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水產 本刊編輯部 文/圖 [ 微信公眾號:tsfish ]
進入2月,巴西大豆收割進度繼續開展,但降雨天氣影響進度,上市及出口相對延遲;阿根廷大豆因受持續的干旱以及高溫天氣影響,使得產量預期持續下調。不過巴西大豆創紀錄豐產削弱了阿根廷減產帶來的影響。隨著大豆持續收割上市,市場供應壓力得以緩解,制約豆價漲幅。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2月23日的一周,美國2022/23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36.07萬t,創下年度新低,比上周低了14%,比四周均值低了25%。不過周度出口銷售數據疲軟,陳季大豆銷售數量創下了年內新低,制約豆價的漲幅。
截至2023年2月23日當周,美國對中國(大陸地區)的大豆凈銷售量約為35萬t,其中21.84萬t在2022/23年度交貨,13.2萬t在2023/24年度交貨。而2023/24年度的凈銷售量為13.40萬t,一周前為1.17萬t。
天氣方面,巴西南部的干旱和北部的暴雨增加了大豆收割的難度,截至2月16日,巴西2022/23年度的大豆收獲進度為25%,低于去年同期的33%,整體收割依舊偏慢,預計巴西南部的大豆產量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總體產量依舊創記錄。經紀商和研究機構公司發布報告,將2022/23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期調高到創紀錄的1.55億t,比上次的預測值1.54億t高出0.3%。如果獲得證實,將會比2021/22年度的產量提高21.6%。該公司稱,即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大豆產量因干旱天氣受損,但是中西部以及馬托皮巴地區的產量增長,超過了南里奧格蘭德的產量降幅。
現階段,是南美大豆的生長和收獲期,根據NOAA觀測數據顯示,本次弱拉尼娜現象給阿根廷大豆產區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干旱災害和仲夏霜凍,減產預期再度強化進一步支撐了美豆價格,這也將帶動國內豆粕價格跟漲。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2月23日該交易所將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期調低至3,350萬t,比早先預期的3,800萬t調低了450萬t,遠低于最初預測的4,800萬t,也低于去年產量4,330萬t。3月USDA報告或再度下調阿根廷產量預估,市場仍將重點關注阿根廷產量的最終定量情況。
不過近期隨著巴西大豆逐步收割上市,之前的阿根廷減產預期及巴西收獲緩慢的消息逐漸消化,市場將關注點轉移到巴西大豆產量創紀錄,加之前期農戶將希望押注拉尼娜引發干旱天氣導致大豆漲價,預售進度較為緩慢,現階段大豆收割上市近三成后供應壓力逐漸凸顯,性價比較美國大豆高,使得美盤大豆價格承壓下滑,美盤大豆期價下滑帶動進口大豆成本下滑,使得油廠對豆粕提價動力大幅減弱。
國產三等大豆3月3日對比1月29日,大連下滑20元/t,均價為5,380 元/t;佳木斯均價為5,200元/t,下滑20元/t;北安均價為5,200元/t,保持穩定;嫩江均價為5,180元/t,下滑20元/t;黑河均價為5,180元/t ,下滑40元/t;長春均價為5,240元/t,下滑60元/t;哈爾濱均價為5,240元/t,下滑60元/t。
但這個月大豆到港量偏少,油廠雖下調開機率,大豆庫存過去三周仍持續下滑,累計減少120萬t,降至去年1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截至2月28日,大豆港口庫存錄得654.34萬t,較上一日減少1.96萬t。
由于前期巴西大豆收割進度緩慢,且當地物流受限,最終大豆到港船期延遲,因此有不少油廠均因缺少大豆而被迫減產或停機等待大豆到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期收割的巴西大豆后期將逐漸到達我國港口,巴西大豆收割上市數量逐漸增加,我國進口巴西大豆所占比例又是最大的,后期將會出現大量的大豆船期運至我國港口,大豆供應數量將會繼續寬松。
有相關消息顯示,目前進口美盤大豆到港價格在5,100元/t左右,而新到港的巴西大豆成本已經降至4,800元/t,性價比較高的大豆將與進口美國大豆展開競爭,打壓豆粕價格繼續回調。
2月正處于需求淡季,市場對肉禽蛋奶的需求不及春節前期,飼料養殖企業對豆粕的需求較為清淡。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國內主要油廠豆粕庫存63萬t,連續第三周增加,同比增加28萬t,比過去三年同期均值增加13萬t,已經增長至2022 年9月上旬以來的最高水平。
近一月,豆粕均價呈下滑趨勢,截至2月28日,豆粕均價為4,400元/t,比2月1日下滑了310元/t。
因巴西豐收的新豆開始批量上市,相對廉價的巴西大豆與美國大豆展開競爭,出口需求開始轉移到南美,CBOT大豆期貨收盤創下2月來的最低水平,其中基準期約收低0.4%。因逐漸進入需求淡季,市場對禽肉蛋奶的需求量較春節前大幅下滑,飼料養殖企業放慢豆粕采購節奏,提貨需求有限,油廠豆粕庫存連續攀升,成交均價跌破近半年低點。在國內需求不足以及遠期進口大豆到港量增加的預期下,預計豆粕價格繼續震蕩偏弱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