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彤 袁紫微 陳云康
政府采購像逛淘寶!
2021年底,江西省創新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將電商模式引入政府采購領域。通過“互聯網+政府采購”,打造公開透明的政府采購交易服務平臺,有效破解政府采購領域存在的腐敗問題頻發、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
2022年,江西省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入選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全國典型案例,榮獲第五屆國家級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特色驅動獎”。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已成為江西數字化轉型的新名片。
過去,政府采購中存在競爭不充分、采購結果質效較低、評標不公正、潛在腐敗風險等問題。原因在于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往往只有少數大型企業具有為政府采購供貨的能力,中小企業參與的限制較大。政府采購市場缺乏多樣性,導致供應商之間缺乏充分競爭。
同時,政府采購審批程序繁瑣,需花費較長時間,影響政府項目的執行效果。且往往過于重視低價而忽略質量與服務等因素,導致低效低質的采購結果。
另外,在評標過程中可能存在人為干預或其他腐敗行為,導致評標不公平和公共利益受損。
針對上述問題,2021年7月,江西省開始建設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當年底便完成省市縣全覆蓋,實現全省政府采購“一張網”。根據江西省財政廳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16日,江西省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累計交易額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0.07億元,上架商品843.39萬件。
電子賣場在頁面設置上,有網上超市館、協議供貨館、定點采購館、創新產品館、鄉村振興館、中小企業館和贛鄱特色館,供應商可根據自己的供貨類型選擇進入場館。
在交易方式上,電子賣場有直購、競價、反拍和團購4種方式供采購人選擇。直購是采購人直接選擇商品下單,方便快捷;競價和反拍由采購人發布需求或選擇一款商品發起,供應商報價響應,需至少3家供應商參與,響應才生效;團購是將共同采購需求進行批量采購,獲得最低價,節支增效。
在功能設置上,電子賣場還上線了政采指數價和電商平臺價,便于采購單位選擇商品下單時進行對比參照,鼓勵供應商選擇價美質優的商品。目前,電子賣場已經上線商品品目44個大類、3663個子類目,全面覆蓋日常辦公采購需求。大到汽車,小到紙筆均可在電子賣場下單采購。

在監督機制上,電子賣場通過建立標準價格體系,每日價格巡檢、預警機制等,規范商品價格,有效解決了市場價格不透明、采購人無法比價的難題。采購人“足不出戶”就能“貨比三家”,“一鍵”就可采購到物美價廉的產品,有效降低了采購成本,節約了財政資金。
電子賣場全流程實行線上操作,大大節省了采購周期,采購單位從下單到收貨,最快僅需1天。“一站式”采購體驗簡便、高效、快捷,同時“全過程”公開透明。
從供應商注冊、供應商協議簽訂、商品管理、采購下單交易、售后服務保障等全流程,電子賣場都制定了相關規則,讓各采購交易主體參與政府采購交易全程有據可依,安心經營、放心采購。
特別是電子賣場通過與國庫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所有采購行為在平臺上都有跡可循,確保政府采購公開、陽光、透明,從技術手段上鏟除政府采購領域的腐敗“土壤”。
基于互聯網開放、透明、高效的特性,政府采購電子賣場能夠有效打破地域保護和地區壁壘,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公平競爭和優化組合,構筑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政府采購交易環境。
從企業角度來看,所有企業都能從電子賣場中了解到采購需求和標準,從而更公正地競爭,提高了營商環境的透明度。并且,電子賣場可以提供在線咨詢、技術支持、交易保障等全方位服務,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透明的服務,提升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的用戶體驗,提高了營商環境服務水平。
截至2023年3月,江西省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共有6.02萬家供應商、5256家外省企業入駐,建立了供應商管理、招標投標等全流程服務,覆蓋面廣泛。尤其是,中小企業成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在政府采購電子賣場上線前,江西省各設區市參與政府采購交易活動的供應商平均不足500家,且多為當地企業。電子賣場上線后,入駐供應商中,中小微企業達4.43萬家,占比75.56%,交易額達97.66億元,占比97.66%。
電子賣場實行零門檻、零交易費入駐。實行“承諾制入駐”,供應商只需在線上簡單地提交企業基本材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入駐手續,公示后自動入庫就可成為正式供應商,個體工商戶也可以入駐。
電子賣場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公平、便捷和高效的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機會,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通過長期參與電子賣場的競爭和合作,中小企業可以提高其品牌形象、增強其信譽度,從而獲得更多的商機和合作機會。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電子賣場還推出金融產品“政采貸”。供應商可憑電子賣場政府采購交易流水、采購合同等,向線上金融機構在線申請“政采貸”,自提出申請到收到貸款,最快只需1天、最高可貸3000萬,且無需抵押擔保,為企業提供最低成本的優質服務。

過去,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中會碰到各種“隱形門檻”,如地方保護主義、部門變相審批、市場準入限制、政策兌現滯后等。電子賣場打破了中小企業的“隱形門檻”,被稱為政府采購領域的一項“破壁之舉”。
近年來,我國政府采購規模持續擴大、采購體系逐步完善,已成為規模龐大、制度完善、競爭激烈的市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政府采購也在向數字化方向轉型。相較于以法制化為特點的政府采購“2.0”時代,電子賣場模式標志著政府采購進入數字化“3.0”時代。
從目前來看,政府采購電子賣場要進行全國推廣還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特別是如何確保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和穩定運營,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由于地域的差異,不同地區的政府采購規模、需求和習慣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新建電子賣場時,可能會面臨來自現有電子市場的區域競爭。現有電子賣場已經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鏈、銷售網絡和客戶關系,這將為新推出的平臺帶來激烈的競爭。
同時,政府采購涉及到大量敏感信息,需要嚴格保護數據的安全性。政府采購涉及到大量的資金和關鍵性項目,如果這些信息被黑客入侵、竊取或泄露,將會帶來重大影響。
各地政府囿于對平臺認知度的有限性,出于對敏感采購信息的安全性以及數據保護的擔憂,可能會降低推廣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加強對交易信息的保護,包括采取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建立更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
另外,政府采購電子賣場是一個復雜的電子商務平臺,需要維護供應商和采購商的關系、管理商品信息、訂單處理、支付結算以及物流等方面。平臺管理和維護需要有專業團隊負責,相關的體制機制創新也很重要。
在這方面,江西的經驗值得借鑒。江西在全國率先采用“建營結合,以營促建”的運營模式,授權云上江西大數據發展有限公司打造電子賣場,獨具江西特色。
相較于其他省份的財政部門主導建設運營的模式,江西省將市場化運作融入電子賣場運營管理,通過企業的人才、市場和技術等優勢,可以為參與各方主體提供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的服務。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