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潔
【摘? 要】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式,其立足于理論知識,通過案例的方式激活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促使其主動地對所學內容展開討論與深度探究,以此來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文章將結合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對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討,并簡述其教育作用與功能,從“生活案例、教學目標、分組學習、師生探討、理論知識”五個視角出發,對其在課堂中的運用方式提出幾點教育建議,以此來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能有效強化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技能,通過案例中的事件與描述,讓學生積極地對知識內容展開討論,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活動的效果,實現課程質量與學生能力的同步提升。在運用案例教學法展開課程活動時,教師要對案例精心篩選與設計,選擇典型、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內容,快速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得到思維的啟發,不僅要實現課程質量的提升,還要使學生自身得到良好的發展。
一、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
案例教學法是將“案例”作為教學課堂的基礎模式,圍繞著案例展開教學活動。在該教學模式中,需要教師扮演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與引導者,圍繞所學內容及本課的課程目標,對案例內容展開深入探討,在分析事件、情境、問題的過程中了解相關知識與技能,以激活學生思維能力為主,在自由探討中學習趣味知識,從而達成教學活動的目標。
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可將“復雜繁瑣”的理論知識轉換為案例,使用舉例說明的方式讓生澀難懂知識以更加清晰、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激活學生的探索與學習興趣,在討論中活躍課程氛圍,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實現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以人為本,聯系實際,尋找生活案例
初中生思維發展處于抽象邏輯階段,能通過自己的分析與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及定義,理解水平處于不斷提升的階段。但與此同時,該階段學生仍對“生活現象、真實情境、熱點話題”具有濃厚的興趣,真實的學習情境與元素對課程質量起著極大的保障。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與開發中,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立足學生的學習特點,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尋找生活中可應用的案例,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構建具有真實情境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活動。
以部編版初中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交友的智慧》為例,本節課分為“讓友誼之樹常青”與“網上交友新時空”兩個部分,通過學習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友情觀。在本單元“網上交友新時空”中,學生對“網絡交友”并不陌生。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意識,教師可在新聞媒體中收集一些真實的案例素材。如網絡詐騙、電信拐賣、金錢欺詐等新聞,通過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展開本節課學習,讓學生了解到“網絡具有兩面性”,在結交網友的時候要慎重,掌握正確的網絡使用方式,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用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展開學習,讓教育內容更具指向性。
(二)明確目標,精心篩選,選擇典型案例
案例的收集與選擇途徑有很多,如:借助教材,選擇教材中的案例;挖掘網絡,收集社會熱點;開發新聞,選擇近期新聞或政策;觀察生活,選擇身邊的真人真事……不同案例有著不同的教育功能。在案例的篩選與課程設計中,教師要明確本節教學活動的目標與教育方向,選擇適用于學生能力與發展的學習內容,利用典型的人物或事件展開教學,在探討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在多元觀點中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讓課程活動更具探究性,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部編版初中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法律在我們身邊》為例,本課分為“生活需要法律”與“法律保障生活”兩個部分,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及“法律的特征與作用”。在學習這兩部分知識時,教師可選擇篩選不同的案例展開講解,利用典型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在“生活需要法律”中,講述了“生活”與“法律”的重要性,教師可選擇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展開講解。如:“家暴”與“反家暴法”;“輟學”與“義務教育法”;“出行”與“交通法規”;“隨意排污”與“環境保護法”等案例,讓學生意識到周圍的生活與社會發展離不開法律的約束。在學習“法律保障生活”時,教師可選擇典型的人物或事件展開講解。如“無證駕駛”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規定;“在旅游時惡意損壞環境”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中的規定……利用案例讓學生知道法律的作用。由此可見,教師要立足不同活動的教學目標,篩選不同案例內容,利用案例啟發學生的法治思維,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三)分組學習,討論案例,提高課堂效率
討論案例、分析事件是案例教學法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最關鍵的一環。在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使用分組學習的方式構建課程活動,帶領學生討論案例內容、分析案例問題,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讓學生深入探索知識內容,通過案例材料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考或想法。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觀察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狀態,適度地幫助其總結、歸納,在分組學習中提高課程活動效率,保證教學活動質量。
以部編版初中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做守法的公民》為例,本課分為“法不可違;預防犯罪;善用法律”三個部分,學習內容簡單易懂,在分組學習的背景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空間,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討論案例內容,在討論中提煉出問題、方法、解決措施,在自主學習中掌握課程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第一部分“法不可違”中三個“探究與分享”板塊,為學生們展現了九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九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生活現象,結合該部分知識內容,讓其在探討中說出這些現象“哪里不對、都違反了哪些法律要求”。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討論過程,引導其學會歸納與總結,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在分組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各個小組對討論內容進行匯報,與全班同學一同講解案例學習的情況,在師生共同總結與歸納中完成學習任務。
(四)探究案例,師生同研,學會運用知識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為未來的社會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在運用案例教學法展開教學活動時,面對繁瑣復雜的理論知識和內容豐富的學習案例,可采取“師生共同研究”的模式,教師要注重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與其共同探究學習內容,在一同研究的背景下學會運用知識技能,加深對所學內容的記憶。
以部編版初中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公民權利》為例,本節課分為“公民基本權利”與“依法行使權力”兩個部分,通過學習要求學生知道“公民既要捍衛自身的基本權利,還要學會依法行使公民權利”。本課學習要素較多,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將各種概念混淆,教師可利用教材中的案例“舉例分析”,幫助學生分清不同的概念及定義。在“依法行使權利”中有《促銷活動》與《小麥播種機》兩個案例,講述了兩種不同的問題解決方式。教師可使用對比分析的方式,與學生共同探討兩個案例中的事件,并分析兩種解決方式上的差異,在分析中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維護權益”與“使用權力”的重要性,知道如何用正確的途徑與方式保護自己,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達成課程教育目標。
(五)深挖教材,置疑解惑,掌握理論知識
教材是展開課程活動的依據,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深度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學習資源,精選教材中可應用的案例,并以靈活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激活其對理論知識內容的興趣。案例呈現的方式不同,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也不同。教師要做到“因勢利導”,面對困難案例與簡單案例使用不同的講述方式,并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適當地提出疑問,讓學生自主解決困惑,在生動形象的案例中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與知識,并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在教師、案例、互動的啟發下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
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建設法治中國》為例,本節課分為“夯實法治基石”與“凝聚法治共識”兩個部分,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的道理。在課程學習的不同階段,教師可對教材案例深度挖掘,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與策略,發揮出案例教學的本質。在第一部分“夯實法治基石”中,以基礎法治常識為教育目標,面對教材中的案例,教師在學習結束后可采取“快問快答”的學習模式。如本課第一頁中的“四幅圖片”,分別講述了“馬路交通、行政服務中心、食品安全監督、法庭審判”四幅畫面。該案例較為簡單,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隨機出示畫面圖片,并詢問學生:“這些畫面的背后都蘊含著哪些法治知識?”讓學生結合學習經驗及畫面關鍵元素快速做出回答,利用教材案例夯實學生的學習印象。而在第二部分“凝聚法治共識”中,詳細講述了“依法行政”與“厲行法治”的知識,所學內容更加細致,需要學生展開更深層次的學習。在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構建課程活動時,面對一些復雜的案例,教師可采取“探討分析式”教學法。在教材中“守法好公民——老楊”的案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拆解案例中的元素,一條條分析案例中的問題。如:老楊女兒被無理由辭退;老楊自學法律打官司;為他人提供法律咨詢;為群眾解答法律問題……這些蘊藏在案例中的元素都可詳細講解,通過案例中的講述讓學生充分了解到“遵紀守法,共同營造法治文化環境”的理念,在對案例的詳細分析中讓學生掌握更多有效的理論知識經驗。
三、結束語
總之,案例教學法蘊含著極高的教育價值,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更加主動、積極的心態走進課程中來,在討論中加強對知識內容的運用,有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教師要利用好該教育模式的優勢,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其感興趣的話題及具有真實情境的生活案例,拓展學生思維,完善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取更多有效的學習經驗,將生活與課堂知識巧妙融合,提高學生技能應用水平,構建更高效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馬艷華.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融合[J].情感讀本,2021(14):34.
[2]高安全.試論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要點[J].中外交流,2021(3):1407.
[3]呂亞萍.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踐分析[J].科學咨詢,2021(34):121.
[4]邵宏海.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少年,20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