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帆



“成都成就夢想”。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行。目前,大運會主要場館設施全部完工,賽事組織基本就緒,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國際大型體育盛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3月,成都大運會代表團團長春季會議在蓉舉行,五大洲的來賓親眼見證、親身體驗各項籌備工作;4月,成都大運會迎來倒計時100天,籌備工作全面沖刺的積極信號向世界傳遞……成都,準備好了!7月的成都,將向世界呈現一屆獨具中國特色、時代氣息、青春風采的國際體育盛會。
硬件設施做足準備
春日的蓉城,草木萌動,百花盛開。成都東部,一只巨大的銀色“飛碟”停靠在東安湖畔,與城市和遠處的雪山相映成輝。
這是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正圓形的體育場和一旁方形的“三館”串聯起來,組成“一場三館”,包括可容納4萬人的甲級體育場、1.8萬座的特大型甲級體育館、游泳跳水館、綜合小球館。這里,將承擔大運會開幕式和體操、游泳比賽及訓練場館等功能。
“太壯觀了!早就在網上看過照片,但來到現場還是很震撼。”帶著家人在東安湖體育公園參觀體驗的曲斌表示,聽說大運會場館很漂亮,而且部分場館面向市民開放,所以特地來感受一番。“時尚大氣的體育場館和完備的設施設備,讓我對大運會充滿期待。”
以東安湖體育公園為代表,成都大運會49處新建及改擴建場館遵循“國際一流、地標特色、永續利用”的理念,于2021年4月全面完工。場館的功能硬件和服務軟件全部達到國際比賽水準,并在過去3年多時間里順利開展了各項測試賽、專項演練和全要素演練。
作為大運會服務保障重要的功能載體,設在成都大學校園內的大運村于2021年3月全面完工,占地面積約80萬平方米,能容納約11000人入住,約4300人同時就餐,賽時將成為國際青年的成都家園,為代表團提供住宿、餐飲、健身、商業、休閑娛樂、文化交流等多種服務。
據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大運村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大運村擁有上下兩層、總建筑面積達?3077.52平方米的健身中心,是為代表團運動員提供重量訓練、自由重量訓練及心肺功能訓練的主要健身場所。“健身中心從使用面積、空間布局和健身設施種類數量來看,都能全面滿足運動員各項健身需求。”
在交通保障方面,成都將投入1700余臺新能源電動車輛作為大運會交通保障服務車輛,實現賽事專用交通保障車輛80%以上為新能源車型,充分向參賽各代表團展示綠色、低碳辦賽理念。
3月28日至31日,成都大運會代表團團長春季會議舉行,來自五大洲的客人匯聚蓉城,參觀、考察大運會各項籌備工作,這也是備戰大運會的一次高標準檢驗。在考察了多個場館之后,國際大體聯秘書長艾瑞克·森超對成都大運會場館運行模式、節儉辦賽、大運惠民工程、硬件提檔更新和功能規劃等籌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成都我看到了非常多漂亮的建筑,當然也包括這次大運會的競賽場館”,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更是對成都大運會籌備工作贊不絕口,“我對成都舉辦好這次盛會充滿信心。”
科技點亮智慧大運
在硬件設施建設基礎上,成都還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打造了智慧大運體系,充分應用5G、8K、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建立起賽事信息系統、場館智慧管理體系、大運村服務體系,將智慧應用運用到場館管理、觀賽體驗、媒體傳播等場景中,以“智慧大運”傳遞體育激情。
在成都城北蔚藍的天空下,鳳凰山體育公園“一場一館”猶如一個巨大的銀色“蓋碗茶”,6萬座次FIFA標準的足球場是“茶碗”,1.8萬座次NBA標準的綜合體育館是“茶蓋”。“足球場采用了國內首例、世界領先的大開口索穹頂結構+單層ETFE膜結構體系,確保草坪獲得充足陽光的同時,實現整體屋蓋觀感輕盈通透。”中建西南院常務副總建筑師、鳳凰山體育公園總設計師李峰介紹,在場館外立面的肌理則由銀白色與銀灰色的穿孔鋁板交織形成,如同非物質文化遺產蜀錦。
“顏值”之下,鳳凰山體育公園被注入了諸多智慧內涵,其配備的智能導航系統和場館智能安全援助服務系統,實現場館室內定位導航、實時定位引導導航與一鍵救援服務功能。不僅可以精準定位需要幫助人員的位置,一旦發生意外,還可以使用智能手表終端設備向工作人員一鍵求助,提高實時綜合管控能力、應急情況實時處理響應與處理能力。
鳳凰山體育公園智慧場館建設正是展現智慧大運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成都大運會49處比賽場館,精選其中22個場館作為基礎,建設了大運會智慧場館運行管理平臺,集成各類信息系統200余個,接入設備1萬余個,實現全天候在線監測、分析預測各場館設備狀態。
在重大體育賽事活動期間,智慧場館運行管理平臺將分別為行業管理者提供場館態勢感知、決策輔助的智慧管理能力,為場館管理方提供場館設備、環境、車輛、人流、安全等多方面的智能管理手段。對于場館管理者來說,無論是指揮調度場館人員還是完成事件處理,都更加精準高效。同時,平臺與場館管理業務深度融合,還可以持續降低場館運行成本,提升場館運營管理水平。
在成都大運會籌備工作中,創新打造了賽事與城市深度融合的賽時指揮部調度中心和城運中心“雙核心”,形成辦賽、參賽、觀賽的一站式智慧服務體系。3月10日,“智慧大運?科技賦能”成都大運會科技成果推介對接專場活動舉辦,為成都科技創新力量提供展示舞臺。活動上,環境清潔、自動駕駛等十大智能技術類應用場景需求清單,以及智能穿戴、共享經濟、綠色低碳等五大創意科技類應用場景需求清單現場發布,向成都科技企業釋放大運會機遇,讓更多科技元素點亮智慧大運。
共赴大運夢想之約
成都是中國體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最具體育活力的城市之一,全市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人口達940萬,每年組織各類體育活動5000余場次,入選“中國10大運動活力城市”,誕生了體操奧運冠軍馮喆,跳水奧運冠軍任茜,網球世界冠軍鄭潔、晏紫,花樣游泳冠軍姐妹花蔣文文、蔣婷婷等杰出體育人才。
本屆大運會期間,來自成都的大學生運動員,將和世界各國的大學生運動員們同場競技,共同譜寫一曲活力四射的“青春之歌”。
成都籍田徑運動員樊添瑞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能通過大運會,展現出我們青年運動員的風采。同時,也讓全國、全世界各地的朋友,看到我們成都運動員的自信和力量。”
今年2月舉行的2023亞洲室內田徑錦標賽男子400米決賽中,樊添瑞最后時刻連超兩人,以47秒30的成績獲得季軍。作為成都體育學院2021級田徑游泳系的學生,他將有望參加此次成都大運會。
同為成都體育學院2021級田徑游泳系學生的鄧智艦,也是四川男子短跑近年來涌現出的年輕選手。出生于2002年的鄧智艦,2021年全運會兩次跑進10秒30,以10秒24成績達到國際健將標準,超越同期蘇炳添、謝震業,成為中國短跑的新鮮血液。“能看到國際賽事在成都舉辦,希望能給學校、給成都爭光。”對于成都大運會的到來,有望參賽的鄧智艦激動地說。
4月11日至15日,2022年全國體操冠軍賽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多功能體育館舉行,參賽運動員——川籍奧運冠軍鄒敬園表示,“如沒有意外情況,我肯定會參加成都大運會。希望全世界大學生們都能把訓練的水平發揮出來,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績。”
不僅運動員積極參與、全力以赴,熱愛體育的成都人也以實際行動擁抱大運。自成都大運會啟動籌備以來,上百萬成都各界青年及社會熱心人士報名成為大運會志愿者,他們將用熱情周到的服務為這場體育盛會保駕護航。
“我和全市廣大青年朋友熱切期盼著大運會的到來。”作為成都大運會首批志愿者的骨干力量,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學生趙宇曦表示,自己參與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培訓,期待把悠久的巴蜀文化、聞名世界的美景美食介紹給來自各地的青年朋友們,開展一場充滿激情的文化碰撞交流。
據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人力資源部(志愿者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賽事期間將有2萬名大運會賽會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他們將在崗前進行通識培訓、專業培訓、場館培訓及崗前演練工作,之后奔赴大運會的各個崗位,向世界表達文明城市的志愿精神。
賽時,還將在城市重要節點、重要文旅資源設立布局1000余個城市志愿服務小站,面向社會各界動員200萬人次參與城市志愿服務,在城市中處處看到志愿者,處處提供志愿服務,引領“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時代風尚。
共享天府文化魅力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文化交流的盛會。
成都擁有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傳承著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孕育出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隨著大運會的到來再次為世界矚目。
2001年2月成都金沙遺址面世,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上4只展翅的神鳥馱日飛翔、周而復始,彰顯古蜀先民對于生命與運動的永恒追求。“太陽神鳥”作為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中國文化遺產標志,不僅“飛”入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如今也化身為成都大運會會徽、獎牌、火炬、核心場館的標志頻頻亮相。
成都大運會會徽主體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對應英文首字母“U”的基礎上,結合了“太陽神鳥”的設計元素;成都大運會獎牌“蓉光”,正面設計也賦予了“太陽神鳥”羽翼幾何感,與會徽“U”呼應,猶如神鳥振翅欲飛。在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的穹頂上,還有一個壯觀的“太陽神鳥”。
除了“太陽神鳥”,大熊貓無疑是成都最響亮的城市名片,也是最為全球熟知的中國文化符號之一。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便是一只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芝麻”。造型呈奔跑姿態的“蓉寶”,手持“31”字樣的大運火炬,耳朵、眼睛、尾巴呈現火焰形態,面部構思參考川劇臉譜樣式,極具成都特色。
4月中旬,成都大運會火炬巡展綜合特展最后一站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舉行,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與主火炬塔遙遙相望,讓廣大市民沉浸式感受大運會的濃厚氛圍。近距離觀看,“蓉火”正面是一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雙手環抱火炬,上端口環繞一圈疏密不一的竹葉孔,頂部出火口置入“太陽神鳥”圖案,各種細節設計上,充分將中國風格和巴蜀韻味巧妙融合于國際范兒中。據了解,成都還組織安排了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城市體驗活動,精心準備了包括川菜等在內的700多道世界特色菜,讓大家能在比賽之余,逗趣憨態可掬的熊貓、品嘗風味地道的美食。
隨著成都大運會的到來,一幅天府文化與大運精神交匯融合、國際賽事與城市文化相互碰撞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成都正將辦好大運會視為提升城市能級的重大機遇,自信從容地用國際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四川故事、成都故事。
春日夢想邀約,等待盛夏以赴,與你見證青春“蓉耀”。
大運知識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于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舉行。這將是繼2001年北京、2011年深圳之后,中國大陸第三次舉辦這項體育盛會,也是中國西部首次擁抱世界綜合性運動會。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是規模僅次于奧運會的綜合性世界運動會。包括“夏季運動會”“冬季運動會”,每兩年舉辦一屆,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2年的大學生(年齡17—28歲)參加。
成都大運會比賽項目設置田徑、跳水、射箭、籃球、排球、游泳、水球、羽毛球、體操、藝術體操、擊劍、柔道、乒乓球、跆拳道、網球15個必選項目和武術、賽艇、射擊3個自選項目,共18個大項、269個小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