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摘? ?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審美趣味、提高人文素質。教師從挖掘、整合已有的課程資源入手,找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最佳途徑,以期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所借鑒,從而推動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05-0023-03
一、明確目標要求,把握融入內容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還要具有跨文化意識和批判性思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可以選用一些傳統文化題材。
例如,可以選擇《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的英語配音作品,這些作品生動活潑、語言優美、畫面唯美,非常適合學生觀看和學習。也可以選擇與傳統節日——“端午節” “春節”等相關的英語文章。這些文章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中國人民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場景,使學生對中國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精心備課設計,創新教學方式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結合相關理論展開合理的設計,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素養。在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有關傳統節日、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方面的文化知識來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通過情景創設法,在課堂中創設一系列與閱讀材料相關的情景。
例如,在學習“Dragon Boat Festival”這一詞組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端午節的相關典故,向學生介紹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以及端午節的由來,來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從而促使學生產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獨到見解,同時增進理解。
三、開展課外活動,豐富文化體驗
作為英語教師,要結合本學科特點多開展與英語相關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對文化內涵的感悟與理解。首先,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比如在主題班會上邀請學生上臺介紹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英語課外讀物、相關的歷史知識等;結合英語閱讀課,帶領學生開展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題班會;通過網絡、報刊、雜志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或信息;舉辦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或類似主題的演講競賽。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有特色的課外活動。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適當加入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英語閱讀有關的內容,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還可以設置一些趣味較強、符合學生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的題目。最后,教師要注意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理解知識點并掌握所學內容,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喜歡上英語、愛上英語。
例如,可以根據所學內容安排一些活動來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如可以結合清明節主題班會等活動開展相關主題的演講比賽、英文詩歌朗誦比賽以及英語歌曲比賽,利用校園廣播站播放相關內容等,也可以利用課堂討論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等。總之,教師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并培養其核心素養和能力。同時也能通過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學生體驗,從而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四、依托教材資源,拓寬傳統文化知識范圍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教材資源,通過一些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來拓寬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范圍和深度,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前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小競賽活動。競賽題目為“Thoughts”,即以課文中的一句話為主題組織同學進行演講、討論、辯論。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活動時,教師要事先做好精心準備,活動題目要圍繞本次英語閱讀教學的主題及相關課文內容,如有必要還可以加入本單元內其他與主題相關的課外閱讀內容。同時在開展此項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比賽答題,從而拓寬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容量,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五、利用多媒體資源,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精心準備課件、教具等,使教學內容更具吸引力。教師要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通過課堂交流來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與積極溝通。利用多媒體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多媒體資源要盡量選擇與《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教材及學情相契合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學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一文時,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的方法來提供有關資訊,以提高學生對課文的認識。用照片和錄像介紹文中的背景信息,使學習者通過表演和模擬重述文中的內容,從而提高文字的實用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六、立足實際生活,培養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傳統文化的學習需要結合實際生活,教師應將優秀傳統文化應用于日常工作,自覺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載體,使自己的文化素養得到豐富和提高,把傳統文化知識融入到課堂中,加強對英語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西游記》《水滸傳》等中國古典名著的英語閱讀內容。學生在完成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對人物性格、事件起因及發展過程進行分析后,可以嘗試把《西游記》英文版小說與漢語經典名著進行對比閱讀。同時,教師還能指導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古詩、古代民謠等。總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英語的閱讀教學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這需要學校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閱讀課結合起來,是實施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從教師自身做起,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要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去認識和傳承中國優秀的思想文化,要引導學生從中華文化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大格局、大胸懷。
參考文獻:
[1]謝? ?柯,張清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模式創新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2,43(1):113~119.
[2]楊良雄,董洪丹.基于大觀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英語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以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4):57~60,65.
[3]莊海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落實方法探索——以人教版初中英語為例[J].課程教學研究,2022,(2):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