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摘要:二級學院作為高校教學管理的執行單元,承擔著重要的教學任務,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能否高效運行影響著一個學院的教學質量和發展狀況。本文通過對當前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對策,為高校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育,二級學院,教學管理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視,我國高校的規模和發展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伴隨著高校普遍向應用化轉型,以及工程認證和學科評估的推進,高校教學管理也更趨向于復雜化、多元化。教學管理作為高校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與高校的發展息息相關,教學管理工作是高校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
二級學院作為高校日常工作開展的基本單元,也是高校教學管理任務的執行單位,隨著高校教學管理機構將教學管理任務更多地下放至二級學院,當前形勢對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規章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勵和考核制度
在規章制度層面,如今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多由教務處制定,二級學院僅承擔上傳下達和執行的角色,自主性和主體性比較弱。由于二級學院各自的發展側重點不同,教務處統一的教學制度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學院,大部分二級學院缺乏一套針對自身學院發展情況的教學管理制度,這嚴重影響著教學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在二級學院的日常管理中缺乏對于教學管理人員的激勵和考核機制,教學管理工作瑣碎復雜,工作內容具有一定的重復性,激勵和考核機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成果無法量化,工作任務重但工作成就感低,也造成了基層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差,易影響相關崗位的穩定性,導致人員的流失。
2.缺乏對教學管理人員的系統性培訓
在高校教職工的培養機制中,往往對專職教師和輔導員崗位有著明確的培養機制和晉升途徑,而忽視了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和晉升制度。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往往由資歷較老的教師轉崗或新進教師兼職構成,工作方法也更多地依靠經驗性的老辦法,然而隨著高校發展新形勢和信息化新技術的出現,舊的經驗和方法有時已無法適應高校的新發展和教學改革的步伐。近年來,雖然一些高校招聘了專項的教學管理人員,但由于缺乏專業性培訓,管理人員適應崗位時間較長,對工作內容缺乏系統性的了解,對規章制度沒有準確的解讀,工作方法只能依靠試錯來摸索,這導致管理人員無法快速投入工作,遇到一些較難的教學管理任務時不能高效解決,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對于科學的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知識的學習,管理人員很難在工作中進行管理方法的創新改革。
3.學院內部管理的協同性差
由于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隸屬于不同的職能部門,主要的分工和職責也各不相同,盡管管理對象為同一批學院學生,但相互信息同步不及時,導致管理的協同性差,易出現問題。二級學院的教學和學工的管理人員往往在學生某方面出現問題時才會進行溝通交流,例如學生學業成績差、掛科多導致了留降級時,這意味著學院內部的教學—學工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盲區,缺乏協同管理的制度和平臺,無法盡早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另外,學院的各教研室之間也存在著協同性差的問題,由于學院內部各專業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發展情況也有強有弱,不同專業之間的交流溝通較少,使得一些教研室的優秀教學管理方法和教學改革經驗難以被廣泛學習和利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院內部教學管理的良性循環和提升。
4.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隨著信息化科技的快速發展,將先進的信息化工具引入高校教學管理是不可逆的大趨勢。雖然很多高校都引入了一些信息化手段和平臺,然而教學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平臺的掌握和使用程度仍有待提高。例如在西部某些高校中,學生打印成績單需要前往二級學院辦公室,由教務員打印核查后蓋章,再由學生前往學校教務處蓋章,才能獲得一份有效的紙質版成績單,申請過程繁瑣,耗時較長。在面向學生下發通知和信息收集方面也同樣存在著信息化水平低下的問題,例如部分信息收集需要班長進行傳達和匯總,再由學院的教學管理人員將各班信息進行一一審核后提交,這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影響著日常工作的高效開展。
1.健全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制度
提升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效率,首先要完善管理制度。二級學院應轉變被動執行的單向管理模式,立足學院自身的發展目標,以學科特色為出發點,主動建立起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制度,在規范管理的同時,更體現學院的發展特色和發展路線。由于教學管理工作紛雜多元,二級學院還應制定出一套科學高效的工作辦事流程標準,將瑣碎的工作任務細化、標準化,讓各項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有章可循,確保教學管理工作有序、高效開展,也減少由于制度不明確導致的責任劃分混亂,工作難以順利推行等問題。另外,還應加強對教學管理人員的考核和激勵制度,明確工作重點和難點的同時,將日常事務性的重復工作也充分量化,制定標準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職稱晉升和薪資獎勵掛鉤,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成就感和積極性。
2.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學習
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因此不僅要重視業務技能,特別是管理學知識的學習,更要加強思想道德素養的培訓。首先,教學管理人員應在上崗前接受專業系統的崗前培訓,學習國家最新的教育政策方針;學習學校、學院的相關教學教務方面的文件;還應深入學習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和軟件的使用。上崗后,也應定期舉辦管理技能研討會,多創造機會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去高水平高校進行參觀交流,學習優秀的教學管理方法。其次,也要進行思想教育培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培養服務意識,提升抗壓能力,使管理人員能在繁雜的工作任務中保持積極的心態,更好地服務教學、服務師生。
3.建設專業的協同教學管理體系
無論學校還是二級學院層面,都應重視協同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二級學院除了應設置專職的教學管理人員以外,還應充分聯動教學與學工系統,并將各專業教研室納入教學管理體系。二級學院教學管理涉及對象多、范圍廣,可由各專業教研室負責協調教師教學方面的工作,由學工辦負責溝通學生出現的問題,并形成有效的定期溝通反饋機制。在教學管理團隊內部建立每月座談會,圍繞教學研討在此期間的學生問題和各專業的良好經驗,不僅要充分討論教學和學工管理體系中的交叉點和盲點,更要交流各專業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等方面好的方法,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解決機制和內部學習機制,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提升教學成果為導向,構建全方位育人為本的有機管理體系。
4.提高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高校應加大對于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將前沿信息化技術引入到一線教學管理中來。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運行往往依靠教務處—二級學院—各系—教師或教務處—二級學院—各班班長—學生層層傳遞,無形中增加了很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如今大部分高校利用QQ群或微信群發送通知信息,雖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由于信息過多造成內容的覆蓋,教師或學生忽略信息或未能及時反饋的現象普遍存在。如果能夠更加合理地利用信息化平臺和專業的辦公軟件,例如在線文檔的協同辦公工具,在信息收集時指定信息填報人,同步協同數據,可以縮減一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在信息化時代,二級學院應進一步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意識,樹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強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發展,更好地運用最新的科學技術,簡化、優化工作內容和程序。
二級學院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連接高校教學管理機構和師生的重要橋梁,其重要地位不可忽視,發現和解決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問題對于高校發展至關重要。二級學院在教學管理方面長期存在的規章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勵和考核制度;缺乏對管理人員的系統培訓;學院內部的協同性差以及信息化水平低等問題都亟待解決。二級學院應通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建設協同教學管理體系以及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以適應新時代高校發展要求,融入新形勢下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格局。 PR
參考文獻:
[1]劉婷,鄭甲成,李子榮,俞浩.二級學院教學管理高效運行對策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04):213-215.
[2]張葉明,韓軍.高校二級教學單位在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1,12(03):40-42.
[3]丁彥.關于提高高校教學秘書管理水平的方法思考[J].中外企業文化,2020(10):176-177.
[4]笙婷婷,裴郁郁.高校教學秘書工作的創新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1):91+88.
[5]李景韜,肖強,管永紅.高校二級學院“教學—學工”協同聯動機制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01):49-50.
(作者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陜西西安 710048)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