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 四川廣元 628040)
重復腎輸尿管畸形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它是由妊娠胎兒中的腎管發育不良所引起的一種疾病,早期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是在體檢中偶然發現的,或者是出現發熱、腰痛、血尿等繼發性泌尿疾病,或者出現腹部包塊、中重度腎積水,在就診時被診出,臨床診斷中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現象[1]。目前,臨床上以X 線腎盂造影檢查為主,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檢查手段。但是,此法在診斷嚴重腎臟積水伴腎功能不全時療效不佳,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限制[2]。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超聲可以明確地顯示出腎臟的內部狀況和輸尿管的狀況,并且可以對重復腎輸尿管畸形進行正確分類,從而提高臨床對這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3]。本次研究,主要針對重復腎輸尿管畸形的超聲診斷效果進行調查和研究。詳細內容見下文。
此次研究對象為院中收治的重復腎輸尿管畸形患者40 例,收治時間為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其中男性30 例,女性10 例,年齡20~55 歲,平均(30.11±2.45)歲。
納入標準:符合重復腎輸尿管畸形診斷者;單側發病者;意識清晰者;配合度高者:簽署研究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腎臟重癥者;全身性感染者;昏迷者;檢查不耐受者;無交流能力者;精神疾病者。
超聲檢查:采用美國GE 公司LOGIC7 和PHILIPSIU22 的超聲診斷儀進行相應的檢測。常規檢查結束后,將病人置于側臥和仰臥位,進行雙腎、輸尿管和膀胱多方位的掃描。對雙腎的大小、結構等情況進行觀察;觀察重復輸尿管的走向,有無異常的開孔等;對于重復腎下腎和上腎的檢查,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操作規程進行掃描。
IVP(靜脈腎盂造影檢查):住院后,應用76%泛影葡胺20 毫升,經肘部靜脈注入造影,造影劑注入后,于5 秒、15 秒、25 秒,放松壓迫帶時間點各照射一次。
手術病理為金標準,對兩種檢測方式診斷準確率進行對比。
本次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21.0 作為數據處理工具,其中計數資料表示為(%),檢驗為χ2計算;計量資料表示為(),檢驗為t 計算。P<0.05 具有統計學意義。
40 例患者中,合并異位開口患者20 例,合并感染積膿患者10 例,輸尿管異位患者7 例,輸尿管囊腫患者3 例。積水型患者診斷中超聲準確率高于IVP,P<0.05;發育型、發育不良型患者診斷中超聲、IVP 準確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0 例患者不同檢測結果分析調查表(n,%)
(1)病灶大小、形態均無異常,實質厚度未見異常,呈圓柱形略低回聲結構,腎竇分成上下兩段,彼此獨立。
(2)腎下位及上位腎竇,有暗區分隔,且暗區與擴張的輸尿管相連。
(3)腎體積增大,形態改變,腎上位,腎內有大量積水,實質較細,與巨大囊腫相似連接上位腎的輸尿管,并有顯著的擴展。下位腎結構與正常腎相似,沒有分離暗區。由于膀胱過于充盈,腎竇與上位竇不相通,僅與一輸尿管相連。
重復腎輸尿管畸形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畸形,是由胚胎期腎臟管發育不良引起的。這種疾病沒有特異的表現,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多數是由于腎積水、腰疼、發熱、血尿、泌尿系統感染等原因。完整腎包括兩條獨立的輸尿管,它將下腎和上位腎相連,輸尿管開口在膀胱三角區,與下位腎盂相連,腎盂輸尿管擴張的概率很小[4];但上位腎盂輸尿管有較多的異常開口,而且開口位置狹窄、閉塞,出現嚴重的輸尿管積水和腎盂積水的可能性很大。腎上段有兩根明顯分離的輸尿管,但下段合并,呈“Y”字形,不會出現腎盂擴大和輸尿管擴張。重復腎疾病的臨床癥狀并不顯著,以腎表面淺溝為主,多數位于上位腎,而上腎占全部腎容積的比例較低,而下段腎則是比較正常的[5]。
研究結果,40 例患者中,合并異位開口患者20例,合并感染積膿患者10 例,輸尿管異位患者7例,輸尿管囊腫患者3 例;在胚胎發育的初期,4~7周出現重復腎輸尿管的異常。輸尿管的芽長在中腎管的下端,向外凸起,在近端形成輸尿管,在遠端由原腎組織塊所覆蓋,發展為腎盂、腎盞和集合管,在一側或兩側腎臟有兩組腎盂和輸尿管,腎盂和輸尿管重疊、融合,結構發生變化。重復腎一般在上位,只占整個腎臟的四分之一,雖然上下兩個腎臟獨立,有兩個腎動脈,但是上位腎臟的功能很弱,輸尿管開口狹窄,更容易發生感染和結石[6]。上段的輸尿管經常會出現異常的引流,在膀胱外側有異位性的開口。男性的異位是在尿道外括約肌中打開的,而女性是在外括約肌的遠端開放的,所以會出現尿失禁的癥狀。在不完全重復的情況下,在下1/3 段的輸尿管匯合處經常出現逆流,也是泌尿系統感染的主要原因。本病的臨床表現不佳,一般不伴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因腎積水、輸尿管異位開口、輸尿管囊腫、感染等原因,或因體檢或常規腹部超聲檢查而確診[7]。
臨床上,重復腎臟的形態學分類主要有發育不良型、積水型和發育型。目前,對重復腎臟的診斷主要有X 線片和超聲檢查;X 線片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但是,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學特點,這種方法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限制。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超聲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療效也越來越明顯。研究中,積水型患者診斷中超聲準確率高于IVP,P<0.05;發育型、發育不良型患者診斷中超聲、IVP 準確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波利用超聲波對人體進行掃描、測量、了解其生理和組織的數據和形態,從而發現疾病并作出相應的提示[8]。現在,超聲、X 線、CT、磁共振被譽為四大醫學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學的發展,超聲顯示技術也逐漸趨向于彩色顯示和三維顯示,對于不同的腎臟,IVP 和超聲的敏感性也不同。
(1)對于積水類型,超聲能清楚地顯示積水的狀態,但IVP 只能從側面觀察到腎內的異常,很難發現腎上腺和腎上極的占位。
(2)根據發育類型,根據不同的角度進行超聲檢查,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個腎盂的情況,便于手術。IVP檢查能清楚地顯示雙輸尿管和重復的雙腎盂病變。
(3)對于發育不全的患者,可通過超聲觀察雙輸尿管的狀態,從而為重度腎臟的早期診斷提供參考。IVP 對這種類型的診斷沒有很高的靈敏度
對于重復腎輸尿管畸形的超聲檢查,必須對其病理學和聲像圖有足夠的認識,要根據患者的姿勢、腎臟、輸尿管、膀胱等部位進行全面掃描,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腎盂積水時,同一側的輸尿管會有一種膨脹的狀態,而同一側的腎臟并不會有腎盂積水,只會在同一側腎臟的上部和下部發現一個腎竇,而不會引起膀胱內的異常。另外,通過CDFI 檢查,可以了解有無兩個腎門脈,以便更好地進行臨床診斷。當然,診斷的準確性與醫生的技術和知識有關[9]。
重復腎輸尿管畸形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1)腎實質腫瘤。Y 型重復輸尿管中有一條血管擴張,腎臟上沒有積水,而腎臟表面有淺淺的溝壑,很容易被誤診為腎實質性腫瘤,經多切面掃描,發現腎竇腔內有腎竇回聲,與腎竇沒有任何聯系,如果繼續掃描,可以看到輸尿管與上腎竇之間的聯系。(2)腎囊腫。比較難區分的是腎盂旁囊腫和花瓣型重復腎盂積水,兩者的影像特征比較接近,但分離的腎臟竇腔沒有回聲,內壁比較粗糙,回聲很強,邊緣清楚,而花瓣狀的重復腎盂積水可以看出,膨脹的輸尿管與囊腫之間存在著聯系。(3)雙腎盂。經超聲檢查發現,腎竇區分為兩個不相連的小球,輸尿管沒有重復,沒有腎盂、輸尿管積水,腎臟形態恢復良好。雙腎盂常有一系列的腎蒂,CDFI 則表現為腎門脈。
綜上所述,對重復腎輸尿管畸形患者采取超聲診斷,所具準確率較高,且操作簡單、無創傷,聲像特征清晰,臨床價值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