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霞 于璞
摘? 要:馬克思恩格斯畢其一生都在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奔走操勞,他們緊密聯系實際,深刻總結了工人運動的寶貴經驗,在諸多經典的文獻研究中明確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工人階級”“共產黨”是推翻資本主義統治,實現共產主義的“理論指導”“依靠力量”與“領導核心”的重要意旨。深入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工人階級解放思想有益于在推進全人類解放的征程上,繼續高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為建設新時代筑牢思想的基石;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為建設新時代提供不竭的支持;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為建設新時代鑄就堅強的保障。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工人階級;解放;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D04?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6-0136-04
馬克思恩格斯在以《共產黨宣言》為代表的精湛著述中,強調了工人階級實現解放的必備要素,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階級本身的自我解放及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對于這一思想的科學性與發展性,兩位偉大的革命先驅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毫不避諱地指出,不管近二十幾年的情況發生怎樣的改變,“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1],只是在具體運用這些原理時,要切實考量實際歷史條件,鮮明地揭示馬克思主義不是僵死不變的教條,而是不斷豐富發展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引下,帶領中國的工人階級推動全人類解放偉業的同時,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一、馬克思恩格斯工人階級解放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工人階級實現解放的理論武器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實現解放的首要條件是具備科學的理論武器。馬克思主義堅持從唯物論的視角出發,正確地闡明人類社會運動發展的必然規律,這既是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現最終解放的科學導向,又是工人階級產生階級自覺,實現解放偉業的理論基石。
首先,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實現最終解放的科學指南。1844年2月,馬克思在公開發表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到,“批判的武器”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體現,自然無法代替物質的力量摧毀現實的社會基礎,但理論一經聯合群眾,亦能成為推進社會變革的強大動力。他特別指出,要推翻那使人被奴役、被蔑視、被壓迫、被拋棄的一切關系,應在現實的革命運動中融鑄“哲學”與“無產階級”的最大合力。“哲學”不單單要把“無產階級”當作自身的物質武器,“無產階級”也應把“哲學”作為明確的精神武器。并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由于這種“批判的武器”能夠揭露市民社會之根本,正確反映人與物之間的實踐關系,解開人類歷史發展的神秘謎底,徹底地推翻理性之神的絕對統治,因而成為工人階級擺脫彼岸世界的幻境,走向此岸現世“人”之解放的先導。更為重要的是,哲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解釋世界,而是改變世界。馬克思認為,“哲學不消滅無產階級,就不能成為現實;無產階級不把哲學變成現實,就不可能消滅自身”[1]16,在未來的“自由聯合體”中,已經沒有階級與階級的對立,每個人的全面解放成為一切人解放的重要基石。恩格斯亦在后續的研究中指出,無產階級的最終解放是以全人類的普遍解放為前提的,因此,他們只有先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身。而“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意旨就在于使現代的無產階級擔負起特殊的使命,在實踐中繪寫共產主義的宏偉藍圖。
其次,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產生階級自覺、實現解放偉業的理論前提。工人群眾摧毀資產階級的剝削統治,建立無產階級的民主政權,并不是一個自動實現的過程,需要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在工人頭腦中催生出徹底革命的意識,即共產主義意識。這主要是因為誕生于工廠手工業時期的工人一開始并不具備解放自身乃至全人類的階級意識,他們依靠紡紗、織布等方式過著較為遂心適意的生活,還并不是除了出賣勞動力就無法生存的無產者,二者的差別也就決定了“工人階級的對立面是購買勞動力的資本家階級,其對立范圍只存在于買賣關系當中;而無產階級的對立面是支配私有財產的資產階級,其對立范圍存在于整個資本主義私有制當中”[2],這深層次地說明,要撼動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存根基,鑄就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必須完成“工人階級”向“無產階級”的轉變,分秒必爭地教育工人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敵對的對立,引導他們形成共同的“革命自覺”,毅然舉起“武器”投入階級斗爭之中。
(二)工人階級:實現自我解放的強大力量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正掘墓人,在與資產階級的斗爭中,構成了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現最終解放的強大力量。尤其是廣大勞動群眾通過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與啟發,能夠實現聯合,上升為階級,轉變成一支推翻資本主義統治的革命隊伍。
首先,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徹底的斗爭信仰構成了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現最終解放的驅動力量。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過剩的危機造成大量生產力的破壞,使得現代工人階級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隨著資本的發展和機器的推廣,工人變成機器純粹的附屬品。可見,工業的迅猛發展并沒有改善他們的現狀,帶來的只是每況愈下的貧窮,工人淪為赤貧者。列寧在深入性地研究恩格斯著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之后,從經濟學的視角出發,指出工人階級“正是它所處的那種低賤的經濟地位,無可遏制地推動它前進,使它去爭取本身的最終解放”[3],以力證這種由現實的經濟因素所擊中的現代工人更能在斗爭的實踐中消滅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
其次,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的不斷聯合構成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實現最終解放的直接力量。由于大多數工人的生活狀況幾乎一致,內部利益趨于相同,經濟地位的感同身受逐漸驅使他們由分散的狀態走向越來越大的聯合。隨著工業的向前推進,交通工具的便利架構起各個地方性工人之間的聯系,這種頗為關鍵性的聯系猶如“星星之火”,將斗爭的火焰從零散的區域擴伸至全國,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對抗發展得更為猛烈,推動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躍遷。
再則,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工人階級的隊伍中,新轉入的尤其是能從理論上認識整個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部分資產階級思想家也構成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實現最終解放的重要力量。他們在階級斗爭最為激烈的時候,從資產階級的行列轉到無產階級的隊伍,不僅補充了工人階級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能為革命運動的開展提供理論性的研究材料。并且,由于資產階級總是處于不斷的斗爭之中,他們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也給受苦受難的工人階級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因素,提供了諸多革命斗爭的現實經驗,給予了這個階級一定的啟發。
(三)共產黨:工人階級實現解放的堅強領導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階級自發地通過結社只能形成工聯,不能成為有共產主義覺悟的政黨。對此,恩格斯在1889年致格爾松·特里爾的草信中提到,要使得工人階級在決定性關頭取得重大勝利,“必須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它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4],這種政黨在思想、性質、目的、作用、紀律執行方面都有著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工人階級實現最終解放的領導力量。
從思想上看,以馬克思恩格斯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決同一切舊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作斗爭,始終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探究社會歷史的發展,指明工人階級要消除自己苦難的根源,實現社會的解放,不是要簡單地攻擊生產工具、摧毀工廠,而是要消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身。
從性質上來看,共產黨代表的是廣大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其既不以特殊性的原則為行動的綱領,又不提特殊性的要求為自身謀權益,始終引領著整個運動的發展方向。
從目的上看,短期而言,共產黨人致力于組織現代的工人成為自覺的革命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剝削統治,將現實社會的所有生產工具匯集在無產階級手中,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鞏固無產階級的新生政權;長遠來說,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不僅是要領導無產階級消滅現存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并且要消滅階級的現實存在,從而使得每個人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從作用上看,在各個國家的工人政黨中,共產黨人始終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有著最為堅定的革命信仰,它在領導工人階級實現解放的過程中展現著“主心骨”的突出效能。
從紀律執行上來看,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只有成立自己的政黨,才能在反對有產階級的權力斗爭中奪取最終的勝利,并達到這一革命的至高目標——實現人的全面解放。且在他們看來,對一個先進政黨來講,沒有黨紀,就沒有規范黨長遠發展的保障。對此,馬克思在1859年寫給恩格斯的書信中指出“我們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5],強調堅持先進政黨的領導,明確黨的紀律對完成共產主義的宏偉事業是確有必要的,它好比一把“無形的戒尺”,是規約黨員隊伍純潔健康發展的關鍵法寶。
二、馬克思恩格斯工人階級解放思想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這兩位偉大的革命先驅,創立了工人階級解放理論,任由時光雕琢,依然真理閃爍,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深入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工人階級解放思想,有益于在推進全人類解放的征程上,繼續高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為建設新時代筑牢思想的基石;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為建設新時代提供不竭的支持;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為建設新時代鑄就堅強的保障。
(一)高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為建設新時代筑牢思想的基石
時至今日,工人階級的革命先鋒——馬克思、恩格斯已經逝世百余年,但其創造的精神遺產在新的時空背景下依然產生著奇妙的共鳴,煥發出耀眼的光芒。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旗幟鮮明地提到, 不管人類社會發生何種改變,馬克思主義所論述的一般原理,整體上來說是科學而正確的,面對國際國內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挑戰,唯有繼續高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才能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筑牢堅不可摧的思想基石。一方面,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網絡文化憑借抖音、微信、微博、QQ等傳播介質席卷而來,裹挾著資本主義色彩的西方外來思想沖擊著國內億萬網民的頭腦,致使部分人無法形成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這就亟須科學的理論引導全社會共奏主流的“旋律曲”,守住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堅定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捍衛共產主義的信仰之園。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新的實踐呼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對峙與較量依然存在。要想實現社會主義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更需要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才能更有力地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絕對優勢,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
(二)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為建設新時代提供不竭的支持
人民群眾不僅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實現共產主義宏偉事業的主力軍,更是扎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的“源泉活水”。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才能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提供源源不竭的支持動能。
1956年,周恩來總理首次在《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知識分子已經成為工人階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須正確引導與適時激勵高素質人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發揮積極作用,共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人、農民為社會主義的事業建言獻策、貢獻力量,以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在物質、文化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科學性地闡明了在社會主義社會,黨要緊密團結人民群眾,尤其是要充分激發知識分子的創造性和參與性,推動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觀點,具有重要價值意義。
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與時俱進、順勢而為地提出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依靠人民謀求時代發展,尤其要依靠人才建設科技強國的新思想,其實質是再一次肯定了新時期下,包括廣大知識分子在內的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推動作用。此外,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范圍內的科技競爭日益激烈,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這場國際競賽中實現彎道超車,也必定離不開創新型人才的勞動創造。
(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為建設新時代鑄就堅強的保障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時刻嚴明黨內的紀律規約,推動黨員示范效應的層層鋪開,才能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鑄就堅強的政治保障。
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結合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地指出:“黨的領導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6],并把黨的這一核心領導作用形象地比擬為“眾星捧月”的月亮。足以說明,黨作為一切工作的“主心骨”,統籌把握的是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僅關系到改革開放、內政外交還關系著經濟規劃、文化發展、生態保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即要始終捍衛黨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的核心領導地位,將黨的“指揮棒”效能充分展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建設的每個維度,以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引領人民創造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離不開黨對紀律建設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黨內出現的新情況,再三指出要把黨的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6]235,以用好這把“紀律的戒尺”,嚴格約束黨內成員的言行舉止,確保黨員隊伍的純潔健康發展與社會主義事業的行穩致遠。
三、結語
馬克思恩格斯立足工人運動的實踐,分別從理論指導、實現力量、根本保證三個方面揭示了工人階級實現最終解放的重要因素。從當下的歷史背景出發,深刻解讀馬克思恩格斯工人階級解放思想,有益于在推進全人類解放的征程上,繼續夯實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石,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6.
[2] 任帥軍,肖巍. 馬克思恩格斯論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J].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1-9.
[3] 列寧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92.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3.
[6] 中共中央宣傳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 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9.
(薦稿人:李默海,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