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攀廷
足球游戲的開展能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足球游戲逐漸凸顯出“以球健身、以球益智、以球育德、以球促美”的課程特色。為切實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發展,教師在開展足球游戲時,應該結合幼兒的成長與發展規律,了解幼兒身心發育特點,加強足球運動教學指導,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養成良好習慣,領悟體育精神,鍛煉走、跑、跳、踢等能力,培養幼兒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提高足球教育的教學效率。筆者就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的組織與指導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提高幼兒園育兒水平提供參考。
一、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的意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促進作用。
(一)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在一定程度上是培養幼兒內在思維轉化能力、強化幼兒集體適應能力、增強幼兒團結意識的重要基礎。足球游戲能夠提高幼兒專注力、記憶力、創造力,增強幼兒創新意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讓幼兒養成良好思維習慣,增強幼兒運動協調性,促進幼兒骨骼發育,有效推動幼兒綜合發展。由此可見,開展足球游戲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本質需要。
(二)有利于提高幼兒的運動興趣
幼兒年齡小,對游戲情有獨鐘,開展足球游戲,一方面能夠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提高幼兒的運動熱情,增強幼兒的游戲體驗感;另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讓幼兒從跑、跳、踢等動作訓練中提升體育素養,在游戲中充分活動身體各個部位,促進幼兒在優質適宜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與發展。
(三)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足球既是一項游戲,又是由多人組成的體育項目,幼兒園開展的足球游戲需要幼兒相互配合、遵守足球運動規則,這有利于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了解足球的攻守規范,在活動中能夠靈活應變,聽口令、知進退,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規則意識,為其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基礎。此外,足球游戲是一項集體性活動,其開展與實施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改變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有助于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四)有利于豐富幼兒的學習和生活
足球游戲作為幼兒園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幼兒的學習與生活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教師從足球游戲反饋中了解幼兒運動水平,適當調整教學進度。足球游戲形式多樣,顛球比賽、運球比賽、射門比賽等游戲形式有利于增進師幼之間的關系,豐富幼兒的學習與生活,培養幼兒的特長,最終促進幼兒發展、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幼兒思想道德修養,這綜合體現了足球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現實意義和重要價值。
二、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的現狀
開展足球游戲已經逐漸成為當前幼兒園多元化教學的主要選擇,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足球游戲類型多樣化,開展地區逐步增加;二是足球游戲活動時長適當延長,一部分幼兒園還會根據當地教育特色,將足球游戲作為幼兒園的重點教學活動;三是幼兒對足球游戲的喜歡程度越來越高,教師主動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幼兒情緒及身體健康狀況,推動了足球游戲活動順利開展。
盡管當前幼兒園足球游戲教學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現階段仍然存在一些教學困境,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現階段部分幼兒園對足球游戲的定位不準確,單純將足球游戲作為招生宣傳點,同時,部分教師專業性不強,對足球基礎理論與踢球、射門等教學內容理解掌握不足,導致幼兒園足球游戲教育定位不準確,教學核心觀念出現偏差。其次,幼兒園足球游戲的模式單一,忽視了幼兒個體差異,沒有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足,幼兒之間的足球水平差距逐漸拉大。最后,受場地限制,在開展足球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對幼兒跑、跳、踢等能力的培養有限。
三、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的原則
(一)興趣為本,健康為先
3~6歲幼兒處于肌肉骨骼發育、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開展足球游戲時,教師應堅持“興趣為本,健康為先”的原則。足球游戲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教師在開展游戲時,除了尊重幼兒的身體發展規律,注重激發幼兒對足球的興趣,還必須時刻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安全,最大程度降低足球游戲開展過程中發生意外的概率。
(二)游戲為本,趣味為先
游戲作為幼兒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的主要互動形式,深受幼兒喜愛,教師在組織足球游戲時,需要注意適當弱化足球專業化概念以及射門、攻守等規則,要設計適合幼兒年齡的足球游戲形式,實現由專業化向多元化、趣味性的轉化,避免足球游戲過于單一、枯燥而導致幼兒興趣降低、熱情不足。
(三)合作為本,互動為先
每名幼兒的成長經歷、家庭教育背景不同,教師在組織足球游戲時,要增強游戲的目的性與啟發性,堅持“合作為本、互動為先”的原則,設計集體類、競賽類、小組探究類游戲,在游戲中加強幼兒之間的合作,促進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高互動頻率,改變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游戲思維,從而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游戲習慣。
四、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的組織與指導策略
(一)創設足球游戲環境,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足球游戲的開展需要足夠寬敞、安全的場地,這就要求幼兒園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其次,教師要提高足球游戲的趣味性。相較于傳統游戲,足球游戲更具趣味性和教育意義,教師要精準掌握幼兒對足球游戲的認知情況,根據幼兒之間的差異性,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設計豐富多樣的足球游戲形式,如“足球接力”“小猴子救援”“邊走邊踢”等,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足球游戲氛圍,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最后,在設計游戲類型時,教師要鼓勵幼兒參與進來,并結合幼兒興趣,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這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為順利開展足球游戲、全面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深挖體育精神和游戲精神內涵提供先決條件。
(二)精選游戲材料,豐富游戲指導形式
作為足球游戲的設計者與組織者,教師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理念,根據幼兒園足球游戲材料選擇標準,結合生活實際,合理選擇高階材料、低階材料作為足球游戲教學的輔助工具,實現足球游戲內容生活化、游戲材料多樣化。比如,在組織足球游戲時,教師可以利用“小鴨子搬家”“精準投喂小山羊”等游戲,鍛煉幼兒跑、跳、踢的能力,以提高幼兒的身體協調性,幫助幼兒在足球游戲中快速掌握游戲技巧。此外,教師還應持續創新足球游戲的組織與指導形式,優化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各類教學資源,達到教學目的。比如,教師要注重教學導入,將理論知識與游戲實踐相結合,提高幼兒適應性;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線上游戲模擬情境,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幼兒展示傳、停、帶、射等足球專業動作;等等。這可以拓寬幼兒視野,提高幼兒對足球的認知,還能夠提高幼兒在足球游戲中的應變能力。
(三)發揮教師專長,培育專業化隊伍
教師必須直面教學困境,發揮教師專長,主動參加足球教學培訓,加深對理論性知識的理解,掌握踢球、停球、頂球、運球等足球技術,以便為幼兒答疑解惑,同時也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幼兒園要打造專業化的足球教學隊伍,園長應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培訓,讓教師學習足球游戲的最新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高質高效推進足球游戲組織和教學指導。除此之外,足球游戲本身是一項戶外活動,教師僅提升理論修養還遠遠不夠,還應當增強安全防范意識,避免活動中出現幼兒受傷的情況,并提高自己的輕傷應急處理能力。教師要在開展游戲前為幼兒做好基礎防護,在日常教學中多向幼兒普及安全知識,以增強活動的安全性。在活動中如有突發意外,教師應沉著、冷靜地面對,做好應急處理,安撫幼兒情緒。
(四)拓寬宣傳渠道,加強家園聯系
足球游戲能否順利開展,一方面取決于幼兒園的推廣力度,另一方面與家長的態度密不可分。幼兒年齡較小,自我防護意識較弱,部分家長擔心幼兒會在足球游戲中受傷,對幼兒園開展足球游戲心存疑慮。教師應加強對足球游戲教育價值的宣傳力度,向家長傳遞正確的足球游戲理念,讓家長明白足球游戲對幼兒身體發育、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了解足球游戲在培養幼兒競爭意識、合作思維和規則意識方面的重要意義。在開展足球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平臺,上傳游戲活動圖片、視頻,向家長展示足球游戲的類型、開展方式、安全防范機制和應急處理措施等內容。幼兒園還可以邀請家長入園參與各類足球游戲,組建幼兒足球隊、家長足球隊、親子足球隊,以增進家長對幼兒園足球游戲的了解,為家長大力支持幼兒園的足球游戲奠定基礎。
結語
幼兒園是開展足球游戲的主要場所,教師必須掌握教學技巧,結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將足球游戲與幼兒理解能力、運動素養相聯系,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集體思維、合作能力,激發幼兒的游戲參與興趣和運動熱情。此外,教師在足球游戲的組織和指導過程中,應該選擇適宜的教學場地,為幼兒排除各類安全隱患,營造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重點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突出足球游戲的重要作用,突破教學困境,切實推動現階段足球游戲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呼和浩特新城區第十五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