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潘潘
一天放學后,班里學生跑來告訴我麗麗(化名)發瘋了。我并不驚訝,她是我們班有名的“刺頭”,沒少制造“麻煩”。
為不耽誤學生放學,也為了保證麗麗的安全,我和班主任商量,請班主任帶著已經站好的路隊下樓,我留下來陪麗麗。我先和她家長聯系,簡單說明情況,并告訴家長麗麗會晚些到校門口,請他耐心等待。看著麗麗嗷嗷大叫,用腳踢門,用手撕掉班級后門上的標語,我心里也是一團兒火,真不知道一個女孩子哪兒來這么大力氣,究竟發生了什么才讓她這樣喪失理智?我告訴自己,生氣是無能的表現,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讓她冷靜下來,然后幫她解決問題。
我強壓心中怒火,態度溫和地問她:“你喜歡撕紙嗎?”她愣住了。我接著問:“你喜歡什么顏色的紙?老師的辦公室有很多漂亮的卡紙,去我辦公室,我們一起撕紙,好嗎?”她雖然看著有點不情愿,但還是跟我去了辦公室。我兌現承諾,找來五顏六色的卡紙,她也毫不客氣,撕得很順手,過了一會兒,她心情緩和了一些。我趁熱打鐵,問她發脾氣的原因,剛開始她不愿意說,經過我的“威逼利誘”,她才慢慢道出實情。
其實也沒什么大事,她只是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友好相處,愛自己生悶氣。我告訴她一些與人相處的“小妙招”,她心情平復了許多,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走之前還主動把亂撕亂扔的垃圾清理干凈了。看到她的改變我也很開心。回想整件事情,處理方法其實很簡單。
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事情發生時,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像朋友一樣接納學生的壞情緒,讓學生感受到關愛、理解和滿滿的安全感,這樣才能使學生放下戒備,打開心扉,只要學生愿意把心里話說出來,事情已解決了一半。其次,對癥下藥。談話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找到問題癥結所在,這時,就要給學生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告訴他們正確的方法,當好學生的教練。最后,總結反思。每一次的經歷對學生甚至教師來說,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在經歷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更好地成長。
因為愛,所以才有教育,因為手里有方法,所以工作才能得心應手。每個學生都是一本書,需要細細品讀;每個學生都是一幅畫,需要慢慢欣賞;每個學生都是一朵花兒,需要用愛澆灌,當我們用愛心和柔語如春雨一樣滋潤著他們時,他們一定會綻放得芳香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