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外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研究綜述

2023-04-29 00:00:00杜燕凡秦榕陳歆
現代特殊教育 2023年14期

[摘 要] 預防誘拐是孤獨癥兒童安全技能訓練中不容忽視的內容。通過對國外關于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實證研究的歸納和梳理,發現國外關于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研究在研究對象上以低年級孤獨癥男生為主;在干預內容上,主要以成年陌生人作為誘拐者對孤獨癥兒童實施口頭誘騙的形式進行技能訓練;在干預效果方面,單一和綜合的干預方法在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均具有積極作用。未來應提高對孤獨癥兒童安全技能薄弱領域的關注和研究,加強對孤獨癥兒童心理理論的訓練以提高其自身抵制誘拐的能力;增加學齡前及不同性別孤獨癥兒童的參與,以豐富被試特征;要重視家長在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的參與。

[關鍵詞] 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安全技能

[中圖分類號] G760

一、引言

預防兒童誘拐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4月9日印發了《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提出堅持和完善反拐工作長效機制,推進法治、協同、科技、全民反拐的工作模式,不斷提高反拐工作水平,形成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反拐工作格局[1]。預防誘拐(Abduction-Prevention)是兒童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安全技能。國外對典型誘拐的定義為由陌生人或不親密的熟人實施,涉及將兒童運送50英里或更遠距離,拘留過夜,勒索贖金或意圖永久保留兒童,或殺害兒童

[2]。兒童被陌生人誘拐會構成嚴重的安全風險,包括各種身體和精神傷害甚至死亡等[3]。誘拐兒童不僅破壞了被拐兒童及其家庭的幸福,也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穩定[4]。預防誘拐技能指“學習當一個陌生人試圖引誘孩子和他/她一起離去時該怎么做”[5]。雖然當被問及時,許多兒童表示他們不會和陌生人一起去,但研究表明,在被誘拐的情況下,兒童的言行之間幾乎沒有相關性[6]。在高達75%的誘拐案例中,當兒童面對誘拐時,他們會和陌生人一起離開[7]。考慮到兒童被誘拐的潛在后果,通過教授兒童安全技能將其被誘拐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是重要的。

與普通兒童相比,孤獨癥兒童遭受各種傷害的風險更大[8]。美國國家失蹤和受剝削兒童中心(NCMEC)報告稱,在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美國有1516名孤獨癥兒童向NCMEC報告失蹤,這些兒童涉及1986起不同的失蹤事件[9]。由于孤獨癥兒童存在固有的缺陷,如不具備基本的心理理論,導致其在理解別人的心理上存在缺陷[10],難以辨別出正常的社交行為和誘騙行為,加之常出現的獨處和逃跑等行為,孤獨癥兒童極易成為被誘拐的對象。因此,訓練孤獨癥兒童面對誘拐時具備采取適當行動的技能至關重要。但目前國內關于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研究集中在普通兒童,對特殊兒童預防誘拐的研究非常匱乏,更缺少專門針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理論與實證探索。我國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需要豐富相關研究。鑒于此,本文對國外有關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系統介紹干預研究的內容,總結干預研究的結果,以期為國內研究者開展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研究提供借鑒。

二、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safety skills”“lures of strangers”“abduction”“kidnapping”等相關詞匯,并結合“autism”“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等相關檢索詞為檢索條件在Web of Science、EBSCO兩個數據庫進行組合檢索,發表時間限定為2005—2023年,初步得到文獻227篇。通過閱讀文章標題、摘要、關鍵詞及內容剔除無關和重復的文獻,并手動搜索了已發表作品的參考文獻列表,最終得到12篇相關文章。入選文章的標準包括:(1)研究對象被診斷患有孤獨癥譜系障礙、孤獨癥障礙、廣泛性發育障礙或阿斯伯格綜合癥;(2)實驗主題為預防誘拐技能訓練;(3)有明確的干預方法;(4)研究有實驗設計。這些文章均發表在 2010年以后,其中有6篇是近5年(2018年至2023年)發表的。表1呈現了這些文章中被試的特征、干預方案、干預結果等內容。

三、 研究結果

(一)被試特征

對已有研究分析發現,當前針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被試以低年級男生為主。12項研究中,共獲得了45名被試(39名男性,6名女性)的數據,其中男生占87%,女生占13%。現有研究中選取的被試集中在小學階段,12人(27%)為學齡前階段(3—6歲),33人(73%)為學齡階段(7—14歲),年齡分布在 4—12歲之間。研究表明,語言誘拐最常發生在小學和中學年齡的孩子身上

[11]。因此,在已有研究中被試的選擇屬于誘拐高頻率發生的年齡段。被試納入標準方面,為保證實驗的有效性,被試須具備一些先決技能,包括被試的言語能力(如簡單的口頭表達)、認知能力(如識別熟悉或陌生的人)、運動能力(如各種精細和粗大運動技能)等,并在研究開始之前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被試進行先決能力的評估。所有的研究都要求被試在參與這項研究之前,沒有接受過預防誘拐技能的相關訓練,且被試參與研究都得到了監護人的同意。

(二)干預特征

1.干預環境和時長

現有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主要在隔離的環境下進行,如被試所在的治療室、研究室等,9名被試的訓練在家中進行。行為技能訓練、視頻建模和社會故事是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常用的方法。現有研究中最長的干預時長是將行為技能訓練和現場訓練相結合,訓練時間為30—60分鐘[12],最短的干預時長是使用社會故事干預,干預時長在3—5分鐘之間[13]。技能訓練均采用“一對一”的模式。訓練后真實的測試環境選擇在貼近孤獨癥兒童自然生活的情境中進行,主要在被試未經訓練、經常出入以及可能發生誘拐危險的地方進行,包括操場、商場、圖書館、公園、餐廳、游樂場、社區街道等。在家接受技能訓練的被試,測試環境選擇在被試的家庭附近進行。

2.誘拐者選擇

在誘拐者的選擇上,由于人們普遍認為陌生人是最常見的危險來源,因此,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獨癥兒童對成年陌生人誘拐做出安全反應的技能訓練。成年陌生人主要是在讀大學生、教職員工、研究者的朋友和家人等,并確保在實驗前期陌生人與被試沒有過任何互動。所有扮演誘拐者的成年人都自愿參與實驗,他們在年齡、性別、身體特征(體重、身高、發色和發型)和著裝風格上存在差異。但是已有對失蹤、綁架、離家出走和被遺棄兒童的調查研究發現,每1000名被誘拐兒童中,近6成是由熟人作案(NISMART-3)[14]。因此,為避免孤獨癥兒童被熟悉的人誘拐,部分研究將熟悉的成年人作為誘拐者對孤獨癥兒童進行相關技能的訓練[15—17]。熟悉的成年人主要是與被試經常互動的個體,如成年家庭成員、治療師、診所的工作人員、家長的朋友等。扮演誘拐者分別在基線、干預和維持階段向被試提供口頭誘騙。每個扮演誘拐者在研究中至少參與1名被試的一次干預,但不會連續出現兩次。扮演誘拐者在實驗測試前進行培訓,并告知實驗的流程。

3.口頭誘騙類型

現有研究的口頭誘騙類型主要包括簡單誘騙、權威誘騙、激勵誘騙和幫助誘騙。簡單誘騙指誘拐者要求孩子和他/她一起走,沒有任何動機(例如,你愿意和我一起走一會兒嗎);權威誘騙指誘拐者通過陳述對孩子有權威影響的人的同意,如媽媽、爸爸或老師,向孩子表明他/她應該和他/她一起走(例如,你的媽媽讓我來接你回家);激勵誘騙指誘拐者向孩子承諾,如果孩子和他/她一起走,就會得到獎勵(例如,如果你和我一起走,你可以吃一些巧克力);幫助誘騙指要求孩子幫助他/她的事情(例如,我的小狗丟了,你能幫我一起去找它嗎)[18]。在12篇文獻中,有10篇研究采用了隨機呈現其中一種口頭誘騙類型的方式,1項研究進行了組合不同口頭誘騙類型的研究。除了簡單的組合之外,Onur在基線數據收集之前,對口頭誘騙類型進行了篩選,選擇被試無法做出安全反應的口頭誘騙類型進行實驗。為了模擬更真實的誘拐場景,2項研究對被試進行了高概率的請求序列的測試,在實施口頭誘騙之前向孤獨癥兒童提出高頻率的請求。研究表明,使用請求序列這種非強制性引誘類型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孤獨癥兒童被誘拐的可能性[19]。4項研究在口頭誘騙過程中呈現實物誘餌,包括球類、巧克力、糖果、玩具汽車等。部分研究在呈現實物誘餌的基礎上,通過詢問家長或治療師對被試進行了間接偏好評估,選擇被試最高偏好的實體物品用做誘餌,為被試提供最大的誘惑。研究結果表示,增添被試喜歡的實物誘餌比使用高頻率請求序列有更明顯的測試效果[20]。

4.干預評估

目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研究中被試的目標技能評估涉及兩個目標維度,一是被試的言語行為,二是被試的動作行為。目標技能評估標準包括被試在規定時間內口頭拒絕誘拐者,遠離誘拐者,并向熟悉的成年人報告這一事件。即口頭抵抗,說“不”、離開、報告給其他人三個步驟,其中“離開”被認為是防止誘拐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21]。但也有研究認為被試說“不”、離開、告訴他人這三步反應能在多大程度上減少兒童被誘拐是未知的,因為在某些情況下被試離開誘拐者可能會導致誘拐者的跟蹤,增加被誘拐的可能[22]。現有研究對被試的目標行為評估采用不同的分值量表,除去2項研究未標明目標行為評估所使用的評分量表外,6項研究使用四分制評分量表、3項研究使用三分制評分量表、1項研究使用五分制評分量表。(三)干預方法

1.單一干預方法

除了在被拐兒童的及時尋回與加大拐賣打擊力度上,預防兒童被拐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進行有效的預防誘拐教育,提高兒童自身抵制誘拐的能力。目前,視頻建模(Video Modeling)和社會故事(Social Stories)是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被證明有效的兩種干預方法。

視頻建模是一種視覺支持系統,起源于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提出,人類行為主要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來學習的。視頻建模干預通常涉及被試觀看視頻演示,然后模仿模型的行為[23]。目標行為可以由個體自己、成人或同伴來建模

[24]。研究表明,由于孤獨癥兒童更擅長處理視覺信息而不是語言信息[25],因此視頻建模通常適用于教授孤獨癥兒童各種技能。目前,視頻建模已有效用于向孤獨癥兒童教授社交技能、游戲技能、職業技能、安全技能等。大多數針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研究都將視頻建模作為教學包的一部分,僅有2項研究單獨評估了視頻建模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的影響,且現有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研究中使用的視頻建模均采用同齡建模。如Brittany Bell使用視頻建模教孤獨癥兒童在潛在的誘拐者接近時做出適當的安全反應,結果顯示,所有被試都能通過視頻建模掌握預防誘拐技能,并在不同環境和人群中實現泛化[26]。Abadir等人使用視頻建模對孤獨癥兒童進行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結果顯示,所有被試均獲得相關技能,其中4名被試中3人在掌握技能后至少維持了一周[27]。此外有研究指出,在孤獨癥兒童防誘拐技能訓練中使用視頻建模可以安全地模擬環境和干預進展情況,防止在每次干預期間將孤獨癥兒童置于潛在的恐懼情景中,避免由于在真實的情境下進行誘拐訓練帶來的情緒傷害[28]。

社會故事是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學者卡羅爾·格雷(Carol Gray)提出的根據特定的指導方針編寫、由個性化文本和插圖組成的高度結構化的社會敘事[29]。社會故事最初是為了使孤獨癥患者獲得社交技能而開發的一種以視覺為基礎的系統傳遞社會信息的干預手段,旨在為孤獨癥患者提供他們在特定情況下需要的社會信息,從而培養他們理解人際關系的能力和適當行為的發生[30]。現有研究表明,社會故事在減少孤獨癥兒童的問題行為、增加積極行為以及教授新技能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干預效果。雖然社會故事已被證明在向孤獨癥兒童教授技能方面是成功的,但目前僅有1項研究評估了使用平板電腦呈現的社會故事在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故事除了在教授其他技能方面有效外,還可以用于教授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的技能[31]。現有研究表明,影響社會故事干預結果的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環境因素和兒童內部因素。兒童內部因素是指個體的特征,包括年齡和性別、閱讀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和智力能力等[32],因此,在使用社會故事對孤獨癥兒童進行防誘拐技能訓練時,對被試特征的了解,包括智力和語言能力、語言(表達和接受)技能、行為、需求、偏好等方面的了解是重要的。

2.綜合干預方法

行為技能訓練(Behavioral Skills Training)是由各種干預技術組成的多成分干預措施,包括語言指導、視頻建模、角色扮演、糾正性反饋[33],目前是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最常見且有效的方法[34]。在現有12項研究中,7項研究使用行為技能訓練對孤獨癥兒童進行了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研究證明行為技能訓練是一種向孤獨癥兒童教授預防誘拐技能的有效方法。如Katherine Ledbetter-Cho使用跨參與者的并行多重基線設計評估了行為技能訓練對4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的影響,結果顯示,所有被試預防誘拐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并維持了4周[35]。此外,現有研究通常在使用行為技能訓練的同時,結合現場訓練(In Situ Training)。現場訓練通常在自然環境探測失敗后實施,以類似于行為技能訓練的方式提供即時反饋和糾正,用于增強從訓練模擬到實際情況的技能泛化[36]。研究表明,將行為技能訓練和現場訓練相結合是預防誘拐最有效的措施,特別是在行為技能訓練后立即納入現場訓練[37]。如已有研究使用行為技能訓練對3名孤獨癥兒童進行防誘拐技能訓練。結果顯示,行為技能訓練對1名被試有效,另外2名被試在行為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增加現場訓練后才能表現出完整的安全反應[38]。綜上所述,在孤獨癥兒童防誘拐技能訓練中至少兩個部分是有效的,即視頻建模和現場訓練。

(四)干預效果

現有針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研究顯示,干預對提升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有積極的正向效果,被試都能通過一系列的干預措施獲得相應水平的預防誘拐的技能。

在效果維持方面,被試最長的效果維持時間是16周[39],最短的效果維持時間是1周[40]。在45名被試中有4名被試未進行效果維持數據的收集。

在技能泛化方面,僅有1篇研究未報告泛化數據,其他研究中的被試均展示出良好的跨環境和個體的泛化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行為技能訓練、視頻建模、社會故事可以有效幫助孤獨癥兒童建立刺激泛化或者反應泛化。

在干預副作用方面,3項研究對干預產生的副作用進行描述,副作用集中在技能訓練的過度泛化和被試負面情緒的產生上。如有研究顯示,被試在干預后遇到陌生人更加害怕、緊張和不安[41],也有研究指出,在誘拐預防訓練之后,孤獨癥兒童會在陌生人善意和適當的問候后做出安全反應[42]。如被試對安全的陌生人(警察)產生不適當的行為反應,需要通過分辨訓練才能防止其過度泛化[43]。

(五)社會效度

Kazdin和Wolf首次引入了“社會效度”一詞,指的是干預措施具有社會重要性或受到重視的程度[44]。Wolf建議從以下三個維度來評估社會效度:用戶對目標行為的重視度、用戶對干預措施的可接受度、用戶對干預效果的滿意度[45]。在已有的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的12項實證研究中,所有描述社會效度的研究都通過發放問卷的方式來獲取社會效度的評估結果。研究選取的問卷調查對象大多是孤獨癥兒童的監護人,其中還有部分研究社會效度資料的搜集涉及被試自身、教師、行為分析師和參與實驗的工作人員。幾乎所有參與問卷的調查對象都對目標行為、干預程序及結果給予了積極的評價,認為教育孤獨癥兒童抵制誘拐是重要的安全技能且所使用的干預程序適合訓練該技能。

四、研究討論

(一)干預對象選擇不均衡

通過對已有文獻的整理發現,現有研究在被試選取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樣本量小,被試的保留率低。現有研究中最大的樣本量是6名被試,部分研究中的被試并未完整地進行整個干預流程。如研究中1名被試由于時間沖突,無法進行隨訪數據的收集[46],或者在隨訪期間離開居住地,終止隨訪[47]。二是被試在男女性別上的失衡。超過一半的研究(7篇)被試均為孤獨癥男性。這可能與孤獨癥群體本身的性別比例有關,Fombonne在對自1966年以來有關孤獨癥發病率研究的43篇文獻進行分析后發現,孤獨癥兒童發病率的男女性別比例大致在1.6∶1—19∶1之間波動[48]。三是被試在年齡段選擇上過窄。多以單一年齡段的孤獨癥兒童作為被試,學齡前孤獨癥兒童的參與不足。

(二)干預方案有待優化

在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過程中,對于口頭誘騙類型的選擇在現有研究中已經呈現出新趨勢,不再僅隨機選取四種口頭誘騙類型中的一種,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增減或組合不同口頭誘騙類型,但這種單一口頭誘騙類型和組合不同口頭誘騙類型的干預效果差異無從得知。因此,有必要對組合不同口頭誘騙類型和單一口頭誘騙類型的干預效果進行比較研究,以優化干預實施方案。

現有關于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研究在扮演誘拐者選擇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誘拐者以女性居多。研究顯示,95%的非家庭誘拐者是男性[49]。未來的研究在扮演誘拐者的選擇上應該繼續邀請男性參與,并考慮額外的支持來保護他們的參與[50]。二是以熟悉的成年人作為誘拐者的干預研究較少。研究表明,大多數誘拐(58%)是由兒童熟悉的人實施的[51]。因此,在扮演誘拐者的選擇上應不僅僅關注陌生的人,還應該增加防止孤獨癥兒童被周圍環境中熟悉的人誘拐的干預研究[52]。三是缺少同齡誘拐者。兒童誘拐案件中已經出現使用同齡玩伴進行誘拐的現象,基于此,也可研究同齡人作為誘拐者對孤獨癥兒童進行誘騙是否會產生其他結果。

(三)干預方法運用單一

行為技能訓練、視頻建模、社會故事是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中使用的三種訓練方法,其中以綜合不同成分的行為技能訓練為主,單一干預方法的研究較少。盡管行為技能訓練是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的有效手段,但是有研究指出行為技能訓練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與其他的干預方法相比,行為技能訓練比較耗時,且實施者需要經過一定的培訓才能有效進行實操[53]。其次,行為技能訓練包括角色扮演和糾正性反饋等,在這個過程中反復對孤獨癥兒童進行誘拐測驗會對其產生不良的作用

[54]。最后,存在不同干預程序結合時,由于其他干預措施可能產生的混雜效應,導致很難確定哪個程序對被試行為改變起作用,因此,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哪些干預方法及其組成部分在孤獨癥兒童防誘拐技能訓練中更有效。

(四)干預效果還需評估

現有研究在干預效果的長期維持、技能泛化和干預副作用上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首先是長期隨訪數據的缺乏。有研究表明,安全技能訓練效果在干預停止后約3個月逐漸消失[55]。因此,需要追蹤訓練效果能否隨著更長的時間推移而保持。其次,孤獨癥兒童通常很難將他們從一種環境中學到的技能泛化到另一種環境[56]。目前的研究在泛化環境選擇上,只涉及被試經常去的熟悉環境,而現實生活中的誘拐很可能發生在未經訓練的環境中,如Finkelhor amp; Ormrod的研究表明,陌生人誘拐主要發生在戶外的公共場所(58%),如“街道、高速公路、公園、水道和其他地方”[57]。因此,優化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泛化的策略至關重要。最后,較少研究對干預的副作用進行表述。盡管在已有研究中如果被試同意和扮演誘拐者一起離開,扮演誘拐者就會以此為理由終止誘拐實驗,但有研究指出,訓練過程中對被試反復進行誘騙訓練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被試恐懼和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產生[58]。因此,未來研究還應進一步研究干預對孤獨癥兒童產生副作用的可能性,以及有效避免干預副作用的策略研究。

五、研究啟示

(一)增加實證研究,提升孤獨癥兒童安全技能薄弱領域的關注度

盡管大量已有研究證明了各種干預方法在兒童教授預防誘拐技能方面的有效性,但向特殊兒童傳授預防誘拐技能的研究相對較少。已有研究表明,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保護自己免受陌生人誘拐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當提供系統的行為訓練時,他們有能力學習對緊急情況做出反應和預防[59]。因此,未來研究應增加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提高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關注度。首先,需要驗證已有干預方法的有效性并探索新的干預模式在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技能方面的效果,以擴展基礎研究。其次,現有研究缺少不同類型的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程序的相對有效性研究,未來研究可以通過不同干預方法的比較研究,確定哪些干預方法在孤獨癥預防誘拐方面更有效和更高效。再次,增加對孤獨癥兒童其他安全技能方面的訓練,如用水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家庭安全等,以提高孤獨癥兒童的安全意識和獨立性。

(二)加強孤獨癥兒童心理理論訓練,提高兒童自身抵制誘拐的能力

在誘拐過程中,誘拐者很少使用武力,相反,通常是以親切的外表、親和的話語與孩子建立融洽的關系,用語言誘惑說服孩子和他們一起離開。因此,兒童在面對誘拐者時,只有正確地意識到面前表現得非常親切的人其內心的真實意圖是欺騙性的,才有可能保證自身的安全[60]。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是移情的認知組成部分,指推斷心理狀態(如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圖)并利用這些推斷來理解和預測自己和他人行為的能力[61],最初用于研究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認知[62]。現有研究表明,心理理論對兒童抵制誘拐行為有正向預測作用,即心理理論發展水平越高的兒童,越傾向于拒絕跟陌生人離開[63]。但由于孤獨癥兒童不具有完整“心理理論”,其準確體察和推斷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受限,故更加難以對他人的行為、情感和動機等方面的信息進行正確的加工或理解[64],導致孤獨癥兒童可能面臨更高的被誘拐風險。現有針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的訓練主要采用兩種方法,技能為主和認知為主,其中社會故事法是典型的以認知為主的方法。社會故事法的理論基礎是Baron-Cohne提出的心理理論和Hobson等人提出“感情認知障礙”。這兩種理論都認為孤獨癥兒童問題行為的出現是由于他們無法準確理解他人的情感、動機等方面的信息[65]。因此,針對孤獨癥兒童預防誘拐的研究可以通過認知干預方法訓練孤獨癥兒童相關的安全技能,在此基礎上提高孤獨癥兒童對他人心理狀態的社會認知理解能力,以此提高孤獨癥兒童抵制被陌生人誘拐的能力。

(三)增加學齡前及不同性別孤獨癥兒童的參與,豐富被試特征

孤獨癥兒童在社會行為方面存在的困難增加了其被誘拐的風險。研究表明,19%的誘拐受害者年齡在5歲或以下[66],學齡前的兒童更容易成為誘拐的目標。一方面,此階段的兒童正在進入父母和看護人監督減少的時期[67];另一方面,低齡兒童對常見誘拐方式的自我保護反應水平較低,沒有掌握自我保護安全技能[68]。目前大多數針對孤獨癥兒童防誘拐的研究都集中在學齡階段的兒童身上。已有研究證明,使用視頻建模方法進行技能訓練時,年僅4歲的孤獨癥兒童能夠理解所教授的概念,并采取預防措施。因此,在未來的實證研究中需要更加關注學齡前孤獨癥兒童在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的參與。此外,在現有的研究中,干預對象以男性孤獨癥兒童為主,未來研究需要更加關注女性孤獨癥兒童在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中的參與,以此拓寬干預對象的年齡、性別等范圍,進一步來擴大目前的研究基礎。

(四)重視家長參與,探索適宜的技能訓練策略

確保兒童安全是家長、教師和社會的共同責任。研究發現,家長由于擔心兒童被誘拐,承受著高強度壓力,導致父母過度保護兒童,限制原本被認為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適齡活動,例如,不允許孩子在社區獨立玩耍[69]。因此,對孤獨癥兒童進行預防誘拐技能訓練不僅能提高其獨立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育兒壓力。已有研究對家長關于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的態度進行了調查,家長普遍對干預持積極態度,認為預防誘拐技能是孤獨癥兒童自我保護技能的一個重要目標。但是目前預防誘拐技能訓練研究中家長的參與度極低。家長在孤獨癥兒童的干預中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教授兒童預防誘拐的技能[70],并且家長作為技能訓練者可以帶孩子去被誘拐風險較高的地方進行即時訓練,改善兒童安全技能習得情況[71]。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指導父母對孤獨癥兒童進行預防誘拐的訓練,發揮家長在孤獨癥兒童誘拐技能訓練中的作用。首先,引導家長認識到預防誘拐技能訓練在孤獨癥兒童成長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為家長提供合適的預防誘拐的干預方法。最后,為家長提供預防誘拐的培訓平臺,提升家長參與技能訓練的能力,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孤獨癥兒童兒童安全技能的相關訓練。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的通知[EB/OL].(2021-04-09) [2023-05-25].http://www.gov.cn/zhengceku/2021-04/content-56035741.htm.

[2][51]Finkelhor D, Hammer H, Sedlak A J. Non-Family Abducted Children: National Estimates and Characteristics[J].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2002.

[3]Miltenberger R G, Olsen L A. Abduction Prevention Training: A Review of Findings and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J].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1996(1): 69-82.

[4][63]李慶功,趙凡瑜,張寧,等.家長應如何對學前兒童進行防誘拐教育?——基于兒童抵制誘拐行為表現的探討[J].學前教育研究,2022(10):54-64.

[5][13][18][21][31][46][52]Kurt O, Kutlu M.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tories in Teaching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9(9): 3807-3818.

[6]Miltenberger R G, Thiesse-Duffy E, Kozak C, et al. Teaching Prevention Skills to Children: The Use of Muliple Measures to Evaluate Parent Versus Expert Instruction[J]. Child amp; Family Behavior Therapy, 1991(4): 65-87.

[7]Godish D, Miltenberger R, Sanchez S. Evaluation of Video Modeling for Teaching Abduction Prevention Skill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Advances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7(1): 168-175.

[8]Lee L C, Harrington R A, Chang J J,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Injury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8(3): 247-255.

[9]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Missing Children on the

Autism Spectrum A Summary of Data Intaked between 2011—2020.https://www.missingkids.org/content/dam/missingkids/pdfs/ncmec-analysis/missing-children-on-autism-spectrum-2021.pdf.

[10]連翔.自閉癥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11.

[11][15][27]Abadir C M, DeBar R M, Vladescu J C, et al. Effects of Video Modeling on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by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21(3): 1139-1156.

[12][16][37][40] Rodriguez C N, Jackson M L. A Safe-Word Intervention for Abduction Pre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Behavior Analysis in Practice, 2020(13): 872-882.

[14]Sedlak A J, Finkelhor D, Brick J M. National Estimates of Missing Children: Updated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Parents and Other Primary Caretakers[J]. Juvenile Justice Bulletin.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NCJ, 2017, 250089.

[17][38][41]Levesque-Wolfe M A, Rodriguez N M, Niemeier-Beck J J. Consideration of Both Discriminated and Generalized Responding When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bduction Prevention Skills[J]. Behavior Analysis in Practice, 2021(14): 396-409.

[19][42]Gunby K V , Rapp J T .The Use of Behavioral Skills Training and in Situ Feedback to Protect Children With Autism From Abduction Lures[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14(4).

[20]Leaf J B, Dale S, Kassardjian A, et al. Comparing Different Classes of Reinforcement to Increase Expressive Language for Individuals With Autism[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4: 533-546.

[22][34][35][43][47[50]Ledbetter-Cho K, Lang R, Davenport K, et al. Behavioral Skills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 Behavior Analysis in Practice, 2016(9): 266-270.

[23]Bellini, Scott, Akullian,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Video Modeling and Video Self-Modeling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Exceptional Children, 2007(3):264-287.

[24]Sigafoos J, O’Reilly M, De La Cruz B. How to Use Video Modeling and Video Prompting[M]. Austin Texas: Pro-Ed, 2007:1-20.

[25]Samson F, Mottron L, Soulières I, et al. Enhanced Visual Functioning in Autism: An ALE Meta‐Analysis[J]. Human Brain Mapping, 2012(7): 1553-1581.

[26][28] Bell B. Using Video Modeling to Teach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22(9): 3909-3918.

[29]Ali S, Frederickson N. Investigating the Evidence Base of Social Storie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ce, 2006(4): 355-377.

[30]Kuoch H, Mirenda P. Social Story Interventions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3(4): 219-227.

[32]Kokina A, Kern L. Social Story Interventions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0,(7): 812-826.

[33]Miltenberger R G. 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M]. Cengage Learning, 2015:105-108.

[36]Miltenberger R G. Teaching Safety Skills to Children: Prevention of Firearm Injury as an Exemplar of Best Practice in Assessment, Training, and Generalization of Safety Skills[J]. Behavior Analysis in Practice, 2008: 30-36.

[39]Ledbetter-Cho K, Lang R, Lee A, et al.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May Result in 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Target Response[J]. Behavior Modification, 2021(3): 438-461.

[44]Kazdin A E. Assessing the Clinical or Applied Importance of Behavior Change Through Social Validation[J]. Behavior Modification, 1977(4): 427-452.

[45]Hurley, J.J.Social Validity Assessment in Social Competence Intervention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A Review.[J].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2012(3):164-174.

[48]Fombonne E. Camouflage and Autism[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20(7): 735-738.

[49][66]Bergstrom R, Najdowski A C, Tarbox J. A Systematic Replication of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Respond Appropriately to Lures From Strangers[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14(4): 861-865.

[53][70] Beck K V, Miltenberger R G. Evaluation of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rogram and in Situ Training by Parents to Teach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to Children[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09(4): 761-772.

[54][55]Johnson B M, Miltenberger R G, Egemo-Helm K, et al. Evaluation of Behavioral Skills Training for Teaching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to Young Children[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05(1): 67-78.

[56] Wiseman K V, McArdell L E, Bottini S B,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Safety Skill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Review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7: 39-49.

[57]Finkelhor D. Kidnaping of Juveniles: Patterns From NIBRS[M].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2000.

[58]Johnson B M, Miltenberger R G, Knudson P, et al.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wo Behavioral Skills Training Procedures for Teaching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to Schoolchildren [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06(1): 25-34.

[59]Mechling L C. Thirty Year Review of Safety Skill Instruction for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8: 311-323.

[60]翟羽佳.心理理論對幼兒抵制誘拐的影響[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22.

[61]Wellman H M, Gelman S A.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undational Theories of Core Domain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2(1): 337-375.

[62]Ponnet K S, Roeyers H, Buysse A, et al. Advanced Mind-Reading in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J]. Autism, 2004(3): 249-266.

[64]Baron-Cohen S. Mindblindness: An Essay on Autism and Theory of Mind[M]. MIT Press, 1997:87-91.

[65]呂文靜.社會故事法對孤獨癥兒童課堂問題行為干預效果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

[67]Poche C, Brouwer R, Swearingen M. Teaching Self-Protection to Young Children[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981(2): 169-175.

[68]王欣,周立明,王雷.基于行為技能訓練的兒童誘拐預防安全技能實證研究[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22(5):47-53.

[69]Francis J, Martin K, Wood L, et al. “I’ll be Driving You to School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rents’ Fear of Stranger Dange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7: 112-120.

[71]Wright T, Wolery M.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s Related to Street Crossing and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1(5): 1455-1463.

A Review of Overseas Researches on the Training of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for Autistic Children

DU Yanfan QIN Rong CHEN Xin

(Faculty of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Abduction-preven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afety skills training for autistic children. Through summarizing and combing the overseas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he training of the skills of abduction-prevention of autistic children,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main subjects of these researches are mainly autistic boys in lower grades; in terms of content of intervention, they mainly use adult strangers as abductors to carry out skills training in the form of verbal luring to autistic children; in terms of intervention effect, both single an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thod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raining of abduction-prevention skills for autistic children. In the futu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reas where the safety skills of autistic children are weak,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training of autistic childre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abduc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autistic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s should be increased to enr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Finally,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skills training of autistic children to prevent abduc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Key words: autistic children; abduction-prevention; safety skills

(特約編校 孫 敏)

* 杜燕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融合教育。E-mail:3027352330@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成人蜜桃网|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国产久草视频|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jizzjizz视频| 午夜日b视频| 婷婷亚洲天堂| 亚洲综合色婷婷| 久久视精品| 日韩美毛片| 天堂亚洲网| 美女啪啪无遮挡|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在线国产资源| 亚洲最新地址|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超碰91免费人妻| 毛片视频网址|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中文在线| 福利片91|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啪啪永久免费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国产网站黄|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迷奸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青青久视频|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毛片久久久|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9ri国产在线|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青青草一区|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免费毛片|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