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J·薩維茨(Eric J. Savitz)

70多年前,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撰寫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開創了評估機器是否會思考的“圖靈測試”。
現在看來,更應該問的問題是機器能不能賣廣告。
過去幾個月,華爾街一直在關注初創公司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爆紅。ChatGPT于2022年11月30日推出,是一項免費服務,全世界都為其回答問題和創作原創材料的能力而驚嘆,它可以生成信件、簡歷、計算機代碼和莎士比亞風格的十四行詩等各種東西。2023年1月,ChatGPT用戶超過了1億,用戶破億速度比TikTok還快。
ChatGPT的爆紅在華爾街引發了一個問題:科技巨頭會如何回應?微軟(MSFT)第一次投資OpenAI是在2019年,最近又增加了100億美元的投資,引發有關這家軟件巨頭如何把所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其產品的猜測。
2月初,微軟給出了答案,該公司發布了新版必應(Bing)搜索引擎,加入了OpenAI的自然語言功能。這一消息撼動了市場,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受到的震撼可能是最大的,幾十年來,Alphabet在互聯網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第一次受到挑戰。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說:“人工智能將從根本上改變所有軟件類別,首先改變的就是最大的類別——搜索?!?/p>
在微軟宣布這一消息的前一天,谷歌發布了自己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聊天機器人Bard,該公司還打算在自己的核心搜索引擎中添加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2月8日,Alphabet在巴黎舉辦了一場低調的和搜索相關的活動,展示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地圖、圖像搜索和語言翻譯的更新,但沒給市場留下太深的印象。
一些觀察人士注意到,Bard在回答一個有關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問題時給出了錯誤的答案。還有人注意到,必應的發布會由納德拉主持,而Alphabet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沒有參加谷歌在巴黎舉辦的活動,一位基金經理說,這是一場“Bard的潰敗”。
后來分析人士和投資者一直在討論一個曾經不可能實現的想法:2009年推出的必應重新煥發活力,可能會改變互聯網搜索市場的權力平衡。
根據Statcounter的數據,谷歌目前控制著93%的搜索市場,而必應僅占3%,所以谷歌幾乎完全壟斷了搜索相關廣告,美國司法部已對該公司提起兩起訴訟,指控其搜索和廣告業務違反了聯邦反壟斷法。第一起訴訟于2020年提起,主要針對谷歌的搜索業務,2023年晚些時候將進入審判階段。就在幾周前,美國政府又對谷歌提起了第二起訴訟,這次訴訟和互聯網廣告市場有關。不過,投資者似乎不太擔心這起訴訟,他們更擔心的是谷歌的搜索實力可能會被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必應削弱。

注:數據截至2023年2月12日。資料來源:彭博 制表:張玲
幾十年來,創建一個使用自然語言搜索引擎的想法一直都有,這是1996年成立的搜索引擎Ask Jeeves的目標。Ask Jeeves后來演變成了Ask.com,現在是互聯網公司IAC的一部分。
Ask Jeeves在1999年IPO(首次公開募股)招股說明書中寫道:“Ask Jeeves是一家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互聯網自然語言問答服務的提供商,公司建立了一種與萬維網互動的新方式。”
由于受到早期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影響,Ask Jeeves無法完全做到這一點,該公司從未對谷歌構成威脅。但在過去25年里,計算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微軟、谷歌和其他公司受益于更強大的處理器和算法、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新技術,以及云計算的廣泛覆蓋和能力。
最重要的創新是基于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開發,這種算法可以根據大量數據集總結、翻譯、預測和生成文本及其他內容。
這項技術給了微軟終于能在搜索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機會。
在必應發布會后與分析師舉行的電話會議上,微軟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Amy Hood)估計,搜索廣告在5000億美元的數字廣告市場中占40%,約為20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流向了Alphabet,該公司2022年搜索廣告收入為1630億美元,約占總收入的60%。微軟不公布必應的廣告收入,假設其搜索業務商業化程度和谷歌相當,大致是數十億美元。
在微軟召開的電話會議上,負責Windows、設備和搜索業務的首席財務官菲利普·奧肯登(Philippe Ockenden)說:“搜索廣告市場每增加1個點的份額,就會為我們的廣告業務帶來20億美元的收入機會。”
這正是讓Alphabet的投資者感到緊張的原因,在微軟宣布發布新版必應后的幾天里,Alphabet的股價下跌12%,市值蒸發約1600億美元。Alphabet目前的市銷率約為4倍,說明市場認為將有400億美元的高利潤收入從谷歌流向必應。
簡單來說就是,在看到必應的演示和谷歌的活動后,華爾街得出的結論是,谷歌在搜索領域終于有了真正的對手。
與科技顛覆的典型模式不同,這不是來自一家爭強好勝的初創公司的威脅,谷歌正受到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微軟的威脅。
還有一個與此有關的問題:谷歌正在忙著抵御來自必應的威脅,新增的人工智能功能可能會提高該公司搜索相關成本,可以支持廣告的搜索量則可能下降。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布拉德·埃里克森(Brad Erickson)在研報中寫道:“對Alphabet的投資者來說,更大的問題和擔憂是,與這種新的搜索能力相關的資本支出和計算強度可能會上升?!?/p>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布萊恩·諾瓦克(Brian Nowak)估計,谷歌完成自然語言查詢的成本可能是其當前搜索模式的5倍。諾瓦克通過計算得出,谷歌每10%的搜索量轉換為語言模型,該公司的運營費用就會增加12億美元,如果50%的搜索量使用自然語言,成本將增加60億美元,稅前利潤將下降6%。
直到2月初,人工智能引發的投資熱大部分發生在大型科技公司之外,投資者爭相尋找更直接的投資標的參與這一主題。這種狂熱推高了一些小型公司的股價,在某種程度上與華爾街之前對加密貨幣、3D打印、植物肉等主題的狂熱類似。
C3.ai(AI)是一家為企業應用程序提供人工智能軟件工具的提供商,2023年目前為止股價上升了101%,這得益于該公司計劃為其軟件提供一個搜索界面,其中包括了OpenAI和谷歌的技術。
BuzzFeed(BZFD)計劃使用ChatGPT為其網站創建內容的消息發布后,2023年目前為止股價已經上漲了145%。
SoundHound AI(SOUN)宣布了一款針對汽車和其他終端市場的聲控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自ChatGPT推出以來,該公司股價上漲了2倍多。BigBear.ai Holdings(BBAI)為美國國防和情報機構生產基于人工智能的分析工具,該公司股價上漲了5倍多。SoundHound和BigBear都利用股價上漲的機會增發了股票。
投資者應該保持警惕。對人工智能軟件的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這項技術復雜而且資源密集程度很高。Alphabet推出Bard是其多年努力的一部分,2014年該公司以超過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總部位于倫敦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DeepMind。20多年來,谷歌一直在許多軟件產品中納入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谷歌翻譯、核心搜索服務、谷歌Lens視覺搜索、谷歌地圖和Gmail等產品都使用了這些技術。
皮查伊在宣布推出Bard的博文中寫道:“人工智能是Alphabet目前正在研究的最深奧的技術,我們必須以大膽而負責任的方式,將嵌入這些模式的經驗帶給世界,這一點至關重要?!?/p>
這顯然是對ChatGPT的諷刺,ChatGPT一直因為不能總是給出準確的信息、為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創造了繞過寫論文和參加考試的機會而受到抨擊。
對于投資者來說,除了上述投機風險很高的小盤股,還有一些人工智能投資標的可以考慮。IBM將人工智能和混合云軟件列為該公司的兩大優先項目之一,還記得IBM Watson在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挑戰人類選手的情景嗎?那還是在2010年,“藍色巨人”IBM無意推出搜索引擎或面向消費者的聊天應用,但該公司正致力于讓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成為企業計算中無處不在的元素。
IBM副總裁斯利拉姆·拉加萬(Sriram Raghavan)在公司的研究實驗室負責人工智能研究,他表示,IBM一直在開發“基礎模型”,這是一種將人工智能應用于特定行業應用的方法。實際上,IBM正在將聊天機器人中用于創建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應用于其他領域,如編寫代碼、分析地理空間數據、分子發現和業務自動化等。
人工智能的復雜性也將推動對云計算硬件以及為其提供動力的芯片的需求。對沖基金Endurance Capital Partners負責人戴維·里德曼(David Readerman)認為,英偉達(NVDA)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最佳投資對象,他估計75%的人工智能工作量將在使用英偉達圖形處理器的服務器上進行。
人工智能趨勢也會讓AMD受益。在2023年1月的CES(美國消費電子展)展會上,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在發表主題演講時宣布“人工智能是科技領域起決定性作用的大趨勢?!?/p>
蘇姿豐1月接受《巴倫周刊》采訪時說:“人工智能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拐點,涉及所有的技術,不管是消費設備芯片還是為數據中心制造的最大的芯片,所有這些設備都需要具備人工智能功能。”
在InDesign、Photoshop和Illustrator等創意工具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Adobe(ADBE)看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圖像和文本)的趨勢,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創作者,Adobe的市場也在擴大。該公司首席財務官丹·杜恩(Dan Durn)最近在接受《巴倫周刊》采訪時說:“我們正處于內容創作的黃金時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加速這一進程。”
與此同時,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承諾將在2023年晚些時候推出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該公司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說:“人工智能是公司發展引擎和廣告業務的基礎,也將為我們的應用程序帶來許多新產品和轉換。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個令人非常興奮的新領域,我為Meta設定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我們的研究基礎上成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領頭羊?!?/p>
但與競爭突然激烈起來的互聯網搜索市場相比,這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D.A. 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Gil Luria)在研報中寫道:“必應比谷歌搜索更好?!痹谌A爾街,可能很少有人會聽到這樣的話。
盧里亞重申了對微軟股票的“買入”評級。他在看過必應的演示后寫道:“我們相信必應會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入OpenAI技術的功能使這些工具更有用。”盧里亞認為,搜索市場份額有可能出現“永久性的變化”。
Evecore ISI資深互聯網分析師馬克·馬哈尼(Mark Mahaney)維持對Alphabet股票“跑贏大盤”的評級,但他也承認,搜索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最近寫道:“毫無疑問,微軟大舉進軍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產品開發的節奏,對谷歌的市場地位構成了真正的威脅。”
人工智能熱潮興起時值2022年科技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之際,科技公司的增長已經放緩,IPO市場幾近枯竭,監管審查也越來越緊,科技行業可能需要一針強心劑,而人工智能可能即將成為這針強心劑。
(《巴倫周刊》英文版2023年2月13日)