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核心素養是新教改提出的創新教育理念,針對高中歷史教學涉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發展核心素養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兩大板塊,這些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落實效果直接決定著高中生的歷史學習效率以及綜合素質完善情況。為此,在高中歷史教改工作中,教師必須確保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方向相契合,重視向學生滲透科學的歷史學習方法和探究技巧,引導學生走進歷史時空、積淀人文底蘊、感悟家國情懷,從而多層面錘煉和構建學生的關鍵能力品格。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引言
各個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我國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引導,使我國教育發展進入到“快車道”。銘記歷史才能展望未來,高中歷史課程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并且提高學生對學科的積極性,結合高中歷史學科開設的重要意義,以便于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人才,宣揚歷史進程中的正能量。分析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并基于高中歷史課程教育改革現狀,才能提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1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意義
第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順應新課改提出的指導精神。在我國教育改革背景下,各種先進的教學指導思想不斷激流涌現,核心素養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項。核心素養的提出為高中歷史教學繪制了全新的改革藍圖,教師致力于將歷史課程內容與核心素養各個要素相整合,不但可以順應新課改提出的指導精神,也能踐行現代化的教育理論,使學生的精神視域和成長空間得到拓展,從而持續提升高中歷史執教水平,助推我國教育改革工程的整體落成。第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可以滿足學生關鍵能力品格成長需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深化核心素養培養立意,對于構建和完善學生關鍵能力品格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角度來講,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等培養要素都關乎著學生核心思維、能力、方法和價值觀的形成效果,教師把握好以上能力要素的培養,可以使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發生質的變化。從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角度來講,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以及實踐創新等培養要素都決定著學生未來是否能夠順利適應個體和社會發展需要,教師加強滲透相關培養內容可以引領學生以科學的思維看待歷史,并逐步養成優良的思想觀念和自主學習習慣,學生的綜合能力勢必突飛猛進。
2高中歷史教學現狀
第一,忽略歷史閱讀。根據當前的歷史教學改革思路,學校根據歷史課進行了有側重、必要的歷史材料閱讀。教師經過引導學生閱讀多樣化的史實記錄與歷史材料,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對于歷史知識學習的熱情,而且還能使學生具備的閱讀能力得以有效增強。但是,就當前的現狀來說,部分教師仍舊將學習歷史知識的價值是考試,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忽略了歷史閱讀的有效培養。
第二,乏味且僵化的課堂氛圍。傳統化歷史教學中,學生通常更習慣于聽教師講解,并將當中的關鍵點進行記錄,長此以往,歷史課程就會表現為無趣且僵化的教學氛圍,并導致學生開始厭惡歷史課堂,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形成畏難心態。教師如果能和學生進行密切配合,對相關歷史材料進行共同研究,這不僅有助于師生彼此距離的縮短,而且還能擺脫掉歷史教學中的壓抑氣氛。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卻沒有將具有趣味性的歷史材料滲透到課堂上,這就致使學生無法深刻體會到歷史知識的學習樂趣,并對歷史課程的學習產生厭倦。
3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
3.1改變現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并且在當下的素質教育背景之下,深入掌握核心素養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并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其見多識廣。在當下成長期的學生思維反應速度非常快,如果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替換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死記硬背的那一套模式轉化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就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使學生發現高中歷史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有趣之處,并能夠與歷史發展變革相結合,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懷。當學生發現了歷史學科奧妙,就愿意隨著教師的腳步,逐漸理解歷史學科中的一些具體知識,更好的學習,主動的思考,這種主動性的學習比被動學習的效果更好,而且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負擔不重,使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不斷的飛躍,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之下,也會逐步完成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要求。
3.2創新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強化高中歷史核心素養
創新高中歷史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結合歷史學科的時空性特點,是以跨越時空的方式,讓學生們像穿越一樣去掌握有關的歷史知識。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覺得高中歷史學習非常有趣而創新的教學方法,恰恰是讓學生在新穎有趣的氛圍之內,進入自我學習的過程,探究與歷史知識相關的內容,并且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很多歷史知識都是前后順承相互關聯的,比如說在學習中國近代史的過程中,與世界近代史相比較,很多事情重合或者發生在同一時代之內,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根據歷史史實進行情境模擬或者角色扮演,使學生在自我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梳理。歷史史詩中的很多內容,并且以思維導圖或者時代順序圖的方式來記錄歷史事件,既達到了教學的效果,同時又強化了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
結語
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既是素質教育下對于學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又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轉變與創新提出了新需求。因此,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將教學目標作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激發,以促使學生的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從而使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艷麗.關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探討[J].好家長.2019(5).117.
[2] 韓麗.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154.
[3] 曾紅群.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的定位與運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