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校正

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愈發重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問題,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主要探討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數學閱讀教學實踐,以期能為高中數學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參考.
在如今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發現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來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1 高中數學閱讀實踐現狀
通過這些年高中數學的考試卷子可以看到,很多的問題需要很強的閱讀能力.和過去的數學考試卷子相比,閱讀量也有所增加.這種題型最終都是為了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希望學生能從復雜的題干信息中提煉出有效的信息,并且通過自己的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然而,通過學生的實際解答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對于一些題干信息比較長,閱讀量比較大的題目,學生的完成效果并不是特別好,對于題干的理解程度也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總體上來看,在如今高中數學的閱讀實踐教學當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1 教師缺乏重視性
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重視高中數學的閱讀教學.很多教學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沒有落實到實處.因為高中數學的學業壓力比較大,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重點關注的都是書面考試成績以及升學效果.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高中數學教師關注的都是題目解題步驟是否規范,最終的答案是否正確,并沒有重視學生對題干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外,還有一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快速地完成數學題目的求解過程,讓學生快速閱讀題干,并且不要在題干上浪費過多的時間,這就影響了學生對題干信息的閱讀.
1.2 學生缺乏自覺性
高中學生通常情況下已經形成了個人的學習體系和學習習慣,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很多高中學生認為閱讀教學對數學這門課程來說并不重要.因此,在實際的學習活動當中,學生會快速瀏覽題干,然后迅速地解題,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提干信息所要表達的意思,出現解題錯誤的情況.也就是說,學生在閱讀題干信息的過程中,缺少自覺性,并沒有認認真真地讀完題目的信息,就迅速地投入解題過程,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1.3 家長缺乏關注性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的教學任務并不是僅憑學校一方就能完成的,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聯合起來,才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家長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并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學業情況,對學生課后作業以及學業輔導等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特別地,很多學生家長覺得高中數學這門課程比較難,自己沒有能力輔導學生.因此,家長的關注僅僅停留在學生的書面考試成績當中,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 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高中數學閱讀教學實踐措施
2.1 實施閱讀主體分類化規劃
要想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更好地開展高中數學閱讀教學活動,首先需要做好閱讀主體的分類規劃工作,由于高中數學課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因此教師應當對不同體系的內容做好分類工作,找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將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系統化的數學知識,推動閱讀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比如,在講解“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這一部分內容時,通過對這一部分內容及思想方法的總結,梳理本單元的知識,培養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和反思的意識和學習習慣.同時,通過對書本上章末總結的一段內容的閱讀自學,從宏觀上認識和學習研究立體幾何的基本方法、重要手段、重要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提升學生數學抽象、數學建模的核心素養.
2.2 實施閱讀形式多元化互通
就如今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來講,教學內容只是停留在課程教材中,而且教師通常是把相關知識點的概念定理以及推算過程講解給學生,只是給學生講解問題的解題思路,并沒有給學生講解這些知識是怎么來的,而且也沒有給學生講解一些閱讀技巧,這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來說是不利的.為了讓學生能夠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充分掌握題干信息中所表達的意思,教師就應當給學生講解自主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開展閱讀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在講解“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這一節內容時,我們可以使用如下的閱讀材料進行情境導入(如表1).
類比是根據兩個對象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方法.因此,類比推理是提出新問題和獲得新發現的一種方法.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在研究對象和方法、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等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對二者進行類比是研究它們性質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下面就平面幾何中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與棱錐、棱柱、棱臺的關系進行比較.
問題1:閱讀材料及類比案例1,請在空白處畫上合適的立體圖形;
問題2:根據類比案例2中平面幾何的三個公式的關系,你能提出怎樣的猜想?試在立體幾何的方框中寫下你的猜想,并嘗試進行自主探究.
2.3 實施閱讀內容需求化定位
在不同教學內容中,學生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對此,教師應當根據閱讀內容的需求來定位自己的教學內容.比如,在講解函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引入函數的發展史,把數學家研究函數的過程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函數這一概念.在一些邏輯性比較強的數學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數學語言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進行推導,通過多元化的形式滿足學生不同的閱讀需求.
2.4 實施閱讀教學具象化轉變
很多高中數學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加上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為不斷提高高中數學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應當改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的講解過程更加具象化,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數學知識.比如,在方程和二次函數的講解過程中,教師一般會以一些習題作為輔助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并且通過學生的解題情況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一知識點.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閱讀題干信息,通常都會讓學生先自己完成練習題,然后再自主批改作業,并讓學生對自己習題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進行整理和匯總.通常情況下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對相關概念沒有理解到位,或者是計算失誤,另一種是自己不知道具體的解題思路.在學生自主分析完成之后,教師應當對學生出錯的原因進行分析,引導學生不斷認識到自己在題干閱讀中所存在的不足.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高中數學閱讀教學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仔細地閱讀題干信息,不斷提升學生的高中數學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吳中區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課題“基于核心素養提升的高中數學閱讀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45QG2006)研究成果之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