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去醫院抽血檢查前, 醫生都會跟你說:“一定要空腹來抽血。”以至于大家也都習以為常地認為只要是抽血檢查的都需要空腹,抽血檢查前一天晚上12 點以后就會自覺選擇禁食禁水,以免影響了檢查結果。
但一天早上,一個獻血者早早來到獻血屋。體檢醫生問:“吃早餐了嗎?”獻血者信心滿懷地說:“沒吃,連水都沒喝,放心吧。”當被告知要先去吃早餐再來獻血時,他詫異地問:“去醫院抽血都是要空腹的,獻血不需要空腹嗎?”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就有疑問了,驗血要空腹,那為什么獻血就不需要空腹呢?
我們就先來說一下“空腹抽血”。所謂“空腹”,是指抽血前禁食8 小時以上,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抽血,這樣可以避免飲食成分對檢查結果的影響。
但實際上,也不是所有檢查都要嚴格進行空腹,比如: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血生化(各種離子)、血流變等檢查,一般要求空腹,但凝血功能、糖化血紅蛋白、血常規、血沉、免疫類檢查等盡量空腹,必要時可以不空腹。
另外空腹的時間不要過長,有的檢查者為了空腹前一天不吃飯或晚餐,身體處于過度饑餓狀態也會影響檢查結果。
而獻血前是一定要吃東西的,切忌空腹獻血。因為空腹容易出現低血糖,引發獻血反應,如頭暈、惡心等。獻血時,護士還會鼓勵獻血者喝一些含糖飲料,以及時補充血容量。
為了保證獻血者良好的身體狀態,獻血前一定一定要吃早餐。但飲食還是有講究的,獻血前兩餐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吃得太油膩,避免出現乳糜血,造成血液報廢。
獻血前一兩天內不能飲酒,飲酒會使得轉氨酶(ALT)升高。
ALT 是獻血前的一個初篩檢測項目,ALT 升高只是暫時不適合獻血,經再次檢測合格后就可以獻血了。
此外,獻血前要多了解獻血知識,避免緊張情緒,保證充足的睡眠。
有些人獻完血后會覺得自己好像流失了很多營養成分,就想要大補一下。其實每次獻完血,在正常飲食和休息狀態下,2 小時后,流失的水分和無機物就能慢慢恢復。1 至3 天后,血小板及白細胞也能回到正常水平。恢復最慢的就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大概需要7~10 天。
因此,獻血后不需要大魚大肉、大吃大喝,保持正常飲食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