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
摘?要:隨著國民教育體系的進一步提升,傳統的教育體系已經難以滿足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自衛生部頒布《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試行辦法》以后,各醫院都開始加強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的管理工作。本文針對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發展情況提出創新管理方式,為現階段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工作提出參考。
關鍵詞: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64
1?相關概念的界定及理論基礎
1.1?基本含義
在我國隨著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的推進工作,繼續醫學教育已經成為醫院技術人員考核工作、評定職稱以及執業注冊的重要指標。繼續醫學教育是指衛生技術人員從業以后再獲取新知識和新理論、新的技術和方法的醫學教育工作,在醫院的持續性長遠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的學分登記工作需要繁瑣的人工錄入,數據多且雜,在醫院主管部門的審核過程中有諸多不便,繼續醫學教育的學分管理工作根本目的是為了督促醫院職工參與醫學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同時也是考核醫院繼續教育工作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但目前為止,醫院的繼續教育工作存在系統信息化不足等問題,因此如何利用學分管理的信息化系統來提高繼續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探索創新學分管理方式成了當務之急。
1.2?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特征
信息性、實用性與真實性是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三大特征,在醫院體制信息化改革的今天,相較于傳統的人工學分管理工作,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信息化是主要特征之一,學分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具有實用性,不僅避免了員工效率不足,且質量不高容易出錯等問題,還避免了因大量紙質證書的發放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其次醫院可以根據學分管理系統動態地掌握員工的學習情況,主管部門也可通過系統驗證總結,避免了程序上的錯誤,員工個人更可以通過學分管理工作了解到自己的學習完成情況,更積極地參與到醫學教育工作中來。學分管理具有真實性,因為學員的學習信息一經上傳任何人無法加以改動,最大程度上對教育工作進行監管,避免了過度干預。
1.3?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分類
按照繼續醫學教育的活動將學分管理分為兩大類,分別為I類學分和II類學分。其中I類學分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國家級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省級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以及推廣項目,是為適應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培訓,以及面向全體在職衛生人員開展的培訓需要(如職業道德法規教育),由衛生部或省衛生廳組織和批準的項目(包括遠程教育項目),由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統一公布的項目和推廣及必修項目以及經單位批準出國參加國際會議的項目。II類學分主要是通過自學以及發表論文,完成某項科研成果以及單位科室組織的學術活動和疑難病癥等的討論工作以及地市級學分或其他形式的醫學教育活動。
1.4?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模式
醫學教育學分制的管理模式與學年制的管理模式相區分,隨著國民教育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的統一入學、統一教育、統一考試的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狀,學年制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年為單位的考評區分學員的教育情況以及學業完成情況和學習完成進度,而學分制的管理模式是把能達到畢業的規定最低分數來衡量學員的學習完成情況以及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考核制度。但由于涉及的環節眾多,導致該制度本身存在了例如操作性不足,政策宣傳不足,與傳統模式相背離等實施難點,因此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模式仍然處在探索階段。
2?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現狀
2.1?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簡介
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是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區分學員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個性化差異的情況下區別于學年制管理的一種新型管理方式。作為一種創新管理模式,將熱門學科和邊緣學科綜合化,以此調動學員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將管理模式細分為學員個人管理、學分管理和審核查詢、達標機制等主要部分,在管理好醫務人員的I類和II類學分的基礎上做好學分的上傳、審核、查詢等一體化工作。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是全面推進醫學教育信息化改革,構建地區性甚至全國性學分管理服務公共平臺的重要要求。
2.2?浙江省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改革的發展歷程
浙江省醫學教育學分管理以2009年為界限分為兩個節點,在2009年以前主要是以每個醫院自制的學分登記本進行人工登記工作,半年審核一次,在管理過程中人工數據冗雜,極容易出現審核錯誤或者數據登記錯誤情況,且每半年審核一次,造成的數據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十分嚴重,在2009年以后,逐步出現了學分信息登記系統試點,網絡登記工作與人工登記工作同時進行,如果出現網絡登記項目與人工登記不吻合等情況以網絡登記為準。浙江省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機構主要分為市繼續醫學教育辦公室、衛生技術人員和行政部門,其中衛生技術人員主要負責自身的學習工作以及個人信息錄入和學分錄入工作,市繼續醫學教育辦公室則在本市衛生局的領導下負責本市學分信息系統網絡管理的工作,做好學分系統錄入以及日常監控,衛生行政部門則負責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2.3?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情況
作為記錄以及考核員工參與繼續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學分管理作為員工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與員工的學歷教育和評職稱等掛鉤。但目前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存在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學分管理隊伍參差不齊以及教育理念落后等情況,許多醫院存在對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忽視,不注重質量甚至淪為形式工作情況嚴重,且在醫學教育學分管理過程當中存在員工經驗不足,整體素質不高,傾向于按傳統經驗辦事,對于學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接受度差,部分管理人員甚至認為繼續教育學分管理工作只不過是為了完成晉升考核的一項任務,對于種種弊端采取不問不聽,導致學分管理的優化進程緩慢。
2.4?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特點
當前醫學教育工作普遍實行學分制管理,以選課為基礎,順應學員的個性化需求,學分管理主要具有選課自由,自主性強以及課程靈活等特點。其中學員可以根據自身需要以及時間安排自由選擇喜歡的課程,將工作以外的空閑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擴大學習的范圍,豐富知識儲備。以及學分管理的自主性較強,在學習過程當中學員可根據時間安排自行調整,達到自我學習管理,既可以提前完成學業拿到學分也可以滯后學習,對于學習能力強,自由時間多的學員可以提前修完學分,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相對較弱以及工作安排較慢的學員則可以相應的延長學習時間,避免學習重復和時間浪費。在學分管理的過程中還具備課程靈活的特點,如果學員在相應的學習時間內沒有完成學習任務還可以參加補考和重修,更有利于學員自由安排,更適應社會的發展進程。
3?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醫學教育學分管理有待提高
醫學教育學分制下存在明顯的管理難度大,且領導對于繼續教育的重視程度低的問題,在現在階段,有一部分醫院的領導對于醫院的繼續醫學教育缺乏相應的足夠重視,這也導致了許多繼續教育的人員也認為這只是對于晉升和考核的一種渠道,而不認為是提升自己的方式,這就導致了在考試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而且在醫院舉辦的具有全體性的繼續醫學教育的過程中專業性過強,導致一些非專業性人員不愿學不想學,認為為了學分而浪費自己的時間,對于學習的志愿性不夠,在這種狀態下,給醫院的繼續醫學教育的學分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3.2?醫學教育學分管理亟待改進
繼續醫院教育的課程存在明顯的與現實實際脫離的情況,且與醫院的未來發展脫節的問題,在課程設置上,許多課程受傳統授課過程的影響,理論性大于實踐性,過于重視教育的理論基礎而忽視了在醫學教育中更重要的實踐發展,這就導致了課程的設置偏離實際,造成繼續教育的價值很難實現,還導致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不能通過繼續教育課程中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在醫學教育學分管理中還存在員工對政策的認識度不高,主動性不夠等問題,認為學分只要達到醫院標準即可,積極性不足。
3.3?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醫院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信息化程度不足、對于政策宣傳不足、學分登記繁瑣等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提供了較大的便利,但目前來看,許多醫院在繼續教育過程中仍沿用傳統方法,在信息的整合與傳播方面信息化程度不足,沒有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將知識與員工共享,相關的網站也較為落后,這對于繼續醫學教育的學分管理造成了阻礙。同時在醫學教育學分管理過程中還存在學分登記較為繁瑣等問題。為了方便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登記工作,浙江省已于2017年開始陸續對信息平臺進行完善更新,并于2019年開始運用平臺進行學分掃碼,單位也可進行動態掃碼,利用人臉掃碼功能錄入學分,主辦單位也可根據考勤以及人員簽到確定參會人員。但此項措施的不足之處是會有學員為了學分而來進行掃碼,不會認真聽課。
3.4?醫療教育學分管理的重視不高
近年來,在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較為嚴重的重視程度不高,考核方式單一的情況,對于醫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學分管理的重要保障,醫生的首要任務是治病救人,這無可厚非,但對于新知識新政策的認識程度不夠也會造成信息不及時,只有對醫學教育工作存在足夠的重視才能保證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穩步前進。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許多醫務人員認為此項工作與本職工作的關聯度不大,認為學分拿夠就好,因此不論課程設置是否與自己有關都來刷學分,背離了繼續醫學教育的初衷。并且在考核過程中存在考核力度不足,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即使是在醫院的三級醫生的考核指標中也很難找到有繼續教育合格這一標準,直接導致了醫院人員中上至高層次醫師到科室人員中對于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不重視。
4?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對策
4.1?健全醫學教育管理的制度
在完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是健全醫學教育管理制度,將I類學分與II類學分分開管理,例如在I類學分項目管理過程中負責人將項目各項信息進行系統錄入備案工作,并通過醫院科教科進行備案上報,同時報備給上級行政部門審核,而在II類學分項目管理過程中則需要創新院科分開分級管理制度,院級項目由院級主管部門統一領導,而科室項目則由各科室的教學主任統一管理,定期將學員的學分錄入信息系統并提交審核。只有強化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制度政策,才能加強監督和規范化管理。
4.2?完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的法律法規
完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過程中的法律法規是保證學分管理工作真實有效的關鍵工作,在學分管理工作中,走過場和授予假證書等情況難以避免,只有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實行專人負責、專人監督,避免不規范的行為發生。在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要出臺相應的學分管理法律法規,應將管理過程中的監控盲區納入考核指標,加大有效監督。
4.3?提高繼續教育質量
學分制下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教育質量,最重要的是從師資力量著手,必須充分地利用優秀的教師資源,并對優秀醫師進行教育的培訓和完善的時間安排,在保證優秀醫師的正常工作下還能滿足醫師的授課情況,為了繼續教育質量的提高還可以開展遠程課程教育工作,利用優秀醫師的空閑時間充分開展授課,保證了醫師工作與教學的平衡,解決了員工與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聽到名師講課的訴求,在提升自己學習水平的同時也完成了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更大程度上實現繼續醫學教育的價值。
4.4?加強隊伍建設
學分制下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的隊伍建設以達到繼續醫學教育課程設置的優化,對教師資源進行合理運用,醫院可以采取組建學分管理專員隊伍的方式,專門負責有關學分政策的安排和學分的管理工作。并且在專門隊伍人員選拔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教育工作的熱愛程度以及是否能長期擔任這項工作,保證學分管理隊伍的穩定性以及專業性,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建立績效制度以及考核機制,將學分管理員是否能完成對政策的宣傳、培訓等工作進行考核,還可以將考核成績納入評職稱的指標。
5?結語
在繼續教育工作飛速發展的今天,學分管理的優勢越發突出。為了更好地適應國民教育體系發展的趨勢,醫學繼續教育學分管理工作需要從實際出發,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完善相關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提高繼續教育質量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繼續教育學分管理制度不能紙上談兵,只有各責任部門統籌安排,才能順利開展醫學繼續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水平,走適合我國發展的個性化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1]劉巖.繼續教育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與實施策略分析[J].人才資源,2019,(16):2829.
[2]王阿茜,馬佳妮,米志寬,等.臨床實踐能力提升導向下的醫學繼續教育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8):188189.
[3]吳靜.論社會化在繼續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實現[J].中國校外教育,2019,(9):42l,447.
[4]陳杰.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管理與思考[J].廣州醫藥,2016,42(6):6163.
[5]董麗鳳.繼續醫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繼續醫學教育,2014,28(9):13.
[6]宋俐.談區級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發展對策[J].醫藥教育,2016,(3):148149.
[7]孫政春,李文斌,李虹.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及處理策略[J].中國繼續醫學育,2011,3(2):4041.
[8]戴忠俊.南京市六合區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現狀及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27(2):6768.
[9]李念念.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系統在醫院中的應用探討[J].安徽醫學,2015,31(11):1409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