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宇 米梓燁 馬弘揚 烏紹軒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內部的溝通渠道多樣化、管理方式現代化,這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但與此同時,在自媒體平臺的作用下,員工“摸魚”現象時有出現,這與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相違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者要從多角度出發找出問題的原因并落實解決對策。論文從文化現象和員工心理角度對“摸魚”現象進行分析,綜合企業當下存在的問題,為企業提出解決對策,以期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企業業績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摸魚”;企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2.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2-0070-03
1 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工作方式和行為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互聯網+”模式的興起更是為人們帶來了便利和發展機遇。然而,在“互聯網+”模式下,由于無處不在的網絡環境和大量的娛樂應用,一些人不可避免地陷入“摸魚”狀態,即在工作或學習期間,將大量時間浪費在網絡、游戲等與工作或學習無關的事情上。
本文重點探析“摸魚”現象引起的問題,分析其成因和影響,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和措施,旨在引起人們對這一現象的重視和關注,探究提高企業員工工作效率的合理方法,從而促進個人和社會的良性發展。
2 “摸魚”現狀概述
“摸魚”,衍生于成語“渾水摸魚”,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被一些職場人在自媒體平臺上使用與推廣,成為當今職場流行用語,其意指一部分人在工作期間偷懶、糊弄等不專于工作的行為,或利用上班時間、職場資源處理自己的私事。在公眾普遍的認知中,“摸魚”意味著沒有專心致志、全力以赴,而通過自媒體平臺的“二次發酵”后,如今,“摸魚”這一詞匯已經充分展現其社會屬性:其“糊弄”的本意,被網民們戲謔地認為是提高工作效率所必需的行為。在現代的工作環境中,“摸魚”已經成為部分員工在工作時緩解壓力、調整心態的代名詞,同時也是一種新的社會行為,這是一種被批判的做法。
“摸魚式”加班,俗稱“領導不走我不走”。員工在加班時間內不認真工作,或者利用加班時間做出閑逛、聊天、玩游戲等與工作無關的行為。這種加班方式的存在對企業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具體表現為:一是加班效益低下。由于員工不認真工作,導致加班時間的產出效益低下,進而影響企業的生產力和實際效益。二是消耗企業資源。“摸魚式”加班會消耗企業的用電、用水等資源,增加企業的人力、物力成本。三是挫傷工作積極性。員工習慣于“摸魚式”加班之后,極易養成不認真工作的習慣,阻礙工作積極性的提升,影響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四是嚴重損害企業形象。員工的“摸魚式”加班行為會讓領導和同事對其產生負面印象,甚至對其他員工的工作態度產生負向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整體形象,導致企業難以獲得市場認可。
在就業市場日趨飽和的環境下,員工競爭日益激烈,甚至出現員工犧牲休息時間為公司無償服務,從而保住自己的工作機會的現象。“摸魚式”的加班加點,是目前員工在面對企業的高壓環境下所選擇的一種對高強度工作的自我抗爭方式,更是實現自我緩解壓力的一個途徑,這也讓“摸魚”成為部分現代職場人的主流選擇。
3 “摸魚”現象的形成機制與影響
3.1 “摸魚”現象的形成機制
3.1.1 現有管理的弊端
企業的管理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現狀和需求。但是,很多企業因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導致整個企業的管理體系混亂不堪。很多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時容易產生盲從心理,進而導致整個管理制度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對于管理層來說,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系統的、有效的規章制度,既能滿足自己公司的管理需要,又能促進企業長效發展,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前,很多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員工執行能力差、執行效果不佳,這間接導致了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從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入手,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實現對員工執行力的監督。但是,很多企業對員工的執行力進行監督,往往是借助一些強制性的手段,如罰款、降薪等。雖然這種方法能夠在短期內奏效,但是對于執行力強的員工來說,他們可能對這種方法產生反感和抵觸心理。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如果企業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讓監管體系更好地發揮作用。但目前,部分企業忽略了這種情況的存在,其管理者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會將自己的管理理念通過召開會議、制定條例等方式灌輸到員工的心中,而員工與管理者所處角度的不同導致信息在傳遞中發生曲解,從而致使一些員工在意識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正是這種偏差導致了員工“摸魚”“擺爛”等抵觸心理的產生。
3.1.2 不良網絡文化傳播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摸魚”文化在短視頻平臺盛行,而許多人由于工作壓力與精神壓力,沒有足夠的精力和熱情去認真對待工作和學習,就會選擇網上娛樂的方式來緩解壓力和消磨時間,這也導致了“摸魚”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摸魚”這種職場亞文化能夠在自媒體平臺走紅,甚至成為熱點話題,對于視頻創作者而言,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首先,部分自媒體人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這種亞文化的傳播,一些短視頻的制作者通過自己低水平的剪輯與制作對其中低俗、惡搞、不良等內容進行加工來吸引觀眾眼球;其次,部分自媒體人為了迎合觀眾的獵奇心理而推出“摸魚式”文化活動,如利用員工的空閑時間來拍攝視頻上傳到短視頻平臺、在網絡直播平臺上直播“摸魚”行為等。由此可見,想要遏制這種不良文化的傳播和擴散,需要平臺、視頻創作者、觀眾三方通力合作。
3.2 “摸魚”心態的形成機制
員工產生“摸魚”行為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在個人因素方面,主要體現在員工對工作任務難度的感知不同、對工作任務的興趣不足,或者缺乏自我激勵和時間管理技能,導致容易分心、拖延和消極應對工作。在組織因素方面,主要體現在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存在問題,導致員工缺乏充分的挑戰和發展機會,沒有得到有效的反饋和獎勵,感到工作壓力大、溝通不暢或者信任感不足,從而降低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滿意度。在外部環境因素方面,主要體現在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轉變,促使員工對工作的期望和要求發生變化,或者外部競爭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對組織和員工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增加,導致員工抵觸工作和組織。
3.3 “摸魚”的危害和影響
3.3.1 個人方面
首先,“摸魚”會浪費時間,“摸魚”會使員工個人在工作或學習過程中浪費時間,從而降低員工個人的效率和產出;其次,“摸魚”會影響職業發展,如果經常“摸魚”,員工個人會錯過重要的工作機會,以至于錯失晉升的機會,而且“摸魚”還會增加壓力,如員工在最后期限前感到壓力加大,因為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再次,“摸魚”會影響健康,長時間久坐、長期使用屏幕和缺乏運動會損害身體健康;最后,“摸魚”會使員工缺乏自信,如果經?!懊~”并且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員工極易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工作,進而打擊員工的自信心。
3.3.2 企業方面
對于企業來說,“摸魚”行為會影響團隊的士氣。員工的“摸魚”行為往往伴隨著消極怠工的情緒,甚至會抱有一定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在員工之間擴散,削弱團隊的凝聚力。特別是當團隊處于高效運轉的過程中,一個人的“摸魚”懈怠,就會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士氣,為工作的推進造成阻礙。此外,如果長期“摸魚”的員工得不到懲罰,對于其他努力工作的員工來說是不公平的。根據公平理論,當員工感受到不公平時,可能會減少個人的工作投入,即加入“摸魚大軍”當中,甚至當不公平感過于強烈時,容易作出離開企業的決定,久而久之,認真工作的員工紛紛離開,只剩下“摸魚”的員工,企業將陷入惡性循環。
3.3.3 社會方面
“摸魚”現象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其背后反映的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是由一種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所派生出的結果。在社會總資源有限的前提下,資源的獲取則需要通過合理的競爭,最終才能達到整個社會的帕累托最優狀態。但在當前社會結構性發展的困境下,有限資源的獲取通常需要通過無序的非理性競爭途徑,如果在理應工作的時間內長時間“摸魚”,可能造成員工之間的不滿和緊張關系,最終導致社會上的不穩定因素增加[1]。
社會不再以奮斗向上、努力拼搏為榮,而是以渾水摸魚、得過且過為榮?;诖耍鐣l展速度變緩,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危害社會安全[2]。
4 企業管理視角下“摸魚”現象的應對策略
企業管理對于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企業組織規范內部行為的得力工具,良好的管理能夠讓企業運營井然有序,也能夠讓企業員工各司其職、發揮潛能,而一旦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則會使企業內部滋生“摸魚”的現象。
4.1 制定合理的薪資制度
為緩解和應對員工“摸魚”現象,企業應該構建一套明確且合理的員工績效考核制度,并且將績效直接掛鉤每位員工的薪資。不同類型的員工付出勞動的多少不同,在薪資上一定要依據勞動量拉開差距,因為如果不依照績效確定薪資,將極大地挫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如果不能對這一現象及時重視并加以改正,便會使那些最初工作認真努力的員工加入“摸魚”的隊伍??冃c薪資直接關聯的薪資確定方式,也將對部分員工的“摸魚式”加班起到預防作用,相比較之前在加班時段拖延、消極對待工作任務,在如此確定薪資的模式下,只有身在企業并且付出相應的勞動才能獲得報酬,員工在加班時也將更自覺地提高工作效率,按量完成工作任務。此外,企業應建立明晰的發展通道,提供多元化發展空間,開展多樣化培訓,對不同層次的員工進行差異化職業發展規劃,助力員工打破職業生涯“天花板”。暢通明晰的晉升渠道,有助于提升員工工作主動性,轉變工作“摸魚”心態[3]。
4.2 提高員工素質
“摸魚”現象產生的主要根源仍是企業員工自身,因此,提高員工素質是預防和緩解“摸魚”現象的重要一環。
對于員工而言,通過付出勞動獲得薪資是其謀生的手段,出于對自身負責、對企業負責、對家庭負責的目的,員工應有對工作的責任擔當,學會正確面對和舍棄“摸魚”這一類的即時滿足性行為,認真工作提升自我去追尋延遲滿足。在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的同時,員工應積極主動地學習職務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以求職業生涯的更高水平發展。
對于企業而言,可以通過表彰工作認真的模范員工等形式,促進其他員工對榜樣進行學習,提升自身工作積極性,明確自身目標。認知因素和環境因素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不容小覷,依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人可以觀察示范者的行為而習得他們的行為。因此,在表彰優秀員工時,利用榜樣的作用可以達到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效果,其他員工通過對所處工作環境之中模范員工的觀察學習,能夠對自身行為進行優化,這也會對提高員工素質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對遏制“摸魚式”工作、“摸魚式”加班現象產生一定的效果[4]。
4.3 加大監管和獎懲力度
對于企業而言,出于保證生產以及工作進度的需要,對員工進行一定的監管十分必要。隨著當前企業規模的擴大、人力成本的提高,派專人對員工及其工作進度進行監管已不現實,而智能監控注定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智能監控綜合計算機視覺技術、HRNet姿態估計算法以及邊緣計算等先進技術,為傳統攝像頭賦能,不僅可以實時了解員工身心健康情況,也讓企業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員工工作狀態。智能監控不但解決了監管方式的問題,還具有其獨特的優勢,更是使監管范圍大這一問題迎刃而解。在進行合理監管后,企業對于員工的工作狀態有了清晰的了解,便可以進一步進行員工管理,對于認真工作與消極工作的員工便可以做到獎懲分明。對于付出了更多勞動和工作態度更加認真的員工,管理者可以對他們進行表彰和獎勵;對于消極怠工以及“摸魚”的員工,要及時給予提醒、預警以及懲罰。在智能監控設備的輔助下深入監管、明確獎懲,將提升員工整體的工作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摸魚”現象[5]。
5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千人同心,可得萬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偷懶并不值得鼓勵,“摸魚”這類亞文化不應成為社會吹捧的對象,但企業也應重視“摸魚”背后的正當權益訴求,通過制定合理規則、采取激勵手段等方式認真加以回應和疏導,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多措并舉讓企業和職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奮斗。
【參考文獻】
【1】陳柳兵.“摸魚”:悄然而生的管理新課題[J].班組天地,2022(3):8-11.
【2】吳朝進,張金榮.“危險的休閑”——網絡時代青年“摸魚”現象的社會學解讀[J].中國青年研究,2022(5):93-100.
【3】郝芳田,岳龍華,王守會.員工摸魚的背后推手與應對[J].企業管理,2022(5):92-96.
【4】姚凱,丁棠麗.反摸魚:基于X+Y理論的管理方式[J].企業管理,2022(5):88-92.
【5】劉韻,廖力.“巧”用制度約束 “活”用薪酬激勵 “善”用榜樣示范 中鐵物貿成都分公司“三招”應對“摸魚”行為[J].班組天地,202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