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程度以及責任意識,并提高工作人員對業財融合的認知,為業財深度融合奠定基礎。其次,構建專業團隊的過程中要重視獎懲制度的落實,企業要深入、綜合考察員工以及各部門的工作情況,保證獎懲制度的公正性,對于工作態度嚴謹,認真負責,能夠具有正確幫助企業發展觀念的工作人員以及部門,給予物質獎勵以及精神獎勵,為其提供良好的晉升機會或是職稱評定機會;同時工作上存在問題的部門和人員也要進行批評和懲罰的力度。還要對業財融合工作中各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進行考核,采用績效考核以及獎懲制度的方式去提升工作人員參與業財融合工作的積極性,提升隊伍人員的執行力。最后,企業要重視員工的福利待遇,盡可能幫助員工解決后顧之憂,通過多種福利措施,讓員工能夠對企業產生較強的歸屬感以及認同感,為業財融合提供人才支持。
(四)確定融合目標,提升工作效果
企業業財融合工作想要得到充分落實,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就需要企業對業財融合的目標進行確定,借助目標去為各項工作的展開提供有效支撐。而在確定融合目標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將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作為融合基礎,然后根據企業自身內部管理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去對業財融合目標進行確定,保障目標和企業的實際工作相符合。第二,要對當下市場情況以及自身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具有發展性的融合目標,進一步優化共享服務中心的作用。第三,以人為本,業財融合過程中需要將工作人員作為中心,尊重員工的訴求以及企業發展的需求,去確定業財融合目標,保障企業員工的需求,促進工作效果的提升。
結束語
財務共享模式下,如何實現業財深度融合成為企業重點關注的內容,但是當前業財融合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業財融合無法充分發揮出價值。因此,企業想要保障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要對自身業財融合目標、管理制度以及人才隊伍進行完善,提升員工對業財融合的重視度,促使其主動參與到業財融合工作中,提升信息以及資源共享性,促進業財深度融合的同時,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