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航
摘?要:在時代快速進步的背景下,人類社會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尤其是城市人口數量增多,使得城市污水管網的排放壓力進一步增強。在這個過程中,倘若缺少對城市污水管網的優化和維護,將難以滿足城市污水排放的要求,導致城市生態環境遭受更加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在城市地表與地表水受到污染的情況下,會對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國各大城市目前高度重視對城市污水管網進行改造,使得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數量、規模不斷提升,進一步完善了城市污水排放功能,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發展中的生態效益。為提高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有效性,需要著重加強對工程項目的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污水管網現狀及其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了一些優化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管理的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項目開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市政污水管網;現狀污水;排放現狀;改造工程;管理優化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78
1?市政污水管網改造概述
在城市排水系統中,污水管網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置,城市污水管網的完善性,關系著城市的整體排污功能,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有著較強的促進效果,有助于降低污水對城市環境造成的污染,因此積極開展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有助于降低污水排放給城市及生態環境帶來的各種不良影響。我國在創建生態文明城市、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以綠色、低碳、環保為主要發展目標,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地區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水平,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因此,積極進行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加強對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管理,不斷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和效率,有助于完善城市污水排放管網系統,對強化城市發展的生態性、提高社會發展的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市政污水管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市政污水管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污水管網建設規模跟不上城市發展規模。
我國各大城市目前已經建設了相對完善的污水管網系統,不過許多城市現有污水管網系統的建設時間較長,在城市人口數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城市現有污水管網系統已經難以滿足城市污水排放的要求,尤其是在城區面積不斷擴大、污水管網系統未能及時連接成片運行的情況下,就出現了污水管“斷頭管”的現象,造成部分地區的污水排放需求得不到滿足。
(2)存量污水管網存在不同程度缺陷。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早期建設的污水管道,一旦建成投用后,就不再進行管網的管理維護,早期污水管網管材主要以混凝土管道為主,連接方式為承插式接口,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極易出現滲漏問題,部分污水管網因施工質量問題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堵塞、管網排水不暢,存在不同等級的結構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
(3)污水管網污水收集率偏低。
部分城市的污水管網目前仍采用的是雨污混流制,未能實現雨污分流,大量污水被直接排放至城市內部或周邊的河流,導致河流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尤其是在雨量充足的季節,混流的管網會出現溢出問題,加劇對城市土壤環境、水體環境的污染,給城市內部的污水處理廠帶來沉重負擔,不僅無法實現對污水的有效處理,還會浪費許多污水治理資源,不利于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不符合我國提出的綠色發展目標。
2.2?原因分析
(1)污水管網建設缺乏遠期城市污水工程專項規劃的指導。
我國各大城市現行污水管網系統的建設年限較長,受設計觀念、技術水平、財政資金限制,缺乏城市污水工程專項規劃進行指導,污水管網在城市的分布較為獨立、分散,污水管道埋設深度不足,在過去建設的時候沒有考慮城市內部地質高低條件,后期難以進行有效銜接。
(2)污水管網重建設輕運維。
部分城市更注重污水管網建設,對污水管網系統的后期運維關注度不高。由于不同管材的使用壽命不同,在缺少專業機構對污水管網進行維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難以滿足城市正常的排水需求。
(3)污水管網建設布局重主次干管,輕支管入戶管。
部分城市污水管網建設以主管和次管為主,缺少專門對居民建筑生活污水進行收集的支管和入戶管,這就導致老城區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被排入地下或雨水管網,最終流入地上和地表水體,導致城市水體環境受污染情況嚴重。部分小區目前雖然已經建設了相對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統,不過受管理觀念滯后、管理不及時等因素影響,導致排水系統在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的過程中,可能存在錯接或亂接的問題,尤其是一些沿街商鋪存在違規改造排污管道的問題,大量油污被隨意排放至雨水管道,甚至有大量廚衛污水得不到妥善處理,導致城市排水系統堵塞嚴重,導致城市生態環境呈現惡化趨勢。
3?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管理優化策略
城市在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中,污水管網系統建設有助于在城市內部形成一個生態閉環,在城市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根據我國城市水污染控制技術政策要求,應加強城市市政排水管網的改造、調整和建設,做到雨水、污水分流,為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創造條件。綜合考慮各因素,要確定城市新建區域采取雨污分流制,老城區逐步改造為雨污分流制的排水體制。
3.1?加強設計管理
3.1.1?污水管網改造必須遵守高標準高起點設計原則
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實施前,需要在城市污水工程專項規劃的指導下,結合實際情況,高標準高起點制定改造方案,使工程建設與城市的發展相協調,既保護環境,又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效益和投資效益。應遵循以下原則:
(1)按照總體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布置排水管網,要進行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
(2)先確定排水區域和排水體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網,應按從干管到支管的順序進行布置。
(3)結合城區污水設施現狀,合理布置管線。正確處理好管線與現有建筑物、構筑物和規劃道路的關系。
(4)充分考慮目前現有的明渠暗管,盡量納入待建的截污干管。
(5)在管線順暢、經濟的基礎上,減少居民生活的影響。
(6)結合片區的地形、地質、地貌的特點進行布線。管線盡量布置流暢,能埋地時盡可能埋地鋪設,減少架空管道的長度。
(7)污水管道按地形條件、規劃路網布置,最大限度提高對服務區域內的污水收集率。
(8)對現狀已建設管道經復核能滿足設計要求后,進行排查檢測修復,根據檢測結果棄用不能繼續使用的管道。
(9)在使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減少初期投資,盡可能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趨勢。
3.1.2?加強對城市水資源污染現狀以及城市雨污合流情況的調查并制定污水管網改造方案
部分城市城區基本上無獨立的雨水系統,大部分為合流的管道或者渠道,合流水直接排入周圍水體,對水體污染嚴重。雨污合流改造也是污水管網改造的重點和難度。雨污合改造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程,需根據污染源的特征和排水系統的現狀特點,分步驟、分片區循序漸進的改造,最終實現整個排水系統的雨污分流。
根據調查情況確定排水體制:對合流制區域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分流制區域進行補齊污水收集空白區。市政道路雨水、污水系統的建成,是片區排水系統實現雨污分流的前提,街區內部雨污分流的改造是實現排水系統分流的關鍵。
在污水專項規劃的基礎上,建設改造一個覆蓋城市全部地區的污水管網系統,著力解決傳統污水管網中存在的斷頭管、管道堵塞等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需要加強對老城區污水管網的改造力度,做好污水管網支管建設,保證污水支管入門入戶,最大限度滿足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的需求,避免在污水管網系統不完善的情況下,導致城市內部存在隨意排放生活污水的情況,進一步加強對城市地下與地表水的保護。
3.2?優化管網布局
部分城區現狀建成區分流制區域存在混接錯接現象,主要以污水管接入雨水管以及污水管無出路直接排河為主。為進一步對城市污水管網系統進行完善,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相關部門要加強與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的合作,委派專業人員對城市排水管網分布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資料搜集和現場勘察,摸清已建雨污水管網的現狀,查明地下管線的類別、平面位置、走向、埋深、偏距、規格、材質、載體特征、建設年代、埋設方式、權屬單位等,測量地下管線坐標和高程,并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和管線圖,為排水管網GIS平臺提供管網基礎數據,為提升排水管網科技管理水平、轉變傳統監管運維方式提供基礎保障,為優化城市污水管網布局創造良好條件。
要實現對城市污水管網系統的徹底改造,實現對城市污水的高效回收,加強對生產、生活污水的收集,需要對沿街商鋪、住宅小區等進行全方位調查分析,通過入戶摸排的方式切實掌握污水排放情況。相關部門還可以加強與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合作,實現對城市污水管網系統的快速測量,掌握關于化糞池出水口、城市內部各排污口的實際情況,著重對污水排放口位置高程等數據進行收集,編制區域排污排查報告,由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審核后及時將報告移交給專業設計單位,由專業設計單位承擔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設計工作,便于有效支持后續改造工作的開展,為后續施工提供強力保障。要想污水管網系統得到徹底改造,關鍵就是要做好前期的摸排工作,這是相關部門、相關單位必須落實的一項工作,關系著后期改造工作是否能夠穩定、高效進行。
3.3?落實全過程質量管控
要想做好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質量,需要積極落實全過程質量管控,著重從施工材料、施工過程、造價管理、進度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把控好改造施工的質量,進一步完善城市污水管網系統。
(1)施工材料的質量管控。
對污水管網改造工程中的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管控,需要做好施工設計階段的工作,以施工前的實地勘察、檔案查閱為基礎,明確污水管網改造的需求。比如,生活區域的污水排放量較小,可以考慮使用造價成本較低的小管徑排水管,如PVC-U排水管;在地勢條件較為復雜,管道埋設深度較大的區域,考慮使用HDPE增強纏繞管,由于材質輕、比重小,比鋼筋混凝土管便于運輸與施工安裝,并可順應地基不均勻沉降,不會產生如硬性混凝土管的脫節斷裂現象;企業、工廠周邊排水系統設計,優先使用抗腐蝕性能較強、使用壽命較長的管材。除了要把控好施工材料的質量外,根據不同區域的使用需求,材料的選擇還應當具備較強的性價比,合理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盡可能在投入最少資金的基礎上獲取最大的效益。在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把控的過程中,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材料出廠、進場兩個環節的質量檢測,在材料運輸過程中指派專業人員進行全過程跟蹤管理,避免因運輸、保存不合理導致管材破損。在正式使用之前,施工單位還應當反復進行試驗操作,保證管道材料性能良好、質量過硬,可以滿足污水管網改造的施工要求。
(2)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施工周期較長,覆蓋面積較為廣泛,為進一步提高改造工程的質量,要求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關鍵質量節點,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比如管材進場、溝槽開挖、地基驗槽、管道埋設、管道連接、管道回填、管道嚴密性試驗、管網附屬設施建設等節點,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規范和圖集等要求進行操作,指派專業人員進行施工現場的管理,及時做好檢查工作,便于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漏洞,及時對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進行整改。
(3)全過程監理管理體系。
在污水管網改造施工中,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監理單位要加強對現場施工的監管,不僅要避免施工對城市交通運行造成影響,而且要保證正常的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能夠很好滿足市政污水管網改造的要求,通過構建全過程監理管理體系,各部門共同參與、相互監督的方式,提高施工過程的質量與安全性。相較于其他市政工程,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施工環境較為復雜,其中會涉及許多隱蔽性工程,如各種地下管道、管線,因此對施工的整體質量有很高的要求,在做好正常施工的同時,還需要避免對其他工程造成影響。
(4)優化工程驗收程序。
在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竣工驗收環節,需要嚴格執行工程驗收程序,比如可以采用CCTV監控設備加強對城市內部污水管網系統的全面排查,確保改造施工全面消除從前存在的各項缺陷,只有在污水管網系統質量過關、性能較高且不存在各種質量與安全隱患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驗收。反之,在全面排查的過程中一旦發現質量或安全隱患,需要及時向施工單位進行反饋,便于施工單位及時進行整改。
3.4?構建完善的污水管網運維管理機制
在對污水管網系統進行改造以后,相關部門還應當注重污水管網系統的運維管理,構建完善的運維管理機制。
(1)建立運維主體。
地方政府應理順污水處理建設行業建設管理體制,明確屬地專業污水處理設施統一管養單位,切實解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多頭建設管理、管養主體不明確等問題,將污水處理設施運維所需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重點用于污水處理設施新建,更新改造和運行維護等內容,設施管養單位要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城鎮排水管渠安全運維與管理標準》等規程,落實運營維護管理,制定維護手冊、操作規程和工作制度,做好污水處理設施日常運行、定期養護、操作規程和工作制度,做好污水處理設施日常運行、管網定期養護、應急維修和巡查等工作,確保城鎮污水管網維護管理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2)明確運營范圍。
地方政府要按照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參照污水管道用途、城鎮污水專項規劃以及相關標準等確定管道性質及接收、維護管理單位,確定運營范圍。各單位在做好制定運營管理評價和考核體系的前提下可探尋采取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的方式來進行服務外包。探討試行以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政府為管理主體、村社區為落實主體、居民為受益主體以及第三方運維服務機構為服務主體的五位一體管理機制。
地方政府還應當加強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保證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排放污水,同時參與到以政府為主導的污水管網運維管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延長污水管理系統的使用壽命,保障污水管道運行暢通,實現對城市污水的高效排放和集中治理,進一步推動城市向綠色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
4?結語
污水管網系統是市政工程的重要構成,開展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有助于加強對城市污水的集中排放和治理,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地方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主體作用,認識到現有污水管網系統存在的不足,聯合相關單位、機構做好污水管網改造的優化設計、加強對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全過程監督和管理,保證改造施工的合理性與整體質量,以完善的污水管網系統為保障,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章意聰.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1,6(10):204205.
[2]張錚.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策略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3):257258.
[3]孫冠軍.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施工管理[J].建材與裝飾,2020,(13):213.
[4]王磊.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策略[J].低碳世界,2018,(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