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偉
為了豐富中學體育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優化,教師開始引入更多的體育活動,健美操教學就是其中之一,受到學生的喜愛。為了落實健美操教學,教師也開始加強研究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的影響,結合其具體的教學價值,推進教學開展。本文的研究就先是從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影響的實驗探究入手,明確其具體的影響,然后針對教學提出建議。
其中《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對于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的開展提出要求和指示。明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然而目前青少年身體健康素質逐步降低,這對我國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長發展極為不利。為此體育教學要求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康發展,提高我國青少年整體健康水平。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確保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1 健美操教學
健美操是體操、音樂、舞蹈逐步結合與發展的產物。健美操也是一種有氧運動,是持續一定時間的、中低程度的全身運動,有利于鍛煉運動者的心肺功能,還能強身健體。對于健美操,其特點:可以強身健體,有利于身心健康,集健美與健身于一體,具有減肥功效;健美操無年齡層次、豐富新意,動作協調且多變,同時還具有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在全民健身下,健美操進入大眾視野,成為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素質,中學也開始將健美操引入教學,開展健美操教學,因為教學內容豐富、手段多樣,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學校開始成套動作實施健美操教學。通過健美操自身特點,改善學生身體機能,豐富情感,愉悅身心,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和積極性,提高運動愉悅性和趣味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除了身體上的運動,還能有利于身心發展,幫助學生釋放壓力,愉悅心情,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中學開展健美操教學,是中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需要,也是增強中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審美觀的重要途徑。
2 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影響的實驗探究
2.1 實驗對象與方法
本次探究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的影響,是展開具體的實驗和調查,對學生接觸健美操的一段時間之后的情況觀察記錄。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是學校的學生。在研究之前,結合本次研究主題,對有關于健美操教學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了查閱,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對于本次實驗方法很簡單,以以往中學生的健康素質作為參考依據,學校基本上每一學期、每一年都會對學生進行體檢,在根據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總結,該數據作為本次實驗的對比數據。然后對中學開始實施健美操教學,根據結果再來對比之前數據。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每一學期、每一年、或者三年作為實驗時間。對比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況和以往學生健康素質狀況,對健美操教學的作用進行分析和探究。同時本次實驗也會深入學生,對學生自己的健康素質的自我評價展開調查,了解學生對于健美操的認知情況,分析學生在接觸健美操之后的變化。
本次探究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影響的實驗,其主要內容是對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脈搏以及相關的體育運動指標來進行檢測分析。調查中主要是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人際關系、審美意識、競爭意識等方面進行判斷分析。
2.2 結果分析
據本次實驗觀察的結果,需要明確一點的是學生各項指標的增長,不能完全從健美操方面判斷,因為中學生正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隨著年齡增長,其身高、體重等都會有一定增長。但是結合以往數據以及學生對比,可以發現健美操教學對于學生各方面指標的發展是具有明顯積極效果。從體重上面來講,健美操對學生的體重控制效果很明顯,可以起到消除多余脂肪、減肥的作用;可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學生的協調能力和韌性,訓練學生的爆發力和彈跳力。這些在以往的研究理論結果中也得到了證實,結果一致證明健美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具有積極作用。
另外在對于學生健康素質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對于健美操,大部分學生對于健美操的影響是認可的,首先對于身體狀況,實驗前大部分學生對于自己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人際關系、審美意識、競爭意識等方面認識基本處于一般,甚至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認為身體素質是較差的。而認為自己健康素質很好地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學生。結合體檢數據以及日常觀察,可以確定學生的自評是相對科學的,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經過健美操教學之后,根據各項指標再來調查,發現學生在各方面的評價有著顯著的提高,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各方面狀況是很好的,二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各方面狀況是不錯的,其中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各方面狀況一般,只有個別學生認為是比較差的。其中認為較差的方面主要表現在心理狀況、人際關系、競爭意識,這也與學生自身性格、學習成績、家庭等各方面因素有關。總體來講,經過健美操教學,學生對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人際關系、審美意識、競爭意識等方面有顯著提升,也體現了健美操教學對健康素質的影響,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讓人際關系更融洽,審美意識更強烈,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競爭意識。
2.3 中學健美操教學現狀
在本次實驗中,除了圍繞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的影響展開探究分析,也進一步對中學健美操教學的實際情況作了調查分析,圍繞教學本身來進行分析,也發現了當前中學健美操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健美操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積極影響結果。其主要的問題有:(1)對健美操運動的認識不足,因為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對健美操存在一定陌生感,不清楚健美操的產生、發展、分類、功能,比如有人認為健美操是女生專屬運動項目,導致很多男生參與性不高。(2)教學內容比較傳統,教學中以成套動作為例,導致在部分學生認知里將其納入舞蹈類別,覺得不符合體育運動特點,缺少刺激性,也無法提現到運動項目所帶來的美的感受。(3)教學缺乏專業化,在健美操教學中,更加注重動作的傳授,關注學生成套動作的完整性。反而忽視了各種動作技巧,其中就包括動作規范性、動作的彈性等,忽視了健美操在教學中的作用。
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雖然健美操已經進入中學教學,但是獲取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要想充分發揮出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的積極影響,也需要圍繞實際存在的問題,加強教學優化。
3 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影響
3.1 健美操有利于改善學生身體素質
首先從身體素質上分析,身體素質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技能。身體素質也是學生體質強弱的外在表現。而健美操對改善學生身體素質具有積極作用。
健美操動作豐富多變,需要人體的多個部分進行協調工作,不同組別的動作在動作結構上和所要求的運動素質上有著較大差異,促進中學生各項身體素質發展。根據身體素質的具體表現,健美操運動中,速度素質是學習健美操動作的根本,力量則是速度的保障,而柔韌素質則是基本素質,耐力是支撐成套動作完成的保證。在實踐運動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音樂做出對應的動作,讓學生的速度素質得到很好的訓練,不同類型的健美操,讓學生得到不同的速度訓練,逐步提高速度素質;健美操中的成套動作完成,需要力量素質作為支撐,學生在動作中整個身體以及部分肌肉得到訓練,特別是在一些輕器械的動作中,增強學生的力量素質訓練;健美操作為剛柔結合的體育項目,動作含蓄卻能達到最大幅度,比如弓步跳、彈踢腿這些動作都能讓其柔韌素質得到訓練。一些基礎健美操動作中,會圍繞各關節環繞拉伸,有效提高柔韌素質;健美操是有氧運動,一整套動作,跟著音樂動作,在整套動作練習中對學生的耐力得到很好訓練;健美操是全身運動,隨著音樂動作,在此過程中有音樂與動作的協調、手腳交換協調、節奏與動作配合等,這些都是對學生協調素質的訓練,有效提高學生協調能力。
3.2 健美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該階段的學生思想活躍,迫切希望接受新鮮知識,渴望自由,向往個性等。學生對于展示自我有著強烈的愿望。而健美操作為集體運動,內容多樣、動作多變,可以為中學生提供快樂的體驗,充分發揮出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在運動中獲得滿足,提高健美操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健美操作為當前比較流行的體育項目,他自身熱情、奔放等特點,融合音樂、體操、舞蹈等一體,其自身魅力對中學生就有著一定吸引力。
從學生心理健康上分析,健美操 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表現力,增強自信心,在運動過程中,學生充分展現自我,激發表現熱情。而表現力的提高讓其心理狀態更加穩定,增強自信;有助于提高學生記憶力,促進智力發展,提高創新能力。在此過程中,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從身體素質培養促進心理健康。健美操很多動作需要全身心的協調,需要身體、思維等各方面配合,在長時間的訓練中,幫助學生不斷克服生理極限,克服疲勞,形成堅韌的抑制品質。其中一些高難度動作可以鍛煉學生的勇敢品質,在音樂下動作,有利于放松身心,發泄心中消極清晰,感受到運動的愉悅和精神放松。以此來促進心理健康。
3.3 健美操提高學生審美觀
健美操集音樂、體操、舞蹈等一體的運動,其中凸顯了審美教育,健美操教學中也能使學生的美育得到發展與完善。在健美操運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健美操教學的美學價值主要體現在:形體之美,其融合力量,優美的線條、剛健的肌肉、靈活的肢體等都給人美的享受,能夠體現出身材美;運動之美,在健美操運動過程中,通過表演以及肢體形式的表現,展現出動態之美,讓運動者可以感受到心靈、形體以及身體完美統一;音樂之美,健美操是結合音樂伴奏,不同的音樂體現出不同的風格,充分表現出健美操藝術美。
健美操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審美觀。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健美操運動中,促使學生美的表現、美的形態以及美的境界中,實現情感與自身形象的融合,凈化學生心靈,深化精神,提高藝術修養以及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健美操通過動作之美、形體之美、音樂之美等對學生的鑒賞以及感受能力得到熏陶與培養,形成審美意識,健康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審美修養體現于感受美、創造美、領悟美的能力,健美操運動中有利于調節學生情緒,釋放壓力,讓其感受到人體之美,改善學生的思想與精神面貌,提高自身修養。最后健美操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感,在健美操教學中,對于學生各種不良習慣、姿勢實現主動訓練,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和情感。
4 中學健美操教學建議
4.1 推廣健美操教學
本文強調了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的積極影響,為了充分發揮出健美操教學的作用,結合當前存在的問題。學校應該加大推廣健美操教學,充分認識到健美操教學對學生的積極影響,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參加健美操,以多種形式進行推廣和普及。
對于健美操的推廣,對于學校來講,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健美操教學納入到體育健康課程體系中,讓其成為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挖掘發揮健美操運動的功能。讓其成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更好實現推廣目的。此外學校也應該加強對其的重視,從思想認識到健美操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從而加大資金投入,從場地、器材等方面為其推廣創造條件。最后要加強健美操的宣傳,幫助廣大師生深層次了解健美操運動功能,提高認知,改善對健美操的看法。同時可以設立組織一些大型健美操運動活動、競賽,以此來促進其推廣。
4.2 豐富健美操教學內容
健美操內容豐富,但是作為中學教學來講,健美操的內容必須符合當前中學生的興趣特點。如果直接把社會上一些成套健美操動作引入中學,那肯定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在健美操教學中,應該結合中學生特點和興趣,讓健美操在中學的體現以新、潮為主,才能吸引中學生的目光并主動加入。那么作為健美操教師,就應該從教學內容上下功夫,從其動作、音樂等方面入手,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與興趣,以流行和新穎為主,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建議健美操教學應該集合學校體育、美術、音樂等藝術課程,多方教師一起編排,集合資源,豐富健美操教學內容。同時還需要注意男女生的差異和特點,不能過于女性化(柔),也不能過于男性化。比如健美操的音樂,音樂作為健美操的靈魂,對學生的節奏、情緒、力度把握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因素。對于音樂的考慮就要求充滿熱情、富有節奏感、充滿生命力,根據學生特點和動作選擇音樂。比如《青春修煉手冊》《青春魅力》等。健美操有很多種類,而結合中學生特點就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才能吸引其注意力。如在動作編排上要新意,多融合一些現代舞的簡單動作、搏擊動作等,也可以增加輕器械健美操運動。此外在動作編排中,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動作的適應性和科學性。
4.3 創新健美操教學方法
對于健美操的教學方法,不應該局限于傳統的動作傳授模式,應該創新健美操教學方法。本文對于健美操教學,提出要強化師生合作,開展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提升健美操教學效率,強化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師生互動。比如在動作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合作訓練,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內部互動,相互指導訓練,提高訓練結果。在小組搭配合作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對動作的掌握,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運動中,獲得運動體驗。
此外,針對健美操教學,可以穿插游戲活動,為了提高教學趣味性,教師可以采用雙人、三人、男女混合等多種方式設計健美操游戲,增加學生的新鮮感,提高學習興趣。組織與健美操相關的主題活動,比如健美操競賽,可以分為單人競賽、多人競賽、班級競賽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以成立健美操興趣小組,讓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加入興趣小組,成為學校健美操教學的學生代表,帶動全校師生的參與。
5 結束語
本文對于中學健美操的研究,首先從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的影響展開實驗探究,經過實驗確定了健美操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素質有著積極影響。然后結合目前教學現狀,為了充分發揮健美操教學價值,針對教學提出幾點意見,為實踐教學提供參考。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有氧健身操對高中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4155)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張掖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