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勝波 楊光 古麗拜爾·買買提 于超
摘 要: 城市化帶來了城市經濟的繁榮發展和人口聚集,隨著城市系統的升級發展,經濟和人口規模的擴大,也帶來了大量的城市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往粗放執法模式的城市管理方式已不能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黨的二十大以后,城市管理如何“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如何變革管理模式以適應和滿足服務型政府建設需求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以黨建引領為突破口,借鑒國內先進城市管理經驗,結合克拉瑪依市實際情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出發點,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城市管理工作的具體指引。圍繞“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工作理念,對服務型城管建設進行了有效探索,全面推進城市由粗狂式管理向精細化服務方面轉變,著力探索建立了更加多元化、科學化、柔性化的服務型城市管理新模式,致力于為廣大市民創造干凈、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
關鍵詞: 黨建引領;城市管理;服務型政府
中圖分類號:D267;D6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3.01.0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關于機關黨建的有關要求,圍繞“讓管理更加精細、讓城市更加宜居、讓生活更加美好”目標,強化城市管理,融管理與服務,踔厲前行,篤行不怠,下足“繡花”功夫,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和水平,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
一、隊伍建設先行,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同時,習總書記在2015年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也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我們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以為民服務為宗旨,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使黨員干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動城市管理措施更加多元化、科學化、柔性化。
一方面加強黨員干部理論與業務知識學習,確保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傳統的管控型城市管理模式[1],是以行政秩序為追求目標,以上級部門的行政指標為管理標準,管理公眾行為達到行政目標和行政成績。管理依據、手段較為單一,容易形成“一刀切”,主要以行政處罰為主。服務型城市管理模式主要以實現公眾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依法行政,強調城市管理人員是服務者的理念,管理的標準更為人性化、更加具體精細,不同區域不同時段的管理標準可以適度調節,除了處罰還有勸導、事前監督以及與社會組織協同管理等相關手段。黨員干部作為城市管理的主力軍,對推動城市管理模式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積極加強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培訓學習,打造了“貼心城管”大講堂,編制了《習近平總書記金句摘編》,每周定期開展“微課堂”“微分享”與不定期 “大講堂”有機結合的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城市管理相關知識,打造形成了《淺談城市精細化管理》等一批精品課程。積極開展了黨員干部實踐活動,先后組織黨員干部參觀了1號井、克拉瑪依區檢察院“和煦檢查”等黨建陣地。積極鼓勵黨員干部爭先創優,制定了“黨員示范崗”評比方案,每年對黨員干部進行一次綜合評比,并將評比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積極開展了“三學三亮三比”活動,以“三比”活動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質。每季度圍繞黨務知識以及城市管理相關內容開展一次答題競賽,每季度對黨員干部解決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的問題進行一次匯總,真正喚醒黨員意識,提高服務水平。活動開展以來,共開展“崗位大練兵”3次,解決市民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9件。通過開展一系列政治理論學習,在黨員干部中牢固樹立“寓管理于服務中”的理念,以人性化和精細化為重心構建公共服務體系,以公眾滿意度為公共服務衡量標準,為全社會提供高質量社會公共服務。
另一方面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確保各項服務落實到位。在以往傳統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執法理念相對落后,執法手段相對簡單粗暴,經常發生管理人員與無證設攤人員沖突。在傳統管控型城市管理的模式下,城管隊伍與路邊商販好似一對矛盾體。例如,2020年7月4日,在衡水市冀州區街道上,一名城管人員與一名赤著膀子的男商戶扭打在一起,雙方互相掄起拳頭撕打。商販為了生計,閑暇時間擺地攤賺取生活費,而城管執法人員為了完成領導指派的工作,想方設法驅趕商販,最終導致雙方扭打在一起。所以說加強城管人員的作風建設,執法人員在執法時多體諒商販難處,商販多理解相關政策,雙方相互理解,才能真正讓服務型城管落實到位。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始終以刀刃向內的勇氣,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開創了“望聞問切”工作方法。“望”責任之重,為“任務清單”理明細。編制了《城市管理事部件處置標準》,對市民群眾反映的城市管理問題明確處置時限、責任部門、具體措施,切實保障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聞”百姓之聲,為“國計民生”聚民心。每季度至少前往社區進行一次調研,充分征求市民群眾意見建議,使城市管理各項政策符合民生、符合民意。“問”破題之策,為“解憂除難”尋方法。黨員干部積極與聯點單位、行業部門、基層單位進行定期座談交流,從不同角度、不同行業問計于民,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共解決各類城市管理疑難問題77件。“切”問題之源,為“標本兼治”把脈象。始終堅持和強化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每季度對黨員干部作風問題進行一次“大排查大整改”,堅持邊查邊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補齊工作短板弱項,激發工作內生動力,推動作風建設呈現新氣象,確保各項服務落實到位。2022年以來對全市10余名網格員城市管理履職不到位情況進行了約談。
二、信息技術引領,不斷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也曾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
近年來,國家住建部、自治區住建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要求,先后明確了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明確了以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以智慧物業、智慧社區、智慧市政等建設為手段,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近五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對加快城市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也提出了具體要求。2017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搭建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推動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2022年,會議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繼續推進國家、省、市三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構建全國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一張網”。建立部、省、市城市管理工作體系,完善城市管理統籌協調、指揮調度、部門聯動、監督考核、綜合評價工作機制,落實“一網統管”。住建部又先后印發實施了《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指南》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技術標準》,特別是在物業方面,又制定實施了《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明確要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推動物業智能化建設,全面推進線上線下服務等。自治區住建廳也配套印發了《自治區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導則》《智慧社區(小區)建設技術導則》等相關技術標準,為各地智慧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克拉瑪依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發展歷程
2007年7月,克拉瑪依區啟動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工程,并于2008年9月正式通過了國家住建部專家組的驗收,成為西北首個通過驗收的城區,也是西北第一家全國“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地區”。克拉瑪依區成為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地區以后,積極總結數字化城市管理經驗,在2016年3月正式啟動了市、區兩級城市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并于2017年6月完成建設投入運行,城市管理信息化平臺主要包含監督指揮、應急處置等12個功能模塊,實現了管理對象數字化、管理過程數字化、監控手段數字化和績效評價數字化。2020年,按照住建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技術標準》要求,對城市管理信息化平臺進行了再次升級,建設了數據匯集與數據轉換系統,完善了指揮協調系統,豐富了行業應用系統,提升了公共服務系統,并建立了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化展示大屏,初步實現了城市管理“一網通管”。2021年,按照自治區住建廳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要求,重點加強了智慧社區、智慧市政、智慧城管等相關系統建設,建成了克拉瑪依市城市運行管理平臺,真正實現了國家級、自治區級、地州市級、縣市區級四級聯通以及企業級五級應用,發揮了省帶市縣、市帶縣區的作用,克拉瑪依市也是全疆第一個與住建部、自治區住建廳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進行聯網的城市,建立起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2021年10月和2022年2月,自治區住建廳分別在克拉瑪依市組織了兩期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培訓班,向全疆14個地州83個縣(市)300余人次介紹了克拉瑪依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的經驗做法,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積極推進城管一網統管建設,為各類數據交換匯集奠定基礎
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依托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將“一網統管”所有數據及應用系統全部部署在云端,并重點加強了社區基礎數據、城市運行相關數據以及物聯網數據收集應用。建設了城市管理運行數據庫,匯集了人社、工商、機關管理等5個專業系統全市車輛基本數據,1萬余條實施求職招聘數據,2萬余家商戶基本信息數據以及供水公司的供水總量、用戶總數、管道總長度,供熱公司的供熱能力等相關數據。依托已匯集的相關數據,制作了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分析展示大屏,對案件高發網格、職能部門工作落實情況等進行自動排名,對高發問題類別、高發問題區域等進行預測預警,真正實現城市管理“一網統管”,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積極推進智慧城管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服務水平
智慧城管是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的重要基礎系統,克拉瑪依市充分發揮平臺指揮協調作用,不斷提高網格問題處置效率。一是建立了網格內部事件類別及城市管理標準動態監管機制,對網格內相關要素實現了動態管理。二是完善了指揮協調系統,實現了網格巡查、視頻巡查有機結合。市級督察員以及各區網格員巡查發現問題后,手機登錄貼心城管APP進行上報,問題會被派遣至職能部門進行處置,處置結束后經網格員現場確認后將工單辦結,通過信息化處置流程,進一步提升了處置效率。同時通過分重點、分時段地進行視頻巡查,將視頻巡查與人員車輛現場巡查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視頻巡查高效便捷作用。三是開展城市管理服務常態化巡查工作。每周對各區城市管理情況進行巡回檢查,每季度召開城市管理點評會對市級各部門、各區城市管理情況進行考核排名,通過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強化問題導向,高位推動協調解決了城市管理中的難點、熱點問題。2022年全年,共協調解決市民群眾反映各類問題25.28萬件,辦結24.62萬件,辦結率達到97.37%。
(四)積極推進智慧市政建設,提高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運行服務水平
供水、供熱、燃氣、排水等市政基礎設施是城市重要的生命線工程,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加大了“智慧市政”建設力度,全面開展了智慧市政系統建設。通過打造立體化監測系統,不斷提升管網安全監控處置能力,燃氣行業監管更加智慧。通過對管網漏損情況的預知預測,以及在供水管網關鍵位置安裝壓力計等物聯監控設備,實現對供水管網全流程信息的監控和分析,智慧水務建設水平位于全疆前列。通過安裝各類傳感器,實現了熱量自動平衡匹配,改變了傳統“看天”“看末端”的供熱調溫模式,供熱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此外,還先后建成使用了智能垃圾箱監控系統、掃雪車GPS監控系統等行業應用系統,以信息化帶動了管理精細化,全面提升了市政公共服務水平。
(五)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完善社區服務功能
根據《自治區智慧社區(小區)建設技術導則》有關要求,結合克拉瑪依實際情況,積極開展了智慧物業建設,打造了智慧物業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物業管理的實時分析,物聯網設備的感知預警,物業服務過程數字化,通過深入挖掘和分析相關數據,幫助物業企業發現并解決管理問題[2]。不斷推動物業基礎服務與增值服務的多元化發展。同時,以智慧物業帶動智慧社區建設,大力推進了智慧社區試點建設。建立了智慧社區數據分析展示平臺,實現了“社區一屏觀天下”。建立推行了“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搭建了“違章建設”“跑冒滴漏”等8個社區吹哨應用場景。打造了供水、供熱、燃氣一體式線上繳費窗口,實現了居民足不出戶“一站式”查詢繳費。打造線上線下服務機制,搭建了城市管理網上服務商城,實現了維修服務、搬家服務等6大類82小類24小時不間斷物業預約上門服務。打造城市管理積分系統,努力營造商業讓利惠民,社區服務為民,工作隊真心幫民,大家一心向民的良好氛圍。“智慧社區”試點建設以來,各類問題同比降低了12.5%,志愿活動開展率同比上升了7.9%,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六)推進智慧體檢建設,推動持續治理“城市病”問題
克拉瑪依市是全國以及自治區城市體檢試點城市,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會同市住建局建立了以城市體檢統領城市運行大數據分析機制,以及用大數據分析城市管理運行情況的體制機制。一方面大力開展了城市體檢工作。從人文城市、生態城市等8個方面對城市進行了全面體檢,并將體檢結果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據,建立城市體檢長效機制,建立了城市體檢數據分析展示系統,對城市系統性出現的問題,從城市整體功能布局優化、系統優化角度出發,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進行系統治理。對補民生短板的問題,結合城市更新等相關項目進行綜合治理,確保城市不再“舊病復發”。另一方面用大數據查找城市管理薄弱環節。對城市管理數據進行實時、常態化分析匯總,并及時將分析結果反饋各區,作為制定各項城市精細化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據,確保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精準有效。2019年以來,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先后開展了《物業服務質量專項分析》等專項分析29次。
此外,按照“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引領城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3],專門建設了城市建設管理行業黨建陣地,以克拉瑪依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為主線,以智慧城管、智慧市政、智慧社區、智慧物業、智慧家庭為應用展示,并設置了智慧社區、智慧物業、智慧家庭應用體驗區,重點展示了行業黨建相關政策,行業黨建組織架構,行業黨建工作開展,行業黨建為民服務,行業黨建成果等相關內容,真正為全市300余家建筑施工、監理、物業、市政、市容環衛、園林綠化企業,3萬家個體商戶企業以及全市3千余名建設管理行業相關黨員干部,全市49萬名市民群眾提供城市建設管理行業黨建宣傳教育服務,使城市建設管理服務工作“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的到”。
三、制度措施保障,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在2015年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務這個重點,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始終在城市管理服務制度措施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通過完善制度體系,不斷提高服務意識,逐步使城市管理人員由管理者變為城市服務提供者。
(一)不斷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
始終以群眾的角度制定標準。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在制定各項標準制度時,都牢固踐行“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宗旨,在制定各項制度之前堅持問需于民,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第一標準,把群眾的各種需求充分體現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各項制度政策更切實際、更合民意。兩年來,先后完成了《城市部件、事件處理流程》《城市管理信息化平臺用戶手冊》《協管員網格巡查責任》等12項制度規范,編制了《克拉瑪依市城市管理立、結單標準》,將城市管理的14個大類、364個細類事項與市、區兩級行業監管單位形成權責對應關系,并制定修改完善了《城市精細化管理考核辦法》,對市民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超時辦理、未辦理的進行考核,確保市民群眾反映的城市管理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群眾得滿意。
(二)不斷推進城管服務進社區,推動城管服務“零距離”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時受理解決社區居民提出的各類城市管理問題,鼓勵引導居民支持參與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消除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盲區、盲點,更多的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構建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服務模式。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制定了《克拉瑪依市城管進社區進網格進家庭工作實施方案》,以源頭預防為主要抓手,從城管執法進社區、公共服務進社區、文明宣傳進社區、智慧管理進社區,打造社區數據分析、社區服務積分、社區精準服務、線上線下服務等工作機制,努力構建“服務、管理、執法”三位一體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體系,推動城市管理服務向社區“神經末梢”蔓延,延伸到家門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4]。2022年,通過城管進社區活動先后為群眾協調辦理小區楊絮過多等好事、實事3件,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貼心、暖心服務。此外,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還會同市委宣傳部建立了不文明行為曝光機制。對不文明行為及時通過相關媒體進行曝光,不斷營造文明有序的輿論氛圍,全面提升市民群眾文明水平。2022年,共曝光發布不文明行為13期218例。
(三)開展典型經驗創建活動,以點帶面為全市人民創造良好工作生活環境
為努力營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圍,鼓勵市民群眾參與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打造一批城市特色街區、樣板道路、示范小區、美麗公園(景區),樹立一批城市管理典型,總結一批管理經驗,建立一批長效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有序、安全”的城市環境。制定了《克拉瑪依特色街區、樣板道路、示范小區、美麗公園(景區)建設實施方案》,在克拉瑪依區、獨山子區、白堿灘區、烏爾禾區持續選取特色街區、樣板道路、示范小區、美麗公園(景區)作為標準化管理創建示范點(四個一活動),對示范點區域實行“零容忍”,即亮燈率、設施完好率必須達到100%,不文明現象必須100%杜絕。活動開展以來,共總結出經驗做法26條,有效消除了衛生死角,小區管理更加標準規范,公園景區環境更加怡人,勝利路、迎賓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路亮燈率達到100%,克拉瑪依市的城市面貌有了大幅改善,以點帶面地提升了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市民群眾創造了宜居宜游的城市環境。
參考文獻:
[1]莫良燕.從管控到服務:新時代城市管理模式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2019:12.
[2]吳伶伶,陳德豪.大數據在物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物業,2020(1):6-12.
[3]崔東.當好城市“管家”爭做服務先鋒[N] .延安日報,2018-07-01(w02).
[4]孫瀟.官渡區創新“黨建引領城市管理”新模式[N] .昆明日報,2021-12-03(005).
收稿日期:2022-12-02
作者簡介:史勝波,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黨史、城市管理;楊光,克拉瑪依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委員、副書記,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黨史;古麗拜爾·買買提,克拉瑪依市城市綜合服務中心綜合管理科科長,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黨史、城市管理;于超,克拉瑪依天地圖網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研究方向: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