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實驗小學陽泉校區 雷婷婷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小學英語課堂的思維品質培養工作需要貫穿全部課程教學活動,因此需要突出英語學科教學特征,定位英語學科為溝通工具,著重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小學英語課程還需要圍繞核心素養確定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客觀評價。本文將著重分析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課堂的學生思維培養策略。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具體規定,思維品質是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能夠客觀反映小學生的個體思維特征。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對不同年級小學生的理解分析、比較判斷、批判推斷以及評價創造等多個層面上的能力水平進行客觀評估。培養和提升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思維品質,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并對英語課堂中的各類事物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分析。對于三年級剛起點的小學英語課堂,英語教師和學生需要通過游戲等多種形式培養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可以將英語詞匯、句型以及語音發音技巧融入互動游戲模式之中。小學英語教師還可以運用生動直觀的思維導圖,協助小學生理解和創造英語詞匯、句型等教學內容,將視覺和其他感官實現聯動和協作,有助于小學生理解和記憶英語知識。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中高年級英語課堂中,鼓勵學生參與到小組頭腦風暴類活動中,并將類比推理和合理的推斷分析邏輯滲透在思維品質培養環節之中,鍛煉和提升小學生的思維品質,還可以開展發散和創新思維類型活動,但是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合理分配串聯式語言復習和實踐資源。
在不同年級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普遍忽視了思維品質的引導,因此很多小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認知只停留在語言知識和文化意識層面上,難以體現學生自身思維品質的價值,不能充分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過程中,更偏重于知識與技能層面,對思維品質的滲透力度嚴重不足,難以迎合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教學目標忽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引導,長此以往,很多小學生并不具備理解分析、比較判斷、批判推斷以及評價創造等基本學科應用能力,很容易陷入學習誤區,難以快速整合學科教學資源構建知識體系。小學英語教師在逐步遞進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并不能將每個單元的語篇和語言知識映射到思維培養工作層面上,因此難以挖掘小學生的英語學科思維發展潛力和創造創新能力。課程教學目標忽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引導,會在中高年級英語課堂中直接體現在語言運用與理解環節中,導致師生之間的思維認知層次差距越來越大,很多學生會逐步失去英語學習興趣。
在眾多小學英語課堂中,不同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相對比較固化,難以深層次挖掘小學生的學科思維品質和語言發展潛力,更容易影響到小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創新能力。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內,英語課程普遍呈現出三個級別,并對不同時期學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語言技能、文化理解和應用實踐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但是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等問題,在確定課程主題、語篇以及語言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并不能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固化,難以激發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教學內容與形式比較固化,與當前很多小學英語教師選用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案不合理有關,難以針對性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對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以及學習策略的滲透力度嚴重不足。教學內容需要精準匹配不同年級小學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工具運用技巧,并在設定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理解和知識遷移運用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以解決。
在不同年級小學英語課堂中,部分隨堂作業和課后作業的設計普遍存在較多限制性因素,因此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對其知識體系的建構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部分隨堂作業主要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部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足,難以融入課堂互動討論環節之中,加之部分英語教師的作業完成講評環節嚴重缺失,并不能結合該階段英語教學目標進行作業設計,對學生的思維延伸和訓練非常不利。對于不同年級小學生,其學科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提升都是非常關鍵的,但是部分英語教師的作業設計效果并不顯著,不能夠結合小學生的學科思維培養特點和自主學習興趣,對學生隨堂作業和課后作業進行分類整合。小學英語課堂的部分作業設計形式和實施方法,普遍限制了小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探究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思維培養和拓展延伸。作業設計存在較多限制,普遍集中在三四年級小學生的英語課堂之中,部分教師不難做到因材施教,分類英語作業內容,因此普遍呈現出的作業完成效果較為單一。
在低年級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需要借助于直觀圖像,著重培養學生的多重思維品質,并鼓勵學生參與到游戲互動環節中,對教材和思維導圖中圖像的有效信息進行快速分類。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Unit 2 Friends》為例,“Lesson 2 It’s a tiger!”中可以對不同動物組合的圖像進行對比展示分析,教師可以通過趣味化的場景演繹形式,對不同人物之間的對話進行創新設計。在借助直觀圖像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寓教于樂等多種形式,對小學生能夠理解的英語語言進行分類整合,協助低年級小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才能逐步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借助直觀圖像,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以及教師在課前制作的卡通圖案,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推理和理解分析等學科思維能力。英語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想象和創新創造能力給予鼓勵和支持,對故事情節進行適度改編,將直觀圖像中的關鍵情節轉折點與真實場景相結合。
對于低年級小學英語課堂,教師需要創新嘗試單元統合,著重培養小學生的有序思維,并在推理分析和理解判斷過程中,逐步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鼓勵和支持小學生參與到英語實踐項目和情景演繹環節中。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統合《Unit 4 My Family》以及《Unit 5 My Things》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其家庭關系、家庭成員認知能力、自我價值認知能力進行深入挖掘,并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多媒體音視頻素材,協助小學生有序排列英語單詞、語句,逐步形成有序思維模式。在進行單元統合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對比不同單元主題的異同點,并協助學生快速找出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存在的不同,還需要在理解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積極拓展語言應用場景,通過情景演繹和游戲互動等多種形式,逐步培養小學生的有序思維能力,將英語詞匯和語句語法知識進行有序排列。
對于低年級小學英語課堂,教師需要從多個維度深層次挖掘課程資源,協助學生拓寬英語學習視野,可以在情境創設和互動交流等多個層面上全面貫徹落實思維品質培養目標。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Unit 7 Fruits》與《Unit 8 Vegetables》為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導向,引導學生參與到水果開會、蔬菜開會等趣味化互動環節之中,并通過辨識和分類不同的蔬菜水果英語詞匯,協助小學生拓寬學習視野,并逐步形成在生活中運用英語詞匯描述事物的良好習慣。在拓寬英語學習視野層面上,小學英語教師還需要運用啟迪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小組頭腦風暴活動之中,溝通和交流不同蔬菜水果對身體健康產生的作用,并逐步滲透健康生活和飲食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挖掘課程資源,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入手,鼓勵和支持小學生運用英語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在拓寬學習視野的層面上加強學生的語言思維訓練力度。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以及良好語言環境非常關鍵,因此教師需要創新設計多種課堂練習模式,著重激發小學生的創新和創造思維能力。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在《Unit 10 Colors》中,通過辨別不同顏色,可以生動直觀地展示學生的性格、興趣偏好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繪畫類課堂練習活動,在課堂中繪制出某些顏色的組合,也可以分組進行繪畫比賽,此時英語教師需要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繪畫作品,從不同顏色的組合中發現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和創新思維品質。創新設計多種英語課堂練習活動,可以最大限度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但是需要對學生在組織語言層面上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課堂練習經驗,將一系列英語詞匯的拓展應用方法靈活滲透在小組任務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思維品質。
對于中高年級小學生,英語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趣味化的新課導入方式,并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化教學情境,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語言聽說讀寫互動模式之中。以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Unit 2 Shopping》中,很多小學生都有與家人共同逛街購物的經驗,因此英語教師需要對問價、識別物品等重要句型進行直觀展示,通過趣味化的新課導入環節,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線下和線上購物生活化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價格競爭比賽中,但是需要合理運用固定句式進行提問和回答。通過趣味化的新課導入方式,很多小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和掌握生活化教學情境中的英語語言運用技巧,并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對英語語言工具中獨特的邏輯思維進行深入理解,達到思維品質的培養和訓練目標。部分小學生在理解和掌握與購物相關的固定句式之后,可以在小組內部進行經驗分享。
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英語課堂中的思維品質培養非常關鍵,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聯想等多種教學形式,著重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為例,在《Unit 8 Talent Show》中,“Lesson 2 He’s thin,but he’s strong!”中能夠將特定動物的外觀外貌特征運用英語語言進行合理描繪,能夠著重激發小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并在發散思維訓練環節中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尤其在對比big、small、tall、short、thin、heavy、old、young、fast以及slow等多組詞匯的過程中,可以將動物和人類能夠運用的詞組進行合理分類,協助小學生理解和靈活運用英語詞匯表中的形容詞。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積極構建趣味化和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聯想,在啟發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中,逐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聯想想象結論進行積極評價,協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觀察思考和聯想習慣。
思維導圖工具,是協助中高年級小學生提升思維品質的關鍵教學手段,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通過導圖概括等多種形式,在歸納總結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科思維品質。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教材為例,在《Unit 8 Music》中,師生需要共同完成課堂表演目標,并對不同樂器對應的特定演奏方式進行對比分析,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設計軟件或者繪畫紙上對感興趣的樂器圖案、英語詞匯進行分類記錄,并在概括英語詞匯和句型過程中,逐步提升歸納分析思維能力。導圖能夠協助小學生對不熟悉的英語詞匯和語言知識技能進行分類匯總和對比,并通過合理的歸納總結方式,逐步提升學科思維能力。需注意的是,小學英語教師要適當提高導圖概括難度,可以適時設置一些迷惑選項,觀察小學生是否能夠快速篩選出樂器名稱和音樂素材中的聲音。通過導圖概括等多種歸納總結學習模式,小學英語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從全新角度理解和記憶音樂領域的專用名詞、短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實行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需要凸顯小學英語學科的教育教學特點,并在突出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對其思維品質進行重點培養,可以通過教學情境以及拓展整合教學資源等方式提升小學生的學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