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琳 韓悅
[摘 要]短視頻的迅速普及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可以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而且能夠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與此同時,短視頻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也面臨挑戰,不僅對思政課教師的媒介素養提出更高要求,而且短視頻內容良莠不齊和信息碎片化特征以及其“信息繭房”效應都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大學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抓住短視頻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的同時,應積極尋找有效對策來應對挑戰,通過打造高素質的思政教師隊伍,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引領,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將短視頻創造性地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關鍵詞]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3-0050-06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 48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44 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 8.88 億,占網民整體的 87.8%。[1]依托移動互聯網技術興起的短視頻,因為其內容“短小精悍”且具備依托算法精準定位用戶喜好的優勢,迅速獲得了大批年輕人的喜歡,成為“00”后大學生迅速接收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為了做好這一工作,就要牢牢抓住短視頻這一新興傳播渠道,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的構建做出努力。鑒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直面形勢、勇于擔當,在當前的形勢下科學研判短視頻的優勢和弊端,理性分析短視頻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而積極探索趨利避害、揚長避短的有效對策,改革與創新并舉,與時偕行地助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展。
一、短視頻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高校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環境因短視頻的普遍運用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嶄新變化,這為推動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改革帶來了有利的發展機遇。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2]這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立足學生因材施教,引領學生成長成才;要緊握時代脈搏,突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在新時代培養出能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起帶頭作用的新人;還要注意社會發展潮流,推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靈活開展。因此,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效提升應充分利用短視頻播放時間短,內容容量大,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等優勢,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短視頻相融相通,挖掘短視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強大潛力。
(一)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大多以教師主講和教材為主的單一授課模式呈現。短視頻的興起,使各種類型的內容都可以通過短視頻多重維度的圖文聲像進行傳播,形成最直觀的信息沖擊力,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并且不受時空制約,可以隨時隨地學習,這為思政課教學改革創造了新的突破口。從時間上看像短視頻傳播速度快、內容更新快,大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多次重復學習,加深理解和記憶,教師也可以第一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從空間上看,運用短視頻進行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地域限制,短視頻在教學中的應用為各高校更好地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通過分享或者自己制作短視頻來傳授相關的思政課知識,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同時也可以通過短視頻的留言評論功能解答學生的問題,做學生的知心人、貼心人,進而改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情感,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對于學生而言,短視頻的運用使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通過關注教育類短視頻博主和各大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官方短視頻賬號,或者使用“附近”選項觀看附近高校發布的短視頻內容,并積極為優秀的短視頻作品點贊,進而借助短視頻平臺的數據分析和數據監控服務,讓短視頻平臺精準識別學生的學習需求,并為其繼續推送相關內容,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短視頻的出現極大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廣度和寬度,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了充實的教學資源和新穎的實踐體驗。一方面,短視頻內容覆蓋領域廣泛,諸如紅色旅游、時政、體育等。大學生觀看展示紅色旅游景區自然、歷史、人文方面的短視頻,可以足不出戶學習紅色故事、傳播紅色精神,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觀看外交部官方賬號發布的外交政策短視頻,可及時了解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外交情況,全面準確地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增強對祖國的自豪感;觀看冬奧會中國隊奪金短視頻,與中國冰雪健兒共享榮耀時刻,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之情,啟迪大學生相信熱愛與堅定的力量。另一方面,短視頻教學素材選擇多樣。在每一個領域都有大量可供選擇的教學素材,形成多元資源庫效應。例如,短視頻平臺具有相當數量的傳遞社會正能量、引導正確價值觀的榜樣人物事跡作品,其中包括最可愛的人、愛國名人、時代楷模、最美大學生等。思政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榜樣人物,讓大學生在觀看榜樣事跡的短視頻中樹立報國之志,用榜樣的影響力和感染力鼓舞大學生為國奉獻。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將短視頻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動互聯網場域,而且通過短視頻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雙向作用可以進一步提高短視頻傳播內容的思想性,使高校大學生學習到更多有內涵、有價值的知識,進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實現優質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
由于各地教育發展狀況不一致,高校教育系統中教育資源的分配顯現出不平衡現象。短視頻的廣泛應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彌補差距和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供了契機。這不僅滿足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日益多元化、便利化 、自主化的發展需求,也滿足了眾多大學生對優質學習資源的渴望。比如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手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北京大學電視臺制作的對話類思政課短視頻節目“思政熱點面對面”,一經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推廣,便得到了相關部門、主流媒體以及高校思政課教師、大學生的廣泛關注。《思政熱點面對面》共18期,每期圍繞一個關鍵詞展開。該平臺直擊熱點難題進行理論對話,如“以人民為中心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中心沖突嗎”“中國夢與美國夢有何區別”等,從書本中提取抽象理論,通過與實際案例的結合將其融入現實,解決了傳統思政課理論講授相對枯燥,未能與實踐有效銜接的問題。該校通過搭建先進平臺,匯聚一流教師,共享優質資源,提供了大量創新教學模式的優秀成果。按照視頻講解、老師解讀和解答同學疑問的授課思路,創造了教師與學生共同主導的授課模式,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到豐富的理論知識。這樣的短視頻節目不僅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開放性、靈活性,增加了思政課的學理性與趣味性,而且擴大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面向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群體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四)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以“灌輸式”為主要授課模式的傳統思政課,就理論而論理論,教學方法過于片面化、一元化,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學生獲得感不足,甚至產生厭學情緒。此類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僅使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更淡漠了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影響高校思政課應然教育目的的實現。短視頻的即時傳播,不僅滿足了大學生的主動學習需求,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辨能力,而且彌補了課上單純接受理論教育的不足,提升大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方法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和本領。例如: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內容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制作與“愛崗奉獻”“誠實守信”“見義勇為”等題材相關的短視頻,用思考替代簡單接受,形成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完整認識論閉環,進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思政課教材使用相對固定,內容和版次的修訂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因此,教材內容與社會發展很難精準同步。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時效性。學生通過學習教師推薦的時事政治、國家重要會議、重要節日等相關內容的短視頻,可以進一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例如:在2020年的偉大抗疫斗爭中,短視頻平臺涌現出重點關注科學防疫的舉措、歌頌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和貢獻之作,疫情防控中的“大國之治”“政黨之治”“人民之治”等題材的短視頻內容不僅為制度自信寫下鮮活注解,也譜寫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與擔當。教師在課下通過給學生推送和講解此類短視頻,不僅可以激發大學生對于思政課的學習興趣,使其就自己關注的話題展開思考和討論,而且可以培育大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在師生良好的交互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完成對受教育者的啟迪和引導。
二、短視頻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從短視頻自身存在的特點和優勢來看,抓住短視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機遇已經成為新時代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現實性課題。但與此同時,思政課教師還應當充分注意到,由于短視頻自身所無法完全克服的缺點和局限,要把短視頻充分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對思政課教師的媒介素養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短視頻日益成為教師與學生熟悉的教學手段,教師不僅要通過對短視頻軟件的掌握來傳播知識和文化,而且要學會對短視頻信息進行甄別與鑒定,這對教師“適應時代發展并在課程實踐中形成相對穩定的素質與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首先,思政課教師的媒介認知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新媒體時代,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不斷發展。大學生由于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迅速被這些短視頻平臺吸引。相比之下,部分思政課教師存在媒介知識不足、新興媒體使用頻率低下,甚至從未嘗試過將短視頻應用于思政課教學等情況。“信息社會,最大的鴻溝橫亙在兩代人之間”,[4]教師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迎頭趕上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步伐。因此,思政課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觀念,與時俱進,認識到自身的媒介素養對提升課程實效的重要程度。其次,思政課教師把短視頻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創造生產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大部分思政課教師能夠簡單運用新媒體,能夠把新媒體與教育過程聯系起來并與學生進行簡單地溝通,但是其應用水平只停留在把諸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作為宣傳渠道,對更深程度上的短視頻教育應用功能還未觸及或未完全掌握。短視頻等新媒體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思政課教師應當善于開發利用短視頻的各種優勢,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數字化、立體化,貫穿線上與線下,實現全方位覆蓋。最后,思政課教師對短視頻的選擇和評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一堂思政“金課”的打造離不開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但是短視頻媒介推送的信息資源魚龍混雜,部分能成為較好的課程素材,但同時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負面信息,其大多披著科學、自由民主的外衣、借助短視頻平臺向社會的方方面面滲透錯誤思想。這些信息、言論經過別有用心之人的包裝和宣傳,存在極強的誘導性和迷惑性等,因此對思政課教師的信息鑒別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戰和更高要求。
(二)內容良莠不齊對大學生價值觀培育造成一定沖擊
2020 年 4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第 45 次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 年 3 月中國網民規模 9.04億,手機網民 8.97億,其中學生占比最多,為 26.9%,[5]成為帶動短視頻發展與壯大的主要群體。作為短視頻的主力軍,大學生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短視頻娛樂上,長期沉迷于此,對個人價值觀的形成與培育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方面,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一些營銷化、低俗化的內容充斥在短視頻平臺上,形成“唯流量論”“唯金錢論”的不良價值導向。一些大主播靠低俗行徑博人眼球收獲千萬粉絲,不利于大學生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使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的大學生群體逐漸喪失對低俗行為的甄別能力。加之某些短視頻賬戶被設計成滲透和植入歷史虛無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新自由主義和其他意識形態趨勢的平臺,極大地擾亂了受教育者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泛娛樂化現象趨勢明顯。Quest Mobile研究院在2021年6月發布的《跨平臺KOL生態研究報告:數據驅動大循環,本地化、娛樂化生活化內容生態繁榮》中指出,抖音平臺中優勢、高競爭內容較為集中,音樂舞蹈、影視娛樂、美食類內容火熱;快手平臺中低供應高需求的潛力內容類型豐富,如游戲、美妝等。[6]從中可以看出,短視頻的泛娛樂化傾向比較嚴重。一些大學生沉溺于明星偶像的生活,擁護“網絡大 V”,流連于網絡直播的夢幻,這些娛樂信息沖擊著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減弱了大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使其在娛樂化的集體狂歡中出現價值盲從。上述短視頻存在的低俗化與娛樂化特征,是學生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物質主義等錯誤價值觀的弊病所在。因此,將短視頻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幫助學生有效規避不良信息,時刻警惕其對大學生價值觀培育造成的沖擊。
(三)信息碎片化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深化
短視頻在內容表達上更加簡短精煉,這使處在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年輕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就獲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易于激發人們短暫的、偶然性的感受,易于使大學生產生共鳴。一般而言,反響率較高的短視頻時長大多在十五秒到五分鐘之內,時長的限制影響了教育類短視頻內容的深化。為了獲得較高的播放量,短視頻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吸引受眾,如果內容不出彩就很容易被劃走,這使得教育類短視頻呈現出的教學片段趨于表面化。因此,抖音中“一口氣看完中華五千年歷史”“兩分鐘看懂《資本論》”“三分鐘帶你看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內容雖然別有風趣、惹人注目,但難以入木三分。視頻內容的淺表化不僅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高校思政課以講授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主,除此之外還涉及時事政治、法律、歷史等相關內容,課程內容的政治性、理論性、專業性很強,因此對于如何利用短視頻將課程內容的思想性通過精煉的方式表達清楚并易于被學生接受,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四)“信息繭房”效應造成學生思維閉塞
哈佛大學教授桑斯坦在《信息烏托邦》一書中明確指出“我們在信息繭房中只聽我們選擇的和能令我們感到愉悅的東西”,[7]這表明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性地獲取所需信息。在算法技術的支持下,短視頻軟件將根據用戶的視頻選擇類型、搜索時間,互動信息(如評論、點贊或其他數據信息)導出用戶的內容偏好,并根據用戶的興趣將相關內容精確推送給用戶。例如,某用戶在搜索框內搜索了喜歡的明星的名字,點開后點贊或是評論,或是多次瀏覽與該明星相關的視頻,那么該軟件就會根據該用戶的喜好,通過算法推薦邏輯多次推送與該明星有關的視頻,做到精準定位。這樣一來,用戶被短視頻平臺打上了固定標簽,所獲取的信息內容也被相對固化。倘若一名大學生從不關注教育類的博主或者從不點贊與高校教育相關的視頻,短視頻就很難向大學生推送思政類短視頻內容。在興趣與欲望的驅使下,多數大學生長期沉溺于觀看娛樂性的短視頻,長此以往,致使大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下降,思維趨于固化,不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發揮短視頻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創造條件打破“信息繭房”空間,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并發散其思維。
三、運用短視頻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面對以上來自不同方面的巨大挑戰,要提高短視頻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實效性,就要在短視頻的實際使用過程中揚長補短,積極尋找應對挑戰的有效對策。在借助短視頻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通過打造高素質的思政教師隊伍,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引領,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打破“信息繭房”的“怪圈”,將短視頻創造性地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思政育人目標的實現。
(一)打造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塑造短視頻官方品牌
高校作為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陣地,想要正確、科學地借力短視頻來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率先打造高素質的思政教師隊伍,塑造高校短視頻官方品牌。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8]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銜接課程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在短視頻應用于思政課的教學設計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除了掌握基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還應學習、分析、評估和總結短視頻的制作流程和傳播效果,聯系社會熱點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行為習慣進行短視頻的基礎教學,做到及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及方法。除教師自身做出努力外,高校還應聘請專業的短視頻運營團隊對教師進行指導,開展新媒體課程、講座等,鼓勵思政課教師開通自己的抖音賬號、微博等實現與學生的互動,在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新媒體運用技術的基礎上,助力高校形成自己的短視頻特色品牌。首先,高校應在大學生群體中展開問卷調查,明確大學生主要使用的短視頻平臺,并在主要短視頻平臺注冊并開通官方賬號,設立專業化的運營團隊。其次,通過分析抖音熱榜、飛瓜數據等,從中選取熱度較高并且適合開展線上教學的選題進行策劃,完成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再次,推出多位講授思政課的教師,分別制作精煉的思政課短視頻,發布到學校的官方短視頻賬號上,由全校師生進行投票,評選出最具能力同時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代表,組成專業化的思政課教師團隊。最后,在明確教師隊伍后,根據短視頻制作流程,完成內容定位、創意設計、腳本策劃、拍攝與制作、發布與效果評估。在制作的過程中,將參與式教學法應用于短視頻教學,在思政課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也成為短視頻制作的主體,結合高校自身特色進行策劃,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拍攝和思政課教學內容相關的文藝類、體育類、醫學類、工匠類、金融類等題材的短視頻,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實踐。總之,通過打造高素質的思政教師隊伍,進而帶領學生創作一系列高質量的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思政短視頻,形成高校官方短視頻品牌效應,是當前強化高校思政育人效能和思政課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二)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引領,多方合力激濁揚清
網絡信息中的泛低俗化、泛娛樂化內容層出不窮,嚴重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引領,多方合力激濁揚清刻不容緩。以社會主旋律引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風氣,需要短視頻平臺、教師和大學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對于短視頻平臺而言,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不應該凌駕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上,應遵循道德規范和價值標準。因此,以抖音為首的短視頻行業標桿應該堅守主流價值觀的思想陣地,批判并轉變技術背離主流價值觀的錯誤觀點。對于不管是官方還是個人用戶發布的內容,在上傳前,短視頻平臺應該對其進行嚴格審查,把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導向放在第一位。其次,對于教師而言,要在奠定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的基礎上,通過參加媒介素養培訓,加深對短視頻傳播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對網絡信息的思辨反應以及對其真實性的判斷能力。在正向教育意義內容的選擇方面,思政課教師要選擇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容。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擇方面,教師可以選取電影《長津湖》的解說片段,利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法讓同學們在解說與影像的雙重感受中,身臨其境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學生可以借此與教師進行互動,在評論區發表對所觀片段的感受,教師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查看和回復評論區的內容,及時關注學生的輿論動態,并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互動,為了避免不良網絡輿情的形成,需要對激進的評論做出正確解釋和正面疏導。最后,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學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實際行動中立身行道、崇德修身,實現自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作為一個獨特群體,雖然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但身心還不成熟,無法完全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應該努力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提高思想覺悟的同時積極參加公安部門在本校舉辦的網絡安全主題講座,當面對不良信息時及時與同學和輔導員進行溝通,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三)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以“內容為王”整合思路
盡管短視頻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獲取和傳遞信息的手段,但是對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言,仍要以課堂形式為主。大學生通過短視頻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雖然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與參與性,但是單純依靠短視頻學習思政課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既不能再現書本上的“理論深度”,也無法體驗教師的“系統講授”,如何破解這一困境成為有效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容永遠是根本,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9]無論媒體如何發展,我們都必須堅持“內容為王”這一重要要求,時刻將優質內容作為第一要求。因此,堅持以“內容為王”站穩講臺,[10]進行線下授課為主,優秀短視頻延伸場域線上傳播為輔,實現線下與線上的有機結合,這是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課堂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思政課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優勢,注重課堂中面對面的教育過程,將豐富多彩的教育性、啟發性短視頻引入課堂,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所講的理論知識選取既符合學生實際、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優質內容,又能及時對大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的教學素材。如教師在講解“思想道德與法治”第四章第二節第二框“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時,可以結合《人民日報》發布的“醫保談判”的短視頻,從談判人員口中的“每個小群體都不應該被放棄”的話語中,學習到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政治立場與其在中國共產黨執政過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從而將“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牢記心中。其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將所授知識與事前準備的短視頻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同時聲情并茂地帶動學生情緒,并及時與同學進行互動,或讓同學單獨發言,或讓同學結成小組就某一話題進行論述。例如,在講解上述內容時,就可以請同學們結成小組,以“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為題,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與教師進行面對面地交流,教師及時給予反饋與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造“內容為王”的優質課。最后,在課下應充分發揮短視頻對學生思想引導的補充和升華作用,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11]一方面,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對短視頻優秀內容的挖掘和運用能力,將社會上和師生身邊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及其典型事跡制作成優質短視頻應用于線下思政課教學當中,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思政課的強烈感召力。同時,在課后把短視頻平臺作為線下思政課的延伸,發布一些和課堂知識點相關的短視頻作為對課程內容的補充,并讓學生在評論區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分析和討論,形成線上與線下的良好互動。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根據本堂課所學內容確定一個主題,讓學生結成小組,根據生活中的實例或者時事熱點制作與主題相關的短視頻。大學生通過錄制相關的短視頻參與到思政課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增強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形成思想的碰撞、心靈的洗滌和價值的認同。
(四)加強網絡陣地建設,打破“信息繭房”的“怪圈”
由于長時間處于“信息繭房”的輿論空間,大學生出現思想閉塞的狀況屢見不鮮。對此,思政課教師、短視頻平臺、相關部門和大學生群體應共同努力,攜手打破“信息繭房”對內容的束縛,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第一,教師不僅要提升自己信息鑒別、篩選能力,還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此基礎上錘煉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品格。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思政課教師應引導學生多關注一些和思政課理論緊密相關的短視頻,通過對其進行理性分析和邏輯論證,引導學生探求真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而打破傳統思政課堂“只立不破”的單向度教學,防止大學生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第二,短視頻平臺應不斷改進人群識別和數據推送技術,針對大學生群體推送更多有利于其成長的正能量內容。一方面,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實名認證和身份認證,針對特定群體加強算法的定位與投送,把正能量的內容最廣泛地傳遞給最需要接受主流價值觀熏陶的學生受眾,盡可能為其推送各大高校的或者權威報刊與思政課相關的教育類短視頻;另一方面,通過對特定群體弱化內容推薦算法或者關聯規則推薦算法,幫助包括學生在內的群體減少對某些特定視頻的觀看,如娛樂、消費、游戲等,通過強化標簽算法,讓大學生群體接受更多來自關于國家社會發展各個層面的信息;第三,國家網信部、國務院電信主管部、公安部、文化部等相關部門需大力加強對短視頻軟件的監管,形成短視頻治理長效機制。雖然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綜藝、電影和電視等影視節目制定了具體的準入與管理規則,但由于缺乏對短視頻軟件管理部門的嚴格監督,致使其亂象橫生。鑒于此,相關責任部門要做好事前預防工作、事中反應工作和事后的總結工作,認真關注短視頻中可能出現的不良信息,營造清新健康的短視頻環境。第四,大學生群體應該主動學習短視頻中的優質教育內容,跳出低俗化、娛樂化內容的“圈套”。一方面應積極主動關注教育類視頻博主,各大權威媒體賬號如“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以及各大高校的官方短視頻賬號,及時了解時事熱點,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與道德素養。另一方面及時對引發自己思考的短視頻內容進行點贊和評論,積極與同學和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充分發揮短視頻對自身價值觀塑造的正向作用,逃出“信息繭房”的怪圈。
在互聯網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短視頻在其背景下也蓬勃發展,為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個群體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視頻內容,賦予了短視頻新的時代內涵。短視頻作為一把雙刃劍,其獨特優勢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有利條件,但與此同時,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巨大挑戰。如何抓住機遇,找到短視頻與思想政治教育契合點,以此彌補不足,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短視頻平臺與大學生共同探索,以期將短視頻對大學生的引導與激勵作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網,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2]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3]肖軍.新媒體時代思政課教師的媒介素養及生成邏輯[J].理論觀察,2020(12):49-52.
[4] [美]尼古拉·尼葛洛龐蒂.數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譯.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5]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20.
[6]Quest Mobile研究院.跨平臺KOL生態研究報告[EB/OL].Quest Mobile網,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157.
[7]桑斯坦.信息烏托邦[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8.
[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
[9]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10]吳瓊,林冬芳.短視頻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面臨的挑戰與進路[J].思想理論教育,2021(10):89-94.
[11]宋俊成.短視頻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9):133-135.
(責任編輯:劉潔)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Short Video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Zhang Jialin ?Han yue
(School of Marxism, Liaoni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short video has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can not only innovate the form and enrich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share the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so as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of short video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t bot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media litera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even content, 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 and its "information cocoon" effect, which will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while seizing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short video 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actively fi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build a high-qu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 team,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mainstream values,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positions, creatively apply short video 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pen up new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hort vide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