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
摘 要: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創新要著眼于新時期這個前提,明確研究生群體的獨特性,從領導、執行、監督、咨詢四方面優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從前期、中期、后期三個階段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使思政教育體制充滿活力,順暢高效。
關鍵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5-000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03
進入新時期以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研究生數量大幅躍升,門類越加豐富,來源更加廣泛。隨著研究生數量急劇增加,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及機制相較于快速擴張的研究生群體及愈加豐富的教育內容,顯現出僵化、滯后的特點。探索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創新對新時期研究生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現狀與分析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層次,而長期以來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本科生并沒有明顯區分,延續著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組織方式方法。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現狀
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機構設置與管理權限劃分的制度,具體包括領導方式、執行方式及監督方式。
一是在領導體制上,橫向上,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表現為黨委領導下的“雙責雙協”,即導師和思政教師負主導責任,教務教師和學生干部負協助責任的體制。其縱向上呈現出校—院—班的層級化、鏈條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方式。二是在執行體制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由學工部牽頭,各院輔導員組織、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動員參與,另一方面由教學部牽頭,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教學,各院結合其專業、特色組織教學。三是在監督體制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集中于對“學科思政”的課程質量、課程內涵、課程資源進行監督。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現狀分析
現有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同時也有不足。就其領導方式而言,“雙責雙協”模式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統一的規劃與整體的方案,在長期實踐中出現了各自為政的怪相。同時,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鏈條化體制,其分管領導常常身兼行政職責,會在德育過程中延續其行政命令的強制性。就其執行方式而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的分頭組織,在學工部和教學部各有重點及目標,“學科思政”與“大思政”體系之間沒有統一的計量標準,無法納入統一的考核評價體系中,在具體操作上會造成研究生學習與參加校園活動之間的割裂,互相擠壓其思政教育的時間及空間。就監督方式而言,輕于對“大思政”進行監督,致使在傳統思政培育下的研究生重分數輕素養,容易退化成為精致利己主義者。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現狀與分析
(一)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現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指思政教育的方式與方法,其作用與受教育者的機制包括溝通機制、激勵機制、動員機制、懲戒機制。其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包括目標管理機制、評價反饋機制、信息反饋機制、穩定預警機制。其中,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機制又可按時間先后,分為前期、中期、后期。
(二)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現狀分析
針對受教育者的機制,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溝通機制、激勵機制等對研究生群體缺乏針對性。研究生群體已基本脫離應試教育階段,更專注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味地沿襲本科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利于發揮研究生群體的自主性。而針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機制有三個不足之處。其一,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缺乏教育預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整體的規劃性與目標性,因德育必須要遵循客體心理成長的客觀規律,在受眾群體大、受眾類型豐富度高的情況下,往往陷入“多務虛”“少務實”的工作中。其二,缺乏教育反饋評價機制,德育作為一種無固定衡量標準的教育,很難量化教育成果,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機制往往針對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完成情況,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高低。其三,缺乏協同調節機制,導致各個部門各自為政,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明確的目標概念和階段概念。
三、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創新
在新時期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契合思想政治立德樹人的工作要求和時代發展需要,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體制中存在的行政強制、各自為政、流于形式等種種弊端已不再適合思想政治發展需要,亟待加強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的調整。
(一)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導體制創新
1.創新科學領導。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領導體制建設,就是要尊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規律,摒棄強硬的行政命令,尊重德育過程中“知情意行”螺旋式上升的客觀規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前期調查、中期咨詢、后期評估的作用,充分發揮其專家智庫、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的作用。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激發被教育者的活力,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脫離原有的“讓你學”,逐漸轉化為“我要學”。
2.創新依法領導。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法領導體制建設,要加強研究生規章制度建設,探索區別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規章制度,盡量在學校—學院—班級三級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的基礎上延長其教育鏈條,探索其學校—學院—班級—宿舍的四級管理體制或學校—學院—宿舍的三級管理體制,打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同時要在規章制度層面厘清各個管理主體的權限,建立由學校黨委牽頭,學工部、教學部各個部門分工協作,各個學院具體操作施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規章制度,將研究生思想政治人才培養納入各部門、各院的考核中,明確其組織管人、黨管干部的根本原則。
(二)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執行體制創新
1.創新統籌協調組織。加強統籌協調研究生思政活動與研究生思政教學之間的關系,要加強統籌協調思想教育職能部門與行政部門之間的關系,要加強統籌協調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之間與學院之間的關系,要統籌協調三者關系,建立其長效化、制度化、規范化、體系化的溝通協調機制,具體包括舉辦咨詢會、聯合舉辦活動等等。同時可以探索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部門、研究生自主管理委員會進行賦權,特別是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的職能建設,避免陷入研究生重學術學習而輕思想政治培育的情況,可以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及研究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納入統一的積分制管理,或思想政治一票否決制。
2.創新優化基層組織。傳統的研究生思想政治體制建設側重于中層,對基層的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于管理、施行,要激發研究生對待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就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靈活性與針對性,可以探索具有廣泛參與感的校園活動,及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校園,通過選拔一批活躍度高、服務意識強的青年研究生學生干部,使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活動、寓于研究生社交。
(三)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咨詢體制創新
新時期要使研究生思政教育更加科學、合理,離不開相應的咨詢體制。于個人層面,可返聘退休高級教師或者聘用青年心理研究專家。于社會層面,可以選擇與相應的學術機構合作。于國家層面,可以探索在高校輔導員群體或學生工作者中選出一批代表,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四)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監督體制創新
從教育主體、教育載體等方面入手,建立起面向受眾更多、管理更精細、覆蓋面更廣、措施更務實的研究生思政教育監督體制。一方面繼續強化思政教育課程設置,打造一批思政精品課程,思政高質量教師、輔導員,繼續豐富思政教學內容,不斷用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與紅色經典豐富“課程思政”。另一方面,要從教育環境、教育內容著手,建立起環境育人、人育環境的良好循環。可以探索在學術評價體系之外,由輔導員和學生互評,學生與學生互評,推舉道德模范和好人好事,并將其納入學生評比獎助學金的參考內容。
四、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新
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創新,建立在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極速擴充、教育載體極大豐富、教育要求極大提高、教育內容極大充實的基礎上,伴隨而來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創新。
(一)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期機制創新
1.規劃制定機制。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劃制定機制,首先,確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認真分析本屆學生的構成、特點。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與當下相結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規劃目標。其次,確定與目標相對應的措施、手段、方法,包括務實與務虛相結合、行政命令與氛圍熏陶相結合的措施與方法。在規劃制定完成后,再接受相應咨詢機構的質詢及提問。
2.規劃評估機制。應形成校—院—班三級的規劃方案,通過校委會、教育專家集體評審等方式審查投票、確定、評估,考慮其可實施性、實施的具體效果、預計可達到的水平,盡量充分考慮其相似院校、國外院校的實施效果,及本學校可以提供的基礎建設,資金支持,最終綜合考慮,形成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前期規劃,并在校黨委會議上予以討論。
3.規劃動態調整機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分析近兩年新出現的社會思潮、社會問題,評估當下研究生的思想傾向,再有計劃地制定出近幾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期規劃。如針對近年來高學歷移民事件,可定制性地規劃加入研究生愛國主義精神教育;針對中美民主之爭,可側重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規劃中加入習近平總書記的全過程民主的理論。總的來說,就是根據時事發展,有所側重地增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二)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期機制創新
1.規劃落實機制。前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劃制定后,要發揮其教育效能,其根本環節在落實,首先要堅持目標導向,建立思政工作者重點工作庫。明確思政工作者主抓業務,并明確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完成時限等,對前期規劃任務完成一件,補充一件,持續推動。可以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務清單及備忘錄或研究生思政工作推進臺賬等。
2.主體參與機制。明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性,不是思政工作者與研究生之間簡單的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而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激發研究生的自主性,讓研究生群體自主學習、主動研究、深挖深耕,達到全員育人。突出新時期研究生素質高、能力強的特質,積極舉辦思政研討會、讀書會等活動,使思政教育工作者、思政教育環境與研究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3.有效動員機制。可以嘗試知識教授、情感激發、意志磨煉、行為督促等多角度的有效動員,讓研究生從思政理論知識層面誠心信服、主流意識情感上共鳴共發、意志鍛造上經得住考驗,行為上政治鮮明。還可以嘗試引入積分制,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參與頻率等納入計分標準,與升學、評選獎助學金掛鉤,有效動員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
4.協同調節機制。建立研究生協同調節機制就是考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多方面影響,與各職能部門強調分工協作,與其他各部門聯合起來,互相配合幫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協同調節機制使研究生在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下,優化組合,使整體功效達到最大,具體操作就是通過多媒體、自媒體、思政課程、校園活動等方式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得到極大提高。
(三)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后期機制創新
1.考核評價機制。在考核評價過程中采用“聽、查、看、訪”等方式,不僅注重思想政治教學,也注重思想政治活動舉辦,特別將研究生院的風氣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標準。同時可以探索擴大考核民主,將專家評審、上級職能部門評審、研究生評審按不同權重組合,形成評審的最終結果。并將思想政治考核的結果反饋于思政工作者選拔任用、研究生的獎助補貼及其下一段時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目標規劃結合起來。
2.改進機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機制應先確定本學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處,同時認真分析其可能因果關系,確定原因,并在下一學段采取相應的預防與糾正措施,應重在分析其組織形式、激勵方式是否不到位等,并加以避免。最后,應保持改進結果,形成長效機制,在下一階段的思政教育過程中予以避免。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要完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核心要素,著眼于主體性、時代性,最終實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富花.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湘潭大學,2018.
[2] 王俊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 楊元華,夏科家,解超,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和機制創新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8(3).
[4] 朱鴻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體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21.
[5] 劉建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5.
[6] 謝冬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機制體制建構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