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在女性高發疾病類型中,子宮內膜增生所占比例較高,是一種非生理性內膜腺體增生性疾病,但臨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方案尚未明確,一般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且治療效果也是因人而異。隨著臨床對于該類疾病的報道不斷增加,發現子宮內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常常發生在生育期女性中,臨床表現較多,如經期不規則陰道流血、經期延長、經量增加等,若治療不及時,易導致疾病進一步發展,甚至出現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癌變等,威脅患者的健康和安全[1]。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方式較多,包括口服避孕藥、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孕激素治療、手術治療等,治療目的在于促進子宮內膜病理性轉歸,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癥狀,滿足患者對于生育的需求。其中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的應用雖然具有一定療效,但容易增加患者不良反應風險,而隨著聯合治療的指征不斷增加,有研究認為,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基礎上加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能夠取得滿意的療效,能夠使患者預后得到改善,同時具備較高的安全性[2,3]。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屈螺酮炔雌醇片與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治療子宮內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的效果,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子宮內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50 歲,平均年齡(35.32±5.11)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1~50 歲,平均年齡(35.88±4.9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各項資料均完整;②符合我國子宮內膜增生的診斷標準[4],但不伴有非典型增生;③患者和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所致的陰道不規則出血;②合并嚴重心、肝、腎病變;③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④近期進行性激素治療;⑤既往存在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病變史。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Bayer Oy,國藥準字J20140088,規格:含左炔諾孕酮52 mg/個)治療,術后3~5 d 將其放置在宮腔后,以2 μg/d 的劑量釋放,持續治療1 個月,共治療6 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71)治療,指導患者在術后口服,1 片/次,1 次/d,治療28 d為1 個療程,共治療6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周期以及月經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前后卵巢儲備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進行檢測,采用飛利浦G4Xmatrix iU22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卵巢AFC,探頭頻率為7 MHz;采集患者血液,分離血清,進行離心處理后,采用化學發光法對FSH、LH、E2水平進行檢測,各項操作均需要按照說明書進行。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周期以及月經期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月經期、月經周期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本組治療前,月經期、月經周期均短于本組治療前,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對照組,月經期、月經周期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周期以及月經期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周期以及月經期對比(±s)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2.3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儲備功能指標對比 兩組治療前后組間AFC、FSH、LH、E2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儲備功能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儲備功能指標對比(±s)
注:兩組治療前后組間對比,P>0.05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發生子宮內膜增生的幾率不斷增加,對于女性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故早期診斷和治療顯得十分的重要。該疾病的治療難度十分大,雖然在臨床中具有較多的治療方案,但不同療法對患者的預后造成的影響不同,臨床一般選擇口服避孕藥或孕激素藥物治療,其用藥療程十分長,導致患者難以堅持,且會增加疾病的復發率,部分患者需要中轉手術治療,增加患者痛苦,對患者機體造成傷害[5]。而在手術方案中,子宮內膜切除術十分常見,雖然該種方式具有根治的優勢,但對于女性的子宮而言,能夠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尤其是年輕、具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對于該種方式的接受度較低。因此,基于該情況,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分必要。聯合治療方案在臨床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其中屈螺酮炔雌醇片與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治療的效果顯著,但在基層醫院中尚未廣泛普及,并且缺乏對于女性卵巢相關功能的報道,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6]。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宮內節育裝置,一般是將其放置在女性的宮腔內,并以恒定的劑量將左炔諾孕酮釋放在其內,通常速率約為2 μg/d,在子宮局部釋放藥物,持續時間長達5 年。該藥物是通過將左炔諾孕酮置入女性的子宮內,使其能夠在子宮內膜部位釋放高濃度的藥物,以達到降低雌孕激素受體水平的目的,還能夠使子宮內膜血液雌激素的敏感度得以下降,延緩子宮內膜的增長速度,從而減少女性的月經量,還能夠使子宮內膜能夠薄化。而在以往相似的研究中,證實了左炔諾孕酮對于患者的痛經癥狀也具有緩解作用,且能夠降低體內癌抗原125(CA125)水平,促使子宮體積的縮?。?]。而根據以往相關研究表明,該治療方法在多種婦科疾病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病變、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痛等。但研究發現,若單獨使用該種方式治療,容易導致月經頻發、月經稀發、經期延長、閉經、陰道不規則流血、節育器脫落或移位、下肢水腫、卵巢囊腫、乳房脹痛、下腹部疼痛等不良反應,從而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而在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后給予患者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已成為臨床首選的治療方案,且受到臨床醫生和患者的認可[8]。屈螺酮炔雌醇片具有避孕的作用,其以屈螺酮活性成分為主,具有和孕激素相似的成分,抗孕激素的作用十分顯著,還能夠對其活性產生一定刺激,尤其對于異常子宮出血人群而言,抗雄激素的療效十分顯著[9]。隨著臨床對于該類藥物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發現其對于女性經前期癥狀也有改善作用,另外還能夠有效抑制痤瘡的發生。在本次結果中,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本組治療前,月經期、月經周期均短于本組治療前,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5.25±1.02)mm 小于對照組的(7.52±1.74)mm,月經期(4.51±1.01)d、月經周期(28.52±1.41)d 均短于對照組的(7.52±1.52)、(30.85±1.47)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主要是由于屈螺酮炔雌醇片與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治療能夠對子宮內膜的生長起到強抑制的作用,還能夠縮短女性的經期,安全性較高[10]。另外,還有相關研究表明,采用聯合治療方式,能夠增強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抑制內膜增生的作用,還能夠有效降低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使患者不適感減輕,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11,12]。
綜上所述,屈螺酮炔雌醇片與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治療子宮內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