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平
2017年以來,高中地理新課標、新教材、新課程、新高考已經逐步在全國推廣實施。這些重大變革對高中地理教師提出了重大挑戰。從教材、教法、教學觀念和教學技術上,地理教師都需要研究探索和改進才能適應變革的需求。具體來看,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探索新路徑。
一、研讀新教材,把握新內容
地理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進行了大幅度的改變。研讀新教材要求教師把握新課標要求的變化、新教材內容的變化、新教材結構的變化、新教材活動設計的變化等。例如,新教材教學難度和教學內容要符合新課標內容的變化,不能按照傳統內容教學;新教材結構變化,要求教師根據教材結構特點改變教學方法。再例如,地理新教材都增加了情境問題的導入,既提高學生閱讀的趣味性,也在引導教師重視情境創設和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把握新教材的變化,選擇合適的教法,才能更好把握新課程的教學內容,適應新教學要求。地理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新教材,才能做好新課程的教學。
二、依據新課標,探索新教法
1.加強情境教學,構建生活課堂
情境教學要求教學中要積極創建生活情境、學術情境、真實情境、探究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更加有趣、有價值、更生動的地理學習氛圍。例如,在大氣垂直分層中,教材中使用高空跳傘的情境導入和思考;教師也可以另外使用火箭發射的情境來讓學生探索大氣各層次特點和對火箭的影響。這種科學情境,更能豐富學生想象,啟迪學生思維。情境教學可以使用在導入課堂、深度探究、課堂貫穿線索、課堂結尾等多個環節。它的價值不僅在于啟發性,也體現在生活化和趣味性。
2.重視案例教學,強調典型研究
案例教學突出典型化、具體化。教學中不斷研究和發現生動的案例,或者挖掘課本中的經典案例,能夠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月球的晝夜溫差大的案例,更能生動反映大氣的削弱和保溫作用的價值。案例教學能真正幫助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是地理新課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好方法。
3.重視發現學習,強調探索研討
傳統教師重視講授和刻板化的教學指導。新教材的課前導入小情境,所傳達的是問題引導,倡導學生的發現學習、情境學習。 布魯納的發現學習,強調學生自我發現和自我建構。從學生有喜好獵奇、樂于探索的認知特性看,教師需要善于構建問題情境,形成問題串,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規律和方法,獲得成就感,進一步提升發現和探索的樂趣。例如,在熱力環流的教學中,從熱氣球為什么能升空,空調掛機為什么掛的高,引導學生發現熱脹冷縮的基本運動規律,再讓學生繪制熱力環流形成圖,就會事半功倍,得心應手。學生在發現探索過程中,既獲得了知識,也獲得了樂趣。
4.開展實踐活動,注重能力培養
新課標突出了地理實踐力素養培育的價值,新高考更加重視實踐力素養的考查。不管是天文觀測、地貌觀察,還是植被研究、土壤研究,都需要地理教學開展各類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將成為地理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和熱愛生活的人生觀念,也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源泉。同時,學生在地理實踐活動中鍛煉各種能力,包括地理綜合實踐能力、團結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可以說,有實踐活動的地理課將更有地理味,更有吸引力。
三、傳遞新理念,培育新觀念
1.重視立德樹人,培育家國情懷
地理課需要依據地理新課標和地理學的特點,傳遞新理念,培養新觀念,達到素養立人、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地理新課程,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思想的引導都需要突出立德樹人,家國情懷的培育。例如,中國天眼建設的重要成就,不僅是地理教學知識,也是重要的愛國教育的典范;海洋問題不僅是地理學問題,也是保護國土、保護海洋邊疆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需要滲透愛護地球家園,保護祖國河山,開發和建設美麗中國的家國情懷。發揮地理學的獨特優勢,把地理學科和愛國愛家教育緊密結合是地理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2.強調生態環保,構建人地協調
高中地理課需要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相一致,更充分地培育學生保護生態,人地協調的地理核心素養。例如,教學“宇宙中的地球”,要滲透宇宙空間環境的保護觀念;教學“大氣組成和垂直分布”,既要讓學生認識到大氣圈層對人類的意義,也要讓學生產生保護地球、減少大氣污染、實現人地協調的重要理念。新時期的地理課,需要把生態環保的理念、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根植在學生心中。
3.注重生活實踐,培養科學情操
新課程、新教材都突出地理學與生活實踐的緊密關系,強調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培育。在地理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樂于實踐、善于實踐,改變單純理論化的地理學習,能夠從實踐中去觀察和思考,解決實踐生活中的各種地理問題,產生實踐思維和科學素養。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提高地理教學內容的實踐味和地理教學方式的實踐性,讓學生提升實踐素養,培養科學探索的情操。
四、學習新技術,融入新教學
信息化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為新時期的地理教學提供豐富多彩的技術手段和應用平臺。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需要結合時代特點,運用新技術,開創新教法,使地理學科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地理核心素養培育更加便利。例如,VR虛擬地球技術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生動地尋找地球上的國家位置、海陸分布等;眾多的拍照識圖軟件為野外植被考察提供便利技術手段;希沃白板等平臺又為地理教學提供更多交互和活動平臺,增加地理教學的趣味性和體驗感。新技術的學習和使用既能夠更好地展示地理學科的特點,又能夠滿足新時代學生好奇求新的探索欲望。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探索,保持思考和學習的熱情,使用新技術,提升新課程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