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二開



[摘 要]該研究以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收錄的近三十余年高校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為數據源,使用文獻計量分析和可視化的方法,從文獻的年發文量、核心作者、期刊來源及關鍵詞分布等多個維度進行統計分析,重點討論了近三十余年高校研究生黨建的熱點,期望為新時代研究生黨建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研究生黨建;文獻計量;可視化;高校黨建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3-0071-04
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中的高素質群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者。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黨員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研究生黨建成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對研究生(指高校研究生,全文同)黨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黨員發展和黨支部建設,研究生黨建面臨的挑戰與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路徑等方面,對研究生黨建工作進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不多。為準確把握研究生黨建研究的基本情況和研究熱點,本文采用文獻計量法并利用SATI 3.2、Ucinet 6.0、Netdraw軟件,對該研究領域進行了系統分析,以便于更直觀地了解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的知識結構和特征。
一、研究的數據來源、方法和文獻統計結果分析
(一)研究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在收集數據時,所選文獻的刊發時間為1990年至2021年7月8日(本文用“近三十余年”表示這個時間段),以“研究生”和 “黨建”為主題詞,共檢索到研究生黨建相關研究文獻1036篇,刪除征稿啟事、序等無效文獻32篇,得到實際有效文獻1004篇并將其作為本文的研究樣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共詞分析方法、網絡分析方法和聚類分析方法對關鍵詞和研究主題進行分析。借助文獻題錄信息統計分析工具SATI 3.2軟件對研究生黨建研究相關文獻歷年的關鍵詞、發文量、期刊來源等信息進行提取、統計和分析,利用Ucinet 6.0和Netdraw軟件對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和可視化分析,得出研究結論。
(三)研究文獻統計結果分析
1.發文量分析
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領域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所收錄文獻的歷年發文量可劃分為4個階段:一是萌芽階段(1990—2000年),年度發文量均在5篇以下,說明這個階段學術界對研究生黨建研究的關注明顯不足;二是快速發展階段(2001—2013年),年度發文量明顯上升,并于2013年達到發文量峰值81篇;三是穩步發展階段(2014—2018年),年度發文量呈緩慢下滑趨勢并逐漸趨于穩定;四是迅速拉升階段(2019—2021年),受研究生擴招等因素的影響,年度發文量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2.核心作者統計
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核心發文作者分布見表1,其中,發文較多的依次是孫信麗(7篇,被引23次)、顧慕嫻(6篇,被引19次)、李晨(5篇,被引10次),其余作者發文量都在4篇或4篇以下,說明我國研究生黨建的研究力量相對還比較分散。根據普賴斯定律可知,半數的文獻為一群生產能力強的作者所撰寫,這一作者集合的數量約等于全部作者總數的平方根。用表1數據計算得出m≈1.981,即發文2篇或2篇以上的作者為核心作者。經統計發現,核心作者共有211位,共計發文324篇,約占文獻總數的32.27%,明顯低于普賴斯定律的標準(50%),說明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的作者比較分散,深入研究的作者較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3.期刊來源分布
利用SATI 3.2軟件對期刊來源進行統計發現,有1004篇文獻刊載在435種期刊上,覆蓋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黨史黨建、思想政治、高校學報等多種類型的期刊,表明研究生黨建研究涉及范圍較廣,與其他學科已形成了明顯的交叉、滲透關系。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將研究樣本劃分為3個區域,如表2所示。由表2計算可知,3個區的期刊數之比為24∶105∶306≈1∶4.38∶12.75,不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因此可認為研究生黨建研究領域尚未形成核心期刊群。
研究生黨建研究相關文獻在核心期刊上的發文量為125篇,占全部文獻量的12.45%,其占比相對較低。受篇幅限制,本文只列出發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刊發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數量最多,共35篇,占發文總量的 3.49%,發文量占比在2.00%以上的期刊有 《教育教學論壇》和《中國研究生》。總體來看,排名前3的期刊發文量占比很低,說明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來源期刊分布較廣,尚未形成核心期刊群。此外,發文量排前10名的期刊中有3種是核心期刊,8種有影響因子,其中影響因子>1的期刊只有3種,說明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的質量有待提高。
4.詞頻統計分析
關鍵詞是文獻核心研究內容的濃縮和提煉,對關鍵詞進行詞頻統計,可以有效反映相關領域的研究主題。運用SATI 3.2軟件抽取關鍵詞并進行詞頻統計,合并同義詞、近義詞,并把兩者的詞頻相加。將高頻關鍵詞按詞頻降序排列,列出頻次不少于15的高頻關鍵詞,如表4所示。從表4可知,關鍵詞中出現頻次較多的是研究生、黨建工作、研究生黨建、研究生黨支部、研究生黨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等,以上關鍵詞反映了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的熱點。
5.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結構
利用Netdraw工具繪制出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結構,便于清晰看出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從圖1可知,研究生、黨建工作、研究生黨建、研究生黨支部、創新是網絡圖中聯系網絡最密集、出現頻次最多的關鍵詞,是整張網絡圖的核心。
二、研究主題分析
聚類分析是根據組內數據對象的相似性和關聯性,對數據對象進行分組,將相似度高的對象匯聚到一個組。本研究利用Ucinet 6.0軟件對文獻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后發現,可將上述關鍵詞匯聚成4類主題即研究生黨員發展、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黨建的問題與對策。
(一)研究生黨員發展
發展研究生黨員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如何篩選出黨性修養好、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入黨是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寧倩提出“四個結合”的評價原則,明確評價主體、評價目標、評價方法、評價內容,通過層層評價、環環相扣的科學評價體系,為我黨篩選出真正有能力、高素質的研究生[1]。汪植英提出構建三位一體協同育人管理模式,實現對研究生黨員的精準管理[2]。研究生黨員發展是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點,應嚴格按照 “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原則,規范研究生黨員發展流程,完善發展對象考核機制,加強對發展對象的教育,切實提高研究生黨員質量。
(二)研究生黨支部建設
2018年,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明確了高校黨支部的重點工作。研究生由于學制短,科研、就業壓力大,加上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導致部分研究生對支部活動缺乏參與積極性,使黨支部在研究生群體中的影響力有限。學者對研究生黨支部建設開展了廣泛研究,包括其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有學者提出結合學科特點,以“縱向為主、縱橫結合” 的原則建設研究生黨支部[3]。唐育虹等提出建設高校創新型研究生黨支部的實踐對策,包括組織架構的完善化、支委建設的制度化、聯絡制度的創新化、交流平臺的多樣化、管理的規范化[4]。本文建議研究生黨支部完善監督機制、創新活動形式等,進一步加強“雙創”黨支部建設,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三)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徑,研究樣本中有430篇文獻涉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說明高校越來越重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主題集中在研究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問題成因及問題解決對策等方面。由于外界環境的誘惑大、就業壓力大,部分研究生存在政治信仰缺失、道德觀念淡薄等現象。關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倪茂晉等對“雙一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做了調查研究,提出應深化教育改革,抓住關鍵少數,強化陣地建設,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5]。趙盈等提出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機制,注重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跨階段與全程貫通[6]。劉嘉敏提出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個維度即教育者維度、教育對象維度、教育載體維度、教育保障維度[7]。筆者認為應加強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研究生的科研生活和組織活動中,切實增強研究生黨建的工作實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養。
(四)研究生黨建的問題與對策
研究生黨建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黨員隊伍人員較多、經歷多種多樣、管理較分散,導致研究生黨員隊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體意識缺失、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到位、后續教育管理不平衡等問題[8]。盧振雷等針對北京高校博士生黨建工作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支部設置的科學性還有待加強,博士生黨員先進性還需提升,支部建設制度落實和執行需嚴格,支部活動的特色和吸引力仍需加強[9]。盛鋒認為應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加大研究生黨支部組織發展力度、切實增強研究生黨支部的核心作用[10]。現階段研究生黨員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復雜,研究生黨建工作開展應直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升研究生黨建質量。
三、結論
本文利用SATI 3.2、Ucinet 6.0、Netdraw軟件著重從文獻量、期刊來源、核心作者及關鍵詞等方面對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的文獻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其一,在發文量方面,研究生黨建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研究文獻發表數量可劃分為萌芽階段、快速發展階段、穩步發展階段和迅速拉升階段。近三十余年研究生黨建研究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受黨中央、各級黨委對高校黨建的關注度提升以及研究生擴招等因素的影響,相關研究文獻發表數量不斷增加。隨著高校各級黨委大力推進研究生黨建工作及其運行模式不斷創新,相關工作會持續成為研究熱點。
其二,在核心作者方面,根據普賴斯定律,核心作者發文量占比低于50%,說明近三十余年黨建研究力量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以研究生黨建作為持久研究方向的作者不多。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的絕大多數作者都是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發文量只有1篇,說明該領域只得到很少關注,具有隨意性和分散性,相關作者并沒有開展長期深入的研究。
其三,在期刊來源方面,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來源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黨史黨建、思想政治、高校學報等多種類型的期刊,表明研究生黨建研究與其他學科已形成了明顯的交叉、滲透關系。然而,相關文獻發文量排在前10名的期刊只有《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思想教育研究》這3種核心期刊,表明研究生黨建研究文獻質量有待提高。今后的研究工作應致力于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創新與實踐,深挖其科學內涵和探索改進路徑,提高研究成果質量,擴大學術影響力。
其四,目前的研究熱點主要涉及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基本內容,理論研究呈碎片化,缺乏系統性、全局性、創新性。研究生黨建工作應該突破現有舒適區,積極加強與新媒體、“互聯網+”等的融合,從學生就業、科研實際的角度出發,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
[ 參 考 文 獻 ]
[1] 寧倩.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對象選拔的科學評價體系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0.
[2] 汪植英.高校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路徑初探[J].中國高等教育,2021(7):28-30.
[3] 徐剛,周義.研究生黨建工作質量提升路徑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5):59-61.
[4] 唐育虹,侯斌超,周曄.建設高校創新型研究生黨支部的實踐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1):107-109.
[5] 倪茂晉,陸風.“雙一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現狀特征及提升對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3):50-56.
[6] 趙盈,李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機制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2021(7):103-107.
[7] 劉嘉敏.新時代完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重維度[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3):9-13.
[8] 錢嫦萍,戎思淼,張攀.新時代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科學內涵與機制優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0):41-43.
[9] 盧振雷,孫信麗,江寧.北京高校博士生黨建工作調查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7):97-100.
[10] 盛鋒.當前研究生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3):29-31.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