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引言:籃球傳入我國已有近120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籃球職業化的路程也歷經了近30個春秋,在不同時期提出的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也對籃球運動的技術、戰術的特點及風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隨著中國籃球運動逐步與世界籃球接軌,向著高大、兇悍、全面、靈活、多變等方向發展,職業化、商業化、市場化的同時籃球比賽也更具觀賞性和不可預測性。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世界籃球的格局在也在改變,我國競技籃球的訓練指導思想也隨之發生變化,不斷引領中國競技籃球運動發展的方向。
就目前我國競技籃球運動而言,仍與歐、美等世界籃球強國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了提高我國競技籃球整體的競技能力,跟緊世界籃球發展的趨勢,保持與時俱進,本文對我國不同階段的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進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對目前我國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構建提出了一點設想。
1 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內涵及其概念界定
1.1 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內涵
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對于籃球運動的訓練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從針對及準則兩個方面來理解。籃球訓練指導思想作為籃球訓練的指南,不僅為籃球訓練提供了明確的任務,而且也為教練員提供了訓練的方向,更對教練員檢驗訓練工作的效果提供了依據。
劉丹認為: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是“在籃球現念的影響下,為提高籃球運動成績和競技能力,基于對籃球運動訓練規律的認識、對籃球運動訓練工作較為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根據籃球運動訓練的具體情況提出的實施運動訓練的活動準則”
1.2 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概念及其界定方式
1.2.1 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概念
我國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是指導訓練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基本思路與觀念,是籃球訓練工作的行動指南。具體的講,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是通過訓練實踐對競技籃球運動發展的特點和運動員現實狀態以及擬達到的預期目標而產生的理論認識。這種理論認識通過語言文字定格,形成指導思想,指明訓練的方向和行動,以實現訓練的目標。
1.2.2 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界定方式
在我國籃球競技訓練指導的概念界定中,主要有兩種界定方式。一種是認為應當立足于傳統觀念之上,提高籃球的競技性,并需教練員和相關人員在熟知傳統籃球訓練規律和內容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優化,提出科學性、系統性的訓練標準。另一種則認為,應遵循籃球運動自身特點,訓練應考慮到運動員的身心特點及訓練的強度,結合籃球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提高籃球競技能力為目標。
2 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特征
我國的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對籃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并明確的指引了我國競技籃球運動的發展方向。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是根據我國籃球運動發展的現實狀況不斷演變而來的。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以我國籃球運動的現實狀況為出發點,在整體上指引籃球運動的發展。
2.1 方向性
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是從整體上指引籃球訓練的方向,避免盲目的學習和訓練,使籃球運動有著明確的訓練目標。各個時期提出的籃球訓練指導思想都是根據當時我國籃球運動的實際狀況而制定的,其也體現了當時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方向。
2.2 針對性
世界籃球運動不同的發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打法和流派。我國籃球運動發展的實際狀況與其他國家不同,在籃球訓練中可以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在學習和借鑒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打法,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屬于自己的風格,但不能一味的去模仿、學習和借鑒歐、美等籃球強國,導致在不同的打法和風格上不斷的徘徊。籃球訓練指導思想主要是針對我國籃球發展的實際,制定出適合我國籃球訓練的方向。籃球訓練指導思想只適合籃球運動,不適合其他運動,不能通過籃球訓練指導思想去指導其他項目。
2.3 側重性
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是為了更好地指導籃球運動快速的發展,以達到制定的預期目標,在具體的訓練工作中,在把握住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發展方向的同時,要有所側重,找到并解決訓練中的重點和關鍵問題并加以突破。
3 我國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我國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是根據當時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實際狀況而確立的,其形成與發展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3.1 籃球運動普及和發展期的訓練指導思想(1949年--1965年)
這一階段正處于建國初期,我國的籃球運動競技能力偏低,與國外的籃球隊伍水平相差懸殊,受此影響,1955年首次提出了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在此以后相繼提出了更為符合當時我國籃球運動特點的訓練指導思想,推動了我國籃球運動的快速發展。
3.2 籃球停滯和困惑期的訓練指導思想(1966年-1976年)
1972年,根據當時我國籃球運動的實情,為順應世界籃球的發展,并明確我國籃球運動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積極主動、勇猛頑強、快速靈活,全面準確”的籃球訓練指導思想。
3.3 籃球運動蘇醒和提高期的訓練指導思想(1977年-1994年)
在這一個階段中,提出了不同的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直到1988年提出的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有效提升了當時我國籃球運動的競技水平。
3.4 籃球運動創新和發展期的訓練指導思想(1995年以后)
在以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世界先進籃球戰術為方向,形成全面、快速、準確、穩定、兇悍的技術風格及內外結合、攻守兼備、以守促攻、快速多變、多點進攻的戰術風格”的籃球訓練指導思想。
在2000后,我國籃球運動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籃球訓練指導思想在本質理念上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并且在籃球訓練中得到了充分的實踐。我國女籃邁進了世界一流隊伍之列,但男籃的成績有下滑都趨勢。關于這一現象是訓練指導思想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4 我國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確立與貫徹中的制約因素
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應是從整體上指導籃球的訓練工作,提高競技水平,形成技術特點與戰術風格的統領核心。面對當今世界競技籃球運動的不同風格(美洲型、歐洲型和以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型三種類型),我國競技籃球運動應向哪方面發展,對我國的競技籃球指導思想的確立有著一定的制約性。此外,在競技籃球運動指導思想的貫徹中還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4.1 缺乏訓練指導思想下的訓練體系
我國籃球訓練指導思想主要是從宏觀上給予了籃球訓練一定的指導,在實際訓練中(如,作風訓練、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心理訓練、智力訓練、恢復訓練等方面)缺乏相應的體系構建,導致在其在具體實施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4.2 訓練指導思想理解上的偏差
我國籃球運動在打法上一直在向歐、美等世界強隊借鑒、學習,在借鑒和學習不同經驗的同時,導致我國籃球運動不斷的徘徊,加之我國籃球運動的理論種類繁多,各種理念的形成也對我國籃球運動產生了不同的影響。理解上的不同導致我國籃球運動始終沒有形成屬于自己獨有的技、戰術風格。
4.3 教練員執教水平
籃球教練員作為籃球訓練的直接參與者,是籃球運動員最常接觸以及直接接觸的人員,其也是競技籃球訓練的引導者和管理者。因此,提高教練員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水平,能夠更好的讓運動員在訓練中得到提升。
我國籃球職業隊的教練員多以退役的運動員為主,雖然其具有較為豐富的競賽經驗,但其訓練的內容主要以自身的經驗為主,在訓練中的系統性、科學性略顯不足,而且部分教練員在籃球訓練指導思想上的認識和理解方面可能有所不同,這導致籃球訓練指導思想在實施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偏差。
4.4 運動員文化水平的限制
在運動員的訓練生涯中,不僅要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競技水平,而且也要有意識的提升其思想素質和文化素養,將其培養成高知識、技術強的全能型籃球運動人才,以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
長期以來,我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所不足,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在認識及理解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往往對訓練指導思想及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可能會出現理解的不夠好、不夠充分等的問題,以至于影響訓練的效果。
5 我國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構建設想
5.1 確認原則和方針
首先,總結我國近年來競技籃球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把握近些年來世界籃球發展的趨勢,用戰略性的眼光及超前的意識,在繼承傳統與外來吸收的基礎上,確立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我國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
其次,在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統領下,構建競技籃球的訓練體系。教練員要結合球隊自身的發展需要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發展目標,并在球隊進攻、球隊防守、體能訓練、心理訓練、智力訓練等方面形成訓練體系,并將訓練體系的內容落實在日常訓練和工作當中。
最后,將訓練體系的指標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制定與評價體系相匹配的措施和制度,以保證訓練體系中的每項任務能夠落實到球隊的訓練過程當中。
5.2 選擇科學化的訓練方式和內容
在訓練方式方面,應遵循運動訓練的規律,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進行系統的、不間斷的、周期性的長期訓練,堅持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相結合,運動負荷或心理負荷大、中、小相結合,訓練強度和密度相結合,體能訓練與技能訓練相結合,個人訓練與全隊訓練相結合等的訓練方式。
在訓練內容方面,為貫徹訓練的指導思想,完成訓練體系中的訓練任務,應從作風訓練、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比賽訓練、心理訓練、智力訓練和恢復訓練等方面來考慮具體的訓練內容,同時,應注重補齊“短板”,例如,體能方面相比于歐、美等世界籃球強隊差距較大,主要體現在身體對抗方面。就目前情況,國家男籃和女籃均配備了專業的體能教練,但在一些籃球俱樂部中,無論是體能教練的專業水平,還是人員的配備上都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對于已經配備了體能訓練教練的俱樂部來說,一方面是體能教練水平無法滿足運動員訓練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在訓練中沒有做好科學合理的訓練安排。具體來說,有一部分俱樂部的體能教練是經理或助理人員兼任,其專業能力和水平相對較低。為此,俱樂部管理人員要提高現有體能教練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繼續定期對其進行培訓和訓練,保證其訓練知識和技能水平能夠達到球隊發展基本需求。在設計訓練活動的過程中,教練員需要明確每名運動員的基本情況,對其安排具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內容,同時也要保證體能訓練環節的銜接性和合理性,在不損傷運動員身體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有效的體能訓練。
5.3 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質
結合現代籃球比賽的內容和現狀來講,一支球隊想要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不僅需要重視在日常的訓練中鍛煉運動員的體能和籃球技能,而且也要重視戰術和比賽的對抗性。而運動員能否在比賽上臨危不懼,則是與其是否擁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和職業素養有關。在籃球運動逐漸職業化的背景下,籃球運動員的身份逐漸向職業化方面傾斜和發展,籃球運動已經成為職業運動員的事業。雖然運動員職業化能夠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訓練動力,但在某些方面卻削弱了信念和精神對其的重要的支撐力量。為此,管理人員與教練員也應在訓練中加強對運動員心理素質和職業素養方面的提升和鍛煉。教練員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采取模擬競賽的方式,讓運動員在更貼近于比賽的環境中進行日常的籃球訓練,讓運動員在訓練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在此過程中,不僅運動員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還可以提高自身對戰術的運用。另一方面,要注重運動員文化素質的提升。另外,教練員也要在訓練中給予運動員一定的關懷和愛護,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帶領運動員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并樹立正確的競技精神,讓運動員精神思想能與時代共同進步,并擁有較強的家國情懷。
6 結論
我國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其特征具有明顯的針對性、方向性和側重性。在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確立與貫徹中,除受到世界各種流派和打法的影響外,還受到訓練體系的完整性、教練員的理解和運動員的文化水平等因素所制約。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作為競技籃球訓練工作的思想指南,應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競技籃球訓練體系的構建應在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統領下進行。在其構建中,應選擇科學的訓練方式和內容,并在實施中逐一進行落實,以保證競技籃球訓練的有效性,并為創設中國特色的競技籃球訓練指導思想提供實踐依據。
(作者單位:韓國又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