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飛 康睿
(上海市嘉定區中醫醫院 上海 201800)
亞臨床甲減是妊娠期女性常見的合并癥,該病是因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上升且超過正常值上限而引發的甲狀腺激素代謝障礙,使得孕婦全身代謝低下,隨著病情發展,病情嚴重者可進一步導致早產、流產、胎兒生長受限等,對母嬰結局造成不良影響[1~2]。相關研究顯示,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可對胎兒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發生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胎兒大腦發育及智力影響嚴重[3~4]。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的發生機制在于隨著孕周增加,母體及胎兒對甲狀腺激素需求量大大增加,導致母體無法適應該變化,出現甲狀腺功能衰退。因此,為了改善甲狀腺功能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盡早明確診斷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顯得尤為重要[5]。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可直接反映孕婦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為甲狀腺自身抗體,若孕婦TPO-Ab 呈陽性,則更易增加早產、流產、胎兒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6]。鑒于此,本研究探究血清甲狀腺激素、TPO-Ab 水平變化在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孕婦中的應用情況,以其為臨床指導治療提供可靠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于醫院行產前檢查及分娩的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孕婦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并納入研究組,年齡23~35歲,平均(28.49±2.51)歲;體質量指數22.15~28.73 kg/m2,平均(25.48±0.37)kg/m2;初篩時間11~16周,平均(13.95±0.58)周;孕早期25 例,孕中期28例,孕晚期27 例。另選擇同期于醫院行產前檢查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孕婦80 例納入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8.53±2.47)歲;體質量指數22.20~28.81 kg/m2,平均(25.53±0.42)kg/m2;初篩時間11~15周,平均(13.86±0.61)周;孕早期27 例,孕中期28例,孕晚期2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2101-0019)。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研究組符合《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第2 版)》[7]中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相關診斷標準;均為單胎妊娠;產檢資料齊全。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子癇等妊娠期嚴重合并癥;既往存在甲狀腺疾病史或手術史;伴有感染或傳染性疾病;伴有嚴重內、外科疾病。
1.3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參檢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用離心處理(轉速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10 min)獲得上層血清,置于-70℃環境中保存。采用雅培i2000 型全自動免疫發光儀對患者甲狀腺功能各指標水平進行測定,包括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及TPO-Ab 水平,所有操作嚴格遵循試劑盒要求進行。正常參考標準:TSH 水平為0.1~2.5 mIU/L(孕早期)、0.2~3.0 mIU/L(孕中期)、0.3~3.0 mIU/L(孕晚期);FT3 水 平 為 3.5~6.5 pmol/L;FT4 水 平 為11.5~22.8 pmol/L。TPO-Ab 陽性判斷為超過試劑盒給出的參考值上限(TPO-Ab<34 IU/ml)時判定為陽性。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甲狀腺功能各指標水平及TPO-Ab 水平;(2)對比不同孕期甲狀腺功能各指標水平及TPO-Ab 水平;(3)對所有產婦進行隨訪至成功分娩,對比不同孕期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產婦的分娩結局;(4)分析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產婦甲狀腺功能指標與TPO-Ab 相關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線性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 行相關性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甲狀腺功能及TPO-Ab 水平比較 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TSH 及TPO-Ab 水平均較高,FT3水平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FT4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甲狀腺功能及TPO-Ab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甲狀腺功能及TPO-Ab 水平比較(±s)
TPO-Ab(IU/ml)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TSH(mIU/L)FT3(pmol/L)FT4(pmol/L)80 80 t P 5.35±0.86 2.84±0.44 23.240 0.000 4.02±0.82 5.18±0.64 9.974 0.000 13.52±2.58 13.38±2.60 0.342 0.733 34.63±6.42 30.61±5.57 4.230 0.000
2.2 兩組不同孕期甲狀腺功能及TPO-Ab 水平比較 對照組不同孕期甲狀腺功能指標及TPO-Ab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于研究組孕早期及孕中期,孕晚期TSH、TPO-Ab 水平較高,FT3 水平較低;且孕中期TSH、TPO-Ab 水平高于孕早期,FT3 水平低于孕早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同孕期FT4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孕周甲狀腺功能及TPO-Ab 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不同孕周甲狀腺功能及TPO-Ab 水平比較(±s)
組別 時間 n TSH(mIU/L) FT3(pmol/L) FT4(pmol/L) TPO-Ab(IU/ml)研究組對照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25 28 27 27 28 25 3.15±1.02 5.26±1.11 7.48±1.29 2.33±0.29 2.46±0.20 2.78±0.74 4.63±0.89 4.02±0.93 3.45±0.92 5.64±1.05 5.36±1.21 5.29±1.36 13.23±3.24*13.60±2.58*13.70±2.66*13.12±3.28 13.50±2.41 13.53±2.42 32.13±6.57 34.80±6.35 36.77±7.52 29.93±4.51 30.88±5.46 31.03±5.02
2.3 相關性分析 研究組80 例中檢出TPO-Ab 陽性47 例,相關性分析顯示:與TPO-Ab 陽性相關性分析可知,其與血清TSH 水平呈正相關(r=0.516,P<0.05);與FT4 水平無相關性(r=0.180,P>0.05);與FT3 水平呈負相關(r=-0.248,P<0.05)。
2.4 研究組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不同孕期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產婦產后出血、貧血、妊高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研究組產婦分娩結局比較[例(%)]
甲狀腺疾病是重要的內分泌系統疾病,而甲狀腺激素作為人體重要的內分泌激素對機體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該激素缺乏,可對人體器官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相關研究顯示,與非妊娠期女性相比,妊娠期女性體內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較低,而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則會對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造成損傷,導致多種不良母嬰結局,如早產、胎盤早剝、流產等[8~9]。因此,做好妊娠期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篩查對改善妊娠結局等具有重要作用。
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病情嚴重程度與孕婦自身甲狀腺抗體間聯系密切,因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作為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催化酶,由甲狀腺濾泡細胞所合成,可進一步誘導機體產生親和力較高的免疫球蛋白G 抗體,即TPO-Ab,其在甲狀腺破壞及浸潤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0~11]。研究表明TPO-Ab 陽性的亞臨床甲減孕產婦發生母嬰并發癥風險高于陰性孕產婦,且TPO-Ab 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間存在密切聯系[12]。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TSH 及TPO-Ab 水平均較高,FT3 水平較低(P<0.05),兩組FT4 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相比于研究組孕早期及孕中期,孕晚期TSH、TPO-Ab 水平較高,FT3 水平較低,且孕中期TSH、TPO-Ab 水平高于孕早期,FT3 水平低于孕早期(P<0.05);研究組不同孕期FT4 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不同孕期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產婦產后出血、貧血、妊高癥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80 例中檢出TPO-Ab 陽性47 例,相關性分析顯示:與TPO-Ab 陽性相關性分析可知,其與血清TSH 水平呈正相關(r=0.516,P<0.05),與FT4 水平無相關性(r=0.180,P>0.05),與FT3 水平呈負相關(r=-0.248,P<0.05),表明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孕婦血清甲狀腺素水平及TPO-Ab 水平均出現明顯改變,以TSH、FT3 變化明顯,且TSH、FT3 與TPO-Ab 陽性間存在相關性。分析其原因可知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孕婦因機體在合成甲狀腺激素時含量明顯減少,導致孕婦機體FT3 水平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從而負反饋調節垂體分泌TSH,進一步造成機體TSH 分泌量增多[13]。至孕中期,孕婦基礎代謝率大大升高,甲狀腺激素消耗量、碘排出量及腎小球排泄率的增加,均使得胎兒對甲狀腺激素需求量增加,加之隨著孕周增加,FT3 及FT4 水平逐漸下降至妊娠晚期[14]。而TPO-Ab 水平變化則是通過激活相關致敏細胞及補體引發殺傷作用,使甲狀腺濾泡損傷后發生改變[15]。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亞臨床甲減孕婦機體TSH、FT3 水平與TPO-Ab 陽性率間存在密切聯系,臨床可密切觀察TPO-Ab 水平變化,利于提升孕婦加減篩查準確度,有助于指導優生優育。但本研究納入的研究樣本量較少,在后續研究中需進一步增加研究樣本量,以獲得更加確切的檢測結果,以期為指導臨床進一步診療提供可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