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宏濤
首鋼園區,一個見證了我國工業發展史的重要場地,正在煥發出新活力。其作為工業遺產更新與城市復興的典范項目,通過承辦一系列重大賽事和活動,成功實現了從老鋼鐵廠至現代化體育產業中心的華麗轉身。北京冬奧會結束后,首鋼園區在冬奧“去事件化”的后奧運周期內,有效探索并實現了多維度的可持續發展與產業迭代。
本期專欄刊登的《首鋼西十冬奧廣場的傳承與新生》從工業遺產的價值挖掘、自然生態的呵護、人性園區的營造及中國文化的演繹等方面,探討首鋼園區更新起點項目的深層邏輯及設計策略;《“鄰里導向”下首鋼網球館及公寓建筑設計策略》從尊重場地文脈、注重鄰里尺度、塑造空間層次等方面,闡述了建筑賽前賽后全生命周期綜合利用的策略;《首鋼制氧廠南片區更新改造》采用“織補”“縫合”的設計手法,延續工業記憶,實現功能轉型和場地激活;《工業遺存與科幻產業的融合——以首鋼金安橋科技創意園區為例》從空間布局、產業集聚及整體效果等方面,闡述工業遺存更新過程中科幻產業的引領、帶動、集聚和附著效應;《熱電站改造為高星級酒店的設計策略——以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為例》從復現工業肌理與風貌、營造室內空間室外化效果等方面,推動工業遺產的活態傳承,完善區域城市功能,助力打造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通過對首鋼園區各建筑群組的梳理,展現其賽時賽后所承擔的城市使命和社會責任。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期望首鋼園區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面對產業的迭代升級,持續為城市發展助力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