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瀟瀟 黃連軍
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壞死,其急性期具有很高的死亡風險,而慢性期則以心室重構和心力衰竭為特征。研究表明,心肌缺血缺氧后會導致氧化應激反應過度激活,而受損心肌的氧化應激會進一步誘導心肌細胞凋亡,加重心臟功能障礙[1]。心肌細胞凋亡在整個心臟重塑過程中持續存在,并顯著影響抗心肌缺血治療療效[2]。因此,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對于減輕心臟功能障礙具有重要意義,是修復受損心臟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關鍵[1]。丁香酚是丁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纖維化、抗凋亡、抗氧化和抗癌等多種藥理作用[3]。此外,丁香酚包合物可通過抑制核因子κB 信號通路的活化起到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4]。而丁香酚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仍然未知。本研究探討了丁香酚對異丙腎上腺素(ISO)誘導的AMI 模型大鼠的潛在保護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機制,旨在為治療AMI 提供思路。
1.1動 物 40 只健康SPF 級雄性Wistar 大鼠(250~280 g)購自杭州子源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CXK(浙)2019-0004。由浙江海康生物飼養,實驗飼養室許可證號:SYXK(浙)2021-0005。飼養條件:溫度(22±2)℃,12 h 光暗環境交替,大鼠自由進食飲水,實驗開始前適應性飼養1 周。動物實驗方案經溫州醫科大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倫理批號:wydw2023-0094)。
1.2主要藥物、試劑和儀器 丁香酚(純度≥98%,批號246719)和ISO(批號1351005)購自美國Sigma公司;肌酸激酶(CK,批號21011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批號210415)、乳酸脫氫酶(LDH,批號210117)、心肌肌鈣蛋白T(cTnT,批號21071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批號210125)、白介素-6(IL-6,批號210307)、丙二醛(MDA,批號21010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批號201202)、Annexin VFITC 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批號C1062)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試劑(批號D025-1)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RIPA 裂解液(批號89901)、BCA 蛋白定量分析試劑盒(批號23227)、增強型化學發光(ECL)試劑盒(批號32106)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 司。iNOS(批 號ab178945)、Cleaved Caspase 3(批號ab2302)和β-actin 抗體(批號ab8226)及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山羊抗兔IgG 二抗(批號ab150077)購自美國Abcam 公司。多導生物記錄儀(型號:BL-420F)購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離心機(型號:HC-2518R)購自安徽中科中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2.1AMI 模型的建立與分組 40 只大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五組:對照組、模型組、丁香酚低劑量組(1 mg/kg)、丁香酚中劑量組(10 mg/kg)和丁香酚高劑量組(100 mg/kg),每組8 只。丁香酚各劑量組予以相應劑量丁香酚灌胃,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量的生理鹽水灌胃,每日1 次,連續7 d。除對照組外,各組大鼠皮下注射100 mg/kg ISO,連續2 d,建立AMI 模型,以心電圖ST 段抬高(即高于0.2 mV)為造模成功判斷指標[5],對照組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2.2心肌損傷指標測定 末次給藥后,40 mg/kg 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切開腹腔,從下腔靜脈采集血液標本,4 ℃下2500 r/min 離心10 min 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根據相應試劑盒說明測定血清CK、CK-MB、LDH 和cTnT 水平。
2.3氧化應激和炎癥因子指標測定 取部分心肌組織、稱重、加入0.5 mL 磷酸鹽緩沖液,研磨后得到勻漿液,以2500 r/min 離心,收集上清液。使用ELISA法測定心肌組織中MDA、SOD、TNF-α 和IL-6 含量。
2.4梗死面積測定 TTC 染色用于評估心肌梗死面積[6]。大鼠安樂死后,取心臟置于-20 ℃冰箱中20 min,稱重,切片(2~3 mm),在1% TTC 溶液中于37 ℃避光孵育30 min,4%多聚甲醛固定24 h。梗死區為白色,正常為紅色,Image J 軟件用于分析梗死面積,心肌梗死率(%)=梗死區面積/總面積×100%。
2.5心肌細胞凋亡測定 各組取部分心肌組織,眼科剪剪成糜狀,PBS 沖洗,加入1 mL 胰酶消化液,用移液器間斷吹打消化組織,最后用1 mL 預冷PBS 沖洗終止消化,過濾,離心5 min 收集各組心肌細胞。按照凋亡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每組細胞用結合緩沖液重懸后,將細胞與5 μL Annexin-V-FITC 和5 μL 碘化丙啶(PI)染色劑避光孵育15 min。最后,使用FACS Calibur 流式細胞儀(Becton Dickinson)分析凋亡細胞。初次進行流式細胞儀檢測時設置未染色、PI 單染和Annexin V-FITC 單染這3 個對照。
2.6Western blot 將心肌組織在冰上用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的RIPA 裂解液裂解并勻漿。然后,將勻漿液在4 ℃下5000 r/min 離心15 min,取上清液,通過BCA 蛋白定量分析試劑盒測量蛋白濃度。將30 μg蛋白樣品在10% SDS-PAGE 上進行電泳,隨后轉移到聚偏二氟乙烯膜上,封閉,加入一抗iNOS(稀釋1∶1000)、Cleaved Caspase 3(稀釋1∶500)和β-actin(稀釋1∶1000)于4 ℃下孵育過夜,洗滌后,加入二抗于37 ℃下孵育1 h,用ECL 法進行化學發光。用Image J 軟件對蛋白表達進行定量,β-actin 作為內參。實驗重復3 次測量。
2.7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組內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各組大鼠血清心肌損傷指標含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CK、CK-MB、LDH 和cTnT水平顯著升高(P<0.01),而中、高劑量的丁香酚可顯著降低AMI 模型大鼠血清CK、CK-MB、LDH 和cTnT水平(P<0.01)。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血清心肌損傷指標含量比較()

表1 各組大鼠血清心肌損傷指標含量比較()
注:對照組為健康Wistar 大鼠,予生理鹽水;模型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生理鹽水;丁香酚低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 mg/kg 丁香酚;丁香酚中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 mg/kg 丁香酚;丁香酚高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0 mg/kg 丁香酚;AMI 為急性心肌梗死;CK 為肌酸激酶;CK-MB 為肌酸激酶同工酶;LDH 為乳酸脫氫酶;cTnT 為心肌肌鈣蛋白T;與對照組比較,aP<0.01;與模型組比較,bP<0.05,cP<0.01
3.2各組大鼠心肌組織梗死面積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梗死面積顯著增加(P<0.01)。與模型組比較,丁香酚各劑量組大鼠梗死面積顯著減少(P<0.01)。見表2、圖1。

圖1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梗死情況比較(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
表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梗死面積及iNOS 蛋白表達比較()

表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梗死面積及iNOS 蛋白表達比較()
注:對照組為健康Wistar 大鼠,予生理鹽水;模型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生理鹽水;丁香酚低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 mg/kg 丁香酚;丁香酚中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 mg/kg 丁香酚;丁香酚高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0 mg/kg 丁香酚;AMI 為急性心肌梗死;與對照組比較,aP<0.01;與模型組比較,bP<0.01
3.3各組大鼠心肌組織iNOS 蛋白表達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iNOS 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丁香酚各劑量組iNOS 表達顯著降低(P<0.01)。見表2、圖2。

圖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iNOS 蛋白表達比較
3.4各組大鼠炎癥因子含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TNF-α 和IL-6 水平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中、高劑量丁香酚組可顯著降低TNF-α和IL-6 水平(P<0.01)。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炎癥因子和氧化應激指標含量比較()

表3 各組大鼠炎癥因子和氧化應激指標含量比較()
注:對照組為健康Wistar 大鼠,予生理鹽水;模型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生理鹽水;丁香酚低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 mg/kg 丁香酚;丁香酚中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 mg/kg 丁香酚;丁香酚高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0 mg/kg 丁香酚;AMI 為急性心肌梗死;TNF-α 為腫瘤壞死因子-α;IL-6 為白介素-6;SOD 為超氧化物歧化酶;MDA 為丙二醛;與對照組比較,aP<0.01;與模型組比較,bP<0.05,cP<0.01
3.5各組大鼠氧化應激指標含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MDA 水平升高,SOD 水平下降(P<0.01)。與模型組比較,中、高劑量丁香酚可顯著降低AMI 大鼠MDA 水平,上調SOD 水平(P<0.01)。見表3。
3.6各組大鼠細胞凋亡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心肌細胞凋亡水平和Cleaved Caspase 3 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1),而中、高劑量丁香酚能顯著降低細胞凋亡和Cleaved Caspase 3 水平(P<0.01)。見表4、圖3。

圖3 各組大鼠細胞凋亡水平比較
表4 各組大鼠細胞凋亡水平比較()

表4 各組大鼠細胞凋亡水平比較()
注:對照組為健康Wistar 大鼠,予生理鹽水;模型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生理鹽水;丁香酚低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 mg/kg 丁香酚;丁香酚中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 mg/kg 丁香酚;丁香酚高劑量組為AMI 模型大鼠,予100 mg/kg 丁香酚;AMI 為急性心肌梗死;與對照組比較,aP<0.01;與模型組比較,bP<0.05,cP<0.01
丁香酚具有抗氧化和心臟保護活性,在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3]。ISO 是一種非選擇性β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引起心臟過度刺激,導致缺血、嚴重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從而導致AMI。本研究顯示給予大鼠ISO 與心肌損傷有關,主要表現為AMI 診斷標志酶CK、CK-MB、LDH和cTnT 水平增加,此外,模型組心肌組織顯示大面積梗死區,而丁香酚能顯著改善大鼠梗死面積并降低AMI 診斷標志酶水平,提示丁香酚可能是臨床應用中潛在的AMI 治療藥物。有研究表明,丁香酚可通過調節LDH、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MDA和CK 來緩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4],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ISO 誘導的心肌損傷機制是多方面的,本研究通過氧化應激、炎癥和心肌細胞凋亡等方面來研究其可能機制,并闡明丁香酚的可能保護機制。據報道,給予大劑量的ISO 可增加MDA 并降低SOD 水平,導致嚴重的氧化應激,并引起大鼠心肌壞死性損傷[7]。與之前研究一致,我們的數據顯示在ISO 給藥后顯著增加MDA 水平并降低SOD 水平,而丁香酚在預防氧化應激引起的心肌損傷中有積極作用,這可能是其具有心臟保護作用的原因。先前的研究也表明,丁香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4]。同時,受損心肌的氧化應激會進一步誘導心肌細胞凋亡[1]。在本研究中,丁香酚可改善AMI 模型大鼠中的細胞凋亡,說明丁香酚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對AMI 具有保護作用。
本研究中,促炎癥細胞因子TNF-α 和IL-6 的表達增強提示ISO 誘導的心臟組織中炎癥狀態加重,而丁香酚處理減少了促炎癥細胞因子TNF-α、IL-6 表達,與王娜等[4]結果一致。Ma等[8]研究表明,丁香酚能抑制脊髓損傷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 和IL-6 水平,促進其功能恢復。此外,一氧化氮(NO)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9]。在AMI 中,各種心臟細胞中iNOS 的過度誘導,導致介導氧化應激、炎癥活動和心肌損傷發展的NO 過度產生[10],表現為作為氧化應激指標的MDA 顯著增加及作為炎癥介質的IL-6 和TNF-α 顯著增加。本研究中,丁香酚處理可以中和iNOS 的異常誘導,降低組織iNOS蛋白表達水平,與前期研究報告類似[10-11]。
綜上所述,丁香酚對ISO 引起的AMI 具有改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調節iNOS、炎癥和氧化應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