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健
【關鍵詞】精細化財務管理;業財融合;全面預算
一、精細化財務管理定位
精細化財務管理是以財務為抓手, 利用財務貫穿與經濟管理的全過程, 承擔企業重要資源分配執行的最后一環,以“ 細”為出發點,做到細致入微,對影響企業生產、銷售和輔助服務管理等相關環節,建立起一套可視化操作流程,在生產中狠抓落實,并將財務管理的思維、方法等觸角延伸至企業的各生產經營領域,通過行使財務監督職能,拓展財務管理和服務職能,完善考核機制, 挖掘經營活動中各價值鏈的重大價值和潛在附加價值。其最終的目的是確保企業運營資金流轉順暢,運營成本的降本增效,以規避公司的財務和經營風險,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和企業整體效益最大化。
二、傳統報刊印刷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
1 .預算管理不科學,流于形式
傳統報刊印刷企業預算往往沿襲著傳統的預算機制,問題主要集中在企業的領導層不夠重視,業務部門浮于表面,參與性不強。如預算編制缺乏全面統籌,往往直接下達至財務部, 涉及的業務部門往往重視程度不夠,忽略環境的影響,不立足于實際,簡單地照搬上年數據, 最后由企業領導根據要求, 確定年度預算報告;預算執行脫節,業務部門的工作大都是按部就班,缺乏對預算的認識,即使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也極少做出對應調整;考核缺乏完善的分析、考評機制,無論是否完成指標,業務部門總會以各種理由或免于、或減輕不利考核的影響, 如此反復, 導致整個預算編制、執行和考核更多的是應付檢查,流于形式,無法發揮預算的作用。
2 .業財融合不深入
受傳統生產管理固有思維的影響,重生產輕財務,財務很難深入到業務中去, 導致業務、財務信息不互聯、共享,形成信息孤島,最終影響到財務信息不能客觀、準確反映企業經營現狀。另外受生產部門刻板思維的影響,難以服從現代化管理方式,業財融合僅僅是機械的照搬照抄,做了一些簡單的工作端的前移,沒有根據報紙印刷企業的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特點,分類的實現融合,使得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乏力,作用被削弱,無法達到提升業務人員降本增效的思維。
3 .管理機制不完善
目前傳統報刊印刷企業經營困難, 尚未走出行業低迷的困境,為了減少費用支出,采取撤銷或者合并財務管理部門,甚至將財務人員兼職部分行政、人事的職責,導致職責不清、多頭管理的局面。受成本控制,難以招聘到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人員, 現有人員固有的專業知識更新慢和勝任能力參差不齊等情況, 絕大部分人員在日常的財務管理中僅僅是對企業的內部經濟活動進行記錄、反映,無法適應高質量和新型業態下對財務的需求。同時,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設嚴重滯后,存在制度上的盲點或不合時宜的規定,面對新型業態復雜業務,無法滿足實際的操作要求,效率低下。內部審計監督機構缺失或設置不合理, 無法發揮應有的監督、指導、引領的作用。
三、報紙印刷企業的財務精細化管理有效措施
1 .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是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在預測和決策基礎上,根據企業現有的資源,統籌調配,對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經營和財務等相關經濟活動做出的一系列具體計劃。不同企業、不同產業及不同發展時期,其預算都不盡相同。一是制定、完善相關預算、考核等配套制度建設,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等工作機構,推進預算編制、執行和考核,樹立起以上率下、上下聯動的預算管理機制,做到業務范圍的全覆蓋和流程全程追蹤。二是確定預算目標,由目標引導和發揮預算編制、執行和考核等環節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作用。三是業務部門利用預算編制方法,結合部門歷史、當期及未來的經營環境變化,采取上下結合、層層分解來編制部門預算;預算委員會根據公司預算計劃,和業務部門保持信息互聯,通過預算的調整、完善、再調整,確定最終預算計劃,并形成公司預算報告,報經公司決策層審批。四是在業務執行過程中,要及時分析、報告本部門、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根據內外部環境重大變化及執行情況,提出預算調整申請。五是預算執行期滿,根據預算執行結果,納入績效考核,做到獎罰分明。六是預算復盤,分析總結預算編制、執行、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預算質量,更好發揮預算在引導和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2 .業財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就是財務和業務人員相互了解各自領域,財務是幫助業務規范操作、規避風險、助力業務順利有效開展。一是要營造融合氛圍,消除部門間的芥蒂,降低部門、人員間的溝通成本,一心求效益,促發展。二是財務除扎根于本職工作外,要參與到業務流程中去,了解生產、了解合同、了解客戶,知道業務背后的邏輯,做出合理、合法的職業判斷和財務規劃,反哺業務良性發展。三是財務要做到流程上可視,具有監督管理的職責和權力。四是建立和暢通信息反饋渠道,做到部門間互通有無。五是業務部門要做好一定的數字量化標準登記、分析等工作,從業務端向上聚集,發揮終端經濟效益,再從頂端指導、反饋至末端,引導業務向前推進。六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財務和業務數據融合, 打通兩者壁壘,實現數據共享,使財務管理有數據支撐,經營業務有財務信息反映。
3 .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構
設立內部審計機構, 要保持工作上的相對獨立性,在內部審計工作中,要結合公司發展實際,既要保證工作上的嚴謹性,也要做到程序上的相對簡化性,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的常規性或專項審計,以保證各項制度落實到位,避免了制度或決議的決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狀況,充分發揮其在監督、評價、控制及咨詢等方面的作用。
4 .財務核算的規范化
一是招聘具有專業背景的財務人員, 對新聘會計人員,采取傳幫帶的方式,使其準確、快速的了解崗位職責和公司業務特點。二是建立公司會計核算規范標準,加強繼續教育培訓力度和思想品德教育常態化,提升員工的專業勝任能力, 要保持應有的專業嚴謹性和業務靈活性,防止思想僵化和行為失控,特別是針對企業轉型發展的新業態,要保持應有的關注和學習,做出符合業務發展的財務核算。三是深入業務前沿,了解業務發生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 將專業的財務語言轉化成通用、易理解的語言反映出來。四是加快財務信息化建設,保持業務核算的穩定及一致性,利用專業的分析工具和先進的分析方法,挖掘有利信息。
5 .加強企業資金面管理
做到支出有依據、開支有標準、收款要及時的資金管理基本原則。建設一套業務管理系統, 除了業務統計、分析等基本功能外,包括合作單位、信用狀況、業務類別、賬期和公司預算等信息,形成信用等級、風控管理和財務監測等信息報告。明確資金流動的權限控制范圍和標準, 對超出的資金支付須經有權限的層級進行審批。集中資金管理,采取收支兩條線,分別歸集管理,即針對業務款收入和支出分別開設銀行賬戶,收支不交叉。財務部應及時關注銀行賬戶沉淀資金情況,在保證日常資金管理的需求下,激活沉淀資金,包括辦理理財、大額存款或其他金融類產品等。
四、精細化財務管理作用
1 .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財務人員必須要有業務思維, 能夠從業務的角度出發,結合財務思維,在復雜的業務中抽絲剝繭,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向公司管理層及時傳達有效信息, 供決策使用, 實現公司效益最大化。同時,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對于新型的業務模型或特殊事項要做到早規劃、早介入。
2 .拓寬財務管理覆蓋面
優秀的財務人員不僅要有強勁的執行力, 更要有洞察實務的能力。在實際的工作中,能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已不合時宜或不能滿足實際運營的,及時提出修正和完善意見,督促及保證業務的規范化操作,以規避員工舞弊行為的發生,斬斷聯結滋生壞風氣的土壤,保障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
3 .全員參與
激發全員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降低了傳統業務和財務的對立,做到財務人員有業務理念,業務人員有財務思維,相互配合、相互監督,達到規范運作、降本增效的目的,共同促進企業長遠的發展目標。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報刊印刷勢必縮減,企業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如何讓企業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需從自身修煉,引入先進管理模式,激活內在活力。精細化財務管理彌補傳統財務管理的不足,促進企業資源在價值鏈中的有效配置,實現降本增效,增創利潤,在當下激烈的報刊印刷市場環境中占據有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