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系統性,數學教師應當以理論知識和解題技巧的掌握為教學重點,努力實現教學目標,保證學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研究發現“對話式教學”具有引導性、溝通性、活躍性以及針對性的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對話式教學”也存在主體偏差、重視不足、包容性差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明確主體、加強交流、提升認知等手段對其進行改善,從而發揮“對話式教學”提升課堂氛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
在小學階段,教師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中,數學學科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結合“對話式教學”理念,打造生態課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高質量的數學教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對話式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在對話中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發揮他們的學習優勢等.
一、生態課堂中“對話式教學”的特點
(一)引導性
“對話式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而不是單純地灌輸知識.教師通過提問和啟發,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漸進性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話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教師通過提問和引導,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自學和思考的能力.這種引導性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數學的動力.
(二)溝通性
“對話式教學”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可以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對話,分享自己的思考結果,彼此啟發和借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參與到知識構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性和創造力.“對話式教學”注重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向教師提問,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與同學進行討論和合作.這種溝通不是單向的信息傳遞,而是一種相互交流和共同構建數學知識的過程.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方法,而且能夠形成良好的合作、溝通能力.
(三)活躍性
“對話式教學”不是教師單向講解,而是通過與學生的對話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而是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創造者.教師通過啟發性的話語和引導性的問題與學生進行對話,促使學生思考和表達觀點.學生可以回答問題、提出疑問,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對話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和發現,通過與教師的對話,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猜想、推理和解決方法,并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對話式教學”不限于口頭對話,還可以通過書面對話、小組合作等形式開展.學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拓展思維,增強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
(四)針對性
“對話式教學”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和互動,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通過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能夠了解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困惑,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獨特的學習風格和喜好,“對話式教學”給予了學生更多選擇和表達的機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興趣,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和方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導游,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問題和反饋,引導他們獨立探索和解決問題.
二、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偏差的“對話”主體
“對話式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師在實際應用期間依然存在許多誤區,尤其是“對話”主體存在明顯的偏差.有的教師認為“對話”就是交流、互動、討論等;還有的教師認為“對話式教學”只是一種形式而已.這就導致了“對話式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化現象發生.一些教師在“對話”期間雖然做出了提問和回答,但是過于重視提問,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如果“對話”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那么就無法在數學生態課堂中發揮“對話式教學”的作用.
(二)缺乏對教學過程的重視
“對話式教學”主要采用了“對話”的形式,然而教師不應該以此為目的.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征以及學習能力來安排教學活動.如果教師僅僅將“對話”當成一種教學方法或手段,就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由于部分數學教師缺乏“對話式教學”經驗,只看到了“對話”的作用,卻沒有重視“對話”過程.教師盲目地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對話和互動,沒有抓住教學主旨和重點內容,會逐漸偏離教學方向,浪費教學時間.
(三)沒有重視“對話”的包容性
“對話”應當以交換觀點為目的.小學數學教師不僅應當重視原則性錯誤,還應當避免盲目得出結論,應當充分肯定每一名學生的合理想法.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思考方式,不可能照搬他人或某一特定模式來指導自己.教師可以根據具體問題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當然,教師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他們進行創造性學習,由此來保證“對話式教學”的生態性,活躍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由于小學階段所形成的思維觀點和思維方法會影響學生日后的發展,所以教師應當在“對話式教學”中開展包容性交流.
四、在生態課堂中應用“對話式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以學生為主體,明確教學重點
想要在數學生態課堂中開展有效的“對話式教學”,教師就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如此才可以開展有效教學,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將課堂主體歸還給學生,通過與學生的對話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明確教學重點,使數學教學具有針對性.數學學習對小學生來說并不簡單,如果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就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也難以開展有效教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期間,應當將學生作為主體,采用不同的方式與他們進行平等交流,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例如在教授“克與千克”這一知識點時,對于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他們難以理解質量單位.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對話.
教師: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重要的數學知識———“克與千克”.你們知道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A:老師,我知道!千克是克的一千倍.
教師:非常好,A同學!請你給大家解釋一下克和千克的關系.
學生A:克是一個單位,表示質量的小單位,而千克是表示質量的大單位,千克是克的一千倍.
教師:非常棒!克和千克的關系就是這樣.那么,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千克等于多少克?
學生B:老師,我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師:很好,B同學!你們都能記住這個關系,現在我們來做一些練習吧.請大家打開書本,找到練習題.
學生C:老師,為什么要學習克和千克呢?有什么實際應用的例子嗎?
教師:非常好的問題,C同學!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計量物體的質量,比如計量食物、書包、水果等的質量.克和千克就是我們常用的質量單位.比如,你去超市買東西,會看到某個商品標注的質量是500克.
學生D:老師,那如果我拿了一個質量是2000克的物品,可以怎么表示呢?
教師:很好,D同學!你提到了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我們可以用千克來表示,將“2000克”記為“2千克”.
在這個“對話式教學”案例中,教師通過和學生的對話來引導學生理解本節的知識重點,即克與千克的關系、克與千克的換算,以及它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生通過參與討論和回答問題,充分理解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
(二)加強課堂交流,掌握學生學習需求
在生態課堂中開展“對話式教學”時,教師除了應當重視師生交流,還應當重視生生交流.只有保證課堂交流的氛圍,教師才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便于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想要在生態課堂中做到對“對話式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教師就應當先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然后開展數學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及時調整節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打造積極健康的生態課堂.此外,教師在生態課堂中開展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地發揮出“對話式教學”的作用.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初步認識小數時,由于小數不同于整數,學生很少接觸到,所以他們對這一知識點會有一定的陌生感.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對話了解學生對小數的認識情況,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小數了!在學習小數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你們對小數的認識.請你們舉一個你們認為是小數的例子.
學生A:老師,我舉個例子,0.5.
教師:你認為0.5是一個小數,那你能告訴我們為什么嗎?
學生A:因為小數是介于整數之間的數,它們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組成,有小數點,而0.5就是一個有小數點的數.
教師:很好,A同學!你的回答非常好.小數的特點是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組成,用小數點來分隔.請其他同學舉例說明小數的特點.
學生B:老師,我知道!比如2.3,它由整數部分2和小數部分0.3組成,小數點將它們分開.
教師:非常好,B同學!你給出的例子也很恰當.大家現在明白了嗎?小數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組成,小數點將它們分開.接下來,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一個小練習.請你們在紙上寫出以下兩個數:1.7和3.這兩個數中哪一個數是小數?為什么?
學生C:老師,1.7是小數.因為它有整數部分1和小數部分0.7,它們被小數點分開;而3沒有小數部分,所以它不是小數.
教師:你理解得很好.1.7是小數,因為它有小數部分;而3不是小數,因為它沒有小數部分.
這次的對話式導入活動讓學生通過舉例子的方式,表達了對小數的認識.學生在對話中提到了小數由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組成,用小數點來分隔,并給出了合理的例子來支持他們的觀點.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對小數的認識得到了初步的鞏固,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小數的相關知識奠定了基礎.
(三)提升教師認知,打造高效“對話課堂”
小學生在“對話式教學”中可以展示自身的才華,形成互助精神,開展良性競爭,大家會為了相同的目標而努力學習.“對話式教學”重視創造性,教師不需要做出過多的講解,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也可以鍛煉對話思維和表達能力.因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教師應給予恰當引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向學生提出問題時,應當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保證教學問題的合理性,并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對問題的討論中,可以體會到對話的樂趣,提高他們交流的積極性.而數學教師需要對他們的學習進度予以關注,與他們進行討論,做好對討論方向的把握,提升對話效果.教師采用對話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課堂存在感,在合適的時機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豐富對話過程,打造高效“對話課堂”.
結 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話式教學”可以促進生態課堂的構建.教師應當創新教學策略,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他們互動交流,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數學教學期間,教師應當做好對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并組織學生開展對話,了解他們的對話內容,做好對對話環節的調控,規范他們的數學學習行為,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表達空間,給予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
【參考文獻】
[1]湯琪.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對話式教學的開展[J].山西教育(教學),2022(9):27-28.
[2]邱麗芬.關于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家長,2022(18):18-20.
[3]高鑫.生態課堂理念下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小學生(上旬刊),2022(6):19-21.
[4]陸麗萍.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21(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