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清
【摘要】英語當前是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科目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很多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改變了以往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方面,就以其語言能力發展為基礎,更改了教學方法。而這種培養目的和方法的改變,意味著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得到充分提高與增強。并且,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能力和學習能力相較于小學階段有了明顯的改善,教師更應該抓住新課標的實踐點,充分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將重點介紹有關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策略,以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希望以此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完成英語教學任務。
【關鍵詞】語言能力? 發展階段? 初中英語? 教學? 聽說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4-0058-03
一、引言
核心素養觀念賦予基礎教育課程深層次的內涵,堅持以人為本的培養目標,堅持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受此影響,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目標也要隨之改變,堅持立德樹人的總旗幟不變,達到全方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整體提升課堂的教學水平。從英語教學情況來看,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點在于學生語言能力的運用。如果教師沒有在社會情境中對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進行鍛煉,學生很難從中外文化中找到聯系,并且日常的語言表達也會受限,無法表達出真正的意義。
二、語言能力發展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關系
語言能力在雙語科目中的地位非凡,其可謂是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心點。當學生充分掌握語言能力后,其在聽、說、讀、寫方面將會取得巨大的進步。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將會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不同的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后,他們就能輕而易舉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值得關注的是,英語學習并不是被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要輸出知識。只有經歷了循環過程,學生最終學到的隱性知識才能變為顯性知識,才能習得語言。由此可見,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英語教師正確聽說教學策略的推動。另外,學生所掌握的語言運用能力本身就是依靠語言學習獲得的,而聽說則是學生語言能力構成的關鍵要素。所以在初中階段,教師必須有目的地組織聽說與口語訓練,充分遵循語言規律實施教學計劃。
三、基于語言能力發展的英語聽說教學策略介紹
1.打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教師要把握住這一點,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因此,教師在上課時,需要提前打造語言環境,鼓勵學生把課堂看成展現自己語言能力的舞臺。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地采用整體教學模式,整體教學涵蓋的內容豐富,課程銜接較為緊密,便于打造濃厚的英語交流環境,氣氛烘托到位后,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對話。為了消除學生的緊張感,教師可以選取學生較為熟悉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減少學生內心的恐懼。除此以外,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學生自身也會產生主動說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主動用英語與學生展開對話,滿足其交流欲望。這樣,學生在對話中既能鍛煉自己的英語聽力,又能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2單元“Let?蒺s play sports!”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聽說教學方面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去表達自己所喜歡的體育活動,引導學生享受體育運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為了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體育活動的圖片,并提出問題指引學生回答:“What?蒺s your favorite sports?Suppose it is your PE class in two days. And you are going to invite your best friend to play with you. There are so many sports. You need to choose a good one. In order to encourage your friends play with you, how can you introduce sports?”在這個問題拋出以后,學生為了明白語段的意思,會用心思考,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想法。并且這個問題屬于校園生活,恰好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案例,他們會用理論聯系實際,踴躍表達自己內心的看法。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下,英語課堂的氛圍會變得十分活躍,學生的聽說能力能得到充分的提升。
2.獲取聽力信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
聽說訓練通常是聯系在一起的,學生鍛煉聽力的同時,也能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正如語言學家所說:有關語言能力的培養和社會情境息息相關,學生的聽力能力、讀寫能力和觀察能力都會通過理解的方式和表達能力聯系在一起。當能力都得到提升后,學生就會在聆聽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獨一無二的語感。所以教師一定要把聽說訓練放在一起進行,不能采用分類教學的方式,否則其語言能力方面的發展將會存有缺陷,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科整體素質的提高。
比如,教師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下冊“Sunshine for all”一課時,在“integrated skills”A2部分,就可以讓學生看圖先預測Daniel和Kitty的對話內容,猜測橫線上可以填的單詞。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不要聽聽力,讓他們按照圖片上所展示的情景,自己創造對話,猜測兩位主人公可能會交談的內容。為了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自我預測,看誰猜的內容最貼近問題的答案。在此教學中,學生就能充分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而快速掌握英語對話的內容,為接下來的聽力階段做準備。在開展第1次聽力任務時,教師只需播放一遍錄音,讓學生們根據聽到的對話去填寫圖中空缺的橫線。填寫完畢后,教師不用急于公布答案,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自我商討,表述自己選擇這個答案的原因。當學生們正確討論出答案后,教師再進行第二遍錄音的播放,讓其去核對答案,驗證思路。
由此可見,這樣的聽說教學策略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既能通過交流對話鍛煉口語,又能在熟練掌握表達方法的基礎上,鍛煉自己的聽力。
3.挖掘文本結構,打造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英語教師在上課時需要借助教材去設計教學活動,所以為了提高聽說教學策略的質量,教師一定要盡可能地整合教學資源,通過合理的教材規劃,準確給學生講解聽說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不過在挖掘課本文本結構時,教師不能過于偏離實際,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資源進行開辟、創新和整合。否則,教師制定的聽說教學策略很有可能超出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接受范圍。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Different lifestyles”時,教師就應該深入挖掘文本中可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積極因素,努力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而這單元的聽說訓練關鍵點還是集中在“Integrated skills”這部分,教師上課時不用直入主題,可以給學生播放一首英語歌曲。等學生聽完后,教師需要向學生解釋這首歌曲的英文大意,然后讓其根據歌詞,來猜測英語歌曲作者的生活方式。別樣的課堂引入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歌曲的旋律輕快,更容易取得學生的關注度。
除此以外,教師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5單元“Let?蒺s celebrate”聽說版塊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去總結本單元的音頻內容。celebrate是慶祝的意思,所以大部分播放的音頻內容都和聚會內容有關,包括慶祝原因、慶祝方式、共同參與的交際內容。為了放大聽說訓練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相關的聚會片段,讓學生們了解英倫文化聚會的背景。夯實基礎知識后,學生對此部分的教學內容理解得就會更為透徹,對英語音頻中的文本結構也會更加了解,教師后續開展的對話訓練,也能更快速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開展合作實踐,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如果要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去設定聽說教學策略,教師就可以在教學計劃中采用小組合作實踐的方式,給學生們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學生掌握語言能力的本質就是其可以暢通無阻地與他人進行交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在新課標指引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想要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突破,教師除了整合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手段之外,還要積極開展與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有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不斷進行口語表達,不斷進行交流訓練聽力能力。但為了防止學生處于被迫學習的地位,教師在設計相關實踐活動時,可以詢問學生的意見。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加入教學設計后,教學組織形式的方案會變得多種多樣,實踐形式也不再單一,內容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例如,教師可以多舉辦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自己挑選心儀的英語劇本,在課堂上演繹相關的內容。當學生們沉浸于角色扮演時,他們會刻苦鍛煉臺詞功底,磨煉演技。不斷展現自我的時候,學生的語言能力就能取得巨大的突破。抑或者,教師還可以舉辦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去搜集有關英語聽說的題目。在競爭的氛圍中,學生會渴望勝利,從而專注于聽英語題目,再通過組織英語語言的方式表述答案。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聽力搶答游戲,其說出一個單詞后,就是要學生快速拼寫和說出單詞的大意。這些活動的開展,意味著學生在聽說訓練中可以自主選擇適合鍛煉自己語言能力的方式。
當然,教師也要從舉辦的英語活動中總結教學經驗,采用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方式,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
5.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設計英語聽說教學策略時,可以借助相關的技術,為學生們搜尋更有探討價值的聽說話題。而在引入話題時,教師要從中協助學生,使其能夠通過高階思維的運作,來提升自己的說話藝術。另外,信息技術還能通過多媒體設備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可借助此對英語教學情境進行設定,使學生的意識更貼近英語教學活動。所以為了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教師設計聽說教學策略時,可以在課堂中插入視頻。還是以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2單元“Let?蒺s play sports”為例,教師在課堂的引入階段,可以直接用視頻代替,讓學生觀看有關籃球明星科比人生歷程的英語視頻。觀影結束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思維導圖來向學生們描述科比的意志品質。思維導圖中的內容不能過于復雜,可以用簡單的英語單詞或詞組概括。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根據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來編寫一段英語對話,介紹科比的體育事跡。面對喜愛的籃球明星,學生組織語言時,更能被激發出表達欲望,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問題,這就讓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6.通過聽說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說習慣
固定的聽說訓練可以養成學生的聽說習慣。過往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并不占據著主體地位,導致教師設計的聽說教學策略只圍繞著聽力訓練進行,口語訓練存在感極弱,學生很難在課堂上獲得口語交流機會。長此以往,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越來越弱化。為了改變這一點,教師設計的聽說教學策略可以包含英語演講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對學生的演講內容進行設定,要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材料。比如,教師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project 1“my friend”時,就可以讓學生圍繞著“friend”這一單詞展開自己的聯想,用英語去介紹自己的朋友。這類話題貼近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不過為了節省課堂上的時間,教師可以每節課隨機挑選一位學生發言。且一節課一位同學發言,還可以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準備時間,讓他們能夠充分地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在長時間的訓練下,學生就會養成較好的聽說習慣,他們對英語的敏感度也會得到高度提升。
四、結束語
綜合全文來看,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應是英語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而在新課標的不斷推進下,不少的教師意識到了聽說教學的重要價值,其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發揮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配合教師開展聽說教學活動。在相關教學策略的完善下,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都能得到對應的提升。但聽說教學策略真正應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時,教師還要注意讓學生聽清和說清,他們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核心。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打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很多學生的口語之所以不盡如人意,就在于他們沒有鍛煉口語的機會,過往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學生成長的空間,他們的注意力全在應試教育的要求上,最后只會答題,不會口語。這是過往教育的弊端,也是當前英語教育要重點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陳賽皎.基于思維能力發展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改革對策[J].校園英語,2022(48):148-150.
[2]曾麗紅.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22):49-50.
[3]傅建榮.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分層設計研究[A]/2022未來教育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六)[C].2022:67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