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是新中國第一部臨時憲法。其中有關民族政策的條文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具有重大的貢獻,主要包括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幫助民族地區發展各項建設。這些政策的提出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重要基礎,對當今中國共產黨開展民族工作有著重要啟示。
關鍵詞:《共同綱領》;毛澤東;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基金項目:中南民族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CSY22003)
作者簡介:江蕓麓(1998- ),女,苗族,湖南麻陽人,中南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共同綱領》由毛澤東主持制定,其中的民族政策,是對新民主主義時期黨的民族工作、民族經驗的基本總結,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開展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由中華民族共同體衍生出來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其核心內容、基本內涵在新中國成立時提出并體現出來,具體表現在黨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這幾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促進民族間團結。
一、《共同綱領》出臺有關民族政策條文的歷史背景
《共同綱領》于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規定了中國各個方面的方針政策。其中《共同綱領》有關民族政策條文制定的歷史背景主要分為國外和國內兩個方面。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共同綱領》的民族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核心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實現民族平等的前提條件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只有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才可能消滅剝削的資本主義制度,被壓迫的民族才能站起來。無產階級具有天然的優勢,也是最有可能帶領這些民族沖破壓迫的階級,因此在無產階級取得勝利掌握政權后,要促進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發展,并充分保障他們的平等權利。民族團結強調各民族無產階級內部之間的團結,馬克思、恩格斯曾號召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團結起來,無產階級也只有團結起來才能使社會擺脫壓迫、斗爭,只有解放了全社會,最終才能讓自己得到解放。無產階級還需與被壓迫民族團結,只有當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合力,戰勝資產階級的力量越強大,越有可能取得勝利。在民族數量多的國家里,還要強調民族間的團結與聯合,各民族具有一定的共性與個性,在尊重民族個性的同時強調民族的共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關乎民族利益面前要團結聯合起來,民族團結是取得革命勝利的保證。
20世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俄國有了很大的發展。俄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內情況復雜,迫切需要正確的理論為指導,解決民族壓迫問題,幫助國內擺脫困境。列寧認為實現民族平等必須通過革命的方式,經過探索實踐,形成了列寧主義民族理論。20世紀初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緊張形勢,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等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為了尋求救國救民之路,在水深火熱的情況下,開始研究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其中的民族理論也得到探索和傳播。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剛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內各項工作有待開展,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有待解決,民族問題是其中之一。于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指導,為中國解決民族問題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促進了《共同綱領》民族政策的形成
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地區主張民族自決,主要原因有,一方面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民族自決浪潮的沖擊,俄國革命經驗和蘇聯模式的示范,共產國際集權體制的制約;另一方面清末民初中國政界和學界受聯邦制思潮的影響。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提出,對外必須“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1],對內“統一中國本部(東北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2]。除此之外,黨還通過一系列決議、布告、指示貫徹民族自決主張。比如《關于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提出:“漢民與瑤民的民族平等,給瑤民以徹底的自決權?!盵3]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黨主張民族自決,建立聯邦國家,基本按照蘇維埃俄國解決民族問題的經驗和模式處理中國民族問題。與此同時,也在積極探索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
之后,“民族區域自治”逐漸取代“民族自決”成為主要的民族政策。由于日本借“幫助民族自決”為幌子加快了侵略中國的步伐,中國共產黨理論水平的提高、對國內民族情況日益了解,在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中央民族政策發生了轉變。會議提出“各民族與漢族有平等權利”“尊重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宗教、習慣”[4]。概括起來就是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權利、少數民族可以通過委員會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務、聯合起來建立統一國家等,這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轉變的重要一步。后來,民族自決逐漸淡出黨的文獻。
然后,民族區域自治政策逐漸發展,到1949年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1940年《關于回回民族工作的提綱》《關于抗戰中蒙古民族問題提綱》擬定,主要內容包括: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地方自治,承認并保證回、蒙民族在政治上同漢族享有平等的權利,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等,為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內容提供了借鑒。1945年10月23日中央發出指示:“對內蒙的基本方針,在目前是實行區域自治?!盵5]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于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在烏蘭浩特召開,會議通過的文件明確規定了自治政府的任務,即團結自治區的各族人民,實現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的徹底解放。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949年9月29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最終確立?!豆餐V領》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其中的民族政策,是我們黨經過28年的探索實踐得出來的正確經驗,是黨對28年民族工作的總結凝練。
二、《共同綱領》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貢獻
《共同綱領》中關于民族政策的條文一共有四條,主要內容有提出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幫助少數民族人民發展建設,概括起來分為四個方面。
(一)提出民族平等,促進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是我國民族政策的核心內容。在新中國的籌建過程中,中共中央制定的《共同綱領》第五十條提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反對帝國主義和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6]。
首先,反對人民外部和內部的敵人。毛澤東認為,各民族的團結是國內進行建設和各項事業勝利前進的必要條件。民族團結對多民族社會的命運影響深遠。鴉片戰爭、抗日戰爭等歷史時期,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對中國各族人民實施壓迫與剝削,使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災難。毛澤東曾總結中國歷史經驗,帝國主義“過去敢于欺負中國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各民族不團結”[7]。后經過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浴血奮戰,把帝國主義從中國這片土地上驅逐出境,取得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勝利,國家實現了獨立。因此,只有民族團結,才能戰勝一切外來勢力的入侵,實現國家獨立和繁榮強盛。
其次,反對大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新中國成立初期,舊的民族壓迫制度已被廢除,但是大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作為一種觀念仍然存在一些人頭腦中,部分反動勢力企圖利用這些陳舊觀念為新中國的統一和團結制造麻煩。一些破壞民族團結、妨礙國家統一的行為在少數民族地區時有發生,因此,要加強民族間的團結需要清除這些錯誤的民族主義思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黨中央派出民族訪問團,分別到東北、西北、西南等少數民族分布區考察訪問,宣傳黨的思想觀念、黨的民族政策,充分尊重民族群眾意愿,關心他們的生活質量,幫助他們發展生產,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同時提出了要在報紙上根據事實,多寫文章,教育黨員和人民,從根本上肅清大民族主義思想,促進民族團結。
(二)首次將民族區域自治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
民族平等即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實上的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是黨的民族政策的基石。中央剛開始主張民族自決,再到提出中華各民族聯邦,最后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這些民族政策的轉變是黨經過一步步實踐而做出正確的決斷。新中國成立前夕,《共同綱領》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8]。以《共同綱領》為指導,黨在全國開始推行民族區域自治。1950年,甘肅省成立了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同年,四川省成立甘孜藏族自治州;1951年,云南省成立峨山彝族自治縣。各省各地區民族自治州、自治縣開始建立起來,數量逐漸增多,各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事務、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民主平等得到了充分體現。
《共同綱領》還指出,各少數民族有“參加人民解放軍及組織地方人民公安部隊的權利”[9]。我國是多民族大國,各民族團結協作是最大的國情,在我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公安部隊中有不少少數民族,他們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享受國家賦予的政治權利,履行公民的義務,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尊嚴,維護祖國穩定。
(三)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
由于多方面的差異,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別,有利于民族團結。
《共同綱領》指出,各少數民族“均有發展其語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自由”[10]。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語言文字方面,毛澤東提出少數民族可以自愿學習漢語,尊重他們保留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鼓勵漢族干部學習當地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強調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同時他認為改革民族落后習俗是民族文化進步的表現,要認真謹慎對待民族地區的改革。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提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可以改革的。但是,這種改革必須由少數民族自己來解決”[11]。民族風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有時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這些需要少數民族干部帶領當地群眾來完成,外力不能強行改變,這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啟示。因此,黨在制定相關政策、采取相關措施時應充分考慮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聽取民族群眾意見,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除此之外,黨強調還要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各民族都有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護各民族進行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動。
(四)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教育等事業
民族繁榮是民族平等團結的基礎?!豆餐V領》提出:“人民政府應幫助各少數民族的人民發展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建設事業?!盵12]為此,黨中央又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人們的幸福指數、社會滿意度以及對黨的路線方針的認同,均建立在物質生活水平的基礎之上。新中國成立初期,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一直保持緩慢增長,由于復雜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同時受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各方面的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落后,人們生活十分貧苦。針對此情況,黨中央把改善民族地區人們的生活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我們要“積極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13]。毛澤東認為經濟貧困、文化落后的地區難以達到和諧、穩定和團結,只有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來了,民族間的差距縮小了,民族地區的群眾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利益,才是實現了事實上的平等。黨和國家首先從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入手,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他們極大幫助,然后范圍逐漸擴大到東北、西南等民族地區。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改進,部分民族地區實現了“一步跨千年”的飛躍。
第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文化建設。中國共產黨按照《共同綱領》要求,領導少數民族進行文化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重視對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勇于摒棄落后腐朽的民族文化,從而使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輝,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14]。強調在遵循“雙百方針”的前提下,在原有的民族形式和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可以對各民族文藝進行改造和創新。反對重視漢族文化而輕視少數民族文化的言論和行為,倡導各民族相互尊重其各自的文學藝術。其次,推動各民族文學藝術更深一步交流融合。為此,中共中央組織了多支文藝巡演隊伍,到各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文藝演出,隊伍的隊員由各民族文藝愛好者組成,隊伍類型有文工隊、放映隊、攝影隊等,隊員分工合作,推動各少數民族之間、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文化交流的方式多樣化、范圍擴大化。每年國慶節,各個少數民族在天安門廣場均有文藝匯演,其演出各具特色也渾然一體,向世人展現出中華民族獨樹一幟的風格和同心同夢的格局,以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氣息。
第三,幫助少數民族提高教育質量。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少數民族的教育整體水平比較落后,教育發展不太平衡,有些少數民族由于居住地地理位置偏遠,很少與外界聯系,教育幾乎是空白。為此,國家首先在基礎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經費,用于幫助民族地區建立學校,保障適齡孩子的受教育權,擴大基礎教育普及范圍,提高教育質量。其次,建立了少數民族教育機構并完善相關制度。1952年4月,政務院對民族地區教育機構的具體運行等做了規定,民族地區根據這些規定做出相應的調整,教育機構職能逐漸完善。再次,培養少數民族干部。黨在各民族地區設立了干部培訓班等,提高了民族干部的知識文化水平以及實踐能力,這些民族干部架起了中央與民族地區溝通的橋梁,同時又為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三、《共同綱領》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啟示
第一,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工作也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自覺肩負起民族工作,提出了處理民族問題的中心任務,并始終將民族問題置于重要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創建了新中國,成功找到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根據《共同綱領》中的民族政策來處理民族問題,黨的民族政策隨著時代變化也不斷發展完善,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共同體等理念不斷被強化,深入到黨的民族工作中,全國各族人民心中。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第二,要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盡管各民族人口數量不一,經濟發展水平有高有低,風俗習慣有差異,其都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依法享有平等的權利,需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反對任何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行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歷代領導人在各種場合講話中都強調民族團結,不斷強化中華各民族是一體的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15]。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民族平等團結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不斷勝利前進的堅強后盾,是國家發展的根本保障,我們要始終堅持民族平等團結,。
第三,要不斷促進各族人民的全面發展。從《共同綱領》的序言,中國人民“變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16]。可知,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可參加管理國家事務,黨將人民放在重要突出的地位,充分尊重了人民的權利。我們黨在處理民族問題時,始終把少數民族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仡櫼酝臍v史經驗,以人為本、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人民在中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了主體作用,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個時間段各項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足跡遍及全國各地。由此看出我們黨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置于突出位置,充分關心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的發展,關心民族地區人民的各種需求,不斷促進各族人民的全面發展,讓民族地區群眾更有歸屬感,以及作為中華民族其中一員而感到自豪。
第四,要始終強調依法治理民族地區。由于民族地區各方面具有特殊性和差異性,治理民族地區較為復雜,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的習慣,另一方面要保證維護民族地區的穩定與安全,使其行為活動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在民族工作的實踐經驗來看,依法治理是解決民族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共同綱領》作為一部臨時憲法,體現了中國一以貫之的法治精神,為新中國憲法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構建了基本框架,為處理民族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有關民族問題的法律法規不斷發展、完善,黨中央通過培養少數民族干部、開辦學校、宣傳等各種方式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法律意識,使民族地區群眾能夠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必須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系統闡述了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第五,要始終堅持發展理念,促進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民族地區的發展不僅關系著我國的繁榮富強,而且關系著我國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依據《共同綱領》指示,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優先支持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矛盾的減少,為國內各方面建設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從改革開放到進入新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民族工作也在與時俱進,根據民族地區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更好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民族地區調研,在會議上多次強調幫助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已經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做到了“一個民族也沒有少”,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17]。我們應始終堅持發展理念,確保各民族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
綜上所述,《共同綱領》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條件下,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情況而產生的,是新中國的臨時憲法和政治藍圖,是中國共產黨智慧的結晶?!豆餐V領》中的民族政策,為新中國開展民族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產生了重要作用,對于今后的民族工作也有著重要的啟示。充分認識《共同綱領》民族政策的貢獻意義以及當今的時代價值,有利于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參考文獻:
[1][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一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33.
[3] 中共中央統戰部.民族問題文獻匯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244.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十五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621.
[5] 中共中央統戰部.民族問題文獻匯編(1921.7—1949.9)[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964.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二十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767.
[7]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1.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二十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767-768.
[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二十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768.
[10][1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二十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768.
[11]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13] 毛澤東.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33.
[1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8.
[15] 習近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1-08-29.
[1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二十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758.
[17] 習近平.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N].四川日報(數字版),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